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0231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病理学2(林学).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林木病害的概念,林木病理学实际上研究的是寄主植物、病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寄主植物,环境,病原物,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适宜或生物的侵染,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显著的影响,植物在局部或整体出现不正常特征,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引起人类经济损失的现象称植物病害,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的不称为病害,茭白是黑粉菌侵染而形成的美丽的郁金香杂色花是病毒侵染所致韭黄是遮光栽培所致兰花的菌根是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的结果它们不但没有经济损失,而且提高了经济价值,故不属病害范畴,植物病害的特点,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对而言的,健康相当于正常,病态相当于异常,是一

2、个相对病害与绝对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与机械损伤不同。植物病害有一个生理病变过程,而机械损伤是瞬间发生植物病害必须具有经济损失观点,2.病原:引起病害的最直接原因国槐溃疡病在干旱的条件下产生,病斑是病原菌引起的,病原菌才是病原但单纯的环境也能引起,如低温引起樟树的梢枯,低温就是病因3.寄主:被病原生物所危害的植物称寄主,4.侵染性病害的实质:凡是生物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植物和病原物在环境条件影响下,二者相互斗争,最终形成寄主病原物复合体的一系列变化过程(致病基因和感病基因)例如:有一种禾白粉菌寄生在小麦上,25oC对禾白粉菌无利,对小麦有利,于是无法侵染,20oC时

3、则相反,二.病原的种类,非侵染性病原:温度过高、过低,土壤水分过多、过少,其中,某种元素过多、过少,土壤空气,植物体表面有有毒物质等,侵染性病原:真菌80 细菌,200多种病毒,209种植原体,60多种,有细胞膜,无核,有壁,只能着生在植物细胞内,对四环素敏感,类立克次氏体:4种,RLO,有细胞膜,无核,无壁,着生在植物的导管中,对青霉素敏感类病毒:5种,只有核酸,无蛋白质外鞘寄生性种子植物:12科,2500种线虫:上千种螨类:引起的症状和病害引起的相似藻类:锈藻引起,三受病植物的病理变化,生理病变(1)酶活性的变化:(某些酶活性上升,某些酶活性下降),如植物生了根瘤,过氧化氢酶增加到160,

4、氧化酶130,出现了原来植物体中没有的络氨酸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也会上升,抗锈病小麦品种IAA氧化酶的活性就会下降,稻瘟病细胞色素氧化酶也会下降,(2)呼吸作用的变化一般呼吸上升,在产生孢子时达到最高值,然后下降如泡桐丛枝病(MLO),氧的吸收量增加2030,CO2增加3040,有的可能达到10倍,营养物质的集中,酶的区域性破坏(酶相互接触就能产生能量),(3)营养代谢的反常A光合作用:感病后形成叶绿素减少,分解叶绿素增加,没有正常时的动态平衡。如泡桐丛枝病,初期光合作用增加,随后降到比正常的低几倍B干重下降C淀粉含量:初期,开始在病斑周围集中,最后减少,随着植物抗病能力减弱,

5、对病原物来讲有利,(4)水分平衡失调:植物出现的病状叶片枯萎,产生原因:根部吸水受到破坏细菌把输导系统阻塞植物产生粘胶、脂胶,自己堵塞植物分泌激素,使气孔开放,散失水分ATP不能形成,呼吸加强,体温增高保水的蜡层结构受到破坏寄生在叶表面,扩大了植物体的蒸腾率生理病变的结果细胞死亡,出现解剖结构的病变,组织结构病变,促进性病变:细胞增多,体积增大,如枣疯病(MLO)油茶果肿病抑制性病变:细胞缩小,数量减少,如水稻矮小,两种病变不能绝对分开分解性病变:细胞分泌果胶酶组织补偿反应:,形态结构病变,组织结构病变在外观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叫症状(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症状)症状包括病症、病状病

6、状:植物病变,植物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现象,黄叶,畸形等病症:用肉眼或扩大镜可以看到的病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病状分几大类,变色:花叶(病毒)黄化(缺素症,病毒、植原体)坏死:腐烂、溃疡、斑点。腐烂只发生在枝干上,速度快;溃疡会出现愈伤组织,腐烂不容易形成,斑点只在叶片上畸形:瘿瘤,丛枝,变形,疮痂(在叶果表面细胞增生,木栓化出现小突起)枯萎:输导组织上,流脂流胶:针叶树流脂,阔叶树流胶粉霉:白粉病,煤污病蕈菌:在枝干上形成的大型子实体注意:典型症状(一种病有几种症状),同一种症状由不同的病因引起,疮痂:多发生于叶片、果实、枝条上,病部较浅,而且很局限的,表面粗糙,有的形成木栓化组织而表面稍微隆起

7、,有的产生龟裂,四.植物病害的分类,按主要病原分:研究共同规病依寄主分:应用方便寄主受病部位和器官分类:叶部病害等传播方式:土传病害、昆虫、种苗传播按寄主发育阶段:苗期病害、枝干病害,五什么叫侵染循环,在一定的时间内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后一种主要在农业上的说法。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传播媒介,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落叶松的早期落叶病的侵染循环,病原在落叶松上越冬 第二年产生子囊孢子 随风吹到针叶上,提早落叶(8月,正常的是9-10月才落叶)在叶片上产生子囊孢子,但不侵染,油桐黑斑病侵染循环,菌丝在叶片上越冬 产生孢子能不断地危害叶片 一年要侵

8、染许多次,从上面的两个例子看出:,病原要在哪里越冬孢子怎样传播到叶片上产生病斑后是否还产生孢子再次侵染这些都是侵染循环包括的内容落叶松是不能进行再次侵染的,侵染循环和生活史,从有性孢子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再形成有性孢子,叫生活史两者不同,一个是指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的复合体,生活史是指病原本身,生活史不同,侵染循环可相同,油桐叶斑病和桃缩叶病,生活史相同,但侵染循环不同,虽然是两个概念,但毕竞是密切联系的,侵染循环贯穿在生活史中,生活史在侵染循环中完成,侵染循环与防治,环境条件不适宜才越冬,只能在越冬的时候防治是否有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就不同,一个病害的侵染循环必须搞清才能防治,初次侵染:越冬后病原物的侵染(生长季节开始的第一次侵染)再次侵染: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以后的一系列侵染,总结,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的特征称为症状,对某些侵染性病害来说,症状包括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和病原物在寄主病部产生的繁殖器官和营养体,病原物在寄主体上产生的菌体肉眼下能够看到的称为病症。病变又称为病状,在一定的时间内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传播媒介,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