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15649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16,1,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第十八章,广东医学院公卫学院流行病与统计教研室,2023/10/16,2,生命统计的概念应用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卫生服务的角度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和构成、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最终为医疗卫生工作计划和预防保健工作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2023/10/16,3,意义以人为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及变动是卫生状况评价的基础计划生育工作重要评价工具常用的生命统计指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人口统计指标、生育统计指标、死亡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寿命表及其应用指标等。,2023/10/16,4,第一节 人口统计常用指标,人口数(population s

2、ize)又称人口总量(total number of population),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所有存活人口的总和。常采用时点资料,即统计该地域内某一特定标准时点上的瞬时人口总数。,2023/10/16,5,年平均人口的计算:,或,2023/10/16,6,人口构成是指人口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基本特征的构成情况,常通过计算其构成比来表示。最基本的是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男左女右绘制直方图,该图在外形上似金字塔,它指示了不同时期人口年龄、

3、性别构成情况。,2023/10/16,7,2023/10/16,8,人口构成的常用指标性别比(sex ratio)老龄人口比重(proportion of old population),2023/10/16,9,抚养比(dependency ratio)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014岁与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或被抚养年龄。抚养比又称人口负担系数,是反映劳动人口负担程度的指标,此数值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类型。,2023/10/16,10,第二节 生育统计常用指标,一、生育水平的指标二、人口再生育指标三、计划生育工作指标,2023/10/16,11,

4、一、生育水平的指标,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CBR)也称普通出生率或粗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的活产数,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指标。,2023/10/16,12,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GFR)也称育龄妇女生育率(1549岁),反映育龄妇女总的生育水平,一般用千分率()表示。年龄别生育率(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ASFR),2023/10/16,13,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是一定时期(如某一年)每岁一组的年龄别生育的总和。反映调查年时间横断面上的生育

5、水平。不受性别、年龄构成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故不同地区、不同年度的总和生育率可以直接比较,因而应用甚广,也是最好的测量生育水平的指标。,2023/10/16,14,终生生育率(life-time fertility rate,LTFR)某一出生队列妇女49岁时累计生育率,即该出生队列妇女15岁到49岁的年龄别生育率的总和其意义是该出生队列妇女到育龄结束时平均每个妇女的活产数。,2023/10/16,15,2023/10/16,16,二、人口再生育指标,自然增长率(natural increase rate,NIR)自然增长率为粗出生率(CBR)和粗死亡率(CDR)之差。粗再生育率(gross r

6、eproduction rate,GRR),2023/10/16,17,净再生育率(net reproduction rate)从出生女婴中扣除049岁间的死亡数,得到实际可能生育的女孩数,以此计算的再生育率即为净再生育率,计算时要利用当地女性寿命表中的年龄别生存率指标,2023/10/16,18,平均世代年数(mean length of generation,LG)指母亲一代所生的女孩取代母亲执行生育职能所需要的年数,即两代人的间隔年数。,2023/10/16,19,净再生育率=5254.64181=1.27,2023/10/16,20,三、计划生育工作指标(略),2023/10/16,2

7、1,第三节 死亡统计常用指标,死亡是主要的生命事件之一,是人口变动的重要因素死亡统计指标包括反映死亡水平的指标及反映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的指标。死亡统计指标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水平,而且间接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2023/10/16,22,一、反映死亡水平的指标,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CDR;mortality rate)是指某年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用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死亡强度。对死亡率的分析可以从水平、垂直和队列三个角度来进行,2023/10/16,23,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

8、ath rate,ASDR)消除了人口的年龄构成不同对死亡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同一年龄组的死亡率可以进行比较。对年龄别死亡率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2023/10/16,24,2023/10/16,25,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指因某种原因(疾病)所致的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2023/10/16,26,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指某年1岁以内婴儿死亡数与当年活产数之比。婴儿死亡率准确与否依赖于活产数和婴儿死亡数的准确性。,2023/10/16,27,婴儿

9、死亡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婴儿死亡率可以比较。婴儿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差,极易患传染病而导致死亡,故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文化水平的敏感指标。在人民生活水平高,环境卫生条件和医疗保健服务好的地区,婴儿死亡率较低。反之,婴儿死亡率较高。,2023/10/16,28,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NMR)027天的婴儿死亡称新生儿死亡,计算公式:新生儿死亡率及其相关指标,对研究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和如何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具有价值,2023/10/16,29,围产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围产期是指胎儿体重达到1000克,或孕期满28周至出生后7

10、天以内的时期。在此期间内的死亡称为围产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率的算式为:是评价妇幼保健,特别是孕期保健的重要指标,2023/10/16,3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mortality under age 5)指某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包括婴儿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的比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常用它来综合衡量儿童的健康水平及变化状况。,2023/10/16,31,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指一年内孕产妇死亡数与当年出生人数之比。孕产妇死亡的定义是:妇女在妊娠期至产后42天内,由于任何与妊娠有关的原因所致的死亡称为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率不仅可以评价妇女保健

11、工作,而且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2023/10/16,32,二、反映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指标,死因构成或相对死亡比(proprotion dying of a specific cause)死因构成是指某类死因的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2023/10/16,33,死因顺位指各种死因死亡数按其占总死亡数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出的位次。它与死因构成的意义相同,反映某人群中的主要死亡原因,从而明确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方向。,2023/10/16,34,2023/10/16,35,第四节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疾病统计(morbidity statistics)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12、分布的特点与规律,阐明社会、自然及生物等诸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疾病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不仅可以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和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为疾病防治、卫生保健计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评价卫生工作及卫生措施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2023/10/16,36,一、疾病统计资料的来源,疾病报告和登记 传染病、某些恶性慢性病的登记报告医疗日常卫生工作记录医院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登记卡、化验室检测记录和放射科的诊疗记录等工矿企业职工因病伤缺勤登记 专题调查和健康体检 疾病普查或抽样调查,常规体检死亡登记,2023/10/16,37,二、疾病分类,疾病分类的意义疾病分类(classif

13、ication of disease)是疾病统计的基础,是进行疾病监测、疾病研究的前提,是科学管理病案的一种手段。分组、归类后便于统计比较、分析,以研究其特征和规律可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肿瘤发病率的变化;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肿瘤发病的特征;分析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2023/10/16,38,疾病命名和疾病分类疾病命名是疾病分类的基础和条件,命名是对每一个已知的病态情况给予一个独立的标题,以区别其他疾病,疾病命名可根据其特点而确定,以病因、临床表现、解剖部位、病理变化或人名、地名等为命名依据。疾病分类是在命名的基础上进行的,每类疾病有一个分类号,包括一组疾病名,这组疾病的某些特征基本相同

14、,2023/10/16,39,疾病分类的历史1853年国际统计学会编制了统一的疾病名称和死因分类,先是在欧洲使用1900年开始建立国际疾病和死因分类(Internationa1 C1assificafion of Diseases 简记为ICD),以后每10年修订一次现在国际上使用的是ICD的第十次修订本(简称 ICD-10),2023/10/16,40,三、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反映疾病发生水平的指标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反映残疾统计的指标,2023/10/16,41,反映疾病发生水平的指标,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某一时期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

15、的某病病例数。式中的“期间”指观察所包括的时间范围,可以年、月、旬或周为观察期间,但通常用年或月。一定人群可以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全部人口,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人群,如某一年龄组或不同职业人群的人口等。,2023/10/16,42,其中“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也可以用期中人口数来代替。在一般情况下,发病率的分母泛指平均人口数,但在特殊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分母中“可能发生某病”的涵义,它是指某病具有发病危险的人,不包括不可能发生某病的人。,2023/10/16,43,患病率(prevalence)指在某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现患病人所占的比例。这一指标最适用于研究病程较长的疾病

16、,反应某病在一定人群中流行的规模或水平。,2023/10/16,44,检出率感染率(或带菌率),2023/10/16,45,疾病构成比用以表明一定期间内某种疾病的病例数在总病例数中的比重,不反映某病的具体发病水平。,2023/10/16,46,三、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反映疾病发生水平的指标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反映残疾统计的指标,2023/10/16,47,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治愈率(cure rate)表示受治病人中治愈的频率。有效率 表示受治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2023/10/16,48,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

17、而死亡的频率。某病死亡率 表示在某一时期内,人群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2023/10/16,49,三、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反映疾病发生水平的指标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反映残疾统计的指标,2023/10/16,50,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 of life lost,PYLL)指某地区按生存目标年龄,年内全人口减少寿命年数。寿命损失率表示地区人口中一年内平均每人寿命损失量。,2023/10/16,51,=1159168/11816520=9.81%,2023/10/16,52,三、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反映疾病发生水平的指标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

18、指标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反映残疾统计的指标,2023/10/16,53,反映残疾统计的指标,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WHO根据残疾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状况,把残疾分为三个层次:功能、形态残疾(impairment)丧失功能残疾(disability)社会功能残疾(handicap),2023/10/16,54,残疾统计的常用指标,残疾患病率(disability prevalence rate)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发现的残疾患者与调查(检查)人数之比,说明人群患残疾的频率。残疾构成 指某种(类)残

19、疾病例占全部残疾病例的比重。,2023/10/16,55,第五节 寿命表及其应用,一、寿命表的概念二、寿命表中主要指标三、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四、去死因寿命表五、寿命表的分析六、寿命表的应用,2023/10/16,56,一、寿命表的概念,寿命表 也称生命表(life table)概念根据特定人群的年龄组死亡率编制出的一种统计表。用以说明在特定人群年龄组死亡率的条件下人的生命过程。最初应用于保险学,作寿命的随机分析,2023/10/16,57,原理、特点:假定有同时出生的一代人(一般以10万人为基数),按照一定的年龄组死亡率先后死去,直到死完为止,用寿命表的方法计算出这一代人在不同年龄组的“死亡

20、概率”、“死亡人数”和“刚满某年龄时的“尚存人数”及其“期望寿命”等指标,以描述其生命过程。不受人口年龄构成影响,可比性好。,2023/10/16,58,分类根据研究类型不同定群寿命表(cohort life table)现时寿命表(current life table)根据年龄分组的粗细完全寿命表(complete life table)简略寿命表(abridged life table),2023/10/16,59,定群寿命表又称队列寿命表,是某一特定人群的寿命表,该寿命表记录从第一个人出生到最后一个人死亡的全部过程。需要观察完一个人群的全部生命过程,不仅随访人数需要很多,而且周期很长,失

21、访率较高。,2023/10/16,60,现时寿命表根据特定人群的横断面调查资料提供的年龄别死亡率编制,研究该时期人口的实际死亡和生存的经历期望寿命是假定同时出生的一批婴儿如果按现有该地区的年龄组死亡率而死亡,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不受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可比性好估计期望寿命,2023/10/16,61,完全寿命表以0岁为起点,以后每岁1组年龄区间是(x,x+1)需有足够的观察人数,若人数太少,容易出现某些年龄组死亡率不稳定的现象每岁组人口及死亡资料不易获得,2023/10/16,62,简略寿命表年龄分组婴儿期:0-1岁幼儿期:1-5岁以后:每5岁为1组年龄分组少,每年龄组人口数较多,年龄组

22、死亡率较稳定。常被用于人口较少的人群死亡分析,是卫生统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2023/10/16,63,第五节 寿命表及其应用,一、寿命表的概念二、寿命表中主要指标三、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四、去死因寿命表五、寿命表的分析六、寿命表的应用,2023/10/16,64,二、寿命表中主要指标,人口数与死亡数是编制寿命表的基本数据可靠的、准确的按性别和年龄组分组的平均人口数和死亡登记资料是寿命表编制的必备资料,2023/10/16,65,年龄组死亡率说明某年龄组人口在一年内的平均死亡率,它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Px或nPx)及相应的死亡数(Dx或nDx)计算 表示刚满x年龄人口在n年内的平均死亡

23、率,x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x年龄组的年内实际死亡人数,2023/10/16,66,年龄组死亡概率(nqx)表示年龄在x岁时存活的人在今后n年内死亡的可能性大小。,X岁尚存者在今后一年内的死亡概率,X岁尚存者今后n年内的死亡概率,活满x岁的人口数,2023/10/16,67,年龄组死亡率和年龄组死亡概率之间的的函数关系:当年龄组划分较细时,两指标呈线性关系,即当年龄组划分较粗时,可用下式计算:,或,2023/10/16,68,注意:各年龄组死亡率计算的分母是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数,但0岁组除外。婴儿死亡率是以出生人数作分母,若死亡水平和出生人数稳定,婴儿死亡率可作为婴

24、儿死亡概率;无具体婴儿死亡率时,可以采用专项调查所获得的婴儿死亡率来代替最后一组的死亡概率qw=1.00000。,2023/10/16,69,尚存人数(number of survivors)x尚存人数 表示在同时出生的一代人中活满x岁的人数。一般情况下,无论所编制的寿命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实际人口数有多少,0岁组的生存人数 都定为100000人。,2023/10/16,70,死亡人数 ndx按死亡概率计算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死于某年龄组的人数。,或,2023/10/16,71,已知x岁时尚存人数为lx 及x岁期间的死亡人数dx x+1岁的尚存人数:x+n岁的尚存人数为:,2023/10/16,72

25、,生存人年数(number of survival person-year)x岁尚存者在今后一年(或n年)内的生存人年数Lx(或nLx)又称寿命表人口数,除婴儿组和最后一组外,生存人年数公式:,2023/10/16,73,婴儿组的生存人年数L0,2023/10/16,74,最后一组的生存人年数:,最后一组生存人数,最后一组死亡率,2023/10/16,75,生存总人年数(Tx)x岁生存者今后尚能生存的总人年数,或,2023/10/16,76,平均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x岁时平均期望寿命ex表示x岁尚存者今后预期的平均存活人年数或岁数 期望寿命又称预期寿命,0岁组的平均期望寿

26、命通常简称为人口平均寿命。,2023/10/16,77,第五节 寿命表及其应用,一、寿命表的概念二、寿命表中主要指标三、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四、去死因寿命表五、寿命表的分析六、寿命表的应用,2023/10/16,78,三、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原始资料要有分性别、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nPx及死亡人数nDx,或者分性别、年龄组的死亡率nmx。0岁组的人口数采用的是出生数,婴儿死亡率又常用于代替0岁组的死亡概率简略寿命表一般按年度编制,如某地区2000年男性居民寿命表;也可以编制某一时期的寿命表,如某地区20002005年男性居民寿命表,编制时期寿命表可以用该时期各年龄组平均死亡率计算。,2023/

27、10/16,79,年龄组死亡率表示刚满x年龄人口在n年内的平均死亡率,x年龄组的年内实际死亡人数,x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2023/10/16,80,2023/10/16,81,2023/10/16,82,2023/10/16,83,2023/10/16,84,2023/10/16,85,2023/10/16,86,2023/10/16,87,2023/10/16,88,2023/10/16,89,2023/10/16,90,2023/10/16,91,2023/10/16,92,寿命表中的各项指标(死亡概率、死亡人数、尚存人数、期望寿命)都是以年龄组死亡率计算而来

28、,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说明了人群的死亡水平,可比性较好。预期寿命,既能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的死亡水平,又能以预期寿命长短的形式说明人群的健康水平,是评价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2023/10/16,93,四、去死因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cause eliminated life table)研究某种死因对居民生命的影响基本思想各种死因对人的影响既独立又可累加,即各死因别死亡率之和为总死亡率。假定消除了某种死因,则死于该原因的人没有死,期望寿命就会延长。,2023/10/16,94,优点平均期望寿命的损失量等指标可以综合说明某类死因对人群生命的影响程度去死因寿命表指标不受人

29、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便于比较既能说明某类死因对全人口的综合作用,又能分别表达某死因对各年龄组人口的作用,2023/10/16,95,2023/10/16,96,2023/10/16,97,2023/10/16,98,2023/10/16,99,2023/10/16,100,2023/10/16,101,2023/10/16,102,7485667,2023/10/16,103,全死因寿命表平均期望寿命为70.47岁去肿瘤死因寿命表平均期望寿命为74.85因肿瘤死亡而减少的平均寿命为:74.85-70.74=4.11岁各年龄组减少寿命百分比说明寿命损耗在各年龄组内的情况如在0岁期能控制好肿瘤,人群

30、寿命可增加4.11/70.74=5.81%,从减少寿命的百分比来看,减少寿命最多的是5574岁,说明肿瘤死亡对这一年龄段的影响最大。,2023/10/16,104,五、寿命表的分析,寿命表尚存人数,反映一定年龄别死亡概率条件下一代人的生存过程,一般用普通线图表示.不同年龄尚存人数的比值称生存比,2023/10/16,105,寿命表死亡人数ndx,反映在一定年龄组死亡概率条件下一代人的死亡过程,一般用直方图表示。婴幼儿段高峰的降低,老年段高峰位置的后移,说明年龄组死亡曲线的下降。,2023/10/16,106,寿命表死亡概率nqx,一般用半对数线图表示,婴幼儿组及老年组死亡率高,1014岁组最低

31、。健康水平较高的地区,死亡概率曲线较低,尤以婴幼儿段显著。,2023/10/16,107,预期寿命ex,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是x岁后年龄别死亡概率的综合反映.0岁组的预期寿命e0则表示一代人一生可活的平均年数,该数值的高低,受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影响.e0值是所有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反映.,2023/10/16,108,六、寿命表的应用,寿命表指标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最好的评价指标 根据年龄组死亡率计算各项指标,说明人群的死亡水平,不受人群年龄构成的影响,可比性好。平均预期寿命,既能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水平,又能以预期寿命的长短,从正面说明人群的健康水平,是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卫生状

32、况的主要指标之一。,2023/10/16,109,2023/10/16,110,研究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用某病死亡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大小可反映该病的危害程度,其基本思想是:假定某种死因在全死因中被除去,观察和比较由此引起寿命表中期望寿命和生存人数的增加量,增加量大者,说明该死因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大,小者则相反。,2023/10/16,111,利用寿命表研究疾病或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通常以一般人群为对象,但也可将其原理加以扩展,应用于其他特殊人群。以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其疾病结局,用队列寿命表方法分析病人在确诊(或手术、出院)后不同时期的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2023/10/16,112,研究人口再生产情况,预测人口的发展趋势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用寿命表结合年龄别生育率可以研究人口的再生产过程,推算未来人口数量、构成、变动等。寿命表法编制结婚表、生育表,以此测量初婚情况、生育情况等。,2023/10/16,113,寿命表是综合评价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水平和卫生业绩的重要指标,它克服了很多统计学指标(如粗死亡率、标准化率等)的局限性,在消除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影响后所获得的综合性指标。去死因寿命表对某种死因或某类死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