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19049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互作用章末小结.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相互作用 章 末 小 结,一、物理思维方法1抽象思维方法:从大量生活事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再把这种抽象具体形象化用有向线段进行描述,通过这种方法,把对力的运算转化为几何问题来处理2等效代替方法:合力和分力可以等效代替,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这是物理学中研究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二、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三、受力分析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任何物体的运动变化,都跟它受到的力的大小、方向有关因此,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变化的基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先决条件隔离法和整体法的选取,2受力分析的顺序,先重力,因为重力为场力,施力物体不在图中,易漏掉,再接触力(即弹力、摩擦

2、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不要分析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要注意确定每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作是物体受到的力,(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4)物体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要根据学到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5)受力分析需严密,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找施力物体防“添力”顺序分析防“漏力”分力和合力避“重复”,性质力效果

3、力免“重记”,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B3C4 D5,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即要保持物体B平衡,B应受到重力、压力、摩擦力、力F四个力的作用答案C,拓展延伸试判断上例中A物体的受力个数答案:3个解析:判断物体A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d),即整体只受到外力F和整体的重力,物体A和墙壁之间没有弹力,因此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e)所示,故物体A受到3个力的作用(d)(e),该题考查的是物理力学中最基本的技能受力分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把最基本的知识学牢,打好基石,本章知识经常与牛顿定律、功和

4、能、电磁学等内容综合考查,以难度较大的题目出现,单独考查本章内容的题型多以填空,选择为主,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查,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1(2009江苏物理,2)用一根长1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m/s2)(),答案:A,2(2010山东理综,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ANm1gm2gFsinBNm1gm2gFcosCfFcosDfFsin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及力的正交分解因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对整体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在水平方向上有:Fcosf,所以C选项正确在竖直方向上有:FsinNm1gm2g得Nm1gm2gFsin,所以A选项正确答案: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