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20479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课标理解教材.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课标,理解教材编写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农大附中 李 争 2010年3月24日,1.什么是课程标准?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3.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一、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介绍,1.什么是课程标准?,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2),新课程标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

2、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2000指导纲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

3、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2000指导纲要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 文本的编辑。其他对象的插入。特殊效果的处理。版式设计。,新课程标准*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2000指导纲要模块四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网络通信基础。因特网及

4、其提供的信息服务。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电子邮件的使用。因特网上其他应用。网页制作。,3.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案例1.谈必修课“走进数据库”教学设计案例2.“文本信息的结构化与形象化”教学设计,力求从较高的角度了解教科书的基本脉络和编排体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研究它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便向学生创造性地讲授规律性的知识。在每章、节或每节课教学前,随着教学工作的进行,深入具体地钻研每一章节或每节课的内容,分清其重点和关键,最后写出教案。要通览教科书中的文字、图、表、补充资料、实践活动、评价表,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确哪些内容尚缺乏完整性,需要加以补充;哪些

5、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充,需要强调其特殊性;哪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加深概念,二、理解教材,在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即“授之以渔而不仅授之以鱼”。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适当的拓展教材。,案例,对教材的认识、理解我已经有了这个认识后又该怎样做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教学系统设计)为了学生的“学”设计任务;为了学生的“学”创设情境;为了学生的“学”收集资源;为了学生的“学”提供帮助;为了评价学生“学”设计评价量规、记录,三、如何编写教学设计?(讨论),2.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

6、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1.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一)什么是教学设计?,何克抗等,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效果如何,教给谁,(二)、教学设计的层次,课 程,课堂教学,教学资源,选择教材、甚至自己参与编写教材;分析和补充教材,选择教学模式、教学顺序、教学活动 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比如:教具

7、、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 或网络课程,(三)、教学设计方案的基本结构,典型格式:叙述式、表格式,(四)、教学设计过程模式,1.课标要求2.教材分析3.学生分析4.教学目标分析5.教学重难点分析6.教学方法7.教学环境及资源8.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流程图等,1.教材分析,本主题内容的地位 在单元或章节中同其他相关知识元的关系分析(注重教育价值),本主题内容的结构 包含的知识元素及其层次关系和主次关系分析(注重学习过程),本主题的重点与难点 在一般情况下,对各知识点学习要求上的比较分析(注重核心概念),说明本课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是否已具备了本课题

8、学习的要求。(1)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2)非智力因素:兴趣、学习风格、动机水平、意志和性格、学习者的焦虑水平、学习者文化、宗教背景;目的: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帮助与制导;设计适合学生的情境问题与学习资源;,2.学生分析,学生初始能力和学习经验的不同,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何分析学生,1、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低段:形象 直观 好动 爱表现高段:已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 意志,2、了解学生已具备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水平。,3、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4、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异。(因材施教),5、了解

9、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6、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1.课标要求:2.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材以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归纳与提升为手段,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需求出发,以信息的“获取与评价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存储与管理”为主线,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突出地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教材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反映了这些鲜明特色。本章节是教材的核心部分,教材为教师的教学留下创造空间。教学中要能体现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努力从“教教材”突破到“用教材”。3.学生情况分析90%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但也有5%学生没有任何相关基

10、础。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只有50%的学生用过电子表格软件。而这些学生对表格数据加工的常用功能以及应用掌握甚少,对表格数据的分析研究认识更少。,表格加工单元教学案例,学习目标的阐述-预期的学生行为、能力或心理结构的变化,3.教学目标分析,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表述,具体表明学习者行为、能力或心理结构应该出现的变化,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事实,概念,操作,逻辑;关联,结构等过程与方法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感悟、探究、实践、合作、交流等情感与价值观整合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生命教育,不同类型或层次的学习目标,完成它的教学策略不同,三维目标定位要准确,知识与技能 切合课程标准要求抓住关键学科知识体现知识结构的科学性 具有适切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学习过程领悟和把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表述要符合基本要求,科学性、合理性、明确性、可检测性表述力求明确、具体 记忆用词确切,有层次(理解)应用 可以操作、观察和检测,教学目标的陈述: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的陈述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应

12、尽可能采用便于理解、便于操作和评估的行为动词来刻画。,编写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知识(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出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评价

13、(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案例,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 A B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征 C D,A:(前置限定)B:行为动词C:主题内容D:(后置限定),方法限定:运用(读)图(资料、数据)举例(提出证据、联系实际)程度限定:初步、准确等(用得较少),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出、说明、指出、找出、识别、绘制、比较、归纳、知道、懂得、记住等。后置限定:特点(征)、优势、规律、差异、概况等。,智力水平,低,高,记住 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识目标领域,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情感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1.体验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2.知道几种常见的图表类型及

14、特点;3.掌握在excel中制作图表的方法;4.理解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与图表之间的关系;5.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6.学会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合理表述自己的观点。,知识与技能,案例: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1.通过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的方法;2.通过探索、尝试、比较,了解图表的优点;理解在excel中用图表显示分析结果的优势;3.体验使用图表表达数据的过程;掌握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4.培养学生初步根据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和趋势;5.能对其它同学所作的图表给出建议或肯定,能对自己和他人

15、的信息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次性筷子问题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与创新的勇气;3.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在社会活动中学习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案例 物质的量,教学目标: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佛加德罗常数。认识引进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性。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质量的关系。,案例 物质的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理的量及其单位,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

16、义。2、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微粒数。3、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学会利用物质质量计算物质的量。4、初步学会已知物质的质量求算物质的微粒数,理解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方法与过程:1、通过对概念的联系和辨析,并在培养学生演绎、归纳、推理的能力过程中理解物理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2、在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物质质量、物质微粒数和物质的量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实际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都是否与课程的

17、任务与目标相一致?我们从备课、上课到评价是否考虑到课程的总目标呢?2.教材的更新远比软件的更新升级要滞后的多,该怎么教?,问题与困惑:,(五)教学结构流程图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几种符号表达的意义:,开始,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导入新课,录像,演示,圆的形成,CAI,圆的形成,提 问?,学生回答,得出圆的画法,CAI,演示画圆,学生自己画圆,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学习,得出圆的特征,教师提问,让学生应用新知,CAI,猴子坐在各种轮子的车上,利用CAI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结 束,具体,抽象,具体,培养思维,(圆的概念),(圆的特征),(圆的应用),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讲解圆的各部分名称,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