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2836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外有蓝天(明德中学).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窗外有藍天 憂鬱症的認識與治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心身醫學科臺北縣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彭兆禎臨床心理師Clinical Psychologist Chao-Chen Peng,M.S./Department of Psychiatry,En Chu Kong Hospital,屈原,李清照,梵谷Vincent Van Gogh,憂鬱症被視為:藍色病毒、心靈感冒、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2007/10/02中國時報,董氏基金會公布大學生憂鬱情緒與求助行為調查,自認嚴重到需求助的憂鬱情緒比率達廿五七,以全台一三二萬大專生推估,恐有卅三萬大學生感到憂鬱。調查並發現,被問及為什麼會得憂鬱症,近一成五

2、認為是有不乾淨的東西附身,四分之一認為受未知力量掌控。大專生有此想法,董氏指出,國人生活形態受信仰影響很深,民眾視卡到陰或著魔為憂鬱症成因,適足以凸顯宗教在心裡支持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有憂鬱問題的同學應尋求多管道協助,由專業人員給予幫助。董氏連續三年針對大專生進行憂鬱情緒調查。今年以瞭解大學生憂鬱情緒分布、對憂鬱症與憂鬱情緒認知、出現憂鬱情緒時的求助行為與差異等為重點,五、六月間到全台五十八所大學發送問卷,由學生自填,回收有效問卷六千二百份,並委託學者分析。董氏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結果顯示,廿五七大專生有嚴重憂鬱情緒,比前年廿四一、去年廿四三微幅上升。以全台一三二萬大專生推估,今年大學校園增

3、加一萬八千多名憂鬱的大學生。調查並發現,超過五成大學生分不清憂鬱情緒與憂鬱症。受訪者覺得心情不好時,最常自己想辦法紓解,其次是找同學朋友。當出現嚴重憂鬱時,同學們最常靠睡覺、找同學朋友或去運動排解。願意到學校輔導中心求助的大學生只有二三,比去做瑜珈(三八)、尋求民間信仰(二八)、念經祈禱(三三)還低;且只比到學校外找醫師(一七),算命卜卦(一八),收驚、求平安符、喝符水(一七)高一點點。願意到學輔中心的大學生,主要是因為免費、有助釐清問題、有專業資源可以利用;而不願意去學輔中心的主因是不習慣向陌生人傾吐心事;不過當問到假如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怎麼處理,五五的同學會找網友談心。問受訪者對憂鬱症的原因

4、時,九成五認為是受到壓力、挫折、打擊而產生,六十七認為沒有任何原因也可能罹患;但有十四九認為是有不乾淨的東西附身引起;認為代表受未知力量掌控占廿四九。,是一時鬱卒還是憂鬱症,憂鬱是情緒反應,憂鬱症是生病。憂鬱症的病患會有憂鬱情緒,但有憂鬱情緒反應的人卻不一定是憂鬱症。什麼狀況才叫憂鬱症呢?憂鬱情緒要達到一定嚴重度,持續一段時間,才算憂鬱症。憂鬱症有醫療上的定義及診斷標準。,憂鬱症的種類,內因性憂鬱症(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外因性憂鬱症(精神官能症憂鬱症、反應性憂鬱症)假面性憂鬱症器質性憂鬱症,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所謂躁鬱症,是指個體有時出現憂鬱的症狀,有時又出現狂躁的症狀,此兩種特徵不斷的

5、交互出現之情形。,重鬱症,憂鬱期的症狀至少持續兩週,同時出現至少五項症狀:憂鬱心情失去興趣或喜樂一個月體重變化量超過5%失眠或嗜睡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疲憊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罪惡感思考或專注能力減退反覆想到死亡,躁症,躁期的症狀:高昂的情緒,過度的樂觀和自信減少對睡眠的需求而且不會感到疲倦自大妄想,膨脹的自我意識身體和心理活動的增加話多,說話速度快,思考快速和衝動判斷力差,容易分心莽撞的行為在極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有幻覺,精神官能症憂鬱症,精神官能症憂鬱症由外在壓力刺激或心理上的原因造成情緒憂鬱、低落的狀態。,假面性憂鬱症,假面性憂鬱症是一種實際上是憂鬱症,但透過各種身體症狀的偽裝隱藏起來。如頭痛

6、、胃痛、睡不著、肌肉酸痛、無氣力等。,器質性憂鬱症,器質性的憂鬱症是指因腦部功能障礙或身體疾病所造成的情緒憂鬱狀況。,憂鬱症的病因(1),生物性因素遺傳:臨床上有家族史或同卵雙胞胎發病的比率高。生化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的作用。身體因素:罹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也比較高。如甲狀腺機能異常、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的病患。,憂鬱症的病因(2),心理因素人格特質:如較神經質、缺乏自信心、追求完美、適應力差的人。負面思考:如我真是沒用、沒有人愛我,接納我等。,憂鬱症的病因(3),社會因素環境壓力:遭遇重大打擊(如失戀、車禍、親友亡故等)、財務經濟問題、時間的壓力、人際的衝突、嗓音與擁擠、工作

7、上的問題等。,憂鬱症的病因(4),其他因素如藥物引起的憂鬱症。如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某些降血壓的藥物,這些藥物對少數具有特殊體質的人,卻會引發憂鬱症。,憂鬱症的治療,住院治療電痙攣療法藥物治療抗憂鬱劑、鋰鹽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壓力的處理、人際關係治療,住院治療,急性住院慢性住院日間(非全日)住院,電痙攣療法(ECT),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作用,神經傳導物質作用(1),神經傳導物質作用(2),神經傳導物質作用(3),神經傳導物質作用(4),神經傳導物質作用(5),藥物作用如何治療憂鬱症,抗憂鬱症藥物藉由阻斷神經元再回收特定之神經傳導物來改善憂鬱症狀。接著這些被阻斷之神經傳導物能延長後來的神經衝動,如

8、此可幫助保持正常之神經元間的聯繫。,心理治療,認知心理治療,負面想法:唉!只剩半杯水正面想法:真好!還有半杯水負面想法:哇係一個沒路用的人正面想法:1.一枝草一點露 2.懶懶馬嘛有一步踢 3.雞屎入土嘛有三吋煙,常見造成憂鬱症狀的認知偏誤,災難化:錯誤地預期一件事是災難的(這下子我一定會完蛋)非黑即白:以二分法解釋情境(我不是完全成功就是完全失敗)以偏蓋全:選擇某一層面解釋所有情況(我連這兩個字都打錯,那我一定是個笨蛋)妄下結論:無充分證據就任意下結論(他們一定認為我是沒用的人)過度類化:從整體情境專斷地作一般性的結論(沒有人會喜歡我)擴大與縮小:誇張地作負面的解釋而看輕正面的解釋(我是怎麼了

9、,做事不成,只會出錯)個人化:事事關己(都是我的錯),精神疾病與自殺行為,認識自殺行為,自殺行為是非常複雜的現象,目前沒有單一因素可以完全解釋人類的自殺行為的,其中涉及的討論範圍非常廣範。包括:生物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因素。,1.自我傷害(Self-destruction,Self-damage):廣義的自我傷害包括自殺、企圖自殺、以及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該個體並沒有結束自己生命之清楚的意願。2.自殺行為(suicide act):動機明白,有不同程度致死性的自殘(Injured)行為。3.自殺致死(suicide):造成死亡的自殺行為。4.自殺企圖(suicide attem

10、pt):未造成死亡 的自殺行,自殺未遂。5.自殺意念(suicide ideation):自殺念頭,想法,形成自殺行為。6.自殺預防(suicide prevention):防範自殺 的各種方法、措施、處理、輔導。,自殺的定義,【2005/06/08 民生報報導】,.在十大死因中,死亡率增幅最大的是自殺,年增率達6.67%,去年死於自殺的國人共有3468人,平均一天有近10人自殺成功,最常見的手法則是上吊,若以年齡層來分析,2544歲的青壯年即佔了四成,死亡者比前一年增加13.39%,不過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上自殺死亡者也比前一年增加5.93%,不能輕視老人自殺的問題。衛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表

11、示,八成自殺身亡者,生前有精神疾病,其中又以憂鬱症居多,這些徵兆多有跡可循,除了仰賴家人關心、訓練基層醫師能及早辨識與防治,他也呼籲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應該自律,以免讓失意者仿效。.,世界自殺率比較圖,台灣與指標國自殺死亡率比較,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我國與指標國15-24歲青年自殺死亡率比較,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台灣自殺死亡率逐年增加,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65歲以上,5-14歲,15-24歲,25-44歲,45-64歲,台灣自殺率年齡分佈圖,國內兒童青少年憂鬱自殺現況一,教育部訓委會委託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陳為堅進行學校憂鬱傾向學生推估及預防策略研

12、究(2005),結果發現:10-18 歲青少年學生當中,14%學生曾有自殺意念,3%學生有過自殺行為。,國內兒童青少年憂鬱自殺現況二,青少年學生重鬱症盛行率是8.66%。女學生有重鬱症、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的比率,都明顯高於男生:女生有重鬱症比率是男生的2.5倍,自殺意念比率是男生1.77倍,有自殺行為的比率更高達男學生17.6倍。,國內兒童青少年憂鬱自殺現況三,自殺意念調查,注意傳染性自殺,台灣目前某些新聞媒體的單一因素歸因的報導方式,會容易令個人形成若遭遇相同,也可以選擇死亡的想法,對社區影響很不好。,認識攜子自殺,攜子自殺,表面的意思是父親或母親(甚至雙方)帶孩子一同自殺,實際上是兩個階段

13、,一個是殺人、一個是自殺。加害者的年齡多在三十到四十歲之間,被害者則多為國小或學齡前的幼童。家庭文化因素、經濟、失業因素、憂鬱症的增加、媒體報導引發模仿效應等常是促發的因素。殺子的動機上,利他型的佔三分之二,其次是報復型,約佔四分之一。,攜子自殺的預防策略,第一、父母不該剝奪孩子生存的權利,自己有憂鬱 與現實的問題應該尋求協助。第二、憂鬱症的患者不只可能自殺也有可能殺人,特別是 殺子。臨床醫師對於憂鬱的中年父母親,特別是 伴隨有家庭失和、失業、經濟等問題時,需要小 心評估處理。第三、社會支持系統應該提供需要協助家庭緊急協助,並 保護無辜的孩童。第四、媒體在報導類似事件時要小心,以避免模仿效應。

14、,資料來源:張家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保 護 因 子,危險因子,自殺行為的形成歷程與各階段的預防模式,(基因)成長危機,(誘因)情境危機,自殺傾向,內在因素 外在因素,自殺意念,自殺企圖,自殺行動,自殺已遂,自殺未遂,基本預防(生命教育),第二線預防,第三線預防,危機介入,A,C,B,D,重複自殺,自殺行為的發生過程與防治方法,摘自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自殺警訊(FACT),感覺(Feelings)罪惡感無望、悲傷、無價值感持續的焦慮及憤怒。行動(Action)藥物或酒精濫用談論或撰寫有關死亡或毀滅的情節做惡夢最近經歷失落宗教狂熱、或失去忠誠焦躁不安、攻擊、鹵莽,自殺警

15、訊(FACT),改變(Change)人格、行為睡眠、飲食習慣失去興趣、消沈後好轉惡兆(Threats)言語如流血流多久才會死?威脅如沒多久我就不會在這裡了計畫安排事務、送走喜歡的東西、研究藥物、獲取武器企圖服藥過量、割腕,評估自殺危機(一),評估自殺危機(二),評估自殺危機(三),評估自殺危機(四),評估自殺危機(五),自殺輔導原則(一),誠實:Popenhagen和 Qualley(1998)認為在面對自殺的青少年時,最好的策略就是誠實,這時自殺的青少年需要的是被關心與了解,而不是虛構空泛的保證,因此,有一些不必要說的話,例如你的男(女)朋友是真的愛你、每個人都是你的朋友、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都

16、不要緊等,而比較適當的反應則包括:我想了解你的感受、如果你需要,我會一直在這裡、多告訴我一些你的感覺,讓我能夠幫你。另外,必須注意的是不要對自殺者承諾要為其自殺的意圖守密。,自殺輔導原則(二),在進行自殺青少年的諮商輔導時,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可做為參考(Peters,1985)不評斷嚴肅面對青少年的問題和威脅不要把事情告訴無關的人問一些直接的問題,例如:你有沒有想過要自殺?、你想如何自殺?、你以前有沒有自殺過?、你是怎麼自殺的?、有幾次?表達你的關心與支持,自殺輔導原則(三),在能夠提供進一步的專業協助之前,當一位關心的傾聽者試著評估自殺危機的嚴重程度,以便做適當的轉介不要發誓會守密情況危急時,不要讓自殺傾向者獨自一人可以考慮採用和自殺者簽訂契約的方式,讓他承諾在某一段期間不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社區可用資源,各大醫院:兒童心智科、身心科、精神科、心身醫學科心理衛生中心生命線張老師臨床心理師公會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謝謝您的聆聽和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