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3322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王 彦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2008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1 作为一名高校的新教师,你认为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2 作为一名高校的新教师,你认为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什么?,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提问,参考书目:1、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2、郑金洲:教育通论,华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院校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5、王枬:教育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桂生:教育原理、

2、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二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陆有铨:躁动的百年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相关报刊杂志: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教育文摘周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 全球教育展望,共同参与广泛查阅深入思考资源共享学有所获,要求:,教育教学目的:、了解、理解或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逐步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有意识地思考、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增强教育教学研究的兴趣。4、掌握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有意识地调节、发展自

3、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将来做一名教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专题一:教育是什么?,专题二:教育为什么?,专题五:教育如何展开?,专题四:教育教什么?,专题六:教育要靠谁?,专题七:教师如何教?,专题三:教育可以做什么?,导论: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绪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思考,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概念和范畴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独立形态的教

4、育学创立的标志参考教育学基础,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萌芽状态的教育学思想大多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中国: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无名氏 中庸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专著有:学记 大学 师说,西方:毕达哥拉斯:金言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格马可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哲学、社会学著作。,独立形态阶段:为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英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猛烈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

5、基础。,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其著作大教学论,提出了泛智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在教育学上,一般把这本书视为教育学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处于宗教立场和目的,康德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真知灼见:明确真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和知识,“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一书被称为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6、,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这门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的概念”。“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科学的统一性。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是,即心理学和哲学。,在赫尔巴特之后,还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写出了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裴斯泰罗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直至后来的杜威等等。,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被视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对赫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把民主和科学试验方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它们在教育上的意义。,我国学者杨贤江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探讨教育问题,撰写了我国

7、第一部马史思主义观战的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学大纲,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世纪末以来等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教育学派别。,教育学的蓬勃发展阶段,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马史思主义教育学,从学科产生的标志去谈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历程(郑金洲):,1、前学科时期(奴隶社会到17世纪):以教育 经验和不系统的教育思想为表征,与哲学结合在一 起尚未分化出来。如苏格拉底、昆体良。,2、学科雏形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已分化出,成为独立的专门知识,但缺乏一定的概念体系.如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19世

8、纪末到20世纪初):学派纷呈,向独立的概念体系迈进。如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等。,5、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20世纪中期至今):如元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3、学科形成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形成了初步理论,并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于大学讲台。如康德、赫尔巴特等。,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现在,在英语国家,Pedagogy一词已很少出现,而普遍以 Education一词代之。即是说,教育与教育学几乎已成同义词。欧洲大陆国家,则把教育(education)理解为对儿童培养的过程,把教育学(pedagogy)理 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在中国,无论教育工具书

9、还是教科书,定义几乎 一致,即教育学(Pedagogy)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教育学”一词通常是指古希腊语中的pedagogye,愿意是“教仆”。照此词源的意思,教育学在其伊始萌芽时期,曾仅仅被视为一种关照儿童、监护儿童学习的学问,即引导术、教育术,强调 方式方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教育学 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认识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教育科学的分类,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世界

10、上多数国家:教育学=教育科学;我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把教育学看作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单独开设教育学课程。,教育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以研究对象为标准进行分类:(郑金洲),1、以教育理论教育研究 活动为对象2、以教育活动 为对象,元教育学,(1)运用其它 学科分析 教育问题(2)分析教育领域 独有的实际问题:教学论、课程 论、德育论。,A、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问题。B、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C、分析教育中的个体的“人”。D、分析教育中的存在形态。E、分析教育中的方法、手段。F、分析教育中的运行机制。,以层次的不同为标准进行分类(胡德海),教育科学体系,1、宏观层次2、中观层次3、微观

11、层次,理论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 哲学、教育史学等。,(1)部门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幼儿教育学、特殊教育学。(2)边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等。(3)教育活动与过程:教学论、学习论、课程论、教师论、学生论等。,应用教育学:如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建筑学、教育卫生学、各种专业教育学等。,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关于教育学的研究,有人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教育的历史、教育的现状;有人认为分两大类:应用性研究、学术性研究。,常用方法一般有:1、教育观察法;2、教育调查法;3、教育实验法;4、教育文献法;5、行动研究法;6、个案研究(与质的研究有关)。,思考:教育学的价值?,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发展教育理论解释教育问题改造教育实践,教育学对我们的意义,形成教育思想提升教育智慧塑造专业精神形成专业人格,本专题结束看下一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