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3824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与处置,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杜长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处置过程,接报登记确定是否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准备现场调查,核实诊断向有关领导汇报,提出处理措施现场处置现场组织与管理采样消毒健康教育个人防护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接报登记,当接到疫情报告时,应进行详细登记内容包括:记录时间、记录人姓名;报告的具体时间,报告人的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病人的发病及就诊经过,发病时间,发病人数,症状体征,就诊医院等;医院初步诊断,并作复述以核对记录。接到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报告时,还需询问病人的可疑就餐或不洁饮水史,可疑肇事单位的名称、地址,可疑食物或饮水情况。将接报的信息向有关领导

2、报告,3,调查准备工作,对应的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现场调查表,必要时可携带相关的现场处置指南等技术资料个人防护用品采样用品、现场快速检验设备。现场联系人电话、地址,4,现场调查,现场调查一般应包括到接收病人的医院、事发地和病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向主治医生了解救治病人的总体情况。包括首例病人的收治时间、病例总数、主要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救治情况等。并记录联系电话。向病人或病人亲属详细了解发病情况,记录在个案调查表上。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职业、籍贯、现住详细地址、本人及陪护或家属联系电话等;发病及就诊经过、症状,诊疗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目前情况;应利用医院病历核实发病症状和体征

3、。,5,现场调查,事件现场调查向可疑肇事单位管理人员或负责人索取菜单、食谱,了解食品加工制作流程,对可疑食品进行危害分析;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原(辅)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是否杀灭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污染;了解厨师及其他参与食品加工制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包括近期身体状况和是否具有有效健康证明),以发现或排除食品加工制作人员所携带的病原污染的可能性;请加工制作人员回忆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必要时通过观察其实际加工制作的情况,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按可疑食品各个加工环节的原料来源,分别采集食品原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容)具等

4、检验样品,以确定食品中病原物质的污染来源;对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食品污染情况进行记录。,6,现场调查,与发病相关的流病史最长潜伏期内的外出史、就餐史、日常饮食及饮水状况、家庭卫生状况等。如调查霍乱病例,应按时间顺序,询问发病前7天至本次就诊时,每日去过哪里,跟何人共同进餐(记录共同进餐的人员姓名、性别、关系、接触方式、现住址、联系电话),是否接触过可疑的腹泻病人等,如可疑的流病史为参加过群宴,要重点对群宴举办情况进行详细调查。,7,提出处理措施,病人就地(隔离)治疗或转院治疗指导医院做好院内消毒等院感处理措施进一步追查密切接触者采样/送样检测 其他卫生处理措施,如预防性服药等,8,撰写流行病学

5、调查报告,标题:疾控中心关于年月日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背景:描述于何时接到什么单位报告的什么病例,出动了什么人前往,现场做了什么基本情况:即病人的基本情况发病及就诊经过流行病学史特异性检查结果:如果特异的病原学、血清学检查或现场快诊结果已出具,描述样品种类和数量、最终结果初步结论:结合病人的流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现场调查结果做出的综合初步结论已采取的措施下一步建议的措施查员名字、时间,9,样品采集,采样种类肛拭、患者的呕吐物、粪便、静脉血。厨师、服务员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手拭采样。原料、剩余食物、食品容器、餐具、菜板、菜刀采样物品酒精灯、镊子、剪刀、勺子、试管架、灭菌棉拭子、灭菌肛

6、拭管、灭菌生理盐水管、灭菌aCl营养肉汤管、-运送培养基、分离平板、pH7.6甘油缓冲液、灭菌容器(玻璃瓶、塑料袋、纸袋等)、饮盒;止血带、采样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伏消毒液、真空采血管(生化项目用生化管;免疫项目用生化管或肝素抗凝管;血常规项目用2mlEDTA-K2抗凝管)、持针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运送箱采样和送样单、签字笔、油性笔、样品标签利器盒、生物危害标识的垃圾袋,10,样品采集,填写记录详细填写采样单,被采样单位盖章或个人签字确认;对标本进行编号,将样品的编号、名称或姓名和采样日期填写在样品容器的标签上,然后填写送检单,注意上述信息不能缺失肛拭采样采样人员采样前检查肛拭管表面是否光

7、滑、有无破损及裂痕以防意外;肛拭管放于pH7.6的甘油缓冲液中。采样者采样时嘱被检者放松,充分暴露其肛门,避开内外痔,将肛拭管轻轻插入肛门约5cm,儿童约-3cm,轻轻转动几圈,擦取直肠表面的粘液后取出,放入增菌液或C-B运送培养基中。为防止污染,采集标本时应将装有增菌液的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11,样品采集,静脉血采样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采样垫巾、止血带用复合碘伏棉签从穿刺点由中心处向外旋转涂擦直径5cm以上,消毒穿刺部位。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咐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套在持针器上并旋紧,摘掉静

8、脉采血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见到回血后,套上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5毫升(量根据检测项目数确定),取下真空采血管,放于干燥试管架中,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采血针穿刺血管处,拔出针头,嘱咐采血对象按压3-5分钟用抗凝管收集血液标本后,应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在真空采血管上写上样品号或贴上样品条码,检查确认样品号和检验单编号相同采血完毕后,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统一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将消毒棉签按医疗废物处理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生化和血常规项目的标本在采集后1小时内送往实验室,12,样品采集,残存食物、原料采样对照菜单,采取可疑食物时,最好采

9、取餐桌上剩余食物若做细菌检验,必须注意无菌操作,可用灭菌镊子或剪刀取样后,放入灭菌的容器内,取200500克如无剩余食物时,可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盛装过可疑食物的容器或食具,并将洗涤水装入灭菌容器内采样;亦可用沾有灭菌盐水的消毒棉拭子在盛过可疑中毒食物的容器内涂擦,然后将其放入装有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尾部弃去,或放入增菌肉汤或培养基中体积较大的肉食及鱼类等,可将其表面消毒后,取内部样品,放入灭菌容器内。必要时也可采取半成品及原料送检,13,样品采集,食物制售环节采样炊具、容器、锅、盆、桶、刀、菜板、抹布等样品的采取,可用棉拭沾灭菌生理盐水反复涂擦,然后置于灭菌生理盐水、增菌肉汤或C-B运送培

10、养基中菜板可用刀刮取其表面,将刮下的木屑放入灭菌容器内抹布可用灭菌剪刀剪下一块,置于盛有灭菌生理盐水的容器内,14,样品采集,病人吐泻物及粪便采样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及洗胃液样品,应取新鲜的,并避免混入其他杂质和细菌。若病人正在洗胃或呕吐,则应直接采集洗胃液或呕吐物装入灭菌的容器内。中毒者的粪便、呕吐物样品,每份取5-10克或ml,洗胃液100200ml,15,样品采集,水采样在调查水域污染状况时,需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抓住基本点(如水流入前、流入后充分混合的地点,用水地点,流出地点等),以取得代表性水样对江河、湖泊、泉水、井水等水源采样时,将容器浸入水体中,待水至容器23处时取出在采集管网系统水

11、样前,先消毒,再放水5分钟,以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检测微生物指标时,严格按无菌采样规范要求采样,16,样品采集,样品保存运送注意事项标本送检前,清点样品,盛装标本的容器或包装要牢固,防止破碎和污染,把标本放入样品箱(或塑料桶)中由专人负责,立即送检用于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和易变质标本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2 h,如超过2 h,应将标本保持在4以下,且不得超过6 h。短途(市内)运送加冰保冷即可生化和血常规项目的标本在采集后1h内送往实验室用于检测病毒的样品应在保存,不能在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17,样品采集,废弃物处理微生物采样的废弃物应置于牢固的带有生物危害标识的塑料袋中

12、密封,高压121,时间30分钟,或焚烧,18,19,现场调查技术,现场流行病学是基础武器,几个概念,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涉及到描述、分析和实验流行病学等方面,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现场调查作为流行病学学科的一大特点,是流行病学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观念和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主要针对疾病流行、爆发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是一个特定的概念,20,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特点,尽快做出回应-“时效性”应对各种局面-“复杂性”调查控制相结合-“双管性”面对公众及媒体-“社会性”执法与守法-“合法性”实验室支持-“证据性”紧密的合作-“合作性”,21,必须尽快做出反应-“时效性”,疾病暴发、重大疾病流行等突发性

13、公共卫生事件,来势迅猛,事先“未预知”,一旦发现,必须尽快予以应急反应“时效性”的特征,决定了其重要意义疾病控制工作者服务于政府、服务于公众和社会,得以展示自己的职责和风采流行病学工作者有机会在较短时间内认识疾病过程,22,23,发现和确定突发事件的过程,24,发现和确定突发事件的过程,必须应对各种局面-“复杂性”,对象包括疾病、特异性健康相关行为和事件等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针对急慢性疾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生化恐怖应对 多为原因、途径不明疾病,可能是新发传染病疫情发生初期,临床医生不认识,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医生不认识,病因不明,难以采取有效防制措施公众难以得到政府渠道的信息,恐慌心理严重

14、现场流调会涉及到责任追究、法律诉讼、多部门配合、国内外合作等问题,25,调查与处理相结合-“双管性”,一开始就不仅要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求科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应采取公共卫生措施采取的措施既不能影响调查结论,又要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 只顾调查寻找暴露因子,而不采取措施,会招致公众误解,甚至引起法律诉讼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采取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也是认识疾病传染源、传播机制的重要内容,26,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社会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媒体传播有利于自身、人群和社会的重要信息需要人群和社会的良好配合公众的信息来源之一,公众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新闻热点和公众焦点媒体需要公

15、共卫生轶事去炒作新闻需要公众关注公众的主要信息来源,27,严格的执法与守法-“合法性”,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应对每一个成员给予健康安全保护,社会成员享受的自由权应受到这种保护的限制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卫生检疫等法律法规,赋予了疾控工作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的权利以及公民合作的义务依法采取强制措施,28,充分的实验室支持-“证据性”,疾病暴发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原体、暴露因子、传播机制等的最终判定,特异性实验室检测必不可少常规监测和检测工作的良好基础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密切的关系实验室认可依法公正、科学求真,29,紧密的合作-“合作性”,跨地区:跨

16、地区、跨国间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日趋增多上下级跨部门调查者与公众,30,现场调查中需注意,首要应考虑科学性同时考虑现场限制条件、社会压力和工作责任对调查人员的影响,31,在任何情况下,调查人员必须正确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冲突,科学地提出合理的研究设计、调查结论和建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罹患率、发病率、死亡率)和公众关注热点,提出社区人群中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场调查必须及时予以实施控制措施尽早发现传染源等致病源并对其危害作出评价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因果关系、证据充分)有因果关系上的充分证据确定传染源或病因建立疾病的适时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32,现

17、场调查的启动,前提条件获得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政府有关部门(如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工厂等)公民和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33,现场调查的启动,接获信息后初步分析信息初步确认后联系信息来源地,进一步核实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或者事发相关部门的邀请,34,现场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及时找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事件发展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蔓延,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 提供协议或法定的委托服务获取更多的有关宿主、病因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通过质量评估与人员直接交往,加强区域监测或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机会,35,调查

18、前的问题,应明确以下问题:当地能提供什么资源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谁指导日常调查工作谁对调查进行全面监督和最终负责各种数据资料如何分头收集,谁负责分析是否要撰写研究报告,如需要,谁写,送给谁,36,现场工作准备,组成现场调查组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应增加其它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职责分工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37,必需的装备,调查表、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设备、试剂现场联系资料和器材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适合的交通工具,38,前往调查前需要了解,了解本次事件概况:“首例

19、”病例或“首诊”医生已经开展调查情况(方法、结果)已撰写的调查报告,上报反馈情况采取的初步措施及效果了解调查中已/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39,暴发调查的步骤,核实暴发和诊断病例定义和确定病例描述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假设分析研究、检验,建立专题调查执行控制措施交流,包括暴发调查报告,40,保持灵活性,开展现场调查通常包括上述几个步骤,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次现场调查中这些步骤都必须具备,而且开展现场调查的步骤也可以不完全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这些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41,核实诊断,42,目的在于排除误诊实验室检测错误方法访视病例查阅医疗记录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核实诊

20、断,内容收集病人基本情况,简单描述流行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43,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敏感的疾病监测系统建立基线资料(baseline)将观察到的数量与基线作比较是否超过既往的正常水平 有什么可能导致报告增多的任何因素可能的人为原因报告制度改变、监测系统调整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诊断方法和标准的改变,44,病例定义,病例定义的构成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群病例定义的目的应非常明确,根据目的来调整或平衡定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调查初期或者主要为搜索病例时,病例定义应强调灵敏而降低特异性,可为临床或疑似病例的病例定义;在病因研究(如病例对

21、照研究等),应强调特异性,如采用确诊病例的定义,45,病例定义,原则时间、地点、人间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信息简单、易用、客观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的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监测/现场病例定义不同于诊断标准早期“宽松”敏感性高发现更多的病例控制中期、后期严格、特异性高病因研究,46,病例定义,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等时间:从第一例病例出现时往回追溯一段时间地点:初步发现病例地区。如果其他区发现病例,此地区应该相应扩大人物:尽量包括所有可能患该病的人重点人群,病例定义,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 case)2000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的学龄儿童可能病

22、例(Probable case)2000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2000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血清学检验麻疹IgM+,48,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目标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的病例排除非病例建立病例定义进行系统的搜索利用多种信息源列出病例清单,49,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50,WHO was affected?WHERE were they affected?WHEN were they affected?,HOW and WHY?,51,人 群,地 区,时 间,病 例,评 估 信 息,病原?,来源?

23、,传播?,时间分布,关键事件排序病例及接触者中出现临床表现的时间危险因素或致病因子暴露的时间何时给予治疗何时采取控制措施或干预措施潜在可能相关事件或异常情况的出现,52,流行曲线,定义用直方图表示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所发生的病例数(Y轴)按发病时间的病例频率分布图从曲线形状可以做出多种推断利用潜伏期后推可能的暴露时间区分暴露的类型预测病例数量,53,54,点源,持续性同源传播,多波人传人或新暴发,流行曲线,地点分布,常见于居住地点工作地点活动(学校、娱乐、旅行等)地点 标点地图:特殊居住地和/或暴露建筑物内部街道或邻居县/省分布,55,人群分布,分析患者的特征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

24、任何有用的描述病例特有的特征如果发现一个特别的特征,通常会对查找危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暴露因素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与职业明显相关对疾病宿主、传播途径、高危人群认识越多,将获得更特异和准确的信息,以决定如何防治疾病,56,人群分布,详细描述病例组鉴别病例的共同暴露因子获得分母计算发病率比较不同人群组的发病率/罹患率,57,建立并检验假设,目的是描述并解释相关问题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找出致病危险因素对各组之间进行比较case-control studycohort study考虑因果关系,58,假 设,假设中应包

25、括以下几项因素危险因素来源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高危人群 假设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合理性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59,评价因果关系的标准,关联的强度:RR和OR关联的时间顺序:暴露在前,发病在后关联的可重复性:与其他研究的一致性关联的合理性:生物学上言之有理因子去除后发病率下降因子与疾病的分布相一致剂量-反应关系关联的特异性,60,如何判断病原?,Henle-Koch原则在相应疾病患者中总能检出该病原体(必要病因)在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充分病因)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能从患该病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6、,61,如何判断病原?,实际工作中,要确定一起突发事件的致病原:从一定量的病人中分离到该种病原体大多数病人感染发病后能产生针对该病原的抗体用该病原作为病因能较好的解释该病的临床学、流行病学特点(合理性),可以解释大部分病例分析检测结果:综合临床、流行病、检验对照比较,62,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检测思路,排除法直接查找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细菌涂片镜检电镜直接观察病原形态、鉴定病毒、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抗原检测,如免疫荧光、PCR血清学抗体检测,63,实验室结果的分析,对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方面的:采样时间、方式、种类;保管、运输等;2.检测方面的:试剂、方法。3.要有流行病

27、学观点:比较、对照,要了解本底情况。4.综合分析: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将阳性检验结果对应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5.要考虑合理性。要敢于质疑检测结果。一个事件的病因研究、定性必须要“合理”。,64,实施控制措施,去除暴露源 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 防止进一步暴露 保护危险人群,65,终止暴发或流行,采取控制措施,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和控制处理应同时进行现场调查开始不仅要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求科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应当采取必要的公共卫生控制措施尤其在现场调查初期可以根据经验或常规知识先提出简单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原因

28、只顾调查寻找致病原因而不采取控制措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甚至引起法律诉讼现场调查中采取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也是认识疾病传染源、传播机制的重要内容,66,完善现场调查,补充调查进一步研究方案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复访,67,书面报告,书面报告记录调查情况、结果及建议种类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总结报告,68,书面报告,初步报告包括进行调查所用的方法,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初步的病因假设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进程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疫情发展的趋势、疫情调查处理的进展、调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总结报告描述暴发或流行的总体情况,引起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

29、、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69,70,案例分析: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背景,2007年2月12日,某区疾控中心向我中心报告:称辖区某敬老院近段时间出现多例感染性腹泻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中心派出调查组会同区疾控中心前往该敬老院开展疫情调查处理工作。,71,思考之一,接到报告后,作为一名现场调查人员应该做哪些准备?到现场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调查组应该由哪些专业人员组成?,72,全院有3栋楼房,其中2栋为二层旧楼,1栋为三层新楼,宿舍设计为四房一厅一厕的套间,每房住一人,房内卫生一般。新旧楼均有老人居住,共有老人宿舍22间。现有73位老人居住其中,男40人,女33人,平均年龄为7

30、9岁;工作人员14名;老人和工作人员分开居住。,73,74,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北,东,某敬老院房间布局图,首发病例,庄某,女,77岁,居住在旧楼102宿舍。于2月4日上午8时出现腹痛、腹泻,为黄色水样便,10次/天;次日出现呕吐,23次;无发热。患者经敬老院医生诊治后有所好转。2月6日,患者再出现腹泻症状,仍在敬老院治

31、疗,未予隔离;2月10日痊愈。据调查,该患者发病前无外出史,自理能力较差,家人经常送食物,发病前一天家人曾送食物让患者进食。,75,思考之二,为什么要了解该院的布局并绘制布局图?从首发病例能排除哪些疾病?不能排除哪些疾病?为什么?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信息?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同时开展哪些处置措施?,76,77,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

32、,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4日,发病第1日),78,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5日,发病第2日),79,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

33、,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7日,发病第4日),80,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

34、2月8日,发病第5日),81,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9日,发病第6日),82,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

35、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10日,发病第7日),83,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12日,发病第9日),84,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

36、,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13日,发病第10日),85,公厕,办公室,医务室,1楼,2楼,员工宿舍,1楼,2楼,102,101,202,201,花园,正门,103,203,104,105,106,饭堂,204,205,206,207,101,102,103,104,201,202,203,204,

37、208,新楼,旧楼,员工宿舍、杂物房,1楼,2楼,3楼,首发病例,北,东,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空间分布图(2月14日,发病第11日),空间分布特点,病例散布在16间宿舍(除门卫在值班室居住),各楼层均有病例分布,出现病例的宿舍有明显聚集性,互为相邻。旧楼老人宿舍病例主要集中在2月5日和89日发病,一、二楼病例数分别为9、10例;新楼老人宿舍病例主要集中在7日和9日发病。在首发病例102宿舍相邻的202、101、103宿舍均有病例发生。,86,某敬老院感染性腹泻病例时间分布图,87,实施控制,思考之三,根据以上调查所得,对本次疫情有哪些更深入的认识?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处置措施?对上述病例和接触者

38、采取何种管理方式?对病因有没有更深入的认识?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实验室检测?,88,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传染源管理,对现症及新发病例进行住院隔离治疗。加强疫情监测工作,敬老院每天下午4时前将病例情况汇总并逐级上报区、市疾控中心。加强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对厨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跟踪监测。加强院内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对病人呕吐物及排泄物用漂白粉进行随时消毒,对老人生活区和公共场所的物表采用含氯消毒剂及季铵盐消毒剂(优洁V80)进行了清洁和消毒。加大了对敬老院院内护工及管理人员的卫生宣传教育,若护工发病,必须痊愈后才能护理老人;同时强调护工规范操作,护理完每一个老人要用洗手液洗手。在敬老院院内禁止聚餐、集会等聚集性活动,减少老人间串门,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89,思考之四,实验室结果出乎你的意料吗?为什么?这起疫情的调查和处置对你有什么启示?最后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