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3854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良性病变影像学.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肾脏良性病变影像诊断,肾囊肿 多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核,临床病理 单纯性肾囊肿:薄壁充液囊腔、50岁以上多见 多囊肾:遗传性病变,常合并多囊肝,(一)肾囊肿 多囊肾,影像学表现 CT圆形或类园形水样密度,并发感染、出血时呈高密度薄壁,边界清晰无强化,并发感染时,增厚囊壁可强化,MRI 长T1、长T2信号超声 液性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由平滑肌、血管、脂肪组织构成肾脏常见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出血时产生腰腹痛20%合并结节性硬化,常双侧发生,影像学表现X线肾轮廓改变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和变形造影显示丰富的肿瘤血管,超声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以强回声为主的肿块较大肿

2、块内部有动脉血流信号,CT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和软组织密度灶边界清晰,大小不一增强检查,脂肪无强化,血管性结构强化并发出血时,肿块可呈高密度,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血管结构强化,破裂出血,结节性硬化、双肾及肝脏多发错构瘤合并出血,MRIT1及T2均呈混杂信号,内有脂肪性高信号和中等 信号灶压脂像脂肪信号被抑制,(三)肾结核(tuberculosis),病因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临近器官的结核感染,病理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进入肾脏髓质 引起乳头炎,进一步发展至溃疡、坏死 形成的溃疡与肾盏相通,坏死物经肾盏排出而形成空洞,空洞壁为结核性肉芽组织,肾皮质感染蔓延至肾髓质形成干酪样坏死,多个干酪样空洞钙化

3、,形成弥漫性钙化,肾功能丧失称自截肾。,结核菌如侵犯肾盂和输尿管,则引起管壁增 厚或增生狭窄,一旦形成肾盂梗阻,则迅速发展成结核性脓肾。肾结核可扩散到肾周形成寒性脓疡。肾结核菌尿蔓延到膀胱可导致结核性膀胱炎,膀胱挛缩,对侧输尿管扩张积水。,临床表现,早期:常无症状。但尿检可发现结核杆菌、微量蛋白和少量白细胞,偶可有血尿后期:常因结核性膀胱炎而致尿频尿痛和尿急,伴有血尿或脓尿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乏力、贫血等,也可无症状,影像表现,1 尿路平片 多无异常发现,有时可能看到肾内钙化。钙化可为云絮状,环形或花瓣状,有时可以描绘出脓腔的轮廓。全肾钙化,肾影增大或缩小,为自截肾的表现。,2尿路造影 诊

4、断肾结核有赖于静脉尿 路造影,如肾功能明显受损需作逆行肾盂造影或逆行尿道膀胱造影。早期为肾小盏顶端圆钝且边缘不齐如虫蚀状,是乳头的局限性溃疡侵犯肾小盏所致。,当皮质形成空洞与肾相通时,表现为一团对比剂与肾盏相通,位于肾盏外方肾实质内,边缘不整齐,密度不均匀 相应肾盏的边缘亦常不整 齐或变形狭窄,肾盏肾盂广泛破坏或肾盂积脓时,IVU常不显影或显影迟、淡、边缘不齐。逆行造影见肾盂肾盏扩大,形成不规则的腔,波及整个肾脏。输尿管结核表现为边缘不整齐,宽窄不等,有时呈串珠状或缩短而僵直。晚期可出现管壁的条状钙化,轻微的膀胱结核X线变化不明显,边缘可稍不整齐。晚期膀胱挛缩使膀胱容积变小,边缘不齐。由于纤维组织收缩导致输尿管口开放,在膀胱造影时可见对比剂向输尿管返流,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3.CT:对钙化敏感,对结核引起的管壁增厚及肾外蔓延程度的了解好 4.MRI:除横断面外,还可以从冠状位更全面了解肾结核波及的范围及整体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