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4598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编号04205001学时30H学分3分.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大学 会计系,1,课程编号:04205001 学时:30H 学分:3分,基础会计学,教师1:任永平 博士、教授 电子邮件:教师2:王 瑶 博士电子邮件:,上海大学 会计系,2,基础会计学考核,平时成绩:20包括:出勤 作业(课内与课外)课堂纪律 课堂问与答期终考试:80,上海大学 会计系,3,第一章:总论,会计与会计职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职能与任务会计目标与使用者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1,上海大学 会计系,4,一、什么是会计 会计就在身边 从图书个体户图书亚马逊(AMAZON.COM)会计就是反映企业一定时刻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借以为企业股东、债权人、以及其

2、他利益关系人的经济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一门学科,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职业,上海大学 会计系,5,一、什么是会计 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以价值运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会计具有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等管理的一切职能。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收集、加工并提供信息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通过提供经济管理中所需要的经济信息而达到参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职业,上海大学 会计系,6,一、什么是会计 我们可以将会计定义为: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向企业内、外的会计信息使用

3、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职业,上海大学 会计系,7,二、会计干什么会计职业 美国一般将会计职业可分为三种类型:私人会计(Private Accounting)公共会计(Public Accounting)政府会计(Government Accounting)(非盈利组织会计)(not for profit organizations accounting)我国会计工作类似于美国,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职业,上海大学 会计系,8,一、会计干什么会计职业 全球最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

4、u/DTT)安永(Ernst&Young/E&Y)毕马威Klynfeld Peat Marwick Goederler/KPMG)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PwC,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职业,我国截至2006年底:会计师事务所5800多家;注册会计师7万余人,上海大学 会计系,9,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社会离不开物资资料的生产=比较生产成果和生产耗费=产生了对生产成果、耗费进行记录、计算、对比、分析等需要=产生了会计 生产力很低时=会计活动仅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部分。生产力逐渐发达时=会计活动从生产活动中分离,成为独立的职能。,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上海大

5、学 会计系,10,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古代有着相当灿烂的会计文化周代(公元前1027-770年)“。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春秋与秦代(公元前770-221年),出现了“籍书”、“簿书”,用“入”、“出”作为记录符号唐、宋两代(公元618年),创建了“四柱结算法”,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明末清初(公元1643年),设计出了适用于明间商业核算的“龙门账”“进”“缴”“存”“该”,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上海大学 会计系,11,西方会计的发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出版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对当时流行的复式记帐方法

6、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复试记帐法在全世界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6、17世纪,德国=荷兰=英国,复式记帐传遍了整个欧洲 19世纪,产生了审计制度,1854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工会”(爱丁堡),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上海大学 会计系,12,西方会计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制定“GAAP”20世纪40-50年代,传统会计分离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20世纪60-70年代,会计出现了电子化趋势 EDP=AIS=MIS=ERP INTRNET、INTERNET、SOHO,进入21世纪,会计将迈入“全球统一会计准则”时代,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上海大学 会计系,13,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

7、任务,一、会计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反映、监督会计的其他职能:现代会计还具有预测、决策、预算、分析与考核等职能,上海大学 会计系,14,反映的特点:货币性、可靠性(可以验证)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反映的内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监督的特点:全过程性(事前、事中、事后)价值性(以货币为主,但也有实物量的监督)监督的内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 企业财产的安全性 监督财经法规、纪律的执行,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任务,上海大学 会计系,15,二、会计的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人们根据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基于会计的职能而赋予会计的使命。提供信息、核算效益、监督活动提供

8、信息对内、外提供会计信息核算效益加强核算、提高效益监督活动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任务,上海大学 会计系,16,第四节 会计目标与信息使用者,收集处理财务信息,经理层(内部),投资者债权人(外部),一、会计目标,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提供信息,上海大学 会计系,17,我国会计目标:,我国会计目标,对内提供信息,对外提供信息,内部经营管理者,外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第四节 会计目标与信息使用者,上海大学 会计系,18,二、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其他利益相关者,第四节 会计目标与信息使用者,上海大学 会计系,19,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受托责任论和决策有用论,第四节

9、 会计目标与信息使用者,上海大学 会计系,20,一、会计假设 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会计四个基本假设(1个准假设或会计核算基础):(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5)权责发生制*会计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单位,规定了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区分:企业法人与投资者个人;区分:不同企业=确定经济业务的性质区别: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21,乙会计主体,甲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甲企业,乙企业,A投资人,B投资人,C投资人,债权与债务销货与购货。,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22,混淆会计主体使会计信息失去

10、作用例如:某人做买卖苹果的生意,一天他以1000元成本进货,以120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同时,他有花费300元给他儿子买了一辆自行车。思考:(1)该经营者在该天的买卖活动中,陪了还是赚了?(2)他身上的钱是多了还是少了?(3)什么信息促使他明天继续做该买卖?,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23,一、会计假设持续经营:假定企业不存在破产、清算情况,可以持续经营 下去,规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范围。,(2)负债将按原先承诺的条件去清偿,没有持续经营前提就没有企业资产的性质;没有资产的性质就无法计量资产。,当无法按原先条件清偿时,企业破产;企业破产时,债权人只能按破产清偿率得到债权。

11、,实质含义:(1)资产将按既定的用途使用,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24,会计分期:对持续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时间间隔相等的阶 段,分期计算经营成果,定期反映财务状况。,持续经营,本期,下期,上期,有会计分期,才有期初与期末;上期、本期与下期;才出现收入与费用的期间归属问题;才有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25,会计分期我国会计年度:日历年度,即1月1日12月31日;日本、美国会计年度:同财政年度,即7月1日6月30日;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统一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商品货币经济选择了货币计量单位货币计量包括:货币

12、种类与币值;货币种类:本币、外币记账本位币:用以登记帐簿、编制报表,反映经济业务的货币货币币值:不变币值,购买力币值等,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26,权责发生制:如何确定收入、费用的时间归属?,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采购,生产,销售,收款,收入在哪个会计期间?费用呢?,?,?,?,?,上海大学 会计系,27,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或费用的确认应当以该收入或费用所引起的权利或义务是否发生为标准,而不是以该收入或费用所引起的现金收入或现金支付为标准。,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28,收入实现原则:就是判断收入是否具备确认条件的原则性要求,收

13、入实现原则要求会计主体收入的确认必须符合两项基本条件:一是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二是已经取得货款或具备收取货款的权利。(简单标准),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配比原则:费用配比要求采用受益原则,所有费用应当与收入联系起来确认,即费用应该在与它所直接和间接产生的收入被确认的期间内确认,上海大学 会计系,29,会计假设与会计分类,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30,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2。相关性,3。明晰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二、会计信息质量,上海大学 会计系,31,二、会计信息质

14、量可靠性:或称客观性、可验证性结果验证、程序验证相关性:对决策有用、满足管理需要明晰性: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可比性:会计主体之间指标口径一致,横向可比较;:同一会计主体之间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所采用的会计核 算方法保持一致,纵向可比;(一致性/一贯性),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学 会计系,32,二、会计信息质量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不能仅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形式,而要反映其经济实质。重要性原则:重要事项单独核算与反映;次要事项可以合并反 映。谨慎性:考虑企业可能的风险,合理预计可能的损失与风险;及时性: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会计处理和编报报表;,第五节 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上海大

15、学 会计系,33,一、会计核算一般方法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预测、控制、分析、检查等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一般方法: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 报告四个基本程序。会计确认:是指哪些会计事项(或经济业务)、在何时、以什么 要素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记录与报告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会计初始确认与再确认,前者是指会计事项首次进入会计系统的确认,后者是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报告的确认,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上海大学 会计系,34,一、会计核算一般方法会计计量:对会计要素进行量化的过程,包括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被计量要素的可计量方面。会计计量主要是价值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

16、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单位,计量属性的表达单位。如币种、币值;货币单位、实物单位等,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上海大学 会计系,35,一、会计核算一般方法会计记录:将经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经济业务,按复式记帐法 的要求登记在会计帐簿上的过程。会计报告:以帐簿记录为依据,采用会计报表为主要形式向 信息使用者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二、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专门方法: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帐户、复式记帐、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7种),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上海大学 会计系,36,二、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上海大学 会计系,37,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理论、会计史、国际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等多门课程。主干课程: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第七节 会计学科体系,经济学?管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