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347773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网络基础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信网络基础,新员工培训(一),格林耐特公司2002.01.07,电信运营者的宗旨影响电信网运营效益的因素电信交换、传输网介绍电信支撑网介绍,提纲,电信运营者的宗旨是保证所经营的电信网在高质量、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效率的状态下运行并且以最低的运营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还应使所经营的电信网可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而当前,较为突出的是,如何在最大限度的保护现有电话网的资源和投资,降低网络综合成本的条件下,快速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和因地制宜的向数据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面演进。,电信网的四高两可一低,高质量:接续性能、接续时延、传输性能高可靠性:规定时间内的可用率、在规定时间内

2、的失效率、连续平均无故障的时间高性能:可提供(开放)服务的业务种类、处理业务的能力高效率:接通率、处理业务的成功率高,电信网的四高,电信网是由众多的被称为网元(NE)并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交换节点、传输节点以及连接它们的传输系统、传输媒介和各类信息源和信息宿所组成,它们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维修、保养、更换某些组件,被传递的信息是否迅速、安全、准确地到达目的地等等问题需要有一个被称为电信管理网(TMN)的系统来管理。被管理的每一个网元,通过其管理者TMN的特定路径,与这个TMN的操作系统(OS)交互信息(把自己的运行状态和数据按预先确定的周期传送给OS,同时接收OS下达的运作指令),

3、这就是电信网的可管理性。,电信网的可管理性,电信网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落后的技术和装备到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从提供单一的窄带业务到提供多元化各种宽带业务等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信网要经过若干个新建、扩建、再扩建的反复循环;每一个循环过程的前者要为后者奠定好基础,同时又要保护其前者的投资(但不是保护其前者的落后成分)。,电信网的可持续发展性,定义:基建项目投产使用期每年经营的全部费用。年折旧费+年维护费注:电信网的年经费是组成该电信网的各个基建项目的累积和集合,电信网的运营成本年经费,电信运营者的宗旨影响电信网运营效益的因素电信交换、传输网介绍电信支撑网介绍,提纲,网络体制

4、、网络结构传输系统的制式、路由、容量交换系统的制式、处理业务的能力、设备数量信令方式、信令网结构、信令系统的质量ATM、IP、IP+ATM:时延、时延抖动、语音编码速率、流量控制、带宽管理等。,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网络结构传输介质及传输节点的可靠性;交换系统的可靠性;各类支撑网(信令网、同步网、管理网)的可靠性及其对业务网支撑的有效性;,影响可靠性的因素,组成电信网的各网元(交换节点、传输节点)的业务功能;网元间的业务接口和支持各类业务的频带宽度(俗称带宽);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信元交换、IP交换等);传送网的传送方式和带宽,决定业务种类的因素,交换节点的处理能力PSTN/N-

5、ISDN:BHCAIN:CAPS(事务处理能力)分组网、DDN、FR、ATM、IP:吞吐量(每秒处理字节的数量)信令网MSU/S同步网同步方式、时钟精度等传输系统和传送网传输速率、信道容量等,决定网络性能的因素,网络结构、路由组织信令网的性能和质量交换和传输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用户接入网及用户终端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等。,决定接通率的因素,决定每年提取多少折旧费的主要因素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固定资产的残值决定每年维护费多少的因素参与维护工作的人员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维修材料、配件、低值易耗品等费用及其运输、保管费;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能源费用;企业管理费和业务经营费;通信设施保险费通信机房维修

6、费、工具费、法律顾问、意外事故等费用。,决定运营成本的因素,电信运营者的宗旨影响电信网运营效益的因素电信交换、传输网介绍电信支撑网介绍,提纲,622M/155M 支环,2.5G/622M 主环,末端环,服务节点,中心交换局,STP,EX/SSP,EX/SSP,STP,EX,ATMVOD,ADM,EX,EX/RSM,BITS,SCE,SMS,SCP,DB,SCP,DB,INAP,INAP,TMN/OMC,CATV网HFC接入,Comb,CATV源,NIU,NIU,NIU,NIU,ADSL,ADM,OLT,RSM,OLT,RSM,ONU,ONU,ONU,HDSL,RSA,HDSL,ONU,ONU,

7、ONU,ONU,BS,V5.2,SU,MSU,DDN,FRX.25网,移动网,RSA,PMP,RSA,PMP,PMP,RSM,ONU,HOU,HOU,电视,电话,计算机,传真,ONU,ONU,ONU,RSM,Q3,PHI,ADM,INTERNET,理想电信网络结构,1985年12月发布电话自动交换网技术体制(试行)确定我国PSTN为五级结构;首次提出本地电话网的概念特点:(1990年以前)数、模混合以模拟为主;人工、自动并存以人工为主;,PSTN的五级结构(98以前),PSTN的三级结构(98以后),1998年4月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标志:中国电信PSTN已基本完成了从五级向三级,数

8、、模混合网向数字网的转变。,经济高速增长地区,不同运营商间关口局的设立,固定,移动,联通,GW,GW,其它2,中间GW,GW,其它1,不同运营商间关口局的设立,北京在没有ISDN本地网的情况下,先在国际局设置独立ISDN局和8个模块局,率先为国内的外企和商业用户开放国际ISDN业务。在96年的奥运会期间又成功地提供了384kbit/s的ISDN会议电视业务。随后又进行了不同ISDN交换机的试验和测试,开始把ISDN局推向本地汇接局,把ISDN试验网的规模扩大到全市。上海利用ISDN提供上海热线服务,使ISDN的用户数高居全国之首。广州的ISDN商用试验网选用国产设备组建重叠网,随后以视聆通业务

9、带动ISDN业务的推广,并将ISDN试验网的规模逐步扩大。全国长途网的ISDN功能经过3年多的时间准备基本完成,三个国际局也开放了ISDN国际业务。各省会城市的ISDN业务也开始逐渐开放。,N-ISDN,(1)ASLC-DSLC(2)加装完成2/4线转换功能的网络终端NT1或多或少(NT2+TA);(3)各交换机之间使用ISDN局间信令(No.7信令系统的ISUP);所以普通的电话交换机需要升版,增加相应的ISDN业务、信令及处理功能。(4)周到的网络配置、路由组织,信令配合、编号计划等。(5)ISDN的终端智能化,和普通话机相比,ISDN的终端需具备OSI的7层协议功能。,ISDN的实现,交

10、换机基本结构图,交换机设备举例:C&C08,FAM-前管理模块BAM-后管理模块CM-通讯模块SM-用户模块,FAM CM,.,LAN,BAM,X.25/V.24/V.35,SM,SM,SM II,.,E1,STM-1,SDH光中继,定义:由SNI和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该系统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定界:,接入网定义与定界,本地网端局(DL),接入网,交接箱,分线盒,主干层,配线层,引入层,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实际位置,用户1,用户2,FP,DP,我国大中城市用户线平均

11、长度:3.38Km,50%的用户线在2.4Km以下,90%的用户线在6.6Km以下,FP:灵活点,DP:分配点,就全国范围讲:约90%以上仍是传统的铜缆网,本地网端局(DL),交接箱,主干电缆段,分线盒,配线电缆段,n一般不大于30,用户接入网现状,光纤接入网结构,SDH传输网目标结构,SDH传输设备结构,智能网物理平面,中国电信智能网的结构,由多个PSTN长途编号区组成一个移动业务本地网,GSM网络结构,由一个PSTN长途编号区组成一个移动业务本地网,GSM网络结构,电信运营者的宗旨影响电信网运营效益的因素电信交换、传输网介绍电信支撑网介绍,提纲,7号信令网的三级结构,DC1,DC1,DC2

12、(SP),DC2(SP),DL(SP),HSTP,HSTP,INTS,LSTP,DTm,(SP),7号信令网与PSTN的关系,数字同步网等级结构图,数字同步网,数字同步网,中国电信管理网分级物理体系结构概念参考模型,专业网全国管理OS,专业网省级管理OS,省级电信网综合管理OS,专业网本地管理OS,本地电信网综合管理OS,网元管理系统OSEM,网元管理系统OSEM,网元NE,网元NE,网元NE,国家级综合管理OS(主,国家级综合管理OS(备,DCN,DCN,DCN,DCN,网元管理系统OSEM,电信管理网,1.技术水平*开放体系的技术平台*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开放式分布处理(ODP)的技术开发(IPC、RPC)*TMN信息体系结构的采用(Q3接口的CMIP、MIB、GDMO模板、面向对象等)2.存在问题:*接口问题的制约*落后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各个网管系统的单独开发和使用、互相独立、数据不能共享,无法互连互操作,形不成总体效益。*本地网管和业务管理系统基本上没有采用TMN的标准和技术,是我国电信管理网持续建设中的遗留系统。,电信管理网,结束,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