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54302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钳工课件装配基础知识.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装配基础知识,目标,了解装配的工艺过程。掌握简单部件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过程。学会装配单元系统图的绘制方法。能按装配工艺规程对简单部件进行装配。,一、装配的概念,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组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给合成整机的过程称为装配。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或部件称装配基准件。直接进入总装的部件称组件。直接进入组件装配的部件 称分组件。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部件 称为装配单元。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二、装配工艺过程,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熟悉产品装配图样、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了解产品的结 构、各零部件的作用以及相互连接关系。确定装配方法、顺序,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夹具。

2、对装配的零件进行清理和清洗。检查零件加工的质量,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 必要的平衡性试验或密封性试验等。,2.装配工作 对较复杂的产品,其装配工作通常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部件装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或将零件 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总装配:将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3.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调整: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面松 紧等,使各零、部件之间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精度检验:是指机构或机器的几何精度检验和工作精度检 验等。几何精度是指机器静态时的精度,工作精度一般指 机器工作状态下的精度。试车:是指设备装配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的运转

3、试验,其 目的是检验机构或机器运转的灵活性、振动、工作温升、噪声、转速、功率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4.喷漆、涂油、装箱 喷漆是为了防止加工面锈蚀,并使机器的外表更加美观;涂油是为了防止工件的配合表面及零件的已加工表面锈蚀;装箱是为了便于运输和存储。,三、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1.固定式装配 固定式装配是将产品或部件的全部装配工作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进行。在装配过程中产品的位置不变,装配所需要的零件和部件都汇集在工作地附近,主要应用于单件生产或小批量生产中。2.移动式装配 移动式装配是指工作对象(部件或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有顺序地由一个工人转移到另一个工人。这种转移可以是装配对象的移动,也可以

4、是工人自身的移动。通常把这种装配组织形式叫做流水装配法。采用移动式装配时,每个工作地点重复地完成固定的工作内容,并且广泛地使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具,因此装配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是一种先进的装配组织形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如汽车、拖拉机的装配。,四、装配工艺规程,1.装配工艺规程及作用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及部件的装配顺序、装配方法、装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装配所需设备、工夹具、时间定额等的技术文件。它是提高产品装配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措施,也是组织装配生产的重要文件依据。2.编制装配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产品的总装配图样、部件装配图样、主要零件图样以及零件明细表等。产品的验收技术条件,包括试验工

5、作的内容及方法。产品的生产规模。现有的工艺装备、车间面积、工人技术水平以及工时定额标准等。,3编制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 对产品进行分析 研究产品装配图样、装配技术要求及相关资料,了解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性能,确定装配方法和装配的组织形式。确定装配顺序 通过工艺性分析,将产品分解成若干个可独立装配的组件和分组件,即装配单元。产品的装配总是从装配基准件(基准零件或基准部件)开始。根据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时,应首先确定装配基准件,然后根据装配结构的具体情况,按照“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先重大后轻小”的原则,同时安排必要的检验工序并确定装配顺序。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 指表示产品

6、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的示意图。,划分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 装配工序是指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地点,利用同一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装配工步是指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位置,利用同一工具,不改变工作方法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装配工作一般由若干个装配工序所组成,一个装配工序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装配工步。编写装配工艺文件 主要是指编写装配工艺卡片,它包含完成装配工艺过程所必需的一切资料。对于单件小批生产,不需制定工艺卡,工人可按装配图样和装配单元系统图进行装配;对于成批生产,应根据装配单元系统图分别制定总装和部装的装配工艺卡片;对于大批量生产则需一序一卡。,例,、分析锥齿轮轴组件装

7、配图样,绘出装配单元系统图,并进行装配。,、工量、量具明细表,、确定装配顺序,四画装配单元系统图,四、画出装配单元系统图,、制定装配工艺,并按工艺操作。,四、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装配精度或加工精度,要涉及各零件的许多有关尺寸。如下左图,在某齿轮轴装配中,为了使齿轮正常工作,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面和机体孔端面之间有0.10.5 mm的间隙,已知 B1=100+0.20 mm、B2=70-0.10 mm,那么B3的尺寸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才能满足其间隙要求?又如锉配如下右所示的长方体时,凹件尺寸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才能满足间隙为00.04 mm的要求。,1尺寸链相关概念 尺

8、寸链: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所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它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尺寸链的特征:即关联性和封闭性。关联性:尺寸链中各尺寸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封闭性:有关尺寸首尾相接,呈封闭状态。装配精度:即装配技术要求。它是间接获得或自然形成的。装配尺寸链:影响某一装配精度的各有关装配尺寸所组成 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2.装配尺寸链简图 为简便起见,通常不绘出装配部分的具体结构,也不必按严格的比例,只要依次绘出各有关尺寸,排列成封闭的外形就是尺寸链简图,如下图。,齿轮轴尺寸链简图,长方体锉配尺寸链简图,3.装配尺寸链的组成 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都称为“环”,在每

9、个尺寸链中至少应有三个环。封闭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封闭环。一个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即装配技术要求。,增环和减环的判断方法:由尺寸链任一环的基面出发,绕其轮廓转一周,回到这一基面,按旋转方向给每个环标出箭头,凡是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相反的为增环;反之为减环。,组成环 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余尺寸均称为组成环。同一尺寸链中的组成环,用同一字母表示。组成环分为增环和减环两种。增环: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一组成环的尺寸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增大,那么该组成环称为增环。如尺寸链简图中的B1和A1。减环: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一组

10、成环的尺寸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减小,那么该组成环称为减环。如尺寸链简图中的B2和B3和A2。,3.装配尺寸链的组成,提示,4.封闭环极限尺寸的计算,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公式为: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公式为: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公式为: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例:图512b所示,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面与 箱体凸台端面之间具有0.10.3的轴向间隙。已知B1=80+0.01,B2=600.06,问B3尺寸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

11、满足装配要求?,解:1)、绘尺寸链简图 2)、确定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B0封闭环 B1增环 B2、B3减环 3)、列尺寸链方程式计算B3 B0=B1-(B2+B3)得B3=B1-B2-B0,如图513b所示,B3=80-600=204)、确定B3极限尺寸。(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B0SE=B1SE-(B2IE+B3IE)即 0.30.01(-0.06+B3IE)得 B3IE=-0.23.(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B0IE=B1IE(B2SE+B3SE)即 0.10(0+B3SE)即 B3SE=-0.1 B3=200.23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