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57698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文老子章五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守柔,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谦卑逊让、处下不争、清虚自守、“不为天下先”、收敛锋芒勿争强好胜,勿逞强。,守柔,老子再三强调:“弱也者,道之用也”;“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等。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

2、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守柔”思想?,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知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3、,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冷金成著读史有智慧,研读探讨,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儒家,道家,研读探讨,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儒家,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孟子:主张“仁政”,道家,研读探讨,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儒家,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孟子:主张“仁政”,道家,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儒家,道家,儒家,道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

4、“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儒家,道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儒家,道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儒家,道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

5、感和社会责任心;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儒家思想中超然通达的一面:,(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家思想中积极用世的一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二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6、(第七十八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1.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有哪些影响2.你知道“儒道互补”在哪些文人身上得到体现?,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儒家,道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

7、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圣人”;而黛玉则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从

8、“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圣人”;而黛玉则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湘云最初受宝钗影响,倾向于儒家,如她向宝玉所说的仕途经济;后来,与黛玉也颇为知心,如凹晶馆联诗。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常走的一条路: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儒家,道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

9、心态;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儒道互补在治国上的体现:,汉宣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南怀瑾,讨论,在治国、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讨论,在治国、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

10、?,入世之态,出世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林语堂,儒家思想粮店道家思想药店,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林语堂,让我们记住论语老子让我们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髓深入我们的血液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考一本,主讲:刘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