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68440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教学目标,掌握生态调查的内容、方法、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和生态调查报告的要求。,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调查的内容、方法和生态问卷调查的内容。难点:生态调查的内容,内 容,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 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第四节 生态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与规范,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一、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与自然资源状况调查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四、重点生态区调查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一、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与自然资源状况调查 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 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 这方面的数据将主要用于生态

2、评价以及生态功能分区的依据。,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自然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区域的地质、地貌、土壤及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情况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与自然资源状况调查,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1)地质岩石 包括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分布面积、风化程度、风化层厚度等。,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2)地理、地貌 包括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面积、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海拔高度、地貌部位、坡面坡度、坡向、重力灾害等。,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

3、3)土壤及地面组成物质 包括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土壤的砂砾含量、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土壤肥力、pH值等理化性质。,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4)水文调查:是指水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性。主要包括:河流水情要素调查、湖泊和沼泽调查、地下水调查等,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5)气候调查:气候是降水和温度的决定因素,是生态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降水调查、风情调查、气温调查。,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6)自然灾害 包括地质灾害,如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气象灾害,如洪涝、旱灾、风

4、灾、冻灾等;生物灾害;火灾等。,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7)生态环境破坏 指水土流失、荒漠化及其他方面。,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8)环境污染 指三废的排放(点源污染)及其他方面的污染等。,1、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 是指在生物圈中,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有效用的各种自然客观要素的总称。包括以下资源:,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一、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特征与自然资源状况调查,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1)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参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土地,它包括现在正在被人们所利用以及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的

5、总称。包括:可耕地资源、山坡地资源、草地资源、土地后备资源、为利用地资源、沙滩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2)水资源 主要包括:地表水储量、地下水储量、年径流量、过境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力资源、潮汐资源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3)气候资源 主要包括:光象景观、风象景观、雨雪景观、避暑型气候、避寒型气候、光热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4)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木材、食品、肉类、果品、油料、毛皮、药材等各种消费品和工业原料。生物资源包括森林、

6、作物、草地及优势、特色与特有、珍稀等动植物资源、优良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草药资源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4)生物资源,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森林资源 包括森林的起源、林种、树种、树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冠郁闭度、灌草的覆盖度、生长势、枯枝落叶层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草地资源 包括草地的起源、类型、覆盖度、草种、生长势、高度、草地质量、利用方式、利用程度、规模和轮牧、轮作周期等;,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4)生物资源,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作物资源 包括作物种类、品种、产量、播种面积等。,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4)生物资源,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优势、特

7、色与特有、珍稀等动植物资源包括种类、数量、用途,是否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用途,收购量等。此外,对一些野生的珍稀植物、工业用、药用、食用等植物产出进行相应的调查。,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4)生物资源,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5)矿产资源 矿产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贮存于地表和地壳中的、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矿物资源。,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的类型、储量(包括地质储量、远景储量、设计储量和开采储量)、质量(包括矿产资源的品位、含有杂质状况和伴生情况)、开采利用条件(包括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等。,2、自然资源状况调查(6)旅游(景观)资源,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旅游景观一般是指凡是足

8、以构成吸引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各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称之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点、开发利用条件及其价值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主要包括: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以及农产品质量等内容。该方面的数据资料往往要通过实地观测获得相关数据或通过相关部门开展的生态环境质量研究报告中获取。这方面的数据将主要用于规划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质量的评价,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方案提供依据。,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重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一个首要的工作就是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土地利用分类是从土地利用现状出发,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特点、

9、土地用途、土地利用方式等,按照一定的层次等级体系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别。,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重要内容 在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重要内容 调查的内容:对上述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质量、分布、利用现状等进行调查。在野外调查时,可根据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3S技术进行辅助调查。这方面的数据对土地利用

10、规划的功能分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四、重点生态区调查 重点生态区可分为三类:1、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如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等;3、社会关注区。如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以及具有历史文化、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重点生态区调查是生态调查中富有特色的内容。该方面的内容将为制定规划区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提供基础依据。,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五、社会经济调查(一)人口和劳动力 1、户数,包括总户数、农业户数、非农户数;2、人口

11、,包括总人口、男女人口,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城乡人口,年龄结构、民族构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等;3、劳动力,包括各行业劳动力人数、文化程度、技术职称、农村劳动力的构成情况及质量(包括智力、体力等因素)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五、社会经济调查(二)城镇基础产业设施情况1、交通:包括交通运输的方式,如铁路、公路、内河索道等;运输能力、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以及交通工程建设等;2、邮电通讯:包括邮电站所及分布邮电通讯的线路、业务量、容量等;3、电力:包括发电站及发电量,各变电站所的分布、容量、输电线路等;4、科研:包括科研机、教育、文化等。5、商业服务:包括各种商业服务型机构的数量

12、、分布、人员数目等;6、城市乡镇的分布情况、规模及其公共设施、公用事业,城镇建设等情况。,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五、社会经济调查(三)社会经济情况及产业状况综合经济: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居民生活消费情况,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等国民经济有关情况。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淡水渔业、副业和农业现代化等内容。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内容。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餐饮业、商业、金融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五、社会经济调查(四)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区域的社会环境:包括对区域有明显影响和重大作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包括水土保

13、护、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区、“三废”处理及“三废”的综合利用等。,第一节 生态调查的内容,一、调查的程序与步骤二、生态调查的方式三、生态调查的方法四、生态调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程序与方法,一、调查程序和步骤 组织准备(一)准备阶段 技术准备(二)外业调查 数据、资料统计(三)资料编辑与加工处理阶段 数据、分析、归纳(四)生态调查报告的编写阶段,分配任务,调查,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程序与方法,二、生态调查的方式(1)概查或踏查(2)系统调查:工作量大,时间长。(3)重点详查:通常选择对一些典型地区、关键地区和重点地区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一般包括地形地貌测量、小气候观测、动植物群落结构

14、调查以及社会经济活动调查等。野外详细调查的资料多标绘在(1:5000)或(1:10000)图件上。(4)专题调查:根据规划主题,对某一特定(特殊)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专项调查,如动植物资源专题调查等专题调查。对于专题调查的结果,通常需要编写专题调查报告。(5)补充调查:也称拾遗补缺式调查。,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程序与方法,三、生态调查的方法,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方法,在生态资料收集过程中多采用网格法,即在筛选生态因子的基础上,按网格逐个进行生态状况的调查与登记,通过数据库和图形显示的方式将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直观地表示出来。其具体工作方法为,采用110000(较大区域为150

15、000)地形图为底图,依据一定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网格一般为1kmlkm,有的也采用0.5km0.5km(网格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每个网格即为生态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单元。,生态调查方法主要有三种: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调查法。,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方法,(一)收集资料法1、查阅文献法生态环境调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座谈访问法: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手段,参与性强,能反映公众的看法与问题。,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方法,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方法,(二)现场调查法1、声像摄录法:这种记录手段不仅再现实地景观和生态过程的动态性,还增加调查结果的可视性。2、实地观测

16、法:在野外考察中,通常需要对一些重点地区或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观测、采样和调查,具体包括地形地貌的测量与绘制、小气候观测、水文观测与水样采集、大气质量测定与采样、动植物群落调查与采样等。,(三)遥感调查法 GPS、RS和GIS技术已日益成为生态学野外考察的重要方法之一。3S技术在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和植被调查中的应用十分普遍,3S技术方法可使生态环境调查覆盖面广,省时、省力、省钱,可提高外业调查的效率。,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方法,四、野外生态调查的基本要求(一)遵循“八多”原则,即“多想”、“多看”、“多听”、“多问”、“多饮食”、“多写”、“多摄”和“多走”。(二)要遵循“跳出规划区来看规划区”的原则

17、。具体做法是“访邻”、“取经”。,第二节 生态调查的方法,一、问卷的组成部分二、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三、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和编排技巧 四、调查问卷的预测试 五、调查问卷的信息处理,第三节 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一、问卷的组成部分1、前言部分2、正文部分: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被调查者信息和调查项目两大部分。(1)被调查者信息: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的相关资料,以便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一般包括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2)调查项目: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调查者根据调研主题将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具体化为一些问题和备选答案。3、作业记录部分,第三节 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方

18、法,二、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1、基本功效:(1)能正确反映调查目的和具体问题,突出重点,能使被调查者乐意合作,协助达到调查目的;(2)能正确记录和反映被调查者回答的事实,提供正确的信息;(3)收回的问卷能便于资料的统计和整理。2、基本原则(1)问卷上所列问题应该都是必要的。(2)所问问题是被调查者所了解的。(3)在询问问题时不要转弯抹角。(4)注意询问语句的措辞和语气。,第三节 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三、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和编排技巧1、调查问卷设计要求题量要适当;问题简单易懂,使被调查者能够并愿意作答;要有利于使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选择;不能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合理;将比较难回答

19、的问题和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的问题放在最后;,第三节 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三、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和编排技巧 1、调查问卷设计要求提问不能有任何暗示,措辞要恰当,尽量采取中性态度提问;问题的答案应保持穷举与互斥,界限要明确,不能重叠;适当使用提示,问卷中的提示要全面而准确,特别是提示多选或单选的问题,对于整个问卷的提示应写在发问之前,而对某一问题的提示应写在该问题的开始;为了有利于数据统计和处理,调查问卷最好能直接被计算机读入,以节省时间,提高统计的准确性。,第三节 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三、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和编排技巧2、调查问卷的编排技巧先基本信息,后分类信息;先简后难;按时间顺序排列

20、;按内容分组排列;顺序过滤;合理安排备选答案顺序;较难或较敏感的问题应后置,第三节 生态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一、土地利用专题调查二、水土流失专题调查三、森林资源专题调查,第三节 专题调查,一、土地利用专题调查,第三节 专题调查,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1)查清村、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2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3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地类面积;4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等,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5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

21、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一、土地利用专题调查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位和基本单元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位,农区到村(行政村),林区和牧区到乡,并按全国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调查所使用的基础图件,在农区地形图的比例尺是近期1:10 000、重点林区1:25 000、一般林区l:50 000、牧区1:50 000或1:100 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图斑。所谓图斑是指在实地属于同一种土地利用类型(二级地类)、属于同一个权属单位、同在一个图幅内且外围为固定实物界线的封闭地块。,第三节 专题调查,一、土地利用专题调查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

22、全面、科学调查的原则 一查多用的原则,第三节 专题调查,一、土地利用专题调查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步骤(1)准备工作阶段(2)外业工作阶段(3)内业工作阶段,第三节 专题调查,二、水土流失专题调查1.水土流失调查内容 在水土流失调查中着重调查不同侵蚀类型(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及其侵蚀强度(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的分布面积、位置与相应的侵蚀模数,并据此推算调查区的年均侵蚀总量。,第三节 专题调查,加速侵蚀,土壤侵蚀,正常侵蚀,水力侵蚀 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植物侵蚀,击溅侵蚀(溅蚀)面状侵蚀(面蚀)山洪侵蚀沟状侵蚀,陷穴泻溜崩塌滑坡,泥流石洪泥石流,层

23、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细沟状面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七)植物侵蚀也称生物侵蚀,在人为作用下,有些植物对土壤产生一定侵蚀作用,主要表现在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落叶松人工林,人工植被退化,二、水土流失专题调查2.水土流失水力侵蚀调查方法(1)溅蚀和面蚀(2)沟蚀(3)山洪侵蚀,第三节 专题调查,侵蚀针法,坡面径流小区法,(一)水力侵蚀由于大气降水,尤其是降雨所导致的侵蚀过程及其一系列土壤侵蚀形式称为水力侵蚀。,1.溅蚀:是指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溅蚀过程图,溅蚀,溅蚀,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堵塞土壤孔隙;阻止雨水下渗;为产生坡面径流和

24、层状侵蚀创造条件;,2.面蚀 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地表土粒称之为面蚀。按面蚀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发生程度不同,,(1)层状面蚀:降雨在均质土坡面上形成薄层分散的地表径流时,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细小的土粒以悬移为主的方式带走,使整个坡地土层减薄,肥力下降的一种侵蚀形式。(下层土壤不变粗),耕地层状面蚀,(2)沙砾化面蚀:是指由于降雨在土石山区坡面上形成薄层分散的地表径流,将土壤中可溶性物和比较细小的土粒以悬移方式为主冲走的一种侵蚀形式。(下层土壤变粗),(3)鳞片状面蚀:在非农耕地坡面上,由于有植被处和没有植被处受冲蚀的程度不同,局部面蚀呈鱼鳞状斑点分布,这种面蚀特称之为鳞片状面蚀。,(4

25、)细沟状面蚀:在较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分散的小股径流冲成许多细密小沟,这些细沟基本沿着流线的方向分布,称为细沟状面蚀。,(1)溅蚀和面蚀,程度判断:水土流失量或径流量判断。强度判断:坡度为指标。3无面蚀 38有面蚀 815有面蚀、沟蚀 1525有沟蚀 25有重力侵蚀非农耕地程度判断:植物生长状况、覆盖率。生长状况 程度 覆盖率 良好 无 70%一般 弱 50-70%较差 中 30-50%极差 强 30%强度判断:以植被生长状况。,农耕地,非农耕地,农耕地,沟蚀:是指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根据侵蚀程度和形状分为,浅沟侵蚀,冲沟

26、侵蚀,切沟侵蚀,浅沟侵蚀,(1)浅沟侵蚀:小股径流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面为宽浅槽形的浅沟。,切沟侵蚀,(2)切沟侵蚀: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切力量增大,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的沟头,并形成一定高度的沟头跌水。切沟侵蚀的特点是横断面呈“V”字形。,第一阶段的侵蚀沟形态,第三阶段的侵蚀沟形态,第二阶段的侵蚀沟形态,冲沟侵蚀,(3)冲沟侵蚀:切沟侵蚀进一步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越来越大,沟壁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形并逐渐定型。,第四阶段侵蚀沟,第四阶段侵蚀沟俯视,山洪侵蚀:是指山区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淘、对河床的冲刷或淤积过程。具有流速高、冲刷力大和暴

27、涨暴落的特点。,受山洪冲刷的河床称为正侵蚀,被淤积的称为负侵蚀。,正侵蚀,负侵蚀,(2)沟蚀,强度分级,(3)山洪侵蚀,其一是查清以往发生山洪的条件、发生规模、发生频率、造成的危害范围及危害程度;其二是判定今后发生山洪危害可能性的大小。,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以重力为主要外营力的侵蚀形式主要有:,重力侵蚀,泻溜,陷穴,滑坡,崩塌,发生在25的陡坡上,1陷穴在黄土地区或黄土状堆积物较深厚地区的堆积层中,地表层发生近于圆柱形土体垂直向下塌落的现象称之为陷穴。陷穴沿着流水线连串出现时叫串珠状陷穴,成群出现时叫蜂窝状陷穴。,2泻溜是指崖壁和陡坡上的土石经风化形成碎屑,在重力作用

28、下,沿着坡面下泻的现象。,岩屑锥,3崩塌边坡上部岩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破坏现象称为崩塌。,黄土区崩塌,土石山区崩塌,4滑坡土体不断吸水增重,土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土体沿着一定滑动面发生的位移现象称为滑坡。,滑坡,崩塌,发生的坡度不同,区别:,有无滑动面,堆积物,第三节 专题调查,二、水土流失专题调查3.重力侵蚀调查程度判断强度判断 根据重力侵蚀发生形式、发生条件的调查,分析坡面土石体的稳定性和今后发生重力侵蚀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风力侵蚀 是指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蚀柱,沙丘,沙尘暴,沙尘暴,第三节 专

29、题调查,二、水土流失专题调查4.风力侵蚀调查 风力侵蚀调查包括封山发展历史与现状、风力侵蚀发生的程度并判定其发展强度、风蚀危害和造成风蚀的原因。常用的方法有标杆法和形态测量法。标杆法是地面风蚀调查最简便实用的方法。利用2m高度的标杆埋入地面1 m深,使杆顶与地面高差为1m。形态测量法 是在每次大风之后,进行沙丘或沙地的大比例尺(1:1 00l:1 0OO)等高线地形测量,绘制地形图比较几次的测量结果,可计算出某个测点的风蚀深度,同时计算出某个测点的积沙厚度。,三、森林资源专题调查1.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收集、验证或编制森林调查、经营所用数表和模型。第二,收集地形图、航片等测绘资料,

30、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查,质量合格时方可使用。此外还要收集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资料。第三,制定技术方案。第四,进行外业调查的练习。第五,对森林经营管理及产生影响的相关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了解。,第三节 专题调查,三、森林资源专题调查1.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收集、验证或编制森林调查、经营所用数表和模型。第二,收集地形图、航片等测绘资料,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查,质量合格时方可使用。此外还要收集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资料。第三,制定技术方案。第四,进行外业调查的练习。第五,对森林经营管理及产生影响的相关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了解。,第三节 专题调查,三、森林资源专题调查 2 森林资源小

31、班调查:小班以林分为基础划分的。(1)调查因子:1权属 2地类 3地形地势 4土壤5下木植被6立地类型7地位等级8更新9经营类型lO经营措施类型11林种12林层13起源14树种组成15优势树种16平均年龄17平均高18平均直径19优势木平均高20郁闭度21每公顷株数22每公顷蓄积量23枯倒木蓄积24,病虫害,第三节 专题调查,三、森林资源专题调查 2 森林资源小班调查:(2)调查方法样地调查法标准地调查法目测调查法角规调查法回归估计法,第三节 专题调查,小班面积(hm2)l 2 3 4 5 6 7-8 9-10 11-15 16-20角规点数(个)3 5 7 8 9 10 ll 12 13 14,1.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说明生态调查的主要内容。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和内容。3.水土流失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小班调查的主要方法有那些?,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