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一、名词解释1.品德2.移情3.道德4.道德情感5.道德行为6.规范认同二、填空题1 .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内化,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一。2 .所谓规范行为即与社会规范要求相符合的,也称。3 .品德结构包含两个组成部分:_、o4 .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包括:、_O5 .社会规范遵从的典型表现是:、o6 .学生品德不良主要指学生或_o三、选择题1 .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两者是本质上不相同的东西B.态度是一种比品德更稳定的心理特征C.态度所
2、涉及的范围要比品德大D.品德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2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o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4.有一位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去偷的,假如不去偷药,家人会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所以偷了药也会得到原谅”。我们可以认为这位儿
3、童的道德发展处于()阶段。A.惩罚与服从B.朴素的利己主义C.“好孩子”D.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四、判断题1 .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2 .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主要要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3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或品德的先决条件是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4 .品德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是同时品德又是行为情境相似性的函数。5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完全取决于教育者的身教与言教。6 .品德是个人性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7 .只有保持人际间互惠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8 .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他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9 .为了使一个原先品德
4、不良的学生不致旧病复发,使他与旧刺激隔离不是最好的方法。10 .对同辈文化的遵从会使青年一代拒绝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促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五、简答题1 .为什么简单地利用奖或惩不能解决儿童的品德不良行为?2 .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 .简述品德发展的实质。六、论述题1 .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你有何建议?2 .社会学习论的研究对中小学品德教育有哪些启示?3 .如何对品德不良学生进行纠正和教育?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品德是就个人道德面貌而言,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
5、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2 .移情:所谓移情指的是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无意识情绪体验。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只有当个体能从受困扰的人的角度看待其所处T的情境,他才能明确当事人的情绪所表达的意义,从而产生与此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这种移情作用下,个体更易于做出利他的道德行为。3 .道德: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道德与法律是不同的。法律虽然也是一种行为的规范,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但它具有强制的性质,违反法律要受到制裁或判刑,而违反了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受到良心、舆论的谴责。4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情感的
6、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它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力量。道德情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类。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5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行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观念)的外在表现,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个体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认识和情感的一
7、种具体表现,也是人们确证其道德认识和情感之有无、真假及其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二、填空题1 .社会规范2 .社会行为3 .动机部分6 .规范认同:是个体规范接受的一种自觉形式,是个体出于认知或情感上对规范的一致性反应而产生的趋同心理。要实现规范认同,个体必须首先消除原有经验中的认知障碍与情感隙碍,实现义情沟通,即认知或情感对规范的一致趋同。内化过程社会价值行为需要亲社会行为行为部分7 .社会规范的遵从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的内化8 .从众服从9 .违反道德准则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二、选释题1. C2.C3.D4.C四、判断题1. 2.3.4.5.x6.7.8.9.10.五、简答题1 .为什么简单
8、地利用奖或惩不能解决儿童的品德不良行为?答:奖励是施之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它包括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当学生缺乏遵照社会道德规范行动的自觉性时,教师通过物质的或精神的外在手段(如奖品,荣誉)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外在的手段就等于外部奖励,也就是强化。如果学生在遵照社会道德规范行动后体验到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发生道德行为,则属于内部奖励。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都能够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因而在以后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道德行为出现的概率就会升高。在运用奖励时,首先要注意奖励的应该是具体的道德行为,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而不是一般的概括性行为。其次,要
9、正确选择奖励,减少物质奖励、外部奖励,多运用精神奖励、内部奖励。惩罚是指为了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一般说来,教师可运用的惩罚包括:制止、约束、说理批评、警告、冷淡、鼓励、暂时取消他的某些权力以及要求儿童用自己的行动来补偿过失造成的后果等。不过,主张运用惩罚,并不等于提倡体罚与变相体罚。运用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原则:第一,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对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施以体罚或罚款是不适当的。第二,惩罚应与学生的不良行为相对应。批评学生在课堂随便讲话,不应同时又指责其过去曾在上课时吃东西。第三,至少需要有一种不相容的逃避反应,学生在课堂里随便吐痰的不相容反
10、应是擦掉痰迹。第四,惩罚应尽可能及时,若惩罚延迟,不良行为不容易消除。第五,在实行延迟惩罚时,应力求使受罚者想到原先的过失情境。第六,力戒惩罚后又立即出现奖励。第七,向学生指出合适的行为以代替被惩罚的行为。2 .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答:皮亚杰的主要贡献是他的儿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思想。但他在提出儿童的智力发展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品德心理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是建立在思维发展基础上的。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因而他把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看做是一种蕴涵关系,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
11、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找到根据。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发展具有一条总的规律,这条规律就是:从他律发展到自律。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与自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是贯穿在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中的一条思想主线。其次,皮亚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1)自我中心主义(2-5岁):大约从2岁起,儿童开始模仿别人接受规则,但由于跟成人或同伴之间还没有相互合作关系,儿童
12、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接受规则。规则对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他还不能把规则当作一种义务去遵守。儿童的这种既模仿别人接受规则而又按个人的意愿去应用规则的二重性,皮亚杰称之为道德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道德要求上,有时采取亳无异议的顺从态度,有时采取拒绝甚至反对的非顺从态度。正是儿童的这种道德的自我中心主义特征,使得他不能按照我们称之为道德的方式去行动。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唯一方法。(2)权威阶段(68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生活几乎完全是以服从权威为特征的,服从权威的力量是一种约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它起源于幼儿期的道德的自我
13、中心主义。在儿童看来,一定要绝对服从父母、老师等成人或年龄较大的、更为成熟的、更有力量的权威者。听他们的话就是好的,不听他们的话就是坏的。同时,在儿童的心目中,权威者规定的规则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必须绝对地服从、不可违背的。谁破坏了规则,谁就必须要受到惩罚。皮亚杰把儿童绝对驯服地服从规则要求的倾向称为道德实在论。他指出,成人的约束和滥用权威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3)可逆阶段(810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不再是以单方面服从权威为特征,而是以相互遵从规则为特征。儿童意识到跟同伴交往的社会关系,他不再把规则看做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东西。如果所有的人都同
14、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不再按是否服从权威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是以是否公平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公平的行为就是好的,不公平的行为就是坏的。由此可见,儿童的道德判断已经开始摆脱外界的约束,并具有自律道德水平的初步萌芽。(4)公正阶段(11T2岁):正如可逆阶段是从权威观念发展而来的那样,公正阶段是从可逆的道德观念发展而来的。在皮亚杰看来,从同伴之间的可逆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他
15、已认识到在依据规则判断时,应先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了。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皮亚杰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开创了现代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的先河。无论是他采用的对偶故事法还是他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和阶段理论,都对后继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皮亚杰的理论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他的理论的认识、继承和发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完成的。3 .简述品德发展的实质。答:(1)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品德的发展就是把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内在的
16、道德行为观念,进而依据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出稳定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2)品德发展是在内部矛盾推动下,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品德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依据社会道德向儿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儿童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了儿童品德的发展。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学校、家童、社会的教育影响是外因,儿童的内在矛盾斗争即自我教育是内因,品德发展是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3)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心理特征。品德发展是这四个因素协调、统一的发展,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前三者的综合
17、表现,也是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六、论述题1.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你有何建议?答:(1)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维度。道德概念的掌握学生掌握道德概念,主要表现为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对道德准则、规范具有准确的理解。学生的道德概念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影响下,在已形成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道德知识的学习,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思维活动而形成的。为此,A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B培养学生的道德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领会道德概念的本质;C在个体的道德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概念。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
18、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依据中小学生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有意识、有步骤地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他们的道德评价水平逐渐由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情境到原则,从别人到自己,从自我到社会得到充分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引起、推动和维持人的道德行动,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因此,它是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2)道德情感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是情感的高级形式,是
19、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教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L要重视通过美育来培养道德情感;2.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并且使这种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3.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4.激发和保持学生健康的情感,预防和消除不健康情感。(3)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展现,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有高尚的品德。道德
20、行为的培养要着重注意两个问题:L增强道德意志,抗拒诱惑。教师可以结合道德理论的解释与论述,给予榜样,让学生既明确为什么要培养道德意志,又有仿效对象。也可以创设困难情境,组织行为练习,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训练措施。2.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消除不良习惯。除了可以单独通过简单重复进行行为培养,更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提供模仿的良好榜样,并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如活动替代法、合理奖惩等。2。社会学习论的研究对中小学品德教育有哪些启示?答:(1)社会学习学派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验室研究。模仿学习的实验研究是用道德判断故事测量5岁至11岁学生
21、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研究者认为,儿童的道德定向(判断)不像皮亚杰所说的有明确的年龄差异,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差异,后者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及同辈榜样的影响造成的。攻击性行为的实验是班杜拉和罗斯在1965年操作的。他们认为替代惩罚降低了对攻击行为的模仿。但是,如果给以足够的诱因,如告诉儿童凡是能模仿观察到的行为可以得到果汁和一张优美的图片,结果三组间几乎没有区别了。这就说明了学习在没有直接强化情况仍能够进行。抗拒诱惑的实验是华尔特等人在1963年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这样一种观点: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诱惑,而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研究者认为,榜
22、样的示范活动具有一种“替代强化”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对诱惑的抗拒能力。社会学习论的另一个实验是米切尔等人的言行一致的研究,揭示了成人言行不一致对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研究者认为,要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成人和教师不能只进行口头指导,还要给儿童树立以身作则的榜样,包括同伴中的榜样;否则,即使道德水平较高的儿童也会受到不良影响。(2)班杜拉认为,儿童观察榜样的行为表现并进而加以模仿的过程,受到观察者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指榜样的示范特征及其后果。榜样可以是活的榜样或真实的榜样,符号性榜样和诫例性榜样。一般的,榜样的地位越高,越具权威性,就越容易被模仿;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被模仿
23、的可能性越大;攻击性行为易被模仿;受奖励的行为更容易被模仿。内部因素指观察者的动机和认知水平。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作用,而是积极地对这种刺激作出选择、组织和转换。因此,与观察者自我判断相符的行为容易被模仿,不符合观察者动机倾向的行为容易被拒绝和排斥。总之,在儿童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个人、环境、行为是相互作用的,个人的行为是内部过程和外部影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儿童不是一个机械的刺激接受体,他们能够对作用于自己的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加工,并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许多积极的意义。首先,它广泛地研究了社会性行为的习得问题,充分强调观察学习
24、即广义的模仿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中的重要性,具有许多实际意义。该理论提出了“道德观念和行为经过后天的观察学习可以形成和改变”的观点,强调教师言行一致和为学生树立榜样的重要性。它强调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例如,父母常用体罚“教育”孩子不去打架,结果无意间使孩子们的打架变本加厉。它还强调了社会环境中的影视和书刊等传播媒介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例如电视和电影中暴力行为往往会增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暴力性。其次,社会学习理论十分强调实验室研究,其实验设计中的变量控制较为严密,这是以往品德心理研究中所缺少的。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其积极的意义。第三,社会学习理论与道德认知理论的争论也将有助于品德心理
25、学理论的繁荣和完善。(4)但是,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局限。首先,它坚持环境论观点,忽视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低估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他们未涉及道德判断的顺序问题,当然也未考虑以什么为前提促进其发展。在班杜拉等看来,儿童的道德判断并不是年龄的特别产物,只要控制影响道德行为的榜样、强化等这些环境变量,就能使儿童的道德行为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无视道德发展阶段性、顺序性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二,他的实验室研究有其进步和创新的一面,但实验室中的榜样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不能完全解释实际生活中儿童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形成。因为实验室中包含着人为的遵从压力,使得榜样的
26、效果比在实际生活中要大些。3.论述如何对品德不良学生进行纠正和教育?答:(1)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教师应设法改善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以教师的爱去交换学生的爱。机智的教师还应充分利用集体的气氛和力量,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和接纳,使他们在集体中享有一定的地位,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2)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隙碍可以通过启发、讨论使青少年学会分辨是非、好坏、美丑,重新激起上进心。教师应使教育内容适合学生的实际,以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对比来帮助学生消除歧义,利用行为的消极后果使他们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可向他们进行说理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7、,严格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讨论,以奖励表扬为主,奖惩分明,都是提高是非观念,增强辨别是非、提高道德认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3)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意志力薄弱造成的。因此,在矫正初期,加强管理、切断不良诱因,如不良场所、书刊、影视、同伴等,是必需的。但避开诱因只是暂时的,而且是消极的。成功的改造教育最终是使这些学生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下,具有抗拒诱惑、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行为的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培养他们自觉地与外部环境作斗争的能力。(4)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择善去恶,使其自身逐渐增长起克服缺点或错误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教师如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并不断培养、发展,使其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就会重新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重新做人的信心,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5)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教育机智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措施,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品德不良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程度也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不同,因此在矫正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