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7151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汇报材料--汇编V6.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汇报材料2023年8月第一组工作情况汇报 第二组工作情况汇报 第三组工作情况汇报 第四组工作情况汇报 第五组工作情况汇报 第六组工作情况汇报2023年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总体情况汇报.112182431错误!未定义书签。46错误!未定义书签。2023年过氧化氢生产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总体情况汇报专家指导服务工作协调组为深刻吸取山东聊城中化控股集团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教训,贯彻落实2023年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强化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受危化监管一司委托,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组织从过氧化氢生产企业、

2、相关设计院等单位抽调20名专家,组成6个专家组,自2023年7月15日至8月3日,对21个省(区、市)71家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开展了指导服务,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230项,其中重大隐患63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705项,建议11家企业停产或停用装置(设施)。现将指导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指导服务前期筹备情况鲁西双氧水“51”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暴露出过氧化氢生产企业风险辨识、检维修现场管理、工艺安全性论证、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协会在危化监管一司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展调研摸底,细化完善风险排查指南,提高指导服务针对性,确保取得实效。(一)广泛调研,了解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本次指导服

3、务前,一司多次组织行业协会、设计院、相关企业专家进行研讨,现场调研长岭炼化全酸性固定床装置、巴陵石化新建流化床装置、江苏怡达化学流化床装置。经过广泛调研摸底,国内共有过氧化氢生产企业105家,总产能240L5万吨,产能超过百万吨的省份全部在华东地区,其中山东23家、661.5万吨、江苏11家、310万吨、浙江7家、178万吨、安徽6家、176万吨、福建4家、137万吨。计划新建企业27家、产能1216.5万吨、项目扩建7家、产能329万吨,合计拟建产能1545.5万吨。新建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5家、166万吨)、福建(3家、160万吨)、广西(3家、220万吨)、贵州(2家、90万吨)、甘肃(

4、2家、35万吨)。在役装置中,有17家涉及流化床工艺;在建企业中,10家采用流化床工艺;扩建项目中2家采用流化床工艺。仍有17家新建企业和5家企业扩建项目计划采用固定床生产工艺,但都采用真空脱水技术。(二)深入研讨,掌握过氧化氢生产工艺主要特点。目前全球95%以上的过氧化氢生产采用意:醍法合成工艺,国内意:能法合成过氧化氢产量占比高达98%o根据;配法生产工艺中的氢化塔中催化剂的状态分类,又可分固定床工艺与流化床(浆态床)两种生产工艺。目前国内过氧化氢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酸碱交替固定床工艺、全酸性固定床工艺和流化床工艺,国际上大型跨国企业均采取流化床工艺(如阿科玛、索尔维、赢创等),国内在役装置主

5、要以酸碱交替固定床工艺为主。酸碱交替固定床工艺。氢化塔采用固定床工艺,工作液在催化剂床层分布不均匀,意:能降解物产生量大,后处理真空脱水加白土床再生不能满足降解物再生的需求,需要通过碱洗的方式达到降解物再生、净化工作液的目的,最大的风险是碱液易混入系统加剧过氧化氢分解爆炸。酸碱交替固定床是指工作液自氢化塔、氧化塔、萃取塔、后处理再返回氢化塔的循环系统中存在碱洗塔的工艺,包括后处理系统采用碳酸钾碱塔脱水、白土床再生的工艺,后处理系统采用真空闪蒸脱水、氢氧化钠碱洗加白土床再生的工艺,和真空闪蒸脱水、碳酸钾碱洗和氢氧化钠碱洗加白土床组合再生的工艺技术。全酸性固定床工艺。是近几年国内酸碱交替固定床工艺

6、提升改造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即工作液干燥采用真空闪蒸脱水,工作液自氢化塔、氧化塔、萃取塔、后处理再返回氢化塔的循环系统中无碱洗塔,工作液始终呈中性或弱酸性。在降解物增多的情况下将部分工作液抽出循环系统,进行碱洗、再生,碱洗后的工作液经检测合格返回系统。流化床工艺。氢化塔采用流化床工艺,把催化剂颗粒细小,且工作液和催化剂颗粒均为流动相,;醒与把催化剂接触充分,;能降解物产生少,后处理采用真空闪蒸脱水加白土床再生,系统中不存在碱液。(三)全面分析,精准编制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指导服务前,多次组织行业协会、设计院、相关企业专家研讨,广泛听取70余家过氧化氢生产企业意见,细化制定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安全风

7、险隐患排查指南,部署各地区组织企业深入排查氢化、过氧化、工作液配制及回收等重点环节安全风险,实施“一企一策”整改。7月16日,组织召开指导服务启动会,集中培训过氧化氢生产装置主要风险点、管控措施以及重点检查项等内容,强调廉政纪律要求。检查过程中,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编写了4期信息通报、3期周报。二、指导服务现场核查情况(一)企业自查自改情况71家企业均按指南要求进行了自查,共查出问题隐患1448项,其中重大隐患18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768项,至检查时自查问题整改完成680项,完成率47.0%。个别企业自查不认真,查出的问题数量较少,如,江西九二盐业自查仅发现4项问题,专家组检查发现问题隐患34

8、项,其中重大隐患3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1项;山东恒通化工自查仅发现问题3项,专家组检查发现问题隐患35项,其中重大隐患2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8项;河北田原化工3次自查共查出14项问题,其中过氧化氢专项问题仅3项,专家组指导服务发现问题隐患45项,其中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7项。(二)省级核查和跟班学习情况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均组织开展了过氧化氢生产、使用企业专项检查,山东对全省24家双氧水企业进行了安全风险隐患诊断评估,共查出问题641项,其中1家企业拆除生产装置。内蒙古自治区5月至7月底,组织对全区所有涉过氧化工艺的生产、使用和经营企业开展专项整治。福建省应急厅组织专家对全省4家双氧水生产企业进

9、行督导检查,责令龙岩龙化双氧水生产装置停产整改。专家指导服务期间,大部分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派员参加并组织地方专家跟班学习,共有地方专家217人次参加。其中,新疆未组织地方专家跟班学习。(三)部级专家指导服务基本情况本次指导服务主要针对固定床生产工艺,适当抽选流化床生产工艺,共选取71家企业,主要分布在21个省(区、市),其中山东18家、江苏6家、浙江6家、安徽5家,福建、河南、广西各4家。71家企业共有过氧化氢生产装置IlO套,合计产能1564.5万吨,其中固定床106套、产能1498.5万吨,流化床4套、产能66万吨。固定床企业中酸碱交替固定床99套、产能1296.5万吨,全酸性固定床7套、产

10、能202万吨。指导服务的71家企业,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230项,其中重大隐患63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705项,建议8家企业停产整改、3家企业停用设备设施,占比15.5%o平均每家企业发现问题3L4项、重大隐患0.9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9.93项。其中,流化床企业、全酸性固定床企业企均专项问题8项,均低于平均数。三、过氧化氢专项突出问题(一)对过氧化氢中混入杂质加剧分解爆炸的风险认识不足。一是8家企业设备、管道采用碳钢材质,对铁离子混入系统风险认知不足、占比11.3%o如,东营华泰纸业氢气过滤器出口管道法兰和产品罐(V401)双氧水管道末端盲板材质为碳钢;建滔(衡阳)实业一车间工作液配制釜安全

11、阀为碳钢材质。二是27家企业对进入系统的脱盐水杂质管控不到位,未评估企业内部供应的脱盐水从上游装置到过氧化氢装置管输过程是否可能存在污染,存在未设置脱盐水pH值或电导率在线监测报警、脱盐水进入生产装置前未设置过滤器等问题,占比38.0%。三是17家企业未设置净化塔芳烧管线过滤器,占比23.9%。东明旭阳化工净化塔芳烧进料未设置专用管线,柳州化工、中盐常州化工氧化尾气装置回收的芳姓直接加入芳烧高位槽。(二)对工作液配制、回收清洗风险管控不到位。一是安徽晋煤中能化工、东营华泰纸业配制釜与配碱釜共用。福建榕昌化工等5家企业配制釜与配碱釜有管线连接,未严格隔离。二是配制工序自动化水平低,部分企业认为配

12、制釜间歇使用,加固体;t配等需要现场人工操作,蒸汽控制没有必要自动控制,30家企业未设置配制釜温度与加热蒸汽自动调节回路、占42.3%,18家企业配制釜未设置泄压措施、占25.4%o三是7家企业未对进入配制釜的工作液每批次分析PH值与双氧水浓度或未记录检测数据,占9.9%。(三)装置运行关键指标管控不力。一是23家企业未设置氢化液管线加磷酸调节阀,采用手动加酸,占32.4%o二是39家企业未设置萃取塔氧化液入口管线在线pH值监测、占54.9%,8家企业未设置萃取塔进塔纯水在线PH监测或未定期分析、占11.3%o一方面检测仪表在工作液(有机相)环境中pH值监测结果容易漂移,准确性不高;另一方面部

13、分企业认为人工定期分析足够监控氧化液酸碱变化。三是系统中碱塔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14家企业未设置与碱塔相连的萃余液分离器或聚结器远程排放控制阀、占19.7%,9家企业未设置碱塔界面仪或未设置界面高低报警、占12.7%,容易造成工作液带水、带碱,进入氧化塔,导致过氧化氢分解。四是江西九二盐业、福建榕昌化工萃余液过氧化氢含量长期控制在O.250.30mgL(一般要求0.30mgL)o(四)过氧化氢生产装置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一是22家企业未设置氢化塔压力、温度高报紧急切断氢气联锁,缺少压力低报时氮气保护联锁、占3L0%,20家企业未设置氢气总管氧含量检测仪、占28.2%。二是16家企业未设置氧化塔

14、超压切断空气进料联锁,占比22.5%。三是4家企业未设置氧化残液储罐温度检测报警,对氧化残液温度失控风险管控不到位。(五)系统失控紧急撤料措施缺失较多。一是39家企业未在SlS系统中设置氧化塔、萃取塔、净化塔温度与相应紧急撤料阀联锁回路,占54.9%o一方面,老的双氧水装置原始设计自动化程度低,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于联锁自动撤料,特别是联锁误动作对氧化液撤料的风险有顾虑。二是8家企业未分别设置酸性和碱性工作液槽,酸、碱性工作液未分开排放,个别企业未建立事故池,撤料直接排放至地沟中。三是24家企业未设置双氧水管线过滤器泄压设施,循环工作液槽、氢化液槽、氧化液槽、芳烧槽等未设置泄压措施,未设置氮封

15、或液封,占33.8%。(六)重大危险源罐区管控措施有漏洞。一是8家企业构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双氧水罐区,未设置独立的SIS系统。二是4家企业未设置双氧水储罐液位高、低报警或液位低联锁回路。三是3家企业双氧水储罐未设置喷淋系统或者脱盐水注入设施设置不合理,建滔(衡阳)实业双氧水储罐脱盐水注入管线设置在双氧水进料切断阀前,进料切断阀关闭状态下,脱盐水无法注入。(七)防止装置现场人员聚集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23家企业未建立人员定位系统,占32.4%。二是17家企业未在有关制度中明确“同一套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或单个罐区内同一时间现场操作人员总数不得超过3人”的管理要求,占23.9%o四、重大隐患及其他

16、典型问题(一)重大隐患情况71家企业共发现重大隐患问题63项,涉及13个省级地区、36家企业,其中,中西部地区企业重大隐患较多。安徽华尔泰存在4项重大隐患,江西世龙实业、江西九二盐业、河南心连心、湖北潜江益和、湖北临沮化工、云南泸西大为焦化等6家企业各存在3项重大隐患。重大隐患主要集中在可燃气体报警设置、非防爆电气使用、动火与受限空间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超量超品种储存等方面。其中,以下三类重大隐患需引起重视。一是17家企业对重芳燃与氢气的燃爆风险不重视,未按国家标准规范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占23.9%o重芳煌组分是C9或Cl0,闪点在40。C60。C之间,部分企业认为重芳烧混合组份

17、闪点超过了45,无需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未考虑轻组份挥发低闪点易发生闪爆的风险。二是13家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占18.3%o主要原因是,双氧水生产中白土床更换氧化铝作业较为频繁,管理人员、监护人员容易放松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山东海力化工对B床投入蒸汽热洗时,因放空阀门未关严,且未加盲板隔离,蒸汽串入另3个白土床顶部放空管排空,少量水随工作液进入氢化塔,导致工作液出现乳化,萃取塔5层降液管部分堵塞,萃取塔操作出现异常。三是12家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占16.9%。主要原因是,行业内对氢化工序是否涉及加氢工艺认识不一,或认为取得过

18、氧化作业证后可以不取加氢作业证。目前,大部分企业已转变思路,但仍有少数企业未认真整改。(三)其他典型问题一是存在设备设施带“病”运行现象。东明旭阳化工一期双氧水装置氧化塔中部温度高高停车联锁自2023年6月25日摘除,至检查时未投用;山东明化新材料、东营华泰纸业设备超设计使用年限;江苏海力化工双氧水车间北侧管廊中硫酸管道打有6个卡具,检查期间有酸雾冒出。二是23家企业存在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人履职不到位情况,占32.4%o19家企业风险承诺公告内容不完善或特殊作业数量与实际不一致,占26.8%。三是30家企业对氢气风险识别不到位,未实现密闭循环取样,占42.3%。四是28家企业建(构)筑物、设备

19、布置与设计不一致,未经设计增加设备设施,占39.4%o五、意见建议(一)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提出酸碱交替固定床改造指南结合本轮专家指导服务调研企业的情况,组织相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设计院、有关企业,研究提出酸碱交替固定床改造指导建议,明确淘汰酸碱交替的固定床工艺的基本准则。指导服务协调组认为,改造后的酸碱交替固定床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工作液经氢化塔、氧化塔、萃取塔、后处理工序,应均为中性或弱酸性。二是设置独立的工作液碱洗再生、回收清洗系统,在装置外小量、分批次再生、清洗,检测合格后返回系统。三是改造后严禁在工作液配制釜进行碱洗。(二)支持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支持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设计院和企业

20、协同开展反应机理等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系统研究,探索双氧水生产装置新的工作液体系、催化剂体系和新设备应用,如在线监测仪表、新型精密过滤器等,不断推动国内流化床工艺、全酸性工艺改造等技术研究和设备优化,逐渐完成双氧水生产装置更新换代,逐步达到先进水平。(三)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一是双氧水新建产能不断增加,呈现无序扩张、野蛮增长现象,装置开工率不断下降,部分企业势必会降低安全生产投入。二是新建装置大部分还是酸碱固定床工艺,建议鼓励新建装置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三是一些新上企业,双氧水装置都是下游产品的配套装置,不重视作为配套生产辅料的双氧水装置的安全风险,比如造纸行业企业,建设双氧水装置只是配

21、套使用,不能充分认识到化工装置的风险,管理理念停留在工贸行业管理,建议对这些企业加大检查力度。(四)进一步宣贯指南,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组织行业研讨、培训,进一步宣贯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南,共同探讨、解决面临的共性难题,提炼专家指导服务中发现的好的做法,推广新技术在行业应用,推动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五)层层压实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促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本次过氧化氢生产企业指导服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对建议停产整改的企业,由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照指南逐项复核合格后,方可复产。第一组工作情况汇报第一组组长江汇涛第一专家组于2023年7月1

22、7日至8月3日,对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共12家企业进行了专家指导服务,其中江西理文化工、广东鑫国源、广西华鑫科技整改进度较好,江西九二盐业整改进度相对滞后。一、检查企业基本情况12家企业分别位于江西省(3家)、福建省(4家)、广东省(1家)、广西自治区(4家)。(一)装置规模和产能12家企业共有18套生产装置,合计产能232.5万吨。其中,2020年以后投产装置6套、产能118万吨,2015-2020年投产装置6套、产能60.4万吨,2010-2015年投产装置4套、产能50万吨,福建榕昌化工1994年投产的2套固定床装置产能4万吨,至今已近30年。(二)装置设计和技术来源方面18套装置中,

23、流化床1套、全酸性固定床装置1套,酸碱交替固定床16套。福建天辰耀隆流化床和广西华鑫科技全酸性固定床由江苏省化工设计院设计,采用扬州荣祥公司技术,后处理采用真空闪蒸脱水、白土床再生。16套酸碱交替固定床装置中,8套由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设计,2套由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2套由南京合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常州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医药化工设计院设计各设计1套装置。(三)氢气来源和产品外售情况12家企业中福建天辰耀隆氢气来自上游丙烷制氢装置,福建永荣科技氢气来自公司甲醇制氢、合成氨装置,广东鑫国源、广西华鑫科技氢气来自上游电解制氯酸钠装置,其余

24、8家企业氢气均来自公司内部或者园区内氯碱装置。福建天辰耀隆、福建永荣科技生产双氧水用于企业己内酰胺装置,江西世龙实业、福建榕昌化工部分自用,其余均外售。二、企业自查及专家组指导服务情况(一)企业自查和省级核查情况12家企业均对照指南开展了自查,共发现问题隐患170项,其中重大隐患9项,至检查时已整改59项。4个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均在5月份组织了专家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132项,其中重大隐患4项。其中,福建省应急厅检查发现福建省龙岩龙化存在操作人员未取得加氢工艺操作证,责令其停产整改。(二)专家指导服务情况检查的12家企业共发现问题隐患417项,其中重大隐患20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22项。建议江

25、西九二盐业、福建榕昌化工2家企业停产整改。(三)指导服务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跟进情况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应急局对江西九二盐业、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应急局对福建榕昌化工分别下达了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责令企业双氧水装置停产整改。三、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 .防杂质进入系统管控措施缺失较多。一是7家企业未设置脱盐水管线PH或电导率在线检测和报警,脱盐水进入生产装置前未设置过滤器,未设置氢气总管氧含量检测仪。大部分企业已准备采购或安装相关仪。二是3家企业未设置进入净化塔芳烧管线过滤器,柳州化工氧化液气液分离器冷凝回收芳烧部分进入净芳烧槽。2 .工作液配制、回收清洗风险管控不到位。一是3家配制

26、釜与配碱釜有管线连接,未严格隔离。二是10家企业未设置配制釜温度与加热蒸汽自动调节回路。三是配制釜未设置泄压措施,工作液配制、回收清洗记录中无酸碱度分析数据。江西九二盐业配制釜未设置泄压措施,福建永荣科技工作液配制、回收记录中无酸碱度分析数据。3,加氢工艺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一是5家企业未设置氢化尾气氧含量在线监测。二是10家企业未设置氢化塔压力低充氮气保护联锁,未设置氢化塔压力高或温度高切断氢气联锁。4 .氧化系统酸性调节和工艺风险管控不到位。一是6家企业(占50%)手动加酸。二是3家企业未设置氧化塔超压切断空气进料联锁。三是福建榕昌化工、柳州化工未设置氧化残液储罐温度检测报警。5 .萃取塔

27、进料酸性管控措施有缺失。一是6家企业未设置萃取塔入口氧化液管线在线pH监测。整改滞后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在线PH监测仪表在氧化液(有机相)使用效果不稳定,部分企业在观望、考察、比选阶段。二是4家企业未设置萃取塔进塔纯水在线PH监测,或未定期取样检测。6 .5家企业未设置碱塔界面仪。碱塔后处理主要是利用碳酸钾溶液对水分的吸附作用脱水,同时也有一部分再生降解物、破坏萃余液过氧化氢的作用,碱塔运行不稳定就容易造成工作液带水、带碱,进入氧化塔,引发过氧化氢分解风险。7.系统失控紧急泄放措施缺失较多。一是6家企业未在SIS系统中设置萃取塔底温度、净化塔底温度、碱塔温度与相应撤料阀的联锁回路。二是5家企业循环

28、工作液槽、氧化液槽、芳烧槽等贮槽未设置泄压措施,未设置氮封或液封。(二)重大隐患方面检查12家企业共发现重大隐患问题20项,涉及4个省区的10家企业。重大隐患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大部分企业均自查出操作人员未取得加氢工艺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分批报名参加培训。检查中发现3家企业仪表调试、维护人员未取得化工自动化仪表操作证。二是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3家企业存在尾气处理装置采用了部分非防爆电气设备或者是设计为正压通风的控制柜实际未通风。三是未按照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广西华鑫科技有限公司氢气处理装置二层平台水封、操作阀门区域均未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四是动火

29、、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未有效执行。7家企业存在此类问题,占58.3%,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未办理相关的盲板抽堵作业票或者未按照要求进行气体分析。(三)其他典型突出问题一是对氢气的风险识别不到位,6家企业氢气取样未采取密闭循环取样,占50吼二是有11家企业存在重大危险源技术负责人未组织对承包商资质进行审查、未参加应急演练、操作负责人未对承包商作业进行现场检查等问题。三是5家企业安全承诺公告内容不完善,福建榕昌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承诺公告牌中缺少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的相关内容;广西田东达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全承诺公告牌中缺少“特级、一级、二级动火作业各多少处、进入受限

30、空间作业多少处”等内容。四、值得推广的做法和经验一是江西理文化工双氧水装置控制采用APC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日本横河电机在DCS自控系统上优化实施,通过读取服务器实时数据,通过控制运算、软测量计算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发出指令调整阀门开度,利用多变量协调和预估技术,保证装置在设定范围内运行。APC实施后,装置自控率显著提高,装置运行平稳。二是广东鑫国源萃余分离器设置2个液位调节阀,一用一备,提高了萃余液分离器排放可靠性;氢气总管不仅设有氢气氧含量在线监测,还设有对把触媒有毒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线监测。三是广西田东达盛自2022年1月开始使用工作液净化撬装设备再生工作液。五、建议利用行业研讨会等机会

31、,加强指南宣贯,督促、引导企业重视氢气环境和加氢工艺的风险,按照要求完善可燃气体探测器等安全设施,操作人员按要求取得加氢工艺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管控使用氢气过程中的风险。第二组工作情况汇报第二组组长胡卫平第二专家组于7月17日至8月2日分别对河南(4家)、江苏(6家)、宁夏(1家)、新疆(1家)等4个省12家企业18套装置开展了专家指导服务,其中酸碱交替固定床14套、全酸性固定床4套。一、专家组指导服务及企业自查情况(一)专家组指导服务情况12家企业(1家企业停产拆除)共发现隐患问题408项,其中重大隐患14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31项。建议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分公司、江苏海力

32、化工公司停产整改,连云港市工投集团利海化工公司停止使用浓缩装置。(二)企业自查情况共自查出285项隐患问题,其中,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自查发现问题73项,检查时已整改47项,江苏海力化工有限公司自查出13项问题,过氧化氢专项问题为0项,专家组发现44项问题,其中重大隐患3项、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3项。(三)各省组织核查情况河南、江苏、宁夏、新疆分别对12家企业进行了核查,共查出212项隐患问题,未发现重大隐患。至检查时,已整改完成168项。二、过氧化氢重点项典型问题(一)系统防杂质混入措施有缺失一是8家企业重芳烧、磷酸未经过滤进入装置,占比73%o二是江苏海力化工氮气进入生产装置的在

33、线过滤器之后的管道上安装使用碳钢材质调节阀。三是4家企业脱盐水总管未设置PH在线检测仪,占比36%。(二)工作液配制与回收工序风险管控不到位一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江苏富强新材料2家企业配制釜和配碱釜进出料管线仍有管线串通,未彻底分开使用。尤其是江苏富强新材料公司2021年10月引发净化塔爆炸的原因就是重芳煌配制与碱液配制未完全分开,致重芳烧中混入了碱液。二是江苏海力化工公司、中盐常州化工公司等5家企业未对进入配制釜的工作液每批次分析pH值与双氧水浓度,占比45%。(三)工作液酸碱调节自动化水平低一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江苏理文化工公司等7家企业氢化液进氧化塔管路加酸,未实现自

34、动化,占比63.6%o二是江苏嘉宏新材料公司、新疆中泰新鑫化工科技公司等10家企业进萃取塔入口氧化液未设置在线PH检测仪,占比90.1%。(四)氢化工序防氧气超标闪爆风险仍未受到重视一是河南佰利联新材料公司、河南联创化工公司等6家企业氢气总管未设置氧含量检测仪,占比54.5%o二是江苏富强新材料公司、中盐常州化工公司等5家企业氢化塔未设置氢气尾气氧含量在线检测仪,占比45%。(五)进料管线未设置紧急切断一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新疆中泰新鑫化工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进氢化塔氢气未设置紧急切断阀,占比45%o二是河南心连心集团四公司、连云港市工投集团利海化工公司等5家企业氧化塔未设置超压自动

35、联锁切断空气进料阀,占比45%。主要原因是许多双氧水装置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本质安全,未按照过氧化工艺安全控制要求,设计重要的报警、联锁等风险管控措施。(六)系统失控紧急撤料缺失多一是河南心连心集团四公司、江苏海力化工公司等9家企业干燥塔未设置远程撤料阀,占比82%o二是江苏富强新材料公司、江苏理文化工公司等4家企业萃余液聚结器或分离器未设置自动撤料阀,占比45.5%。大部分企业认为干燥塔底部物料为碳酸钾碱液,不像工作液有可燃性,也不像双氧水有剧烈分解爆炸的危险性,所以紧急撤料意义不大。双氧水生产装置一般没有设计大量碱液排放的收集池,干燥塔碱液紧急撤料后没有合适的去向。(七)防控过氧化氢分解

36、紧急泄放措施未得到重视一是11家企业配制釜均未设置泄压措施,占比100%。二是河南联创化工公司、江苏富强新材料公司等6家企业过氧化氢管线的过滤器上未设置泄压设备,占比54.5%。(八)储运设施(含罐装)方面一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二级重大危险源二期双氧水储罐(U2_V4101A/B)未采用SIS系统控制(企业已自查)。江苏嘉宏新材料公司一级重大危险源双氧水储罐(042-T-2001A)出口切断阀在DCS系统实现联锁。二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新疆中泰新鑫化工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过氧化氢储罐的脱盐水注入管道上未设置自动开关阀,占比45%。三是新疆中泰新鑫化工科技公司双氧水储罐(V1

37、401、V1402)出口管道未设置远传操作的阀门。四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二级重大危险源粗芳烧储罐(U2511)进出口管道未设置紧急切断阀。三、其他典型问题(一)未经设计,随意变更设备设施,现场私搭乱建。河南联创化工公司更衣室内设有办公室、值班宿舍;丙类仓库增设防火隔墙,储存润滑油、多晶硅等物料;在危废仓库与;1配仓库之间搭建罩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在一期配制纯化污水预处理区域增设物料罩棚,放置氧化铝、磷酸三辛酯等;在二期空压站内放置片状氢氧化钠、2-乙基懑:能等。(二)对重芳烧与涉氢场所设置可燃报警器设置认识存在偏差。河南心连心集团四公司PSA工序氢气取样器上方未设置氢气探

38、测器。连云港市工投集团利海化工公司、江苏富强新材料公司、江苏海力化工公司工作液储罐排液口、输送泵区域或芳燃分离器区域未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情况。(三)存在带“病”运行现象。一是江苏海力化工公司双氧水车间北侧管廊中硫酸管道打有6个卡具,检查期间有酸雾冒出;工作液补料泵下端基座存在泄漏的工作液。二是江苏富强新材料公司、江苏海力化工公司、中盐常州化工公司3家企业GDS系统存在多次报警未进行报警处置。(四)特殊作业管理存在问题多。江苏海力化工公司三楼、四楼设有承包商一级配电检修箱,未办理临时用电安全作业票;重大危险源双氧水罐区周围进行割草作业(使用割草机),未办理动火安全作业票。(五)重大危险源包保履

39、职不到位。江苏嘉宏新材料公司双氧水罐区因地基沉降,企业拆除了部分双氧水管道,未履行变更手续,技术负责人未严格审查该变更。新疆中泰新鑫化工科技公司重大危险源双氧水产品罐区增加液液分离器(X4103),通过槽车装车鹤管进行吨桶灌装作业,技术负责人未严格审查该变更。(六)工艺变更未履行程序。河南联创化工公司工艺调整,不使用净化塔(T1302)、碱洗塔、水洗塔(T1401/T1402),未履行工艺变更审批手续。江苏嘉宏新材料公司HP2号装置V1604位置发生变更,与其相连的物料管线均发生变更,企业未履行变更手续。四、工作建议一是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双氧水新建产能不断增加,无序扩张、野蛮增长,市

40、场供需关系失衡,装置开工率不断下降,部分企业势必会降低安全生产投入,或者长期停车,同时产能无序扩张造成行业技术人才跟不上行业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并且新建装置大部分还是酸碱交替固定床工艺,整个行业工艺水平进步较慢,装置本质安全水平等有待提高,应出台政策鼓励新建装置使用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同时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文件也尽快发布。二是加强双氧水项目作为配套装置的企业督导。一些新上企业,双氧水装置都是下游产品的配套装置,不重视作为配套生产辅料的双氧水装置的安全风险。比如造纸行业企业,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不熟悉,建设双氧水装置只是配套使用,不能充分认识到化工装置的风

41、险,管理理念停留在工贸行业管理。建议对这些企业加大检查力度。三是尽快成立“双氧水专家委员会或专班工组织行业专家,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交流、为应急管理部提供行业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督促企业认真开展配制釜操作风险分析。充分认识到对进入配制釜的工作液PH值与双氧水浓度每批次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细化配制釜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设置酸性和碱性工作液槽(池),分别收集系统排放的酸性和碱性工作液,设置合适的取样口,方便准确取样。修订操作规程,制定工作液取样分析记录表,确保每次将工作液打入配制釜之前必须取样分析工作液PH值与双氧水浓度。对清洗后的工作液进行PH值检测,确保中性才能进入系统

42、。第三组工作情况汇报第三组组长邱守阳第三专家组于2023年7月17日至8月1日对四川(2家)、重庆(2家)、浙江(5家)、山西(2家)等4个省级地区11家双氧水生产企业开展了指导服务。一、检查企业基本情况H家企业共有18套双氧水生产装置,其中15套酸碱交替固定床,1套全酸性固定床,2套流化床。18套装置尽管技术来源众多,但其中的16套固定床双氧水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极为相近,仅在氢化塔催化剂、工作液组成、氧化塔内构件、萃取塔塔板结构及塔板数量等关键技术上有所区别。此次检查的11家企业的氢气来源多途径,有煤化工、氯碱、合成氨、天然气制氢、丙烷脱氢、甲醇制氢等。仅有4家企业建有配套的双氧水产品下游装

43、置,分别通过管道输送给企业下游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或过碳酸钠生产装置使用,其余企业生产的双氧水产品均通过槽车装车外卖。二、企业自查及专家组指导服务情况(一)企业自查情况H家企业自查共发现隐患问题160项,其中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12项,已整改完成36项,未整改项目多处于委托设计阶段。(二)各省组织核查情况各省级应急部门于5月至7月分别组织对11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共发现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15项,已整改77项。(三)专家组指导服务情况11家企业共发现各类隐患问题309项,其中过氧化氢专项问题99项,重大事故隐患3项。三、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过氧化氢专项问题1.装置碱性运行环境监控与PH值调节未实现

44、自动化。一是8家企业未在萃取塔入口氧化液管线设置在线pH监测,占比72.7%。二是4家企业未在氢化液泵前设置磷酸调节阀,采用手动加酸,占比36.4%。三是4家企业未要求对回收至配制釜的工作液每批次检测PH值,占比36.4%。2 .工作液配制与回收工序风险管控措施有缺失。一是净芳煌管线未独立。如浙江金科日化原料的芳煌洗涤和工作液回收共用配制釜,且将洗涤后的芳烧再入净化塔;江油市万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尾气机组回收的芳煌和去净化塔芳烧共用管线。二是6家企业未在配制釜蒸汽管线设置调节阀,配制釜温度与蒸汽不能实现自动调节,占比54.5%。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认为配制釜配制、洗涤处理工作液属于间歇式

45、操作,对加热温度的精度控制要求不高,没有必要在蒸汽温度的自控调节上进行额外投入。3 .氢气闪爆风险防控措施未落实。一是7家企业未设置氢化塔压力低低通入氮气保护联锁回路,占比63.6%o二是5家企业未设置氢化尾气氧含量在线监测,占比45.5%o其中,浙江金科日化原料有限公司采用氢化尾气和氢气总管共用一个氧含量监测仪表,每小时切换一次。三是氢化塔联锁控制手段缺失,4家企业未设置氢化塔温度高高切断氢气进料联锁,占比36.4%。4 .紧急撤料措施缺失。一是6家企业未在氧化塔设置紧急撤料阀和温度联锁回路。其中,浙江金科日化原料有限公司氧化塔上塔和下塔共用同一撤料阀,且氧化上塔和氧化下塔紧急撤料阀前手阀处

46、于关闭状态。氧化塔无法实施紧急撤料。二是3家企业未在SIS系统中设置萃取塔底温度、净化塔底温度与萃取塔撤料阀、净化塔撤料阀的联锁回路。5 .未设置双氧水过滤器泄压措施。6家企业涉及此问题,占比54.5%o双氧水过滤器中铁锈等杂质量相对较高,双氧水流经过滤器易发生分解,释放出氧气,局部容易超压,但多数企业对此风险认识不足。6 .未按照设计设置安全仪表系统联锁回路。6家企业涉及此问题,占比54.5%。江山市双氧水有限公司未按照设计要求在SlS系统中设置双氧水装置一氧化塔尾气氧含量高高开补氮阀联锁;浙江金科日化原料有限公司未经设计在双氧水一车间SIS系统中增加氧化塔温度高高关闭氢化气液分离器液位调节

47、阀的联锁。浙江金科日化原料有限公司双氧水一车间SIS系统中萃取塔(TOlO3)温度高高Iool联锁打开底部撤料阀,设计中为温度高高2oo3联锁,改变了设计功能。7 .存在未按照P&ID图要求,设置远传和现场测量仪表的问题。10家企业涉及此问题,占比90.9%。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未按照设计要求在1#双氧水浓装置氢化液冷却器(Eno3)入口管道设置温度远传仪表;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双氧水装置42单元氧化塔(C42201)上塔底部和下塔底部分别设计有3台温度远传仪表,现场上塔底部和下塔底部分别安装了1台。(二)其他典型突出问题1.重大隐患方面。3家企业涉及重大隐患、占比27.3%,均

48、为现场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不能满足涉氢环境防爆等级要求。江油市万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双氧水装置配制区电动葫芦的称重模块为非防爆型;PSA装置解析气压缩机房内操作柱的防爆等级为EXduBT4,照明开关的防爆等级为Exd11BT6,均不满足涉氢环境防爆等级要求。2 .总平面、设备布置与设计不一致问题。8家企业涉及此问题,占比72.7%o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双氧水装置一楼西侧增加1台芳烧回收罐、东侧增加2台地槽工作液缓冲罐,北侧增加1台活性炭吸附罐,二楼东侧增加1台除碳器,与设备布置图(2017年9月)不一致;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双氧水装置B线一楼南侧布置的真空保护罐(V2507)、工作液配制釜(R2501)位置与设备布置图(图号H-2104-(501B)AE05-1)不一致,未经设计在双氧水装置B线三楼增设一只氢气水封槽(X2108)o3 .更换白土床氧化铝受限空间作业未得到重视。如江油市万利化工氢化白土床卸氧化铝作业,气体分析未明确有毒有害气体介质名称。重庆宏大化工科技一张抽盲板作业票中,涉及4块盲板抽,不符合规范要求。浙江金科日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票中,未填写所关联的两块盲板抽(蒸汽、水)、两块盲板堵(进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