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7423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第三、四章.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在讨论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之前,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有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这种不满足于美的现象,而试图追问美本身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主要是希腊哲学才有的。而且,正如我们在下面将要看到的,美的问题,在关于先秦思想家们的文献中,并不处于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许我们可以说,对美的看重和敏感,是古希腊人的一个特色。,第一节 结合善(功利)研究美,这里想提示一点,所谓结合善(功利)研究美的提法,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正好说明,美的问题,在先秦思想家那里,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墨子,非乐。“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

2、页34)在我看来,墨子是一个卓越的社会批评家,同时是一个行动者,他在一个意义上批评有钱人的奢华无度,但这并不表明他完全否定美。“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行,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致天下太平,则尽善尽美。,墨子,孟子,“充实之为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焦循的孟子正义解释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页37)荀子,“人性恶”。“美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

3、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荀子,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吹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页39-40)刘勰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王国维,刘勰,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欧阳炯:“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中国画论中讲“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荆浩,笔法记:“度物

4、象而取其真”。中国美学史上关于艺术美的研究与探讨,有这样几个特定,参见教材第45页。,第三节 结合现实研究美,人物品藻,第46-47页。刘勰关于美的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所谓“自然之道”的“道”,指的是万事万物之理,这个“理”近似我们现在所说的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柳宗元认为美在于自然。“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刘禹锡,认为美在于有形的客观物质。郭熙,有林泉高致、山水训等作品。“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王夫之肯定了美是存在于自然的运动之中。“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

5、动生变而成其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叶燮:“凡物之生而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云之态以万计,无一同也。以至云之色相,云之性情,无一同也。云或有时归,或有时竟一去不归,或有时全归,或有时半归,无一同也。此天地自然之文,至工也。”美的本质问题,因为没有答案,故根本无法解决。,第四章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作为意识形态和学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第一节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马克思:“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第二节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美的事物引起人们的喜悦虽然离不开一定的感性形式,但是这种喜悦的根源并不在于感性形式的本身,研究美的本质,就是要探索是什么因素决定这些感性形式成为美的。”(页55)”,第三节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说动物不会制造生产工具,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美是什么呢?美就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的生动表现。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产生的。美一产生,并不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丰富多彩,充满人间,而是在人类初期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从低级到高级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到今天还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以至无穷。”(页59)请注意此段论述背后的进化论预设。,“所谓内在的尺度,即是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要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要符合人本身的需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内在的尺度。”(页61)“美都是有形式的和内容的。它的内容是自由创造活动,它的形式是感性的形象。”(页61),第四节美和生活,“美作为对象的特征表现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实际上也就是表现着一定生活内容的感性想象。”(页62)“美只是那种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页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