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7470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图与肾动态现象.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肾动态显象,肾动态显像,一原理二适应症三显像方法四.肾图五临床应用,原理,经静脉以弹丸样注入能被肾实质浓聚而又迅速经尿排出的放射性药物,应用或r相机连续或间隔一段时间多次采集系列影像,可以观察到显像剂通过腹主动脉、肾动脉、肾实质和尿路的动态过程。经计算机影像处理后,可获得肾血流灌注图像、功能动态图像以及绘出双肾的时间-放射性曲线。,二.适应证,1.肾动脉狭窄的诊断2.肾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3.肾实质功能的判断4.尿路梗阻的诊断5.肾移植术后的监测6.膀胱输尿管返流的诊断7.尿漏的诊断,检查方法-显像剂,常用的显像剂是 99mTc-DTPA(二乙三胺五醋酸)-肾血流灌注的首选药物,属肾小球滤过

2、型显像剂。经静脉注射后2-3小时内只有10%显像剂滞留在血液中,90%以上的显像剂被肾小球滤过,快速经尿液排出体外,30分钟时约有70%-80%排至膀胱,只有少量约5%-10%显像剂与血浆蛋白结合。它被快速清除,适合于双肾血流灌注以及肾功能显像,亦适用于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检查方法,1.病人准备 正常饮食,检查前30min饮水300ml,临检查前排尿。2.操作方法 调整仪器的探测条件,受检者坐位或仰卧位,两探头紧贴于背部两肾中心体壁,肘静脉以“弹丸”式推注显像剂,同时开机采集系列图像并经计算机处理,获得有关肾血流灌注,肾功能动态及尿路排泄的图像与相关参数。,肾动态显像-正常显像,1.灌注相

3、腹主动脉显影后2s左右,双肾影初现,4-6s后肾影轮廓清晰,腹主动脉影开始消退,以后肾影进一步增强增大。此时血流灌注曲线生成,曲线的形态和放射性活度左右两侧近似,两肾的峰时差小于1-2s,峰值差小于25%。,肾动态显像-正常显像,2.功能相 显像剂注入2-4min时,肾实质内放射性活度达到高峰,此时肾影清晰完整,密度均匀。此后双肾影继续存在,随着显像剂逐渐进入肾盏、肾盂,肾影开始淡化。至15-20min时,两肾影放射性基本消退,而膀胱影像逐渐增强,输尿管通常不显影或隐约可见。,正常肾图及分析指标,正常肾图及分析指标,1.a段(示踪剂出现段):静脉注射131I-OIH 10s 左右开始出现的急剧

4、上升段.60%来自肾外血管床的放射性;10%来自肾血管床的放射性;3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 取。,正常肾图及分析指标,2.b段(示踪剂聚集段):继a段之后逐渐上升的 斜行段.经2-4min达到高峰。b段上升的斜率和高度 反映肾小管上皮细胞从 血中摄取示踪剂的速度 和数量,主要与肾有效 血浆流量和肾小球分泌 功能有关。,正常肾图及分析指标,3.C段(示踪剂排泄段):继b段之后曲线下降段。其前部下降较快,后部较 缓慢,代表显像剂由肾盂 经输尿管入膀胱的下行过 程。主要与尿流量和尿路的通 畅程度有关。在无尿路梗阻的情况下,c段也反映肾功能和肾血 流量的情况。,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1.急剧上升型

5、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至检查结束也未见下降的c段 单侧者多见于急性上 尿路梗阻;双侧同时出现多见于,急性肾功衰竭和继发 下尿路梗阻所致的双 侧上尿路引流不畅。,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2.高水平延长线型 a段基本正常,b段、c段 融合并呈水平延伸 多见于上尿路梗阻伴 明显的肾盂积水。,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3.抛物线型 a段正常或稍低,b段上升缓 慢,峰时后延,c段下降缓慢,峰顶圆钝成抛物线状。多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 能损害和上尿路引流不畅伴 轻中度肾盂积水。,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4.低水平延长线型 A段偏低,b、c段融合并 呈水平延伸。常见于肾功能严重损 害和急性肾前性肾功 能衰竭;也可见

6、于慢性上尿路 严重梗阻伴大量肾盂 积水。,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5.低水平递降型 A段降低,无b段,只见 曲线逐渐下降,总比健 侧同时的计数低。见于肾脏无功能,肾 功能极差,肾缺如或 肾切除后。,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6.阶梯下降型 a、b正常,c段呈规则或不规则的阶梯状下降。见于尿返流或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等所致的上尿路痉挛。7.单侧小肾图 其幅度明显低于另侧,但图形保持正常,多见于一侧肾动脉狭窄或先天一肾发育 不良。,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1.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2.肾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3.尿路梗阻的鉴别诊断4.移植肾的监测5.膀胱尿返流,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肾动态显像诊断单

7、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常用方法。影像特点:患侧肾动脉灌注减少而延迟,早期肾实质影像小而放射性分布少,显影和消退皆延迟。有时后期患肾较健侧肾影大而放射性明显倒相。患肾血流灌注曲线表现为小肾图形。,肾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肾实质影像出现局限性、放射性缺损或稀疏,可提示占位性病变、破坏性或缺血性病变。良性病变如囊肿、脓肿,动态像及血流灌注像均呈放射性缺损或稀疏。恶性肿瘤,特别是血流丰富的肿瘤,功能相显示放射性缺损,而灌注相显示放射性聚集增强。,尿路梗阻的诊断,肾动态显像可明确显示上尿路梗阻的程度、部位和功能状态。上尿路阻塞时,影像学特点为:肾盂、肾盏或输尿管显影明显扩大,并消退缓慢,扩大影像的下端为梗

8、阻部位如合并肾功能严重损害,各时相显影均有延迟。,移植肾的监测,超急性排异:多发生于肾移植后数小时内 影像学特点:移植肾血流灌注差,肾摄取功能也差。急性排异:表现为灌注不良较肾实质功能损害明显,移植肾灌注明显减少,清除也延迟。急性肾小管坏死多发生在移植肾后数日,表现为肾摄取功能极差,肾内可以没有放射性物质聚集,典型表现为灌注影浓于功能影像,膀胱尿返流,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当膀胱明显显影而肾和输尿管影像已基本消退,令受检者用力憋尿,然后排尿,在排尿过程中,连续显像以观察有无尿返流。优点:不插导尿管,但需长时间憋尿,小儿难以做到。因此,适用于肾功好、无尿失禁、无肾盂积水的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儿童。,异

9、常肾图,结论,放射性显像剂:99mTcDTPA 显像方式:动态(血流相2s/1F30;血池相1min/1F21)显像体位:POST 给药方式:弹丸注射 剂量:185MBq血流相:腹主动脉显影后约4秒双肾同时显影,双肾内放射性分布均匀;血池相:注射显像剂后第4min右肾显示清晰,放射性摄取达到高峰,右肾大小约9.06cmx4.31cm,位置正常,其中放射性分布均匀;左肾大小约5.57cmx3.22cm,左肾放射性普遍稀疏;随后右肾皮质放射性降低,肾盂内开始出现放射性;第4min膀胱开始显影;第21min时双肾皮质放射性基本消退,膀胱内放射性明显;显像过程中双输尿管隐约显影。双肾肾图曲线:右肾图曲

10、线形状正常,左肾图呈低水平延长线型;肾功参数:L-GFR:13.06ml/min;R-GFR:69.39ml/min;TotalGFR:82.45ml/min;1.左肾小,GFR值明显降低,功能重度受损;2.右肾GRF值代偿增高,右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静脉弹丸式注射99mTcDTPA185MBq后于POST位行肾动态(血流灌注相:2s/F30;功能相:1min/F20)显像:血流灌注相:双肾于腹主动脉显影后4秒钟同时显影,双肾影欠清晰,其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对称。功能相:腹部本底影较高,双肾显影模糊,未见明显放射性摄取高峰,其内放射性分布略不均匀,随后双肾内放射性随时间变化不明显。膀胱未见

11、显影。第21分钟时,双肾实质内仍有大量放射性分布。肾功参数:总GFR:49.86ml/min;左肾GFR:26.02ml/min;右肾GFR:23.84ml/min。双肾图曲线b段上升不明显。双肾GFR值降低,双肾功能严重受损。,结论,7-19放射性显像剂:99mTcDTPA 显像方式:动态(血流相2s/1F30;血池相1min/1F21)显像体位:POST 给药方式:弹丸注射 剂量:259 MBq血流灌注相:腹主动脉显影后约2秒双肾同时显影,双肾内放射性分布均匀,双肾影对称;功能动态相:功能相早期双肾逐渐显影清晰,双肾略大、位置及形态正常,双肾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随后双肾皮质放射性逐渐降低,肾盂内开始出现放射性;第5min膀胱开始显影;第21min时双肾皮质放射性基本消退,双肾盂内可见局部放射性滞留(左肾明显),膀胱内放射性明显,本底影较淡;肾功参数:L-GFR:48.19ml/min;R-GFR:46.68ml/min;TotalGFR:94.87ml/min;双肾图曲线:b段上升不明显,c段下降缓慢。1.双肾略大,GFR值略低及摄取功能轻微受损。2.双肾尿液排泄延缓,左肾为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