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8124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人生第二讲.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论语与学习之道,第一节、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治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其特色为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古文学家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篇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的,而其流弊为烦琐。宋学以孔子为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载道之具,所以偏重于心性理气,其特色为玄想的,而其流弊为空疏。周予同,第二节、论语是怎样一本书,1、论语的书题、篇章结构。论,伦也,编次。语,话语。论语20篇,15000字。“拈篇首语为题”第一篇学而“学而时习之”第二篇为政“为政以德”第九篇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2、论语是语录体 子张书诸绅3、论语是古

2、代小学课本与读经的入门书 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4、论语的内容,钱穆作论语新编记孔子生平行事记孔子立行传教之精神及其人格学养之造诣记孔子日常气象及其对人处世应物之微记孔子论学语记孔子论道论德论言行论交友记孔子论君子小人之辨记孔子论士论善人论中行论狂狷论直论人品,记孔子论仁记孔子论礼乐记孔子论孝记孔子论政记孔子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记孔子评弟子贤否记孔子弟子语,5、读论语的参考书,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三节 论语与学习之道,一、学习的重要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

4、其道。”,二、学习是改变自身的方法,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2.12 子曰:“君子不器。”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5、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共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三、学习的态度,1.1

6、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9.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14.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四、学习的方法,1、学习与知行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博约6.27 子曰:

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内省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