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9041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流高校医学卫生综合部分必读复习材料 (33).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学模拟试题(三)Al型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1 .样本是总体的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2 .正态资料的双侧99%的正常值范围是3 .正常值范围应.取双侧界限8 .取单侧界限C.同时计算单侧和双侧界限I).根据实际情况取单侧或双侧界限E.以上都不是4.计算某种地方病的检出率为A.实有病人数体地人口X100%B.检出病人数/本地人口X100%C.检出人数/受检人数X100%1) .现存病人数/在册人数X100%E.以上都不对5 .在统计学中,定量

2、指标是指A.等级资料B.计数资料C.定性指标D.数值变量E.定性因素6 .以下哪项不属于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编制频数表的步骤A.分组段B.定组距C.找全距D.制分布图E.划记7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8 .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偏态分布E.不对称分布8. X2.58S包括变量值的1 .68.3%8 .80.0%9 .90.0%10 95.0%11 99.0%12 决定个体位正态分布的参数是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全距E.组距13 .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

3、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E.以上都不是14 .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A.正态分布资料B.偏态分布资料C.正偏态资料D.负偏态资料E.对称分布资料15 .在X2检验中,四格表的校正公式是16 .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B.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C.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D.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E.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17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标准差越小

4、,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18 .分析计数资料时,最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A.T检验B.正态检验C.U检验D.X2检验法E.以上都不是16.在标准的正态分布的曲线下面积中,区间(1.96,+8)所对应的面积是A. 95%B. 99%C.5%D. 2.5%E. 1%17 .一组变量值的标准差符A.随系统误差的增加而减小B.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C.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增大D.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小E.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加而增大18 .关于统计资料的列表原则,错误的是A.横标题目是研究对象

5、,列在表的右侧:纵标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E.横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19 .初级卫生保健又称A.农村卫生保健B.基层卫生保健C.低级卫生保健D.综合卫生保健E.二级卫生保健20 .X2检验中,自由度V的计算为A.行X列B.样本含量nC. n1D. (R-I)(C-I)E.以上都不对21 .配对资料的校正公式是22 .如样本来自某总体,X2值小于3.84时,样本率来自总体率的概率是A.99%C. VL0%D. 5.0%E. 1.

6、0%E. 5%25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即为A率B.相对比C.构成比D.频率E.频数26 .关于相对危险度的正确选项是A.无效假设值为0B.在调查特定病因的疾病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C.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D.不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恰当指标E.上述答案都不是27 .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感染A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X100%28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X100%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平均人数)X100%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X100%E.(某一时期内新病历数/同期平均人数)X100%28.队列研究中DA.只能计算比值

7、比,即近似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C.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上述都不是29.下列哪条不是回顾性研究的特点C.相对经济B.根据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性C、可以计算发病率D.选择无病者进行对照E.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倚30.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偏倚的是DA.选择偏倚B.观察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E.上述都不是31.100个患有某病的病例中,50个有暴露于A因子的历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50个有A因子的暴露史,该研究中,暴露于A因子的相对危险性约为DA. 1.0B. 1.5C. 2.0D. 3.0E.

8、 5.032.在有500名病例,500名对照的研究中,其中有400名病例,100名对照发现有所怀疑的病因,因此,特异危险性是EA. 50%B. 60%C. 70%D. 80%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33.某地的一项关于男性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大规模研究得出,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为48.0/10万,非吸烟者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为25.410万,根据以上资料,因吸烟所致的相对危险度为CA. 48B. 22.6C. 1.89D. 32E.0.5标准34.调查一群健康学生(n100),发现收缩压水平呈正态分布,其均数为12-2mmHg,差为13.5mHg,则A.大约有2.5%的测量值大于12-2mHgB.大约有

9、5%的测量值小于122三HgC.大约有5%的测量值大于122mmHgD.大约有2.5%的测量值大于149InmHgE.不知道样本大小,不能作出判断35.抽样误差的定义为A.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B.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C.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D.总体参数间的差异E.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36.下列哪些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最关键的措施BA.发动整个SH广泛参与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C.增加ZF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投入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E.提高全民族素质37.环境中汞的甲基化是A.环境自净作用B.生物浓集C.生物转化D.生物代谢E.以上都不是38.决定大气污染程度

10、最基本的因素是A.风B.污染物排出量C.污染物排出高度D.距污染源的距离E.大气稳定度39.汽车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包括A.SO2、NoxB.CO、Co2、甲乙基铅、尘C.CO、NOX、烧类、铅化合物D.多环芳燃、飘尘E.重金属40.一年中夏秋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是因为A.此时03含量最高B.该季节能源消耗量最大,易形成光化学烟雾C.日光辐射强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D.该季节易出现气温过增现象E.主要与地形有关4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出现在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散逸层E.同温层42.伦敦烟雾事件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是A.烟尘是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和氮氧

11、化物C.二氧化硫和碳氢化合物I).光化学烟雾E.有毒化工气体43.关于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正确的是A.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B.可与二氧化碳协同促癌C.对肺泡有刺激作用D.引起咽炎E.可致变态反应性疾病44.常见的居室内空气污染物有以下各项,除了A.致癌物B.甲醛C.亚硝胺D.病原微生物E.一氧化碳45.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中氟含量不应超过A. O.3mgLB. 1.Omg/LC. 0.5mg/LI).0.05mg/LE.1.5mg/L46.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细菌总数,不超过A. 3个/升B. 100个/升C. 100个/亳升I).1000个/毫升E.3个/亳升

12、47.氯化消毒时,水中微生物,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称为A.加氯量B.需氯量C.有效氯量D.游离性余氯量E.结合性余氯48.评价氯化消毒效果最简便的指标是A.加氯量B.有效氮C.余氯量D.细菌总数E.大肠菌群49.饮水臭氧消毒的缺点是A.投资大,投加量不易调节B.接触时间长C.对细菌、病毒的杀灭效果低D.产生卤仿反应E.以上都不是50.河水中的鱼类突然大量死亡,可能是由于A.缺氧B.水的硬度增高C.水中微量元素过少I).工厂冷却水大量排放E.以上都不正确51.污染的土壤化学性污染来源不包括A.钢铁厂工业废水B.矿山采掘废水C.化工厂工业废水D.屠宰场污水E.生活污水52.痛痛病患者主

13、诉疼痛性质多为A.刺痛,活动时加剧B.刀割样痛,不缓冲C.间歇样痛,与气候变化无关D.轻度疼痛,可感受E.闪电样痛,伴蚁走感53.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因是A.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化学成分改变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B.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C.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不足I).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过多E.以上都不是54.吸入体内的金属汞主要分布在A.肺组织B.脑组织C.肝、肾D.神经组织。E.骨骼组织55.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括A.大气污染物B.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大气污染物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E.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56.痛痛病是一种A.职业病B.公害病C

14、.地方病D.传染病E.职业性多发病57.使某毒物在体内达到一定的蓄积水平引起一定损害时所需的剂量称为A.中毒阈B.人体最高允许浓度C.最大无作用剂量D.最大有作用剂量E.LD5058.下列食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A.粮谷类B.鸡蛋C.大豆I).牛奶E.牛肉59.能用来全面评价脂肪酸的含量的是A.脂溶性维生素含量B.脂肪消化率、必需脂肪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含量C.食物中脂肪的含量I).消化率E.维生素的含量60.脚气病的病因是A.维生素D缺乏B.铁缺乏C.维生素PP缺乏D.维生素E缺乏E.维生素Bl缺乏61.我国推荐的每口膳食中热能供给量(极轻体力劳动)成年男子,女子分别为A. 100MJ8.8

15、MJB. 9.5MJ8.5MJC. 11.OMJ10.OMJI).8.5MJ7.8MJE.12.OMJ10.OMJ62.儿童、青少年尤应补充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lB.维生素AC.尼克酸D.维生素DE.维生素PP63.对于老年人脂肪不宜摄入过多,以摄入的脂肪量占膳食总热能的多少为宜A. 30%B. 35%C. 38%I).20%E.25%64.肥胖度的公式是A.身高(C)105B.实测体重一标准身高体重C.(实测体重一标准身高体重)标准身高体重X100%D.体重(mg)身高(cm)E.实测体重(kg)/标准身高体重(cm)65.对于低蛋白饮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功能

16、衰竭病人B.选用优质蛋白质C.每日蛋白质供给80gD每日蛋白质供给40gE.用蔬菜及淀粉取代部分粮食66.以下不属于糖尿病饮食的是A.按医嘱规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调膳B.增加食物纤维、果胶C.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70%D.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60%E.严格限制单糖及双糖67.对食物中毒的流行病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低B.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率低,死亡率高C.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率高I).我国肉毒梭茵毒素中毒大多数发生在新疆地区E.霉变甘蔗和酵米面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北方68.感染食物后无感官性状改变的是A.沙门氏菌属B.葡萄球菌肠毒素C.副溶血性孤菌D.内

17、毒梭菌E.变形杆菌69.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是A皮肤、腮B.肝脏、肾脏C.鱼卵、肠D腮、鳍E.卵巢、肝脏70.钿萄球菌肠毒耐热性最强的是A.B型B.C3型C.D型D.Bl型E.A型71.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制不同A.沙门氏菌属是以大量活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是以毒系为主B.副溶血性弧菌是以大量活菌为主,变形杆菌是以毒素为主C.变形杆菌是以大量活菌为主,葡萄球菌是以毒素为主D.葡萄球菌是以大量活菌为主,致病性大肠杆菌以毒素为主E.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大量活菌为主,沙门氏菌以毒素为主72.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A.罐头食品B.发酵食品C.海产品及盐渍食品D.剩米饭、凉糕E.家庭自制豆制

18、品73 .下列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A.首先应迅速排除毒物,有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B.肉毒素患者应尽早用多价内毒毒素治疗,然后根据毒素分型选用特异抗毒素血清C.对副溶血性弧菌一般要用抗菌素治疗D.对于肉毒毒素患者应早期用1:4000高镭酸钟洗胃E.对于毒肽类毒草中毒可用二葡基丙碳酸钠或二筑基丁二酸钠治疗74 .以下均是黄曲霉生长繁殖产毒所必要的条件,除了A.湿度(80%90%)75 氧气(1%以上)C温度(530*0I).菌株本身的产毒能力E.无氧环境75.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在食品监测中作为污染指标的是A. AFBlB. AFGlC. AFMI).AFBE.AFMl76.我国

19、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A.长江沿岸以及长江以南地区B.东北地区C.东部沿海地区D.西北地区E.西南地区77.对于婴幼儿代乳食品,黄曲霉毒素Bl允许量标准是A.不得超过20mg/kgB.不得超过IOmg/kgC.不得超过5ngkgD.不得检出E.不得超过Img/kg78 .N亚硝基化合物最主要的毒性是A.肝毒性B.致癌性C.致畸性D.西液毒性E.胃肠毒性79 .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A.毒物的剂量80 毒物的作用时间C.毒物的蓄积作用I).毒物的选择作用E.个体的差异80.铅及其化合物引起中毒主要作用于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D.心血管系统E.全身81.下列哪项不是职业性有害

20、因素的主要致病条件A.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B.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用时间C.环境中多种毒物的联合作用D.作业人员的接触方式E.作业人员的个体因素82.对刺激性气体中毒病人,现场急救处理原则首先是防止毒物继续进人机体,应使患者A.迅速脱离现场B.脱去被污染衣物C.污染部位迅速用水清洗D.采用中和剂冲洗或温敷或雾化吸人E.以上都是83.慢性汞中毒震颜的特征是A.意向性震颤B.阵发性震颤C.静止性震颤D.对称性震颤E.痛病性震颤84.汞的理化特性,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常温下易蒸发B.比重大,常沉积于空气下方C.表面张力大D.易溶于水和脂肪E.吸附性强85.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对患者

21、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B.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C.职业史、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D.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E.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种、工龄及现场劳动条件86.煤矿井防尘主要措施是A.加强矿井通风B.推广湿式作业C.使用防尘口罩D.测定粉尘浓度和分散度E.做好定期健康检查87.烟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直径A.等于0.1微米B.小于0.1微米C.0.1微米至10微米D.小于或等于0.1微米E.以上都不是88.进入人体的铅主要贮存于A.脂肪组织B.骨骼组织C.肝脏D.肾脏E.大脑89.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有毒,低毒代毒B.生产过程机械化、

22、自动化、密闭化C.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D.加强通风排毒E.以上各项都是90.缓解铅性腹绞痛可用静脉注射A.依地酸二钠钙B.解磷定C.美兰D.葡萄糖酸钙E.硫代硫酸钠91.预防汞中毒应注意下列哪些措施A.密闭通风B.技术革新C.个人防护D.做好职业性定期体查E.综合以上各项92.粉尘分散度表达的是A.固体物质粉碎的程度B.尘粒的性状C.尘粒直径的大小I).各种大小粒子的百分组成E.尘粒的轻重93.尘肺患者的肺部病变主要是A.粉尘的沉着B.形成尘细胞集团C.形成大量结节I).纤维组织增生为主E.发生透明样变94.关于铅中毒临床表现的论述,错误的是A.神经衰弱综合征是常见的症状B.可出现便秘

23、和腹泻痛C.可出现白血病I).可出现多发性神经炎E.可出现低血红蛋白性贫血95.铅中毒的作用机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A.作用于【细胞而被破坏B.血红蛋白合成障碍C.造成血管痉挛I).神经系统的毒作用E,对横纹肌的作用96.可反映人体吸收程度的指标是A.尿汞含量B.发汞含量C.血汞含量D.肾脏中汞含量E.脑中汞含量97.苯的急生毒性作用主要损害的系统是A.呼吸系统B.神经系统C.造血系统D.心血管系统E.消化系统98.根据我国“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规定,矽肺全并结核的患者,不论矽肺期别和结核轻重均A.应及时调离矽尘作业B.暂不调离矽尘作业C.等症状加重,肺功能减退,始能调离矽尘作业D

24、.根据有否矽作业禁忌症,考虑是否调离矽尘作业E.根据作业现场防尘措施是否改善,考虑是否调离矽尘作业99.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主要是A.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B.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C.体格检查、职业史及现场卫生调查D.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E.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种及工龄、现场劳动条件100.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迅速脱离现场B.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解毒、排毒,对症治疗C.调离作业,对症处理D.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E.使毒物不再进人体内,排毒101.氮氧化物的防治重点是A.定期维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B.加强通风排毒C.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做好肺水肿的防治、抢救

25、D.定期健康检查,找出职业禁忌证,如有肺部疾患不得从事该作业E.以上都正确Bl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上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A.率B.相对比C.构成比D.算术平均数E.中位数102 .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指标103 .说明两个同类指标的比104 .说明某一事物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105 .说明正态分布总体的特征A.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C.分层抽样D.多级抽样E.整群抽样106 .对某病患病率调查,若在某市许多工厂中抽查一个大工厂,并按不

26、同工种抽取一定比例的工人进行调查,属于E107 .高发区与低发区各抽查一个县进行肺癌死亡回顾调查,属于DA.发病率B.患病率C.年龄别发病专率或患病专率D.年龄别死亡专率或病死专率E.相对危险度108 .下面连接四个问题是美国弗明汉冠心病研究所的有关资料,每个问题,从前面五个指标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描述指标B109 .最初检查时,4562岁组中,每100人有31人患冠心病A110 .在研究的头8年期间,每1000个开始时健康的人中,有45人得冠心病UL在研究的头8年期间,开始时健康的4500名4562岁组中,有3人死于急性心肌梗塞。随访5年后,发现重吸烟者心绞痛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L6倍A. P

27、P0.01C. P0.01D. P0.05112 .当tt0.05,V时113 .当tt0.01,V时114 .当tVt0.05,V时A.lT40B.B+c40C.有115以上格子中的理论数小于5D.T40E.B+c40115 .什么情况下需用四格表校正公式116 .什么情况下需用配对资料的校正公式117.行X列表计算X2值,在何种情况下需合并A.维生素KB.维生素EC.维生素DD.维生素B2E.维生素Bl118 .幼儿骨骼、牙齿不能正常钙化,变软易变曲,畸形因缺乏什么引起119 .出现眼、口腔皮肤的炎症反应常用哪种维生素效果好120 .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是因为缺乏何种维生素A.阻止毒物继续进入

28、体内,促使毒物排泄以及拮抗或解除其毒作用B.缓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状,以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C.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促使早日恢复健康D.降低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E.加强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121 .病因治疗122 .支持治疗123 .对症治疗A2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I)、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124 .如果正常男性血清胆固醇含量平均为18Omg100ml,并且以胆固醇高作为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现测得某男性胆固醇含量为22Omg100ml,则认为A.此人一定有患冠心病的危险B.此人一定没有患冠心病的危险C

29、.不能确定,但此人胆固醇含量超过了正常值D.不能确定,因为正常人胆固醇也可以达到此水平E.不能确定,因为不知道冠心病病人胆固醇含量的分布范围125.1980年某地24岁儿童急性传染病构成表如下:用上表绘制统计图,应该选A.直条图B.统计地图C.线图I).半对数线图E.构成图126.在某地的调查发现,在各有一个脊髓灰质炎患者的324个家庭中,有56家养了鹦鹉,另一地的调查发现,99名被调查的脊的灰质炎患者中有30家养了鹦鹉,因此,推论为:家中养鹦鹉与家庭成员发生脊髓灰质炎有一定联系,则结论CA.正确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别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D.不正确,因为没有用疫苗的保护率

30、E.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定群研究的偏倚127 .在一项关于新外科疗法能否减少并发症的研究中,发现25名用新疗法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20名用旧疗法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两者差别显著。因此可以得出A.新疗法能导致并发症的减少B.新疗法对并发症无影响C.上述结果有临床意义D.上述设计不一定能证明新疗法能较少并发症E.样本存在偏倚128 .某医师测得100名新生儿童体重均数为3000g,标准差为100g,分布范围为28003200g时,其标准正态曲线下的U值是A. 1.96B. 2.58C. 2.00D. 1.00E.以上都不是129.在一项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的研究中A.对照组必须用药

31、B.对照组使用安慰剂C.是否设立对照组取决于可能发生反映的种类D.是否设立对照组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年龄E.设立对照组会使研究者得出错误结论,特别在副作用发生率很低的情况下130 .某卫生部门设A地和B地两个治疗点,其降压治疗高血压的结果如下:该卫生部门没有向A地推广B地的经验,这是因为A.可能样本太小B.P值大小以致不能认为B优于AC.两地的差异仅仅由抽样误差引起D.有效率50%才有意义E.应将统计学显著性检验与有效率的差异的实际意义区分开131 .在某地进行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开始时患冠心病的病人在30-40岁的男性中为5/1000,同年龄组的女性的患病率也相同,因此,推论此年龄组男性

32、与女性冠心病的危险性相等,则A.正确B.不正确,因为使用了患病率而没有使用发病率C.不正确,因为两组人群的具体年龄结构可能不同D.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E.不正确,应该使用死亡率132 .一位医师选择了100名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儿童和同期住院的100名非黄疸儿童,然后调查他们母亲的产科记录和分娩记录,以确定各种产前和围产期的暴露情况,该研究属于B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定群研究D.筛检E.以上都不是133 .男,最近不明原因出现腹泻,皮肤发炎,且智力比以前有明显下降,其可能缺乏的营养素可能为A.维生素CB.维生素PPC.维生素BlD.维生素B2E.维生素K134.某集体食堂100多人

33、一同进餐,同吃了一个猪肉菜的60多人在进餐后数小时至3天内陆续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的带有脓血或粘液,多数病人有发热现象,有的体温达39C以上,严重的出现抽搐、惊厥,你认为该食物中毒的病原可能为A.变形杆菌B.葡萄球菌肠毒素C.副溶血性弧菌D.沙门菌属E.肉毒梭菌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而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有时在试题中提供了与案例相关的辅助或假设信息,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回答问题。某一筛检乳腺癌的试验,检查经活检证实患有乳腺癌的10

34、0O名妇女和未患乳腺癌的100o名妇女,检查结果患乳腺癌组有900名测得阳性结果,未患乳腺癌组中有100名阳性。135.该试验的敏感度是.25%B. 10%C. 90%I).30%E.12%136.该试验的特异度是A. 90%B. 10%C. 25%I).30%E.12%137.该题所述筛检工作阳性预测值是A. 30%B. 10%C. 25%I).90%E.12%138.该题所述筛检工作的阴性预测值是A. 10%B. 90%C. 25%I).30%E.12%1987年7月,大西洋上一艘远洋货轮上发生了一起军团菌爆发流行。该货轮起航时载有350名乘客和50名船员。在佛得角群岛停留时(6月30日)

35、,有1/7的乘客离开,随后,在7月份第一周内,船上有30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随后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因处理得当没有发生死亡。症状持续一个月。139.7月1日至14日,军团病的累计发病率是(7月1日零点时船上的人口作为危险人口)A. 0.125B. 0.143C. 0.333D.该资料不足以计算E.以上都不对140.7月7日(7月份第一周的最后一天)军因病的患病率是A. 0.234B. 0.075C. 0.045D. 0.066E.以上答案都不对141.7月14日军因病的患病率是A. 0.121B. 0.132C. 0.450D. 0.104E.用该资料不能计算水俣病是

36、首先在日本出现的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142 .它是由于食用了富含下列哪项的鱼贝类而引起的A.无机汞B.有机汞C.甲基汞D.氯化甲基汞E.甲基汞和乙基汞143 .这是下列哪项的一种疾病A.全身性B.中枢神经系统C.生殖内分泌系统D.骨骼系统E.心血管系统144 .哪种因素与水俣病的发生相关关系不肯定A.鱼贝类甲基汞含量高B.母亲在水俣湾打鱼为生C.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D.化工厂排放无机氯E.饮用含无机氯的水某村一家人收了花生后未晒干即储存起来,日后家人进食该花生仁后,出现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明显黄疸,一人出现腹水,下肢浮肿,最后死亡。145 .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A.亚销酸盐食物中毒B.

37、N-亚硝基化合物中毒C.黄曲霉毒素中毒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E.肉毒毒素食物中毒146.要去除毒素,较好的方法是A.挑出玉米仁霉粒,晒干B.根轧加工玉米仁C.加水搓洗D.加碱去毒E.紫外线照射卫生学模拟试题(三答案1.C2.A3.D4.C5.D6.D7.C8. E9.B10.B11.B12.B13.E14.A15. D16.D17.E18.B19.B20.D21.E22. D23.E24.E25.B26.B27.28.D29. C30.A31.D32.E33.C34.D35.C36. B37.B38.B39.C40.C41.A42.A43. B44.C45.B46.C47.1)48.C49.

38、A50. A51.D52.A53.B54.C55.E56.B57. 58.C59.B60.E61.E62.B63.D64. C65.C66.C67.B68.A69.E70.E71. C72.E73.C74.E75.A76.A77.D78. B79.A80.81.C82.E83.A84.D85. C86.B87.B88.B89.E90.D91.E92. E93.D94.C95.B96.D97.B98.A99. C100.B101.E102.E103.B104.C105.D106. E107.D108.B109.A110.D111.E112.A113. D114.E115.A116.E117.C118.C119.D120. E121.A122.C123.B124.E125.E126.C127.1)128.C129.B130.E131.B132.B133.B134.D135.C136.A137.D138.B139.B140.C141.A142.C143.B144.E145.Di46.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