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成型技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艺的成型技法.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陶艺成型技法,所谓成型,就是运用各种外力,将练好的泥料,进行变形塑造的方法。陶艺成型是塑造形体的工艺过程,塑造作品的目的不同,其采用的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全相同,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捏塑成型,印坯成型、挖空成型和模具注浆成型等。每种成型工艺自成一体,各具特色,还可将成型工艺结合运用,其方法多种多样。熟悉和掌握各种陶艺成型技术,是将黏土变成陶艺作品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泥条盘筑成型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手段,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采用了此成型方法。现代陶艺将这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继承下来,结合现代思维意识,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成型艺术形式。一、泥条盘筑成型的特点
2、泥条盘筑是用双手搓成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从下至上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律连接在一起,泥条可以弯曲、变化,累积成所需要的形体。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为我们施展才能、抒发情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一节 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二、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手法 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步骤相对严谨,大致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在转盘上放置木板,木板上放一张报纸,以防止作品底部与木板黏结,也可以防止作品在干燥过程中底部收缩开裂。其次,将泥料搓成圆条,圆条的粗细由作品的大小决定,一般直径在左右。
3、先用泥条在报纸上摆放出作品的底部外形,然后层层向内叠加,盘卷成圆饼状,并将泥条之间用手抹平,使其相互结合紧密,再用手拍打成需要的底部厚度。在已完成的底部边缘用泥条层层向上盘筑,每盘筑一层需用手扶住外形。最后 用另一只手或工具将形体内壁的下层和上层之间抹平,使泥条间无缝隙且结合严实。根据设计的造型走向,逐渐弯曲变化,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直至泥条盘筑完成。,第一节 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A 搓泥条,B 盘筑作品底的外形,C 盘筑作品底部,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D 将作品底部抹平,E 从底部向上盘筑,F 将作品内壁泥条和泥条间用手或工具抹平、压紧,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G 一边向上盘筑,一边抹平内
4、壁,H 盘筑过程中的外形变化,I 盘筑过程,J 盘筑过程完成,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K 用泥条点缀外形,L 更多的点缀,使作品具有韵律感和节奏变化,M(中国)李阳 烧制好的泥条盘筑作品,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的注意事项:(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否则会困烧制而开裂。(2)作品盘筑到一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问题,应立即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边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潮湿,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重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时需要同时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平衡。(
5、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因收缩不一致而开裂。(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同种泥料合成的泥浆)涂于泥条和泥条之间。以增强黏度。,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三、泥条盘筑成型的表面效果 泥条盘筑成型是一种成型方法,同时也是陶艺独特的装饰表现形式。在泥条盘筑的过程中,可以明确感到作品表面泥条走向形成的手印痕迹、肌理,条纹装饰和形体之间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l.手压痕迹:不同的手压痕迹会产生不同的手工味。一层一层泥条用手指向下按捺,使泥条之间结台紧密,又保留了手工的按捏痕迹,产生一种自然而有节奏的肌理装饰效果。(图156)2.线形装饰:在泥条盘筑的过程中,根据作品外观效果的需要,泥条可上可下,可
6、长可短、可粗可细、可横可竖、可宽可窄,从而使不同的盘筑手法筑出的线型变化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图157)3.镂空:泥条的盘筑形式可塑造出陶艺中特有的镂空效果。在泥条之间盘筑时,上面的泥条局部向上拱起,形成曲线,使局部与下面的泥条保持距离,可得到镂空手法的虚空间效果。(图158),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图156(中国)陈琦 陶艺,图157(中国)李东 盛放,图158(中国)王崇东 陶艺,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在陶艺创作中,可根据成型和装饰需要,结合其他成型手法灵括运用。如泥条与泥板结合、泥条与捏塑结合等,使作品更具泥感、手感和肌理的表现力。,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最为常用的成型
7、方法之一。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使其通过外力作用可达到想要的泥板形状,并可任意切割和搓捏。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表现力丰富、体现艺术个性的有效成型方法。一泥板成型的特点 泥板成型在陶艺作品中应用广泛,形式多样。较干的泥板,有非常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挺直,棱角转折分明、结构明确、肌理丰富、有棱有角的器皿性陶艺造型,如同木工制作,称为“黏土术工”。较湿的泥板,掌握得好,也有较强的站立性,可任意扭曲、卷台、裁剪和裁缝,便于表现随意性、自由性强,具泥性、泥感,肌理丰富,有个性的圆筒状陶艺作品。,第二节 泥板成型,二、泥板的制作 不同的泥刮制作方法可使泥表面呈现不同的质感、压痕和肌理。常见的泥板制作方法有以下
8、几种:l 陶拍或木板拍打法 用木板或木棒拍打泥团,泥团容易成板状。在木板或木棒上包捆不同质感的纤维线、麻布等,会在泥板表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图159)2 手掌拍打法 用手拍击泥团成泥板是一种最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拍出的泥板表面柔软,质感丰富,显现手工痕迹,有种亲切感。因用手拍击泥团力量有限,不宜制作太大的泥板。(图160)3.擀压法 利用特制圆形木棒或钢管擀压泥团,泥团容易成板状。还可用不同厚薄的术条做泥板厚薄标尺,使泥板的厚度均匀。因擀压祛压力大,面也宽,可制作较大的泥块。泥板擀压好后,可在表面放置麻布纤维网,树叶等材料能在泥板表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图161)4切片法 将泥揉好后堆积成
9、矩形泥堆,将特制的标尺木板放在泥堆两边,调准厚度,选用钢制切割线,把泥堆层层切割成泥片。,第二节 泥板成型,图159 陶拍打成的泥板,图160 手掌拍打成的泥板,图161 擀压成的泥板,图162 切割成的泥板,第二节 泥板成型,三、泥板成型的方法 泥板成型工艺的手法多样、非常丰富,不同的创作形式、表现效果需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其中,棱角成型和卷筒成型两种基本的成型工艺是陶艺创作必须了解和掌握的。1棱角形成型法:计算出棱角形作品各面的尺寸,按大小要求在制作好的泥板上切割成不同形状的面,待泥板干燥到有较好的站立性时,用篦刀或锯条刮毛泥板黏结面,涂上泥浆,以增加黏结的强度。然后把两块泥板黏结面台上,
10、用手轻轻按压,再用泥条在两块泥板的内直角处用手指压实、压平,增加板与板之间的黏结度。用以上方法一块一块依次黏结,直至棱角形作品完成。待作品干燥到一定程度,表面用工具加工,并作刻画、肌理、色釉等装饰后入窑烧制。(图163A-图163H),第二节 泥板成型,图163A 在泥板上用陶针勾画出作品的各面,图163B 用工具刀切割出各面,图163C 各面的黏结处用陶针打毛,涂上泥浆,第二节 泥板成型,第二节 泥板成型,图163D 各面的相互黏结,图163E 内部各块的黏结处用泥条填充、压紧、压实,图163F 继续黏结各面,图163G 表面刻画及点缀装饰,图163H 烧制好的泥板棱角成型作品,第二节 泥板
11、成型,2.卷筒形成型法。将设计好的卷筒造型计算出高与宽的延伸尺寸。把已经制好的泥板切割成相应尺寸的形状,待干燥到有比较好的站定性时,用手将泥板托住,竖立起来,利用泥的柔软性和可塑性将泥板卷成简状。用篦刀或锯条刮毛泥板黏结面,涂上泥浆或水,增加黏结度。将黏结面合上,用手轻轻按压。然后根据造型需要采取捏、按、压等手法调整外形,井作表面装饰,直至卷简成型工艺完成。(图164A-H),第二节 泥板成型,图164A 在泥板上用陶针勾画出作品的延伸比例,图164B 用工具刀切割掉外形边缘,图164C 将泥板合拢成筒状,第二节 泥板成型,图164D 将筒状体书里,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泥板上,图164E 合拢处涂
12、上泥浆,用手压紧、压实,图164F 用工具刀切割和调整外形,第二节 泥板成型,图164G 表面装饰,图164H 烧制好的泥板卷筒成型作品,第二节 泥板成型,泥板成型的注意点:(1)制作较大的陶艺作品泥板可厚一些,干一些,以便更好地站立。(2)不同黏结面的泥板湿度要相同,否则容易开裂。使泥板干湿一致的方法是把所有已切割好的泥板摊干到一定程度,再叠在一起用塑料袋包好,让它们之间的水分均匀分布。(3)大型陶艺作品需用较长时间的黏结,第三块还末黏结,第一、二块已经干燥或收缩,这就需要将已完成部分用塑料布包好,待作品全部黏结完后再将塑料布打开,使坯体水分均匀蒸发、干燥。(4)泥板成型的黏结最好能采用斜口
13、黏结,可增加强度。(5)有些需密封的造型,最后一块泥板无法用手或工具从里面压实,因此,最好将接口处切成内高外低状,采用此法,黏结强度略微增强。,第二节 泥板成型,四、泥板成型的效果 泥板成型是陶艺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造型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泥的柔软性、站立性和材质肌理效果。l.泥性 泥板的柔软性、亲和力、自然的弯曲和具有弹性的风范使人产生一种心情舒畅的快感。在泥板成型中巧妙地运用其特点将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在泥板表面和泥板边缘的切割面充分显现出实在、厚重、粗犷、毛糙古朴的泥料质感。(图l65)2.肌理 泥板表面的压痕或削刮效果是陶艺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肌理痕迹是陶艺元素的语言表达,是其他艺术形
14、式所不具备的。(图166),第二节 泥板成型,图165(中国)李霁 积淀(泥性表达),图166(中国)许雅柯 人之初(底座的肌理表达),第二节 泥板成型,捏塑成型是徒手捏制的一种陶艺成型方法。它是在泥条和泥板成型的基础上自成一体的一种手工味极强的塑造形式,除了能捏塑一些简单小型的作品外,也能捏塑大型复杂的作品。一、捏塑成型的特点 捏塑成型的塑造手法很多,捏塑的内容也很丰富,一般要求陶艺家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基本上是一次性将作品塑造完成,不做大的调整和修改,保持原始的手工痕迹,具有自然、随意、活泼,趣味性、人情味很强的造型特点。,第三节 捏塑成型,二捏塑成型的塑造手法 捏塑成型一般分为捏塑
15、成型和捏塑黏结成型两种。捏塑成型适合做一些较小的陶艺作品,捏塑黏结成型适合做一些较大而复杂的陶艺作品。l.捏塑成型 用手将泥团拍成泥饼状,用拇指和食指捏夹住泥饼中夹,边捏塑,边转动,慢慢将所捏塑的造型展开到所需形状。将造型反扣,捏塑出作品的底部。再将造型放正,对造型进行反复调整,直至作品完成。(图177A-E),第三节 捏塑成型,图177A将泥揉成泥团,用手指将泥团中央按压成碗状,图177B用手指夹住边缘,便捏塑边转动,图177C 对雏形进行调整,第三节 捏塑成型,图177D 直至捏塑完成,图177E烧制后的捏塑成型作品,第三节 捏塑成型,2.捏塑黏结成型 将复杂的陶艺造型分解成若干小段来捏塑
16、,并相互黏结。首先用手将立体部分的泥团捏塑成筒形,再捏塑出第二段,迅速与第一段黏结。每黏结一段,要及时对造型进行调整,依此类推。黏结好大的形体后,表面可作一些点缀装饰,达到设计的要求,直至作品完成。(图l78A-D),第三节 捏塑成型,图178A(前面步骤同捏塑成型)将一二段做外形处理,图178B再黏结第三段并进行外形调整,第三节 捏塑成型,图178C 最后做一些点缀装饰,直至最后完成,图178D烧制后的捏塑黏结成型作品,第三节 捏塑成型,捏塑成型的挂意事项:(1)泥料不宜过干或过湿,过干可塑性弱,易开裂,过湿黏手,易变形。(2)手工捏塑时尽量保持坯体厚薄一致,防止收缩或烧制时变形。(3)手工
17、捏塑的特点就是手工的自然味十足,在黏结时注意不要损伤表面的手印效果。(4)每小段黏结时,将手伸进去,用泥条在接缝处压紧、压实。,第三节 捏塑成型,三、捏塑成型的效果 捏塑的手工成型体现出泥料的本质面貌特征,它利用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在人为的和有意识的外力作用下将泥性从死板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体现出具有人情味和自然味的艺术生命力,表现出原始而古朴的艺术风格。它和较严谨的艺术风格相抵触,适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审美倾向,能使人得到较为直接的心理体验。(图l79),第三节 捏塑成型,图179(中国)欧阳敬亭 湖石(捏塑成型),第三节 捏塑成型,第四节 拉坯成型,拉坯成型是古代到现代应用最为广泛的圆体形成型
18、工艺和手法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成型方法。传统辘轳车的发明为圆器拉坯成型和整体修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现代多利用拉坯机制作器皿类圆形陶艺。一、拉坯成型的特点 拉坯成型的主要特点是将揉好的泥料放在拉坯机轮盘中心,利用人力或电力使轮盘转动,通过手的操作使泥料成为空心圆柱体,再依据所需形态,拉制成器皿类陶艺作品。,二拉坯成型的拉制方法 拉坯成型除拉制规整的器皿外,也可拉制随意性的变形器皿。一般情况下,拉制规整的陶艺,技术性要求高;拉制随意性的陶艺,要求造型能力要强。l.规整形的拉坯陶艺。用双手将揉好的泥团甩入未转动的拉坯机轮盘中心压实,然后启动轮车,两手臂支撑在大腿上,用双手将旋转的泥团固定在盘中,并用力
19、扶正。将泥料自下而上拉升成圆柱状,并保持泥料在中轴上定稳,不晃动。再把圆柱状泥团向下压,并把泥料拉制成口部略向内窝的泥柱,将右手插入泥柱中心,由下至上,由内向外慢慢推压扩大,将泥料拉制成内空的圆橘状。通过拉坯技术和造型的结合,利用旋转的动力将泥料拉制到需要的厚度,并扩大成需要的形体。待坯体略干用钢丝切割底部,将坯体放在事先准备的木板上,规整形的拉坯成型完成。(图l80A图l80I),第四节 拉坯成型,图180A将泥团放在转盘中央,启动拉坯机,图180B双手用力将泥团扶正,图180C将泥团向上提拉,第四节 拉坯成型,图180D将手指深入中央,形成窝状,图180E一只手扶住外形,另一只手深入中央使
20、内部扩大,图180F将雏形向上提拉逐渐改变外形,第四节 拉坯成型,图180G 双手将口沿向外扩展,图180H 用泥扒修整外形,图180I用细钢丝切割转盘上的坯体,拉坯作品完成,第四节 拉坯成型,2 变形的拉坯陶艺 变形的拉坯和规整的拉坯手法完全一样,不同的是变形的拉坯在拉制完作品的雏形后较多利用轮盘的旋转和手指的控制,使其坯体有明显的横向手指凹凸痕迹和后期对雏形的造型处理。拉制完作品的雏形后,关闭拉坯机,用双手将处干湿润和柔软状态的形体作按压、切割等形式处理,获得变形的拉坯成型陶艺。(图181A图l81F),第四节 拉坯成型,图181A按规整拉坯方法拉制好作品的雏形,图181B双手扶住坯体口沿
21、两侧,向内挤压,图181C用手指将另一侧外沿向外推拉,第四节 拉坯成型,图181E直至作品完成,图181F烧制后的变形拉坯作品,第四节 拉坯成型,三、拉坯成型的修坯 规整形拉坏陶艺的表面多要上釉或进行工整的装饰,这就要求坯体表面平整、光滑。要达到这种光洁效果,就需要修坯。修坏也叫刮坯,它是将干燥到一定程度的圆形规整坯体,放在拉坯机上固定,再启动轮车,用铁制刀具在坯体的内外旋削,使之达到所需的光滑程度和厚薄一致的要求。(图l82A图182E)拉坯成型的注意事项:(1)将泥团向轮盘抛甩的力量可使泥团紧紧黏附在轮盘中;(2)拉坏用的泥略干为好,特别是拉制较大作品,因为泥料过湿,站立性弱;(3)拉坯时
22、,作品的尺度应考虑坯体的收缩系数,适当放大;(4)拉坯时要用力均匀,否则拉制出的坯体烧后会在器皿表面产生泥埂状旋纹缺陷;总之,拉坯成型和修坯是技术性较强的工艺,对混性干湿、轮车转速以及手的操作技巧都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拉制较大均作品,需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第四节 拉坯成型,图182A 将已干的规整坯体反扣在装盘上,用修刀修理底部,图182B 修理底沿,图182C 修理口沿,第四节 拉坯成型,四、拉坯成型的效果 拉坯成型从成型角度而言是一门纯技术工艺,它只是一种塑造方法、一种造型手段,不是陶艺创作的目的。拉坯成型制作的器皿类陶艺,是利用器皿的审美特征塑造的陶艺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它
23、的艺术形式除造型外,更重要的是形体的完美和初坯成型后的艺术处理,以及考虑到形体与表面相互协调的装饰。通过对初坯进行挤压变形、切割、镂空、雕刻、上釉等的艺术加工,体现出拉坯成型的独特艺术效果。(图l83),第四节 拉坯成型,图183(中国)王有用 卉,第四节 拉坯成型,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外塑内挖成型是其它陶艺成型工艺难以替代的。它塑造方法同泥塑一样,所不同的是泥塑的内部可以用木、铁等材料做支撑,而陶艺必须直接由泥料塑造。由于陶艺造型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有些雕塑类陶艺和器皿类陶艺的外形变化微妙,造型复杂结构严谨,如用其他成型工艺很难达到要求,就要选择外塑内挖成型工艺。一.外塑内挖成型的的特点 主
24、要表现为塑造作品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可以解决泥条、泥板成型工艺不能解决的问题,使形体张扬而富有变化,结构纹理凹凸清晰,同时可根据作品的大小、倾斜度、延伸部分的需要,调整坯体厚薄,加固坯体结构,支撑泥坯重量,使作品展现复杂、多变的形体。,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二.外塑内挖成型的制作工艺雕塑类陶瓷的外塑内挖成型。首先用泥料塑造出作品的造型,待作品外表的泥料略干,可塑性不强时选择钢丝或锯条将作品从上至下横成向切割若干小段。每小段用挖刀挖空,留出作品外形坯体。然后将每段坯体的剖面用锯条打毛,涂上泥浆,从下至上黏结。将手伸进坯体腹内用泥条在上下段之间用力填充,使其黏结牢固。黏结完毕后,修整好每节表面的黏结
25、处,并做外装饰,外塑内挖的制作工艺完成。(图174A-N)。,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图174C取下上面第一块,图174B用细钢丝将雏形从上而下分割,图174A采用雕塑手法塑造作品的雏形,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图175D接着取下第二块,图174E继续取下第三块,图174F将取下的每段雏形内部挖空,保留一定的坯壁,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图174H底段挖空后将其反扣,修理底部在中央部位挖个洞,图175G 将每段都掏空,图174I用陶针将坯体剖面打毛,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图174J涂上泥浆,图174K从下而上层层黏结,图174L直至黏结完成,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图174M用泥条将外形的黏结处填平,
26、压紧、压实,图174N(中国)苏皓 烧制后的外塑内挖类作品,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2.器皿类陶艺的外塑内挖成型。先根据器皿陶艺的大小,留有余地地制好泥坯,放在干燥处晾干,干燥到切割时坯体不变形、不滞刀为好。然后在泥坯上画出造型的切割线,将泥坯切割成所需的雏形。用挖刀将内部挖空。再将雏形反扣,挖好底足,待底足修整完,再将雏形放正装饰器皿表面,直至作品完成。(图175A图l75E)外塑内挖成型的注意事项:(1)在挖内部泥料时要注意坯体的厚薄,作品的下部分坯体可厚一些,上部可薄一些。(2)坯的干湿程度很重要,内部泥料挖掉后,过湿的坯体无支撑性,易变形;泥料过干难挖,坯体易开裂。(3)在挖内部泥料时难
27、以掌握坯体厚度,需要一手挖泥,另一只手扶住坯体,挖泥时稍微地颤抖,会传到扶住坯的手,以便判断坯体的厚度。,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将泥坯的外形切割成需要的形体,选用合适的挖刀将雏形内部挖空,然后将雏形反扣,修理底部,放正雏形,装饰表面,作品完成,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烧制后的外塑内挖器皿类作品,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三、外塑内挖成型的效果 外塑内挖成型是现代陶艺成型较为方便和简捷的塑造方法。它的视觉想象既理性又随意,既严谨义奔故。其创作方法自由,造型程序简便,较多地摆脱了工艺制作过程的约束,因而其造型更能表现陶艺家的创作意图,具有较强的空问感和丰富的审美效果。(图176),第五节 外塑内挖成型,
28、(美国)赛吉.伊桑布 被动的观察者(外塑内挖成型),第六节 模具成型,模具有钢模木模、塑料模、石膏模等,现代陶艺一般选用经低温煅烧后失去部分结晶水的二水石膏来制作模具。这种石膏可在较短时间内凝固。干燥后有较好的吸水功能。在陶艺创作中,使用石膏模具,石膏的毛细管有吸水作用,可将泥料或泥浆里的水分吸收,使泥料或泥浆硬化、干燥而成型。一、模具成型的特点 模具的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是现代陶艺常使用的成型方法。石膏模具的翻制有两种:一种是“活模”,另一种是“死模。活模用泥巴分块翻制,它模壁较厚,便于吸水,适合用于批量注浆成型。死模适宜于大型、复杂作品的印坯成型,它模壁薄,易损坏,一般只能用几次。总之,模具
29、成型最大的特点是复制作品原样,对于复杂的陶艺造型和纹饰来说,它能够反复克隆同样造型和相同纹样的作品,是制作相同系列造型的捷径。,第六节 模具成型,三、模具成型的制作工艺 1模具印坯成型。根据作品表面效果的需要,可制成泥板、泥点或泥条。把泥板分别放入每块石膏模具中,用手指压紧、压实,使泥板和模具间无缝隙。把每块模具边缘的泥片做得略高一些,以便相互间黏结,在泥片接缝处用锯片或陶针打毛,涂上泥浆然后将第一块模具合上压实,将手伸入坯体内用泥条将接缝处压实、压平。接着将全部的模块按以上方法完成,并接好底板,用绳将模具捆扎好,待模具里的坯体硬化,有一定的站立性,与模具脱离时打开模具,取出坯体,最后将坯体的
30、接口处修整好模具印坯制作便完成了。(图171A-P),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171A切割泥板,图171B 将泥板放置在模具内壁中,图171C 每块模具中均放置泥板,用手压紧、压实,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171D用沙包均匀拍压泥坯,使泥坯与模具很好结合,图171E用玻璃刀修整泥坯边缘,泥板比内壁略高,便于黏结,图171F用陶针将泥坯边缘打毛,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171G涂上泥浆,图171H合拢模具,图171I将手深入到坯体中,用泥条在泥板之间黏合,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171J模具合拢完毕,用泥条在底边加固,图171K将模具在外部加固,以防模块松动,图171L将加固好的模具竖起来,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
31、171M待泥坯略干后,取掉模块,图171N取掉全部模块,图171O将捏塑部分重新黏结,模具印坯制作完成,图171P烧制好的模具印坯作品陶艺 刘玉成(中国),第六节 模具成型,2 模具注浆成型 先将做好的石膏模具合拢,用绳扎紧,捆好。将模具倒置,注浆口向上,注入泥浆。待模具内壁的泥浆吸附到所需的厚度时,通过注浆口将多余的泥浆倒出,并将注浆口向下放置,直到多余泥浆逐渐排出。待坯体稍硬化,有一定站立性时,打开模具,取出坯体,将坯体的接口修整好。模具注浆制作便完成了。(图l72A-J)模具成型的注意事项:(1)印坯和注浆的坯体厚度要根据作品的大小而定,大的可厚些,小的可以薄些。(2)倒完泥浆的模具一定
32、要倒置,注浆口向上,这样坯体内壁平滑,不会出现泥头或乳头状泥钉。(3)凡注浆成型的坯体底部的注浆口需修整平滑、干净,以防收缩和烧成时开裂。(4)修坯是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中较重要的环节,因为从形体设计制作到翻模、注浆取模的过程中形体伤害易被损伤,修坯的过程是恢复其原貌及再创作的过程。,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172D将模具倒置,使残留的泥浆慢慢流出,图172E待坯体有一定硬度后,放正模具,削掉注浆口,图172F打开模具,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172H用工具修理模缝,图172I用海绵浸水修整坯体表面,图172J烧制后的模具注浆成型作品,图172G取出坯体,第六节 模具成型,四、模具成型的效果 模具成型的效果主要表现为重复的连续性和系列性,以多个相同的重复造型组合在一起,产生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相同的造型与不同的装饰和色彩变化,展现出相对的空间占有和视错效果,产生不断重叠的影像,增强现代构成和展示设计的艺术特色。(图173),第六节 模具成型,图173 中国 周晓亚 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