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06471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经典实验.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合作用经典实验,MADE BY 木木乔,光合作用发现史,1648年海尔蒙特实验 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 1880年德国恩吉尔曼实验 20C30S美国鲁宾、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1648年海尔蒙特实验,1648年,一位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棵重25kg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木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以后,他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制作了桶盖。五年以后,柳树增重80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100g,海尔蒙特为此提出了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这一观点。,1648年海尔蒙特实验,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树,把柳树增重和土

2、壤减重作为变量,比较后得出植物需要水的结论。做桶盖防止灰尘进入,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做到控制实验条件。,1648年海尔蒙特实验,缺漏: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只能认识到植物生长与水的关系。,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支小白鼠分别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熄灭了,小白鼠也很快死去。又将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这个玻璃罩内,小白鼠不容易窒息而死。后来又用一纸盒将玻璃罩罩住,使它不接受光线,重复两次实验不能得到上述的实验结果。,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对照组:有无绿色植物;有无光照。巧妙地利用蜡烛的燃烧状况与小白鼠的生存状况来表示玻璃罩内氧气的含量。充分证明了

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事实。,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启示:控制试验条件设置对照组显性化实验现象,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然后让一个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把这个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除去叶片含有的叶绿素,再滴加碘酒,发现遮光部分无颜色变化,暴光一半则呈深蓝色。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将绿叶在黑暗下放置几小时,使其中淀粉含量为零。将叶片曝光一半遮光一半,控制变量。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除去叶绿素,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易于观察。利用碘蒸汽处理显示出淀粉含量。,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单一

4、变量。对照试验。,1880年德国恩吉尔曼实验,先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黑暗的环境里,先用极细光束来照射水绵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部分附近。如果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说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880年德国恩吉尔曼实验,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水绵不仅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排除实验前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先选极细光束,用好氧细菌检测,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

5、氧的部位;而后用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做对照,从而证明了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并且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1880年德国恩吉尔曼实验,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控制试验条件。设置对照组。,20C30S鲁宾、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成功地进行了另一个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 H2O和CO2,使它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的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H2O和 C18O2。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18O2,第二组释效的氧全部是O2。这个实险的

6、目的是为了证明了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20C30S鲁宾、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证明物质在植物内的转化转移。充分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物中元素的来源。,变式训练,例1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例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把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A.被遮盖的部分颜色变浅。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他部分变成蓝色。C.叶片无

7、明显的颜色差别。D.遮盖部分绿色深,其他部分绿色浅。,例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例4 下列哪一组生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苔藓和蘑菇 B.蕨类和种子植物 C.草履虫和酵母菌 D.细菌和病毒,例5 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例6 植物呼吸作用的进行是在()A白天 B晚上 C中午 D全天,例7 下列有关光合作

8、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繁荣的基础B、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C、光合作用在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进行D、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例8: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 时,透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例9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

9、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例10 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

10、用形成淀粉,例11:萝卜是C3植物,图1为萝卜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解。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该过程中能使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色素是。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的NADPH与NADP+含量相等的情况下,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图2中绘出叶绿体中NADPH含量的变化曲线,类囊体薄膜,叶绿素a,例12 在A、B两玻管内盛有稀葡萄糖溶液20mL。在A管内加入一不定数目的某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B管内加入数目相同的另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再向两玻管液体内充入空气后,迅速将玻管密封,放置在光照明亮处。实验员每隔一定时间从两破管内分别取出少量溶液,测定内含O2和CO2浓度,历经3h,其数值变化如图5-11所示。然后撤去光照,再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双历经3h。问:(1)A管内液体呈何种颜色?说明判断依据。(2)在最初3h内,两玻管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否都下降了?清说明理由。(3)撤去光照后3h内,AB出两管液体中O2和CO2浓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并把变化情况画在上述两图的右半部分。,绿色 A管中单细胞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内必含有叶绿素,A管内葡萄糖浓度不会下降 A管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糖类合成大于消耗,B管内葡萄糖浓度会下降,B管内生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可要消耗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Ee Nn 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