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07176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冯雪君,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教材与参考书籍,教材韩正铜主编,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籍1.甘永立主编,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七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阎荫棠主编,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3.张玉等主编,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4.章玉麟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5.甘永立主编,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习题试题集(第五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成绩评定笔试(闭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含实验、作业、出勤)占30,课程章节结构及讲授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孔、轴尺寸精度设

2、计与检测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第五章 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第六章 圆锥公差与检测第七章 键联结的公差与检测第八章 圆柱螺纹公差与检测第九章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第十章 尺寸链第十一章 新技术在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中的应用,第一章 绪论,本章内容概述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系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1 概 述,公差 加工零件时,从零件的功能看,不必要求零件几何量制造得绝对准确,只要求零件几何量在某一规定范围内变动,保证同一规格零件彼此充分近似。此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公差,1-1 概 述,机械设计过程常可以分为系统设计、参数设计

3、和精度设计三个阶段系统设计是确定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总体布局,以保证总体方案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机械系统设计主要是运动学设计,如传动系统、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又称运动设计,1-1 概 述,参数设计确定机构各零件几何要素的公称值,故又称结构设计参数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保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工作寿命。,1-1 概 述,精度设计确定机械各零件几何要素的允许误差,也称公差设计精度设计主要依据是机械的静态和动态精度要求。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公差应尽量规定得大些,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1-1 概 述,几何量检测定义 检测是检验与测量的统称。测量的结果能够获得具体的数值;检验的结果只能判断合格与否。几何量

4、检测是指对零部件和整机制造完工后进行测量和验收过程。,1-1 概 述,几何量检测目的对加工后零件作出合格性判断通过检测,寻找产生不合格产品根源,以便调整加工工艺系统,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不合格品,减少以致消除废品,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互换性及其种类定义 指某一产品与另一产品在尺寸、功能上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也就是说,按同一规格产品图样要求,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制造出来的一批零部件,在总装时,任取一个合格品,就能完好地装在机器上,并能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要求。这样的零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互换性分类按互换性程度或范围完全互换(绝对互换)零

5、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任何选择、修配与辅助加工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可将零件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后进行加工,而在零件完工后,经测量后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按相应组进行装配(即大孔与大轴相配,小孔与小轴相配),既可保证装配精度要求,又使加工难度减小而降低制造成本。但这种互换仅在同组内零件之间进行,为不完全互换。,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说明使用要求、制造水平与经济效益无矛盾时,可以采用完全互换,反之,使用要求较高,制造水平受限,可采用不完全互换;装配时需附加修配或辅助机加工的零件不具有互换性;实现不完全互换性方法有分组装配法与调整法,按互换性使用要求

6、几何参数互换 通过规定几何参数的公差保证成品的几何参数充分近似的互换,又称狭义互换。本课程主要研究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功能互换 要保证零件使用功能要求,不仅取决于几何参数一致性,还取决于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等参数的一致性。通过规定功能参数(如材料力学性能、理化性能等参数)的公差所达到的互换为功能互换,又称广义互换。,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按互换性应用场合外互换 是指部件或机构与其相配件间的互换性。如滚动轴承内圈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圈外径与机座孔的配合。内互换 是指在厂家内部生产的部件或机构内部组成零件间的互换,如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装配。说明:为使用方便,一般内互换才

7、采用不完全互换,且局限在厂家内部进行,而外互换采用完全互换,适用于生产厂家之外广泛的范围,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互换性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产品设计 采用具有互换性标准零部件,大大简化绘图、计算等设计工作量,也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缩短设计周期产品制造 同台设备的各个零部件可分散在多个工厂同时加工。,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产品装配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装配作业顺利,易于实现流水作业或自动化装配,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作业质量产品使用 容易保证其运转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使用价值。产品管理 在技术和物资供应以及计划管理方面,便于实现科学化管理,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标准

8、与标准化标准 标准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科学简化、优选和协调,经一定程序审批后所颁发的统一规定。,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标准分类按一般习惯分:技术标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按作用范围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按标准在标准系统中地位与作用分:基础标准、一般标准按标准法律属性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按对象的特性分:基础、产品、方法、安全、卫生、环保标准,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标准化 GB/T3935.11996的规定,“标准化”定义: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和

9、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重要手段,是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必要前提,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标准化显著特点是标准的国际化,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数值分级制度与优先数系数值分级制度 各种产品功能与几何参数都要用数值来表述,而此数值具有扩散传播性。经过反复扩散传播后,会造成相关产品规格参数繁多杂乱,给组织生产、协作配套以及使用维修等带来很大困难和浪费。必须从全局出发,对各种技术参数加以协调、简化和统一数值分级制度,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你可知道粗糙度为什么是0.8,1.6,3.2,6.3

10、,12.5?你可知道油缸缸径为什么是63,80,100,125?你可知道油缸压力为什么是6.3,16,25,31.5?你可知道螺纹规格为什么是6,8,10,12,14,16?,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优先数系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 普遍采用优先数系为一种十进制(“十进制”是指数列的项值中包括1,10,100,和1,0.1,0.01,这些数)的近似等比数列数列中两相邻数相对差为常数数列中各数经乘、除、乘方等运算后还是数列中的数,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为满足我国工业生产需要,国标规定5个系列国标优先数系Rr(R5、R10、R20、

11、R40、R80)公比qr等于10的开r次方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常用值)见表1-1(优先数系中每个数值称为优先数),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派生系列 在Rr系列中,每逢P项选取一个优先数组成新的系列。派生系列用基本系列代号之后加一斜线和表示项数的数字(2,3,4)来表示。例如:R5/2:1,2.5,6.3,16,40,100 R10/3:1,2,4,8,16,31.5,63,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为什么大螺丝从M36直接跳到M40?为什么齿轮的传动比有个6.3或者7.1?为什么外协厂打电话来说140的方管没有,而有120和160的?,一般来说第一序列就是R5序列。R5数系比R2

12、0数系优先。,课程涉及到的尺寸分段、公差分级、表面粗糙轮廓度参数系列等都是按优先数系制定的实际优先数系选用规则(2条)先基本系列后派生系列基本系列选用遵守“先疏后密”,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测量几何量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其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测量过程4要素被测对象:本课程主要指几何量,即长度、角度、表面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齿轮的各种几何参数。计量单位:长度计量基本单位为m,常用单位有mm、m;角度单位是rad或度、分、秒测量方法: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

13、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长度基准和尺寸传递长度基准:1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所经过的距离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为了保证长度量值的准确、统一,必须把复现的长度基准量值逐级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所应用的计量器具和工件上去(图1-1),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图11 长度量值传递系统,量块量块又称块规,是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面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其工作长度的高精度量具。两个量块的测量面或一个量块的测量面与一个玻璃(或石英)平面的测量面之间具有相互研合的能力,称为量块测量面的研合性,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量块长度和偏

14、差的有关术语量块(测量面上任意点)的长度:自测量面上任意点到与其相对的另一测量面间的垂直距离量块的中心长度:量块一个测量面的中心点到与其相对的另一测量面间的垂直距离量块长度的标称值:指刻印在量块上用以标明其与主单位(m)之间比值的量值,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量块长度的实测值:指用一定的方法,对量块长度进行测量所得到的量值量块的长度变动量:指量块任意点长度中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的绝对值量块的长度偏差:指量块长度的实测值与标称值之差,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量块的精度等级量块的分级JJG146-94量块检定规程规定量块制造精度为6级:00、0、K、1、2、3级。其中00级精度最高,精

15、度依次降低,3级精度最低。量块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量块长度极限偏差(D)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Tv,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量块的分等JJG146-94量块检定规程规定量块检定精度为6等:1、2、3、4、5、6等,其中1等的精度最高,精度依次降低,6等精度最低。量块分“等”的主要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允许值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Tv。,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说明: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量块长度的标称值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应以经检定后所给出的量块中心长度的实测值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制造误差的影响,仅包含检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量

16、块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比量块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量块的组合使用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量块组合力求最少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组成量块组,可从消去所需工作尺寸的最小尾数开始,逐一选取例如:为了得到工作尺寸为38785mm的量块组,从83块一套的量块(我国生产的成套量块有91块、83块、46块、38块等)中可分别选取1.005mm、1.28mm、6.5mm、30mm等四块量块。,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计量器具的分类标准量具 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测量工具,包括单值量具(如量块)和多值量具(如线纹尺)两类。极限量规 是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以检验零

17、件要素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综合结果。用这种工具不能得到被检验工件的具体尺寸,但能确定被检验工件是否合格,如光滑极限量规、螺纹量规等。,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计量仪器(量仪)能将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示值)或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机械量仪 如百分表、杠杆比较仪、内径百分表等光学量仪 如工具显微镜、光学分度头、投影仪、干涉仪等电动量仪 如电感测微仪、电动轮廓仪等气动量仪 如水柱式气动量仪、浮标式气动量仪等计量装置 为确定被测几何量量值所需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计量器具的性能指标刻度间隔 计量器具标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中心的距离(一般取0.75

18、2.5mm)。分度值 标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即一个刻度间隔所代表的被测量的量值。由于分度值表示计量器具所能读出的被测量值的最小单位,一般地说,分度值越小,计量器具的精度越高。长度计量器具分度值一般有0.1 mm、0.05 mm、0.02 mm、0.01 mm、0.005 mm、0.002 mm、0.001mm。,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示值范围 指计量器具标尺的指示范围,即计量器具所能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测量范围 指计量器具在允许的误差限内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范围。灵敏度 指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对于一般长度计量器具,灵敏度又称放大比。对于具有等分刻度

19、的标尺或度盘的量仪,放大比K等于刻度间距c与分度值i之比,即Kci。一般地说,分度值越小,计量器具灵敏度越高。,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示值误差 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几何量的真值的代数差。一般来说,示值误差越小,则计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测量不确定度 指对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使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程度,是一项评定测量质量的重要指标。,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分类按获得测量结果的方法直接测量 无需将被测量与其他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如: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量与被测量之间有已知函数关系,从而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如用弓高弦长法测

20、量圆弧的半径值 说明:直接测量过程简单,其测量精度只与测量过程有关;间接测量精度不仅取决于实测几何量的测量精度,还与所依据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的精度有关。,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按计量器具示值方式绝对测量 计量器具显示或指示的示值即是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相对测量(比较测量)计量器具显示或指示出被测几何量相对于已知标准量的偏差,被测几何量的量值为已知标准量与该偏差值的代数和。一般说,相对测量测量精度比绝对测量的高。,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图13 机械比较仪测量轴径1-量块 2被测工件,按计量器具的测量元件与被测零件表面之间是否有机械接触接触测量 指计量器具的测量元件与被测零件表面有机械接触

21、并有测量力存在的测量。接触测量会造成测头与被测零件的磨损和变形,引起测量误差,所以要控制测量力的大小和变化非接触测量 指计量器具的测量元件与被测零件表面没有机械接触的测量。例如光学影像法测量、光学干涉法测量、气动量仪测量孔径、磁力测厚等。因无测量力的存在故非接触测量适用于薄壁和材料较软的零件的测量。,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按工件上同时被测的参数的多少单项测量 分别对工件上的每个参数进行独立测量的一种测量方法。例如,在小型工具显微镜上用投影法分别测量螺纹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综合测量 将影响互换性的有关参数综合测得合格与否的结论,或将有关参数折合为一个主参数或综合误差进行测量的一种测量方法,

22、如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零件,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按测量条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等精度测量 是指决定测量精度的全部因素或条件都不变的测量。例如,由同一人员、用同一台仪器、在同样的条件下、以同样的方法和测量次数、同样仔细地进行同一个量的测量。不等精度测量 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决定测量精度的全部因素或条件可能完全改变或部分改变的测量。说明:一般情况下都采用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数据处理比较麻烦,只应用于重要科研实验中的高精度测量。,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按测量在工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测量 也称在线测量,是指在零件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测量信息可以反馈,从而控制加工过程,及时防止废

23、品的产生。被动测量 指零件加工一道工序或所有工序完成以后所进行的测量。其测量结果只能用于发现和剔除废品。,1-4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 是指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在数值上的表现形式。在实际测量时,常用约定真值、相对真值或不存在系统误差情况下的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来代表真值。绝对误差 是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之差相对误差 是指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被测量真值之比。实际应用中,可用被测量的测得值代替真值进行估算,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误差来源计量器具的误差 是指计量器具本身所具有的误差,包括在计量器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使用等阶段产生的各项

24、误差基准件误差 计量器具均有基准件,如刻线尺、分度盘、量块等,这些基准件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原理误差 指计量器具工作原理与结构布置上造成的测量误差。,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阿贝原则是指在设计计量器具或测量零件时,应将被测长度与基准长度安置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则。图14所示为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由于轴径与读数刻线尺的基准长度木在一条直线上,不符合阿贝原则。图15所示为用干分尺测量轴径,被测件的尺寸线和千分尺的读数线在一条直线上,符合阿贝原则。,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图14 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 图 15 用千分尺测量轴径,测量力引起的误差 测量力是指测量过程中被测表面承受的测量压力。测

25、量力的存在必将引起被测零件和测量装置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测量误差。计量器具的制造与安装误差 计量器具是由许多零部件组成的,它们在制造和安装中均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从而引起计量器具的误差而给测量过程带来测量误差。例如,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分划板的刻线误差、安装偏心误差以及传动件的间隙等。,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方法误差 是指测量方法不完善或被测件安装定位方式不当、位置不正等所引起的测量误差。环境误差 是指测量时的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磁场、灰尘等因素)变化引起的误差。温度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20是国内外规定的测量的标准温度。人员误差 是指测量者的主观因素(如技术熟练程度、工作疲劳程度、测量

26、习惯、思想情绪等)而引起的测量误差。,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前者称为定值系统误差(如比较测量时量块的误差),后者称为变值系统误差(分度盘安装偏心的误差即是按正弦规律变化)。随机误差 是指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数值和符号与其测量的次序不存在确定的关系,但在各次测量误差的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这样的测量误差属于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分布服从统计规律。粗大误差 是指对测量结果产生明显歪曲的测量误差。含有粗大误差的测得值称为异常值,它的数值相对比较大或比较小。,1

27、-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精度分类精密度 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它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的测得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若随机误差小,则精密度高。正确度 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若系统误差小,则正确度高。准确度 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影响程度。若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小,则准确度高,反之准确度低。,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列中随机误差的处理随机误差的特性与分布规律单峰性 绝对值小的随机误差比绝对值大的随机误差出现概率大对称性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有界性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出一定的界限。抵

28、偿性 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即各次随机误差的代数和趋于零,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列中随机误差的处理步骤计算测量列中各个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残差估算标准偏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单次测量值的测量结果表示为算术平均值的测量结果可表示为,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列中系统误差的处理发现系统误差的方法定值系统误差的发现实验对比法 即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不等精度测量来揭示常值系统误差。如,在相对测量中,用量块作标准件并按其标称尺寸使用时,由量块的尺寸偏差引起的系统误差可用高精度的量仪进行检定来发现它。变值系统误差的发现残差观察法 根据测量

29、列的各个残差大小和符号的变化规律,直接由残差数据或残差曲线图形来判断有无系统误差。,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系统误差的消除从根源上消除 要求测量者在测量前就将系统误差从产生根源上加以消除。如,使被测零件和计量器具都处于标准温度;量块按“等”使用,以消除量块的制造和磨损误差等。修正法 预先检定出计量器具的系统误差,然后取该系统误差的相反值作为修正值,用代数法将修正值加到实际测得值上,即可得到不包含该系统误差的测量结果。抵消法 在测量时,控制定值系统误差的符号,使其一次出现正值,一次出现负值,然后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半周期法 每相隔半个周期进行一次测量,以两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

30、为测量结果,即可消除周期性误差。测量列中粗大误差的处理 常用莱以特准则(测量次数大于10),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判断测量列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如果存在系统误差,则应采取措施(如在测得值中加入修正值)加以消除计算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求残差求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判断是否存在粗大误差。若存在粗大误差,则应剔除含有粗大误差的测得值,重新组成测量列,重复上述计算,直到将所有含有粗大误差的测得值剔除为止。计算消除系统误差和剔除粗大误差后的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相测量极限误差。确定测量结果,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确定被测几何量与各拟实测几何量的函

31、数关系及其表达式把各个实测几何量的测得值代入该表达式,求出被测几何量量值计算被测几何量的系统误差计算被测几何量的测量极限误差确定测量结果,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思考题,1.什么是互换性?在现代化生产中互换性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标准与标准化?标准如何分类?3.何谓优先数系?优先数系有何优点?基本系列有哪些?公比如何?派生系列是怎样形成的?4.何谓几何量检测?几何量检测的目的是什么?5.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测量过程包括哪些要素?6.量块“级”与“等”如何规定?量块按“级”或按“等”使用有何不同?7.量块按“级”或按“等”使用,哪一种使用情况存在系统误差,哪一种使用情况仅存在随机误差?8.举例说明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区别。9.试说明三类测量误差的特性,以及产生各类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