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1347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PPT 页数:336 大小:1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6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6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6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6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ppt(3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课程介绍,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并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以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及今后发展趋势。通过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科学水平,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教育,为培养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学前教育也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教学目的,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这门学

2、科,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实际,培养他们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学习学前教育学应以相邻学科、如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最新科研成果为科学基础,探讨学前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新问题,同时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托儿所、幼儿园实际,进行或参加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及动手能力以及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参考资料介绍,幼教博览

3、月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学前教育研究月刊 孩子月刊幼儿教育导读月刊学前教育-幼教版月刊 幼儿教育月刊 早期教育月刊,期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期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杂志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儿童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普教育类月刊。本刊宗旨 以倡导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为根本,以聪明宝宝为主题,推行国际育儿新观念-多元智能理论为主的育儿期刊。读者对象 0-6岁儿童的家长及相关的各界关心儿童成长的人士,同时也是当代年轻母亲自我健康发展的资深顾问。,幼教博览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育 工作者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部分栏目:如何开发儿童智力 教育大家

4、谈 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者,学前教育研究月刊,对象:3-6岁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办刊宗旨:学前教育理论的核心出版时间:每月1日主办单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部分栏目:理论建设 科研与教研 幼儿园教改 国外幼教 教师成长 问题与研究,孩子月刊,主办单位:家庭期刊集团主要栏目:孩子视点 在国外 点击校园 走近童年 父母心 心灵之灯 保金医生 喂养与保育,幼儿教育导读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每月1日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部分栏目:幼教聚焦 素质新浪 心理世界 婴幼教养 卫生保健 海外传真 家长关注,学前教育-幼教版月刊,对象:3-6岁幼儿教师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的园地出版时间:每月1日主办单位: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部分栏目:观念与行为 提高幼儿师资素质 培训案例:小事情、大教育“做中学”科学教育 启蒙者 家园共育,幼儿教育月刊,刊物名称:幼儿教育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 师、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1月1日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 部分栏目:研究与探索 放眼世界 教育经验 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1月15日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部分栏目:家园立交桥 卫生保健 教育经验 咨询台,绪论,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

6、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学前年龄阶段的划分在各国是不同的,有的国家为 25、6岁,也有的国家为初生到5、6岁或7岁。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与36岁儿童教育有密切联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把两者统称为学前教育较为恰当。,绪论,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二、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1、认识学前教育规律,增强教育过程的针对性;2、发展和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理论水平;3、胜任未来职业。四、如何学习学前教育学1.理论联系实际;2.注意学习相邻学科的知识;,学前教育学的研究范围,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学前公共教

7、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沿革。2、学前教育的本质。从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和论述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3、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学前教育是学制的第一个环节,学前教育的具体任务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向他们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奠定基础。4、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有:,返回,学前教育的内容,(1)儿童的全面发展;(2)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游戏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研究游戏及其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如何通过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等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3)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与家

8、庭的联系。,返回,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国外科研成果在下列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如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儿童语言和认知的发展,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认知理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运用,儿童情感的发展和儿童行为的研究,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实验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等。2、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日益开展,如:扩大了研究对象,儿童的年龄延伸到 3岁前。重视进一步运用儿童发展的理论和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学前儿童学习的过程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从学前儿童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出发,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学前儿童智力的早期发展、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9、等等。重视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等等。,返回,第一章 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观念,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幼儿教育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一、现代幼儿教育的萌芽二、现代幼儿教育的意义三、儿童观的发展(一)什么是儿童观?(二)儿童观的发展(三)儿童观发展的表现四、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现代社会儿童观的具体体现),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幼儿教育,返回,现代幼儿教育的意义,现代幼儿教育的意义一般可涵盖两个方面:1、它是指现代社会的幼儿中心教育。2、它是指社会变革时期的“完整幼儿教育”所谓“完整幼儿”的教育,是指幼儿整个自我观念的建立,旨在促进自我生物的、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成熟。简而言之,在培养幼儿知、情、意

10、和谐发展的同时,力求个体性与群体性兼顾,智力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兼备,情感发展与理性发展协调。,返回,1、1899年,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发表了学校与社会一文,极力主张学校与教育应该社会化。(1899年由瑞典爱伦凯女士创刊儿童世纪,提出了20世纪将是“儿童世纪”的口号。2、1907年蒙台梭利创设“儿童之家”。,现代幼儿教育的萌芽,返回,儿童观发展的表现,儿童观与科学研究儿童的独立性(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儿童权益的确立,返回,儿童观的发展,1、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前:“被压抑的儿童观时期”。儿童的价值与权利并没有受到重视。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儿童的灵性被发现,出现

11、了具有发展无限潜能的新的儿童观。(1)洛克的“白板论”:认为儿童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与发展的可塑性。(2)卢梭的“自然论”: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法则。(3)教育中的“儿童观”:福禄贝尔等深受这一思潮的影响。3、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以儿童为中心。,返回,以儿童为中心,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尊重儿童。(1)在美国,杜威首创了儿童中心的教育(2)在英国,爱伦凯提出了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响亮口号(3)在日本,福泽谕吉等教育家提倡儿童的平等权利,反对家庭中的等级(4)在我国,新文化运动也呼吁着新的儿童教育,促进着新儿童观的产生。,返回,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一)基本观点1、人的

12、发展是一种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2、人的发展是多层次的。3、人的发展是多方向的。4、人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二)方法论1、“生命全程观点”中的“过程观”,也即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2、“生命全程观点”包含着一种“生态观”,也即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连续过程,体现了一种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内隐含着生态学的意义。3、“生命全程观点”包含着一种整合性的科学观。,返回,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幼儿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一、孕育阶段(15世纪前):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幼儿教育学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More二、萌

13、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后期):在此阶段More三、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More,返回,第一章完,孕育阶段,1.我国古代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1)西汉时期。如大戴礼的保傅篇中曾记有殷周统治者如何注意胎教,如何为太子选择保傅人员,使太子“自为赤子时,教固已行矣”(2)魏晋南北朝时期。2.在古代,国外也有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关于学前教育的一些看法和主张。,返回,我国古代古书记载,(2)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在教子篇、勤学篇中论述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用“试儿”的方法,观察婴儿

14、期感觉运动发展的特点。他注意胎教,指出:“婴稚(7、8个月大)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3)南宋朱熹编的童蒙须知和小学。也注重胎教,他认为孕妇应注意“一寝一坐,一言一念,一视一听”,以使胎儿能够“气禀正而方理全”。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等道德品质。,返回,古代国外哲学家、思想家,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437)。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2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即优生)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指出:“婴儿时期的所得就是青年时期的收

15、获,凡是每个儿童应该学习的东西就应早点开始”,返回,柏拉图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他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凡事之开始,为最重要之点,而于教育柔嫩儿童,则更宜注意。盖其将来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时也。”他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他还提出学前儿童的游戏和讲故事活动。,返回,亚里士多德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主张婴儿出生后喂母乳,从小要多运动,并习于寒冷。他认为在五岁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以免妨碍其发育。主张儿童学习唱歌和演奏。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的尝试,从出生后每七岁为一阶段,到二十一岁止。,返回,昆体良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注意婴儿的语言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形成

16、的重大影响。主张为儿童挑选好的乳母和教育者,因为儿童从教育者那里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道德观念。认为游戏对增强智慧,培养品格有积极作用。,返回,萌芽阶段,在此阶段,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结束的繁荣,教育科学得到发展。从17世纪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1806年赫尔巴特写成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科学独立。在教育著作中,论述了学前教育思想。特点: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理论比前一阶段,更加系统、完整有现实性(指导了当时的教育)我国在唐宋以后,长期闭关自守。(见参考资料P12),返回,萌芽阶段,(一)国外教育家及论著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2、英国

17、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3、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二)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树,返回,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树,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5921670)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也是研究幼儿

18、教育最早的理论家之一,主张以母育学校来教育出生至六岁的孩子,应该在家庭中由母亲进行教育,影响很大。福禄倍尔就是以夸美纽斯理论为基础于19世纪创立了学前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出版。夸美纽斯母育学校的主要学说,返回,夸美纽斯母育学校的主要学说,论述了家庭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将新生一代分为四个年龄阶段,每六年为一个阶段,认为幼年儿童要求优良教育极为迫切,却它的话他们将迷失方向。夸美纽斯关于幼儿体育的理论智慧和知识的教育:主张道德训练,摒弃其宗教内容。主张,返回,夸美纽斯关于幼儿体育的理论,(1)十分重视婴幼儿的体育,认为体育是父母成功教育子女的基础。(2)在体育事实上主张:

19、A、保护胎儿,怀孕期间注重饮食活动;B、提倡母亲亲自哺乳;C、注意饮食、添加辅食;D、要慎重用药;E、要细心保护婴幼儿;F、要注意正当生活秩序;G、注意婴幼儿的锻炼和娱乐;H使孩子心情愉快。,返回,智慧和知识的教育,(1)向幼儿进行广泛的、启蒙的知识教育;重视保护和训练儿童的感官;(3)重视语言训练;(4)在智育进行中,应按能力进行,尤其是初步的算术教育。(5)提出多种用于丰富知识,发展智慧的方法“心智”的教育(6)特别注意同龄儿童的相互学习和帮助。(7)主张“直观教学”,返回,道德训练,(1)内容:尊敬长辈、讲究整洁和礼节,让儿童说实话,不说谎话或言过其实,使孩子习惯于劳动,厌恶懒惰。从幼年

20、期养成约束自己愿望和习惯(忍耐),要学会仁爱、乐于施舍、乐于助人、谦恭的良好品质。(2)方法:A要给孩子提供各种行为永久的范例;B要进行适时的聪慧的教导和锻炼;C适当规定训练。,返回,初创阶段,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一)创始人: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创立(二)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三)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返回,福禄贝尔(17821852)德国教育家,在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上,福禄贝尔接受裴斯泰洛齐的观点,认为人具有天赋的力量,对儿童进行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使这种内在的力量得到发展。他认真研究了

21、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他把儿童的年龄分为3期: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童年期,是家庭教育、游戏、言语发展的时期;少年期,是学前教育期。,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返回,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福禄贝尔主要成就(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返回,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

22、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返回,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并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及系统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教育实验,提出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推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她在1909年写成蒙台梭利教学法,她还著有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

23、发活动等书。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儿童观为依据的,返回,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返回,合适的教育环境,(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真实和自然(4)和谐和美感(5)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返回,感官训练,她设计和发展感官的一套教材、教具有:(1)帮助儿童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冷热、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及形体的触觉练习教具和活动;(2)鉴别物体的形

24、状、颜色、大小、长短及形体的视觉练习教具和活动;(3)使儿童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听觉训练教具和活动;(4)提高儿童嗅觉和味觉灵敏度的嗅、味觉训练教具和活动。,返回,蒙氏教具,返回,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的意义,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

25、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返回,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在清末维新运动中,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18581927年)在大同数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年)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年),返回,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2)提出以儿童为本位,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然、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养育。(3)虽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

26、可贵,但提出的学前养育机构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辅助家庭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儿童。,返回,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五四”运动后新教育的第一代创业者,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返回,我爱儿童,儿童爱我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对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还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返回,我爱儿童,

27、儿童爱我陈鹤琴,(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幼儿园课程理论(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返回,活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1、教育观 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入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等。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

28、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返回,2、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带,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和做、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3、教育方法 实现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如陈鹤琴先生所说:“非从做做起来不可”,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返回,4、教育内容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5、教育原则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17条原则,如“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幼儿能想的,让他自己想”等,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中是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

29、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返回,幼儿园课程理论,A、课程的中心B、课程的结构 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被称为“五指活动”。C、课程的实施 提倡综合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主张游戏式的教学。,返回,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返回,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我们要建设省钱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乡村幼稚园陶行知陶行

30、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揭露、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三种病症: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返回,贡献和观点,(2)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幼儿教育是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

31、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返回,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她们发问;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她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她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她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返回,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主要著作幼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

32、、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院组织法等。,第一章完,返回,本章课后思考,识记:什么是学前教育学?领会: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分析:介绍柏拉图、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康有为、陈鹤琴有关学前教育的教育观点及实践活动。,本章推荐阅读文章,徐晶晶,顾薪.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J.上海教育,2006,(12)牟秀玲.谁为她们说话兼论学前教育的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2005,(03)摘要: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日益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学前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措施在幼教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规范的地方。刘晓东.夸美纽斯论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J.

33、幼儿教育,2004,(7、8)顾荣芳.蒙台梭利儿童健康教育思想述评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4、5),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第二节 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历史(一)托儿所(二)日托中心(三)幼儿园二、影响幼儿教育方案的三种理论(一)弗洛伊德的贡献(二)埃里克森的贡献(三)皮亚杰的贡献三、早期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的原则,返回,托儿所,1、第一个托儿所是由麦克米伦姐妹于1911年在英国建立的。2、1913年,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游戏学校。3、1933年10月,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联邦政府

34、紧急救济署批准建立托儿所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到1938年他们先后为20万贫困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照顾和教育机会。4、“幼教优先方案”是一项由联邦政府拨款施行的一种补偿教育计划,开始于1965年夏天,主要收托家庭收入低微的45岁的儿童。,返回,“幼教优先方案”,“幼教优先方案”有5个组成部分:(1)为儿童医药与牙科方面服务;(2)社会服务于家庭教育;(3)使用自愿服务人员;(4)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5)做好入学准备。,返回,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主要著作幼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

35、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院组织法等。,第一章完,返回,日托中心,日托中心的出现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1)工业革命为母亲走出家庭谋生提供了机会;(2)人们发现外出工作的母亲其婴儿的死亡率比不工作的母亲婴儿的死亡率高。1、1844年,第一所日托中心在巴黎开设,目的是保护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防止死亡。2、1854年,纽约市的保育室与儿童医院开办了美国第一所日托站。到1897年这样的日托机构大约已有175所。,返回,托儿所与日托中心的异同,3、托儿所与日托中心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是全日制;两者的教育目标都是健康、营养、社交和情感的发展;教师都是受过正规教育训练的。不同点:时间不同,日托中心寄托的时间

36、要长一些;服务对 象不同,日托中 心是为外来移民和贫困的有工作的 母亲服务的。托儿所却被看作是中上层家庭层家辅 助设施,富裕家庭的子女可以随意挑选他所进的托 儿所。,返回,幼儿园,1、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第一所幼儿园。2、1856年,舒尔茨在自己家里开设了美国第一所幼儿园。3、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一所实验幼儿园。,返回,弗洛伊德的贡献,1、其理论强调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确信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弗洛伊德首创“精神分析法”,主张精神分析学家应用“游戏治疗法”治疗儿童的情绪失调。3、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在生命的最

37、初几年里就产生了发现和承认性别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成为以后生活中正常的性调节的基础。,返回,埃里克森的贡献,1、他提出使个性健康发展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建立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个性健康发展的第二个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克服羞怯和疑虑3、个性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主动性,克服内疚感,这是35岁儿童需要发展的重要个性。4、第四个任务是发展勤奋,克服自卑感。,返回,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社会性与人格发展阶段的比较,返回,皮亚杰的贡献,1、第一阶段:02岁左右的孩子,皮亚杰把这一阶段 称为感知运动阶段。2、第二阶段:27岁,称为前运算阶段。3、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这阶段大约在711(12)岁之间。,返回,早

38、期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的原则,(一)儿童各自有不同的本性和特征(二)基因结构与环境共同决定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三)身体、心理、情感、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四)儿童的发展成长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阶段性(五)态度与情感在学习与个性健康发展中是最重要的(六)了解于可信赖的指导对儿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返回,第二章第一节完,第二节 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一)什么是学前社会教育 由政府或社会各界人士设立的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实施的教育。(二)产生背景二、战后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三、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一)旧中国的学前社会教育(二)我国解放区的学前社会教育(三)新中国成立

39、后学前教育的发展,返回,第二章第二节完,战后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1、学前教育的地位和职能发生了变化2、学前教育机构发展迅速,幼儿入园率普遍提高3、一些国家开始把学前教育列为义务教育4、学前教育的年龄提前5、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6、世界各国都加强师资培训7、重视幼儿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返回,我国解放区的学前社会教育,1、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由边区政府主办,设在 较安全的后方,对象主要是奔赴抗日前线将士的儿女和烈士遗孤;2、整日制的托儿所由机关、工厂、学校、部队等单位主办,收托本单位干部、职工子女;3、小学附设幼稚班为入学儿童的弟妹开办,解决其照看弟妹的问题;4、“游击式”随根据地情况的变化,采取

40、分散由群众抚育与集中保育交替的方式,由一名负责人作组织、联络检查工作。,返回,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的发展,1、全面改革、逐步发展的十七年2、横遭浩劫的十年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前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和重视,第二章第二节完,返回,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儿童教育生态学与幼儿教育(一)教育的生态环境(二)儿童教育生态学 1、关系 2、意义二、儿童教育人类学与幼儿教育(一)什么是教育生态学、儿童教育生态学(二)人类发展生态学(三)内容 综述三、儿童教育社会学与幼儿教育四、儿童心理学与幼儿教育,返回,教育的生态环境,1、层次(1)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

41、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2)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3)是以个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2、如何结合?(1)家庭(2)学校环境(3)社区与其它机构和渠道(4)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5)社会政治体制,返回,什么是教育生态学、儿童教育生态学,1、教育生态学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2、儿童教育生态学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生态学,旨在阐明生态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及其评价。这门学科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儿童成长的生态

42、环境,研究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条件,以及预防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可能带来的身体、心理及学习活动的伤害。,返回,人类发展生态学给我们的启示是:外界环境系统地整体地影响着儿童发展,课程组织必须从儿童发展的整体出发,重视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对儿童的影响,重视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的优化;特别要注意儿童从家庭到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到小学课程目标、内容、及组织方式的调整,注意课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性;把各种环境因素组织为有机系统,发挥系统的整体育人功能,使儿童在逐渐扩展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返回,内容,1、学习的预备环境的意义2、儿童教育的环境设计与现代幼儿教育3、儿童的生态常识4、现代幼儿环境教育观

43、()就教育目的来说,现代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利用环境的力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接触中,吸取环境中的养分,分享人际之间的爱与关怀,保持心理的平和与平静。,()就教育的内容来说,现代幼儿环境教育需充分考虑环境各层面的教育功能,包括物质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社会环境的设计等。()就教育方法来说,现代幼儿环境教育的实际功能,或许比教师用心良苦的言教、身体力行的身教都更为直接。环境是幼儿主动活动的向导,也是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可靠伙伴。,返回,综述,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儿童教育生态学与现代幼儿教育之间的基本关系甚为密切,是幼儿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一。从儿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幼

44、儿教育原理,可探明儿童行为发展与教育的生态学基础。,第二章完,返回,本章课后思考识记: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幼教优先方案;理解:有重要影响的三个理论;分析:教育生态等学科与幼儿教育的关系。,本章参考文献 朱家雄.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J.教育导刊2006(4)内容提要 近年来,生态学受到了国内学前教育界人士的重视,特别是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已被广泛引用和运用。布氏理论现已被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用于作为从生态学视角思考人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线索。具体地说,许多研究已经或者开始强调人与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及强调这些关系在生态环境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这种思考必然会改

45、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一些根本性观念和想法,也必然会改变学前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的做法。,苗雪红.人类学对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内容提要 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类学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的个体生成与教育发生的可能性,揭示人类个体的成长特点与机制,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文化的认识。同时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儿童教育及其研究富有方法论启示。从人类学角度审视儿童教育既有助于我们形成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对儿童教育中的文化选择及课程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洪秀敏.儿童社会性交往的生态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4)内容提要 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从本质上说

46、,从一生下来就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从来都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媒介和关系中,与多方面发生联系,在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多元化、开放化的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更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儿童的能力、情感、认知、社会行为、道德规范、交往经验、人际关系与人格品质等个性、社会性品质都是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研究。,曹能秀.试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与学前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6)内容提要 皮亚杰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他创立的认知发展论对心理学界和

47、教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教育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这个侧面探讨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对当代学前教育的主要影响。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内容提要 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家庭教育应该围绕儿童人格独立性培养这一主要任务,不断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和良好的儿童社会化环境。,阳德华.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评价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精神不仅有完整的结构,而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

48、化之中。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既有合理的东西,又有不足之处。我们应准确、全面理解其儿童精神发展思想,谨慎借鉴其理论,以促进当代儿童发展心理科学的研究与实践。蒋波.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启示J.教育导刊 2006(8)内容提要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幼儿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主动性,克服内疚感。发展幼儿的主动性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在的幼儿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许多成人几乎包办幼儿的一切事务,导致幼儿主动性发展水平低。如果我们不关注幼儿主动性的发展,不承认幼儿的主体

49、地位,不爱护幼儿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幼儿的个人价值,仍把幼儿当作家长的附属物和教师的配角,那么就可能会造成幼儿日后被动消极的人格,使得“温室中的花朵”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借鉴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合理内核。,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内容第三节 儿童发展观第四节 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一、儿童发展的含义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二、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三、发展的特征 四、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

50、作用,返回,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天性教养之争1、遗传决定论(天性难移)(1)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3)笛卡尔2、环境决定论(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2)洛克的白板说(3)华生的教育万能论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返回,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2)四个要素不断相互作用,使幼儿不断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螺旋式向前发展。,返回,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1)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2)遗传素质(3)后天环境和教育,返回,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