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制作人:张晴 语言传媒与文化,内容提要,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概说对外汉语教材教学法原则对外汉语教材通用原则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展望,1.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概说,教材建设在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编写和建设历来受到各门学科的高度重视。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和英语教学界,就第二语言教材或外语教材编写的通用性原则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有不少共识:,对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学者们不仅从整体角度进行研究探索,还不遗余力地从某一具体原则进行研究探索,尤其是2000年之后,这种研究趋向更为明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当推李泉,他这一方面的文章有:2
2、004年刊登于世界汉语教学的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2007年刊登于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2008年刊登于语言文字应用的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等等,从上面可以看出,对教材通用性原则的认识大同小异,其中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诸如真实性、多样性、系统性等原则,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强调的重点都是合理和必要的。但是,教材设计和编写使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仅有几项常规性的原则是不够的,况且某些原则本身的内涵也还是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明确。下面将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教材编写原则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对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
3、,应该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就第二语言教材或外语教材来说:第一个层面:基于符合教育和教学的一般规律而提出的教材编写原则,如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等。第二个层面:基于符合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学科学性质、教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而提出的教材编写原则,比如常规教学的教材以标准目的语教学为主的编写原则、以技能训练为主的编写原则、区分语体的编写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实践性原则、联系目的语社会的媒介性原则、课文内容和语言材料的趣味性原则等等。,第三个层面,可以是结合本学科教材编写的特殊要求和不同的课型特点而提出的教材编写原则,比如语言材料(词汇、语法等)重现的原则
4、、练习方式和题型设计要适合技能训练需要的原则、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及其各自文化对比的原则、所编教材要符合课型特点的原则等等。,大致说来:第一个层面上教材编写原则适合任何学科的教材编写,是各级各类教材编写都应遵循的原则。第二个层面上的教材编写原则更适合某一个或某一类学科的教材编写,是某一门类学科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第三个层面上的原则更适合某一个或一类课型的教材编写,是某一门类课型的教材编写所应遵循的原则。,不同层面上的教材编写原则,其具体要求和适用范围不尽相同,发挥的作用和实现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不同层面上的教材编写原则,概括性有强到弱依次是:第一层面第二个层面第三个层面;针对性由强到弱依次是:第
5、三个层面第二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需要指出的是,充分体现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功能应该是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2.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1)定向原则:所谓定向,就是要确定所编教材的基本走向,包括确定所编教材的性质定性、找准所编教材的位置定位、规定所编教材的容量定量。(2)目标原则:即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分析,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现有目的语基础、将来运用目的语的方式(口头听说或书面读写)、运用目的语的领域(日常或文化或经贸或技术交流)、预期达到的水平(初级或中高级或熟练或精通),等等。,(3)特色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从理论到实践、从体例编创到各环节的组织
6、和安排,都要考虑所编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的不同之所在,并且这些不同之处应该是一种符合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创新之处。(4)认知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考虑教学对象在语言习得过程之中的认知因素。,(5)时代原则:要求教材在设计和编写的过程中,所依据的教学理论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所拟定的编排体例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课文的编写和知识的解说、现代化手段的利用等等,都应体现学科研究和教材编写研究的新成果,体现时代发展的水平和需要。(6)语体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语体因素,教材中叫什么样的语体要明确,编写或选择的课文语体特征要典型,词汇语法等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的语体
7、属性的体现要充分。,(7)文化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增强目的语文化教学的意识,要处理好目的语文化和学习者母语文化之间的关系。(8)趣味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想方设法让学习者感到教材的内容既有趣又有用,教材的形式既赏心悦目又方便实用。,(9)实用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实际应用价值,课文的内容取向、词汇语法的选择、练习的内容和方式,等等。(10)立体原则:即要求教材编写向立体化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第二语言教学,已经并进一步向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手段的方向发展。,3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教学法原则,(1
8、)语法翻译法20世纪初盛行于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解放初期就对我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50-60年代对内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曾采用过这种方法。特点:将语音、语法和词汇相结合,教学中阅读领先,着重培养学习者的阅读与翻译能力并十分重视语法知识的分析与解释,在语法理论的指导下读课文,同时还通过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习检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优点:教师使用起来方便,不用经过专门训练,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教具,而且教学进程易于检查和控制,并且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起过很大的作用。缺点:注重书面语而忽视口语,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也过分依赖母语,导致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强。以此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1965
9、年由语言出版社出版的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曾使用多年的汉语读本。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2)结构法这种教学法产生于40年代的美国,50年代称“听说法”,是对我国第二语言(汉语)教材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教学法原则。特点:重视口语,将教学目标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但重点放在听和说的技能上。按结构法原则编写的教材,以语法结构为纲,用句型展示语法项目,新课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强调用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对句型结构反复操练。,优点:便于学生养成习惯,形成一种汉语语感,从而掌握听和说的技能。缺点:偏重于语法的结构形式,而忽视了语言的内容,形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与语
10、法-翻译法一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此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1981年出版的有潘振宇、陈其光编写的基础汉语教材,就是一套为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所编写的以结构法为主的教材,它成为80年代使用最多的对内汉语教材之一。,(3)结构-功能法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初的西欧,也称交际法。70年代中期功能法从国外传入,对我飘过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强调功能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特点:以功能为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交际化。优点: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缺点:忽视语言知识、语言规律 对于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的重要作用。,结构-功能法,将两种教学法相结合编写教材,
11、既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又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此编写的最具代表性的教材:1981年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它的出版标志着一种把结构、意义和交际功能结合起来的新的教学体系的形成。1987年出版的由孙晖等编写的开明中级汉语却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处理上独树一帜。,(4)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界在文化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认识到了要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对其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特点:将结构、功能与文化通盘考虑,从主课文的选篇到副课文的匹配,到练习题的设计,都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结合功能、文
12、化项目进行编写,语法内容的编排,以教学要求和学习者的难点为出发点,兼顾语法体系和语音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注重实用性。,优点:在具有结构-功能法优势的同时,还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便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缺点:语言知识和规律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的系统性的形成。以此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1997年出版的由陈灼主编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是迄今为止所出版的教材中较为成功的将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材之一。,纵观这几年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和前一时期相比,有了一些这样的变化和趋向:在教学法上多种并举,依据课型和学习阶段所使用的教学法越分越
13、细,呈现出多样性;将国内外优秀的外语教学理论不断引入,与汉语教学的实际相结合,宏观上把握“教”与“学”、学习策略、社交策略的运用,进而全面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程研究的细化,学习策略的实践意义都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4.对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展望,(1)教材编写观念的现代化国家汉办(1998)在全国对外汉语教材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更新传统观念,打破教材编写陈规,突破已有的编写框架,推出合乎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成为摆在对外汉语教学界面前的突出任务。”这就是说,今后的对外汉语教材需要创新。理念的创新a.从重视语言形式到以意义为主 b.从以知识点为
14、中心到以学生需求为中心c.从普遍教学到重视差异教学,内容的创新a.补充新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知识b.补充新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规律c.补充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知识形式的创新a.包装设计上的创新b.教材材质的创新c.教材存在形式的创新d.内容编排形式的创新,(2)教材编写模式的开放性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我们应力争在汉语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使留学生学习汉语、感受民族文化。然而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这一要求,语言和文化相统一的关系更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材版本进行教学。如开发多媒体教材,即利用媒体技术,通过电气化教学设备来实现教学的媒介。而今的多媒体教学
15、早已发展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它综合了视觉、听觉等多项内容并结合即时交流的技术,最大程度上地方便了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地交流。笔者认为如果采用这种教材进行教学,完全符合语言和文化相统一的要求,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网络教材是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模式上的一种创新和大胆尝试,由于该做法很容易实现,并且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它是合理的、可行的、也是科学的。,(3)教材编写人员的广博性 教材编写人员直接影响到教材编写出来后的质量,而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教材编写人员的广博性,这个广博性具有三层含义:首先,编写人员的知识需具有广博性;其次,编写人员的教学经验需具有广博性;最后,编写人员的组
16、成需具有广博性。,以第三点为例,现行的很多教材存在着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教材适用对象的针对性上更显薄弱。从学者们的论文可见一般: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牟岭在2008年第三期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准确界定学习者特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关键中指出“准确界定学习者的背景特征是教材编写的关键”,并以美国广泛使用的中文教材标准中文为例,谈了自己对于教材适用对象的针对性的一些见解。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韩萱博士在2009年第4期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全球视阈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评述中根据其对以往六种教材的研究,也发现并提出了这一问题,看表一:,表一:教材的使用對象及使用環境,对这6本教材的调查发
17、现(表1),有一半的教材没有提到使用对象,提到使用对象的教材,都申明使用对象是外国人,大多数教材都没有说明使用的语言环境。只有两本教材既说明对象又说明环境:中国全景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从这两本教材其使用对象和使用环境的描述看,教材似乎是专为外国人学习中文设计的,严格来说,他们的描述并不详细,可以产生各种理解。中国全景的“专门面向境外汉语学习者”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海外专修或选修中文的学习者”,并不能完全说明其设计的使用环境是非目的语环境。不明确说明是为谁设计、在哪种语言环境中使用,可能是希望教材有较大的适用范围,不希望因硬性规定使用对象和使用环境而减少教材的使用群。,因此,本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
18、好的办法就是在编写时进行“中外合作”,双向教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的例证。该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化知识功底;另外一位作者则是有着多年国外汉语教学经验的美籍华人。二者将各自的优势同对方相结合,这样就避免了教学经验或语言文化知识的单方面不足。国内的教师一般对汉语的知识点了解得很深,国外的学者们很多过去都是汉语的学习者,他们了解对不同学习者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关键问题,熟悉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难点。如果相互合作,教材就能从学习者出发,做到为学习者考虑,就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参考文献:1.戴庆夏.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2.陈章太,于根元.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馆.2008.3.叶南,田耕宇.西部民族院校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设J.2004.08.4.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3.5.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6.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J.语言文字应用.2008.7.7.牟岭.准确界定学习者特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关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03.8.韩萱.全球视阈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