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3730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内部规律.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内部规律,儿童身心发展概述,一,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二,学前教育受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制约,三,第一节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概述,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儿童身心发展的含义和特征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诸因素的不同理论,一、何谓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一、何谓儿童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形态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和发育(功能的成熟)。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1.儿童生理的发展(1)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2)

2、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3)儿童牙齿的生长(4)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5)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包括:2.儿童心理的发展(1)智力的发展(4)意志的发展(2)语言的发展(5)社会性的发展(3)情感的发展,视觉的发育听觉的发育味觉和嗅觉的发育触摸觉的发育动作及运动能力的发展,(一)儿童身心发展的含义和特征,2、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1)顺序性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次序、序列。,走(Walk)、跑(Run)、跳(Jump)6月 扶跳 912月 扶物走 1岁 独走几步 1.52岁 跑 2岁 双足跳 34.5岁 独足跳,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

3、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由胎儿2个月时特大的头颅(占全身48)、较长的躯干(38)、短小的下肢(18)发展到6岁时较为匀称的比例(头占l8强,躯于占48弱,下肢占38)。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手部动作发育的规律性更明显,新生儿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个月时才会用手指拿东西;2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要到67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善。,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

4、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青春期足的生长突增最早开始,也最早停止生长;足突增后小腿开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宽、胸宽、肩宽、躯于高,最后是胸壁厚度。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手的骨骺愈合也由远及近,顺序表现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桡骨、尺骨近端。,(2)不平衡性,从个体发展看,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四个月至出生后一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从群体发展看,个体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受基

5、因、环境、营养等因素影响)。,(3)阶段性,年龄特征,即指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由不同的发育阶段组成。根据这些阶段特点,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成几个年龄期;婴儿期(02岁,感觉运算阶段)、幼儿期(36岁,前运思阶段)、童年期(711、12岁,具体运思阶段)、青春期(1214岁,逻辑运思阶段)(青年期1418岁)。,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有的复杂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明显存在,但划分复杂。儿童心理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

6、段有一定可变性,这给科学地掌握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表现是不同的,其心理发展有或早或晚之别,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凌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相同心理年龄的儿童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同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他总是受遗传、环境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4)个体差异,生长发育有其一般的规律,但每个儿童生长发育又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条件的不同,个体在整个生长时期都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呈现出高矮、胖瘦、强弱、智愚的不同

7、。,(二)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请结合学前心理学学习内容,谈谈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哪些作用?,儿童是怎样发展的?儿童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文库专用,17,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诸因素,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遗传的作用:(1)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是构成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遗传因素不起决定作用。,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2675名双亲和他们10071个子女的智力的关系(%),

8、2、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1)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年龄在18岁以下,其胎儿体重容易过轻,神经缺陷的可能性增加,分娩困难的概率高于正常孕妇。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生育的(特别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另外,出现唐氏综合症(先天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母亲孕期服药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的影响。药物作用于胎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透过胎盘,对胎儿和母亲产生同样的效果;另一种是药物改变了母亲的生理状况,从而也改变了胎内环境。,(3)母亲的酗酒和抽烟母亲妊娠期的酗酒和抽烟都会对胎儿发

9、育造成危害。当孕妇抽烟时,会使她和胎儿缺少氧气的吸入,从而影响胎儿的呼吸运动。同时由于香烟中尼古丁的摄入,会增加胎儿将来患癌症的风险。,(4)母亲的情绪状态母亲短暂的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如果母亲在孕期遭受了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如失去亲人、得不到亲人的关心、焦虑紧张等,可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并使新生儿身体瘦小,体质差等问题,心理上则表现为易神经过敏与偏执。,(5)母亲的心理准备母亲是有意迎接自己的孩子还是非自愿地接受自己的孩子,会给胎儿造成不同的影响。有学者(捷克)进行过一项研究,以比较“计划内怀孕”的孩子与“计划外怀孕”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思考:一两遗传

10、胜过一吨教育吗(霍尔)高尔顿的调查:977位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有名,977位普通人的亲属中有1人有名。,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否认这一点是不对的。但过分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同样也是不正确的。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条件。,文库专用,27,3、环境和教育,环境:是指个体赖以生存的外在条件。环境的作用(1)母体环境影响着胎儿发展(2)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有重要影响,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个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儿童的心理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11、儿童的活动主要是日常生活、游戏及早期的学习与劳动。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活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游戏活动是儿童独特的实践活动,是适合于幼儿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也是进行教育的最好途径。,(三)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诸因素的不同理论,1、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3、教育主导论4、皮亚杰的理论,(一)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灵魂在降生到肉体以前已经认识了理念世界中的一切理念。学习即回忆。2.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3.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本能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4.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儿童行为系统建立的顺序和成熟关系极大,教育和环境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

12、已。评价:遗传对儿童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聪明或愚笨不完全是天生的。,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二)环境决定论,基本观点:强调后天影响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个体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代表人物:1.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训练决定儿童的行为。“教育万能论”2.英国思想家洛克:儿童生下来具有同等的潜力,犹如白板,可任人描画。“白板说”3.在我国,孔子,他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说:“性相近,习相远”。评价:儿童的知识、能力由经验而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没有遗传上的差异。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儿童的发展离不开遗传所提供的物质基础和个体的主观能

13、动性。,(三)前苏联的教育主导发展论及其发展,主要观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代表人物:1.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遗传可能性;环境人之为人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主导因素。2.前苏联巴拉诺夫:生物因素遗传因素、个体先天特点、生理结构、机制等的总和社会因素环境与教育人自身的活动评价:不再空洞强调教育的主导作用,被普遍接受。,(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建构的过程。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1.成熟:机体的生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为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可能性。2.物理环境:认知源于动作,而

14、非物体。个体在动作练习中获得经验。,3.社会环境:语言和教育的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4.平衡过程:调节个体(成熟)与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认知平衡环境中的新刺激认知失衡平衡(同化、顺应)新的认知平衡总结:在教育上重视儿童内在需要和心理特点,重视通过儿童自己的动作或操作进行活动,获得实际经验。,二、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一)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1、学前教育影响胎儿的发展2、学前教育影响幼儿的发展(关键期、早期训练),关键期的概念最初是从动物心理的实验研究提出的。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

15、过程中,首先提出了所谓“印刻”的概念。印刻只在小动物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在印度发现的“狼孩”卡玛拉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卡玛拉被救回到人类社会时,约七、八岁,从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生活方式等都表现出狼的习性。,返回,发现印刻现象的劳伦兹正带着他的小鹅向前走,劳伦兹研究的“印刻”现象,他成功的让这两只鹅对他产生了印刻,在这两只小鹅心里,他就是“妈妈”,返回,0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1)01岁: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2)

16、12.5岁:学会走路、熟练地用双手操作、初步学会 语言(3)2.5岁6岁:走、跑、跳、钻爬、抛接球、平衡和攀登 等;使用刀、叉、铲、桶、剪刀、针线、铅笔、纸、蜡笔、橡皮泥、拉链、纽扣等,(二)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包括心理过程各种机能及个性心理特征,适宜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三、学前教育要受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制约,(一)学前教育要以学前儿童为主体首先,幼儿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其次,把学前儿童看成教育的主体,并不是放任幼儿自由地发展。(二)学前教育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第二节 儿童观的演变与建构,(一)儿童观的概念,儿童观,就是人们对

17、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二)儿童观的形态,社会主导形态 的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 的儿童观大众意识形态 的儿童观,它是指一定社会中居统治和支配地位的人们所认定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往往以法律、政令、规章等形式加以正式确认。它往往是一元的。,它是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所持有的儿童观,它往往是多元的。,它是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儿童观。可以分为两种:(1)形式儿童观或理念儿童观

18、:即能从理论上,观念上把握儿童观,并用儿童观分析和指导一些儿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2)实质儿童观或功效儿童观:即不仅能从观念和理念上掌握一定的儿童观并能加以坚决地贯彻。,(三)儿童观的结构,自然构面儿童是自然的存在社会构面儿童是社会的存在精神构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西方儿童观的发展历程,古代的小大人说,中世纪的原罪说,卢梭时代的儿童观,杜威时代的儿童观,现当代的儿童观,儿童宗教观,古代的小大人说,小大人说把儿童看作是缩小的成人,是成人的预备。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已。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儿

19、童被期待象成人一样去行动,充当童工,充当童农,充当童商等,使之过快地生长发育。儿童的特点、儿童期的意义则被完全忽视。“斯巴达人住在旷野之中,共餐而食,过一种军营生活。而各个功名似乎没有私宅和小家庭的生活。所生下来的儿童由诸长老根据其体格是否健壮而决定弃留;儿童7岁时即离开母亲,到军营中生活并接受军训”,中世纪的原罪说,中世纪的原罪说缘于把人看成是生而有罪的,故儿童自然是有罪的,是需要加以鞭笞和惩戒的,这种儿童观中暗含的逻辑是把“儿童”和“上帝”相对,只有上帝是善的,除此之外皆是恶的。修道院长说:我们竭尽全力责备他们,从早到晚都打他们,可是我却看不见有什么进步。安塞姆问道:那么他们怎样成长呢?修

20、道院长回答说:就像许多牲口那样又呆又笨。安塞姆说:一个著名的教育制度却正在把人变成牲口。这些可怜的孩子交给你了,你就应该帮助他们成长,使他们思想成熟,但是,如果不给他们自由,其身心发展必遭挫折,儿童是“白板”,“白板”是空白的板或擦过的黑板。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刚生下来的时候,其心灵就象一块白板,成人可以任意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象是一张白纸,洁白无瑕,成人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就象是一个空容器,成人可以任意填塞,把各种知识经验灌输进去,而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发展仅仅是周围环境的产生,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完全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卢梭时代的儿童观,卢梭时代发现

21、了儿童期的价值,认为儿童是独立意义上的人,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儿童先天善良的本性,发展儿童的潜能,儿童是“花草树木”,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权的倡导,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儿童,在儿童观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需要。提出不应用成人的标准去儿童,儿童应该象个“儿童”,要倍加珍惜童年的生活。尊重儿童具有的纯洁美好、独立平等的自然本性。儿童的生长发展是按自然法则运行的,教育者的作用就象是“园丁”,活动室就象是使儿童逐步成熟的“花园”,每个儿童的成熟都有内

22、部的时间表,在恰当的时间学习特别的任务,而不能强迫儿童去学习。儿童的成熟过程至少和儿童的经验一样重要。,儿童是“私有财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产生于母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父母可以左右儿童的命运,控制儿童的生活,决定儿童的一切事情,要求儿童学习许多并不感兴趣的课程,把儿童培养成为他们认为是最理想的人,压服儿童,让儿童唯命是从。儿童特别是男童被认为是家庭的希望、传宗接代的工具,开始重视儿童、关心儿童,但儿童仍然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附属品,父母的私有财产,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地位,与其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例如,“老子打儿子”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家庭

23、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杜威时代的儿童观,杜威时代儿童观越来越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他所倡导的“儿童中心论”的儿童观,是对“教师中心论”的一次反动,把儿童从教育的“后台”边缘位置推至“前台”表演中心,让儿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角,这无疑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返回,儿童宗教观,在蒙台梭利、皮亚杰、马修斯、亚斯贝斯等人 的推动下,儿童几近成为一种宗教,成为一种神话。他们呼吁“以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把对儿童的崇拜推向极至。,返回,儿童是“未来的资源”,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国家潜力最大的资源、未来的兵源和劳动力。对儿童的进行教育,就是对未来进行最有价值的投资,这

24、种投资,利国利民。多投资,才能高产出。,“开办一所学校,就等于关闭一所监狱。”(英)教育家、原教育部长萨德勒语。,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人类的童年期长于动物的童年期,这为儿童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儿童在体力、智力、情感、社会性、道德等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成人,他们是正在发展中的人。不能因为儿童弱小、需要保护,就轻视他们,使他们被动发展。儿童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应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成为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现当代的儿童观,现当代的儿童观,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认为儿童首先是“人”,其次儿童就是“儿童”

25、。,儿童就是“人”、“儿童”,持有这种观点的认为,儿童首先就是一个“人”,其次它才是一个“儿童”。我们不可以过多地夸大“儿童”的作用,把儿童放到一个之高的高度,也不可忽视儿童的一些根本特性。,一、幼儿的本质属性,(一)幼儿是人(二)幼儿是发展中的人(三)幼儿是权利的主体(四)幼儿期有自身的价值,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 公约的基本精神 无歧视原则 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 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我国儿童权利的法律保障,宪法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90年8月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1年1月18日国务院第

26、7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1991年3月签署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国际文件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9月4日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2月29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国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992年3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身心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儿童权利的法律保障,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1995年3月18日第8届全国人大第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6月1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颁布了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1997年制定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儿童身心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本章思考题,1.简述儿童观的演变过程。2.儿童观的发展与演变给我们哪些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