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2686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政策出口鼓励和管理政策.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鼓励出口措施,出口管理与管制政策,第八章 出口鼓励和出口管理政策,7.1 鼓励出口政策,各国除了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外,还采取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扩大商品的出口。限制进口和鼓励扩大出口是国际贸易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无论采用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的国家,都无例外地会采用这种奖出限入的政策。,7.1 鼓励出口政策,(一)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品所提供的一种信贷资助,它是一国的出口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对银行而言,这就是出口信

2、贷业务,用于促进和扩大出口。出口信贷按借贷关系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7.1 鼓励出口政策,卖方信贷。它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协议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卖方信贷通常用于机器设备、船舶等的出口。由于这些商品出口所需的资金较大、时间较长,进口厂商一般都要求采用延期付款的办法。在采用卖方信贷的情况下,通常在签订买卖合同后,进口厂商先支付贷款5%15%的订金,作为履约的一种保证金,在分批交货、验收和保证期满时,再分期支付10%15%的货款,其余的货款在全部交货后若干年内分期支付,并付给延期付款期间的利息。出口厂商把所得的款项与利息按贷款协议的规定偿还给本国的贷款银

3、行。所以,卖方信贷实际上是出口厂商从贷款银行取得贷款后,再向进口厂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一种商业信用。,7.1 鼓励出口政策,买方信贷。它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的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的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带条件就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全权国的商品,因而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约束性贷款。在采用买方信贷的条件下,当出口方供款银行直接贷款给外国进口商时,进口厂商先用本身的资金,以即期付款方式向出口厂商交纳买卖合同金额15%20%的订金,其余货款以即期付款的方式将银行提供的贷款付给出口厂商,然后按贷款协议所规定的条件,向供款银行还本付息。,7.1 鼓励出口政策,(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

4、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是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国外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这个国家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如:英国的出口担保局、美国的进出口银行、日本的输出入银行、和法国的对外贸易银行等。我国的中国进出口银行,除要办理出口信贷业务外,也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和信贷担保业务。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有如下特点:担保金额大,有时达信用额的70%80%,有时达到100%。,7.1 鼓励出口政策,(三)出口补贴 1出口补贴的定义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es)又称出口津

5、贴,是指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目的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2.出口补贴的分类直接补贴:即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如: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制定过非常具体的补贴标准,出口补贴共分4等,特等25韩元/美元,一等20韩元/美元,二等15韩元/美元,三等10韩元/美元。,7.1 鼓励出口政策,间接补贴:即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照顾。如给予某些商品的出口商减免出口税和国内损失税的优待;对加工出口商品而进口的原料、半成品实行暂时免税或退税;对于出口商品减低运费等,这些方法都是为

6、了减少出口成本,扩大销路。出口补贴的具体形式很多,有的很明显,容易招致报复;有的则较为隐蔽,不易察觉。GATT规定,把出口补贴视作“不公平竞争”,它允许进口国在本国同类产业遭到受补贴产品的进口冲击,造成重大损失时,征收反补贴税。,7.1 鼓励出口政策,3.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鼓励出口创汇而实行的由国内税务机关退回出口商品国内环节增值税的措施。有些国家还把出口退税应用到消费者,各个国家的国际机场内都有免税商店,拿了出国机票就可以到免税商店购买商品,条件是必须把免税商品带到国外消费。这种不征不退的做法与先征后退的作用是一样的。允许免

7、征或退还出口产品的间接税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一项政策,但如果退税额度超过已征的间接税额或者退了并没有实际征收的税赋,则在实际上构成了出口补贴。,7.1 鼓励出口政策,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中国的出口退税开始于1985年。当年的增值税率和出口退税率分别为:煤炭和农产品征5%7%,退3%;工业品征13%,退10%;其他征17%,退14%。1996年,由于财政原因,中国政府将上述退税率分别降为3%,5%和9%。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中国出口的大幅度下降。1998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几乎是零。为了刺激出口增长,政府从1998年开始逐渐将出口退税率调高。到1999年7月时,服装、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

8、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主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为17%(全额退税),其他产品也都分别调到13%15%的范围。经过调整,中国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为15%。,7.1 鼓励出口政策,(四)外汇倾销:是垄断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从而提高了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又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但是,倾销要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货币贬值的程度要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二是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7.1 鼓励出口政策,(五)促

9、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1)成立专门组织,研究和制定出口战略,扩大出口。例如,为了研究与制定出口战略,扩大出口,美国在1960年成立了“扩大出口全国委员会”,其任务就是向美国总统和商务部长提供有关改进鼓励出口的各项措施的建议和资料。(2)建立商业情报网,加强商业情报的服务工作。为加强商业情报的服务工作,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官方的商业情报机构,在海外设立商情网,负责向出口厂商提供所需的情报。,7.1 鼓励出口政策,(3)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贸易中心是永久性的设施。(4)组织贸易代表团和接待来访。(5)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第二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对出口商给予精神奖励的做法日益盛行。对扩大出口成绩

10、卓著的厂商,国家授予奖章、奖状,并通过授奖活动推广他们扩大出口的经验。例如,美国设立了总统“优良”勋章和“优良”星字勋章,得奖厂商可以把奖章样式印在它们公司的文件、包装和广告上。,7.1 鼓励出口政策,(六)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 目前,世界各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主要分以下四种:1自由贸易区:是划在关境以外的一个区域,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及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7.1 鼓励出口政策,2.出口加工区:是一国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活动受到一系列政策

11、工具的刺激和鼓励,而这些政策工具通常不适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区域。加工区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或大部分出口。中国从2000年开始逐步批准15个出口加工区试点,它们位于大连、天津、北京天竺、烟台、威海、江苏昆山、苏州工业园,上海松江、杭州、厦门杏林、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和吉林珲春。这些加工区的功能比较单一,仅限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区内设置出口加工企业及相关仓储、运输企业。加工区对出口产品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有力地促进了产品的出口。区内实行封闭式的区域管理模式,海关在24小时实行监管的同时,提供更快捷的通关便利,实现出口加工货物在主管海关“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7.1

12、鼓励出口政策,3.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外国商品存入这些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运入区内的商品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加工和制造。设置保税区主要是为了发展转口贸易,增加各种费用收入,并给予贸易商经营上的便利。1990年5月以来,中国已建成了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青岛黄岛、张家港、宁波、厦门象屿、福州、海口、汕头、珠海、广州、深圳福田、沙头角和盐田港等15个保税区。,7.1 鼓励出口政策,4.自由边境区:一般设在本国的一个省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其目的和功能都与自由贸易区相似,只是在规模上小一些。对于在区内使用的生

13、产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税进口,如从区内转运到本国其他地区出售,则须照章纳税。外国货物可在区内进行储存、展览、混合、包装、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设置自由边境区的目的在于利用外国投资开发边区的经济,也可通过这些地区自由出口一些商品。美洲的一些国家就设有自由边境区,中国在中俄也境、中越边境也有少量的自由边境区。,7.2 出口管理和管制政策,(一)管制的原因 许多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目的,往往对某些产品特别是战略物资和高技术产品等的出口实行管制,以限制或禁止这类产品的出口。(二)管制的对象 1.战略物资和先进技术 美国、英国等规定:武器、军事设备、飞机、军舰、先进的电子计算

14、机及有关资料必须得到政府的特别许可,方可出口。,7.2 出口管理和管制政策,2.国内紧缺物资 大多数国家对化学品、石油、天然气、药品等实行出口许可管理,甚至禁止出口。3.多边或双边协定所规定的限制出口物品 4.珍稀物品 历史文物、艺术珍品、贵金属等特殊商品要特许出口。5.被列入对进口国或地区进行经济制裁范围的商品 6.出口国垄断的部分商品 如石油输出国对石油的联合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国际市场石油价格。,7.2 出口管理和管制政策,(三)出口管制的形式 1、单边出口管制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实行管制。例:美国1917年与敌对国家贸易法案,在财政金

15、融和商业往来方面的禁止;1949年出口管制法案,主要是对高技术控制;“美国对华出口指导原则细则”2、多边和出口管制指一些国家为了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通过达成共同管制出口的协议,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共同制定多边出口管制的集体措施,以期达到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例:冷战时期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输出统筹管制委员会),1950年1月设立,17国组成。1994年解散。,我国出口管制案例,调控焦炭业从限制出口入手 不难发现,2004年上半年我国焦炭业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多数与出口有关,这是由我国焦炭出口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所决定的。调整出口政策是宏观调控焦炭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数据显示,我

16、国焦炭产量约占全球焦炭生产总量的45,出口贸易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65,是世界第一焦炭生产和出口大国。许多钢铁生产国如日本、美国、韩国、印度、英国、德国、巴西等基本上把中国焦炭作为核心采购目标,对其有很大依赖性。庞大的出口市场正是国内焦炭产能迅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出口管制案例,无论是减少出口配额,还是降低直至取消出口退税,都表明了我国限制出口的态度。面对高额利润,为何甘愿放弃国际市场份额?这一方面与缓解国内焦炭需求矛盾有关。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4月,国内焦炭需求紧张,价格上扬。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为了制止近两年来国内出现的焦炭低水平重复建设。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截至

17、2004年2月底,全国约有700多家规模炼焦企业,有大中小各类焦炉1900多座,产能达1.78亿吨之多。2003年国际焦炭产量为3.9亿吨,增产3200万吨,中国产量1.78亿吨,增产3000万吨,也就是说,世界增产的焦炭几乎全部都来自中国。,我国出口管制案例,以焦炭产量占全国近一半的山西省为例:2001年该省焦炭产量为4959万吨,2002年突破6000万吨,到2003年则达到了8000万吨,加上在建的5000多万吨项目和拟建项目,预计到2005年,山西全省的焦炭总产量将达到1.5亿吨,是山西省“十五”规划确定的全省焦化产量控制在3500万吨内的4倍多。,我国出口管制案例,无限制的产能扩张带

18、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首先,容易造成供过于求,给市场带来灾难性冲击。作为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钢铁业的降温,好比其利润发动机减速。其次,加剧炼焦煤紧张状况。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家指出,山西是我国的主焦煤供应基地,随着焦炭产量大幅增长,该省主焦煤自用已显不足。2002年我国进口炼焦煤26万吨,2003年猛增至260万吨,增长约十倍。据预测,今年需进口炼焦煤800万吨左右。,我国出口管制案例,第三,焦炭生产有其特殊性,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粉尘、一氧化碳及有毒气体,炼焦所排出的焦油、废水,也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渗入地下后将长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多年来不断削减焦炭产量,甚至全部停产,就是出于环境的考虑。而在国内焦炭产能不断扩张的大军中,有一部分是环保技术根本无从谈起的土焦。随焦炭一同卖出的,不仅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还有我国的环境质量。,我国出口管制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在去年所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强烈呼吁,我国任何一种能源产品都不具备长期出口能力。专家认为,限制焦炭出口举措是我国谨慎收紧能源产品出口战略的一个信号。由此可见,控制焦煤出口不仅仅对我国的近期的市场销售有影响,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长远的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以上措施,是维护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的关键环节。对我国的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