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三、财政政策效果四、货币政策效果五、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T、G、M是药,C、I是药引,宏观经济政策是药方。,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经济政策(P540)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地干预。,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二、价格稳定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
2、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另一种含义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通常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一、充分就业,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率。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可称为劳动力参与率。失业者是劳动力中那些想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一、充分就业,凯恩斯:失业一般分为三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3、。摩擦失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或者劳动者与就业岗位匹配需要时间诸多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自愿失业由于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季节性失业由于生产的季节性而造成的失业。,失业的其他类型:,一、充分就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一、充分就业,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GDP
4、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Okuns law),奥肯定律说明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不是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第二职业的人数增加了,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失业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一、充分就业,关于充分就业,货币主义针对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自然律)
5、,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可以认为社会此时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二、价格稳定,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根据采集商品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GDP deflato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
6、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和失业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如何维持较高的增长率以实现充分就业,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总规模已经达到8536亿美元,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的外债年年暴涨,2005年8月31日达到8兆3000亿美元。,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要实现既定政策目标必须1、各种政策手段相互配合、协调一致2、不能追求单一目
7、标,而应综合考虑3、考虑政策本身的协调和对时机的把握程度。,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的冲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目标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相互冲击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难选择。,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
8、果,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1、财政的构成,(1)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直接商品交易行为。,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2
9、)政府收入:税收和公债,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形式。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就会发行公债。,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2、财政政策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发行公债,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二、财政政策的运用,(一)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经济萧条时期,AD不足,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松政策),增加g,减少t,从而AD增大,就业扩大。2、经济繁荣时期,AD旺盛,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紧政策),增加t、减少g,从而AD下降,通货膨胀消失。(二)具体运用:斟酌使用
10、(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松政策。2、经济繁荣时期,采用紧政策。(三)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工具自动发生作用,不需政府采取行动(四)功能财政(Functional finance)周期平衡预算:政策的实施造成了盈余或赤字的出现,怎么办?(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衡量财政政策类型的标准,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松政策,(1)减税(2)扩大政府支出,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自动(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1)税收自动变化,(2
11、)转移支付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衰退时,产出,个人收入,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会自动,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累进所得税,衰退使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抑制衰退。,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繁荣时政府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抑制农民收入增长,减少总需求的增加。,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预算赤字:政府
12、支出政府收入,功能财政(泰然处之),预算盈余: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凯恩斯之前,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每个财政年度收支平衡。,衰退时,收入减少,为平衡支出,必须增加政府收入,会加剧衰退。,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必然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会加剧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作
13、用:从BS*判断应实行什么政策:(BS*BS)0(y*y)0经济萧条,应实行扩张性政策。从BS*判断已经实行了什么政策:BS*增加t增加实行的是紧缩性政策。,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财政政策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三、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变动政府收支,使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财政政策乘数:货币供给量不变,政府收支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LM,财政政策效果,y0,y2,y3,y,E1,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政府支出乘数。,IS1,IS2,r,E2,E3,政府支出乘数,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挤出效应crowding-
14、out effect,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现象。,LM不变,IS右移,均衡利率上升、均衡国民收入增加。,但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 LM的收入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LM,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y1,y2,y3,y,IS1,IS2,r,r,挤出效应,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IS曲线斜率,IS陡峭,d小,挤出效应小,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大。IS平坦,d大,挤出效应大,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LM曲线不变时的情况,LM,E,y0,y1,y3,y,y0,y2,
15、y3,y,E1,E,E2,IS1,IS2,IS3,IS4,LM,r,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LM,扩张财政政策下不同IS斜率的挤出效应,y0,y2,y1,y3,y,在一个图形上表示,IS2,IS1,IS3,IS4,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LM越平坦,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LM曲线斜率,LM曲线三个区域的IS效果,r4,r1,y1,r2,r3,r5,y2,y3,y4,y5,y,LM,IS1,IS2,IS3,IS4,IS5,IS6,LM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斜率大,h小,货币需
16、求变动使r变动大,挤出效应大,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较小。,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其实质是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和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通过影响挤出效应而影响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小结,如果经济处于投资对利率高度敏感(d大)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h小)的状态,即使支出很大也无法使财政政策产生强有力的效果。,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很小时,财政政策才会产生强有力的效果。,LM曲线越平坦,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LM水
17、平、IS垂直时,财政政策非常有效,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四、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IS1 IS2,LM1,LM2,r0,IS垂直: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0,投资不随利率变动而变动。财政政策有效。,LM水平:利率降到极低,进入凯恩斯陷阱。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不会降低利率和促进投资,对增加收入没有作用。货币政策无效。,r,y,y1,y2,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LM曲线水平即在凯恩斯陷阱中时,即使IS曲线不垂直甚至很平坦,财政政策也十分有效。,凯恩斯陷阱中的财政政策,凯恩斯陷阱中的财政政策,IS1 IS2,LM1,LM2,y,r0,r%,y1,y2,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
18、章,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的现象。,LM不变,IS右移,均衡利率上升、均衡国民收入增加。,但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 LM的收入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LM,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y1,y2,y3,y,IS1,IS2,r,r,挤出效应,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k,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d越大挤出效应
19、越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六、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一)利益集团阻挠(二)时滞的影响(Time Lag)1、认识时滞2、行动时滞3、影响时滞(三)公众行为的偏离,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直接隶属国务院,不对个人和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是我国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此外还有深圳发展、上海浦东、福建兴业、交通、光大、民生、华夏等股份制银行以及逐渐进入的外资银行,各城市的商业银行由以前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改制
20、而成,农村信用合作社继续保留,它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项金融服务,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和监督。此外我国还有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银行不是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优惠贷款,其亏损由政府承担。,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1、中央银行(1)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2)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3)国家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其他银行2、商业银行(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2)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3)中间业务:代客结算,银行制度,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一)货币政策的机制,一、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
21、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供给量利率投资总需求,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调节货币供给量是手段。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总需求(国民收入)。,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1、货币供给的基本知识,(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量: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量指的是M1,M1=C+D,即为通货(currency)和活期存款的总和。2)通货比率:流通中的通货C与银行活期存款D之比C/D,称为通货比率,记作rC,即。,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指流通中的通货与银行储备的总和。银行储备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
22、是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另一部分是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如果用H表示基础货币,Rd表示法定准备金,Re表示超额准备金,则有H=C+Rd+Re。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基础,是一国的银根。它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即基础货币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供给成倍地变化。,3)基础货币,1、货币供给的基本知识,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4)法定准备率,1、货币供给的基本知识,存款准备金Rd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这种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例。法定准备金一部分以现金方式
23、保留在银行内部,一部分存于中央银行,央行对于法定准备金不足的银行会处以警告和罚款。,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超额准备金Re: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项,或者是超过法定准备金以上的余额。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即为超额准备率(可用re来表示),则用公式来表示,就是:超额准备率,实际准备金率:法定准备率与超额准备率之和。,5)超额准备金率与实际准备金率,1、货币供给的基本知识,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它是指货币供给量M与基础货币H之比,即当基础货币变动一单位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规模。货币乘数可以用M/H来表示(或用k表示)即 k=货币乘数=M/H=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2、
24、货币乘数,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商业银行货币创造乘数=500/100=1/rd,假定:第一、法定准备金比率为20%;第二、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第三、没有现金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出去。,3、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1、货币创造乘数2、前提:(1)商业银行无超额储备excess reserve,否则,(2)银行客户不在手边保存现金cash,否则(3)考虑到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率政策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三)货币政策基本工具,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三)货币政策基本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结果容易
25、预测/最常用(1)原则: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2)操作:2、再贴现率政策:央行被动等待(1)释义:商业银行由于准备金临时不足而向央行借款,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为再贴现率。(2)操作:萧条,再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货币供给上升。繁荣时期,再贴现率上升,货币供给下降。3、调整法定准备率:效果猛烈,较少使用/存在时滞萧条,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另外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历年法定准备率,1985年-2006年,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历年法定准备率,2007年,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
26、章,历年法定准备率,2008年,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历年法定准备率,2010年,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政策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2、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二、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货币政策效果,y1,y2,y,LM1,LM2,IS,货币政策效果: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的影响。,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货币政策效果的简化图示,货币政策效果,
27、y1,y2,y,LM1,LM2,IS,r,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LM形状不变,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IS斜率,货币政策效果因IS的斜率而有差异,y1,y2,y3,y,LM1,LM2,IS1,IS2,IS陡峭,投资利率系数d小,投资需求对于利率的变动幅度小,所以LM变动使收入变动幅度小。,IS陡峭,收入变化小,为y1y2。IS平坦,收入变化大,为y1y3。,y1y2y1y3,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LM斜率,IS斜率不变LM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小。LM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货币政策效果因LM的斜率而有差异,y1,y2,y3,y,LM1,LM2,IS1,IS2,y4
28、,LM平坦时,h大,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大。,y1y2y3y4,r,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其实质是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和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通过影响利率、投资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小结,如果经济处于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d小)而货币需求对利率高度敏感(h大)的状态,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很多也无法使货币政策产生强有力的效果。,只有当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能使利率下降很多(LM陡峭,h小),或利率下降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
29、IS平坦,d大),货币政策才会产生强有力的效果。,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三、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水平IS和垂直LM相交,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十分有效,IS,LM1,LM2,y,r0,LM垂直,货币投机需求为0,h0。M增加使r下降,投资及收入增加。,y1,y2,r,货币政策十分有效,IS水平,投资对利率很敏感;m增加使利率稍微下降,就会使投资极大提高,国民收入增加。,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财政政策完全无效,IS2,IS1,LM1,y,r2,r1,
30、r0,三、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IS水平,投资的利率系数无限大,利率微变,投资会大幅变化。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完全挤占私人投资。,y1,r,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水平IS和垂直LM相交,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同产出水平有关,同利率没有多大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为零。因此,LM是垂直线,货币供给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的政策。现实生活中,凯恩斯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都少见,常见的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大多西方经济学家都同意,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可以对经济
31、起一定稳定作用,衰退时多用财政政策,通胀时多用货币政策。,三、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厂商悲观,即使央行放松银根,投资者也不愿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也不肯轻易借贷。尤其是遇到流动性陷阱时,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率也不会降低,货币政策效果很有限。,(2)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通胀时,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此时央行增加货币供给的影响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抵消。,(3)时滞。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32、,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时间。,(4)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利率提高,国外资金进入,若汇率浮动则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使本国总需求比封闭经济有更大下降;若汇率固定,央行为保证本币不升值,必然抛出本币,按照固定利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使原来从紧货币政策大打折扣。,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相对于财政政策而言,实施货币政策要容易得多,可是各国政府对待货币政策的态度却是犹豫不决的。理论上,货币政策有着与财政政策相同的效果,可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要通过利率这一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首先,货币政策有着明显的时滞,不可能象财政政策那样立竿见影;其次,流动性陷
33、阱限制了利率下降的空间;再次,货币的回笼要比货币的扩张迅速得多,这就使得货币政策在控制需求时“刹车容易起动难”(我国经济软着陆只花了两年时间,重新起动却付出了六年的努力);最后,货币供给量很难精确控制。就如同美丽的野蛮女友一样,看待理论上完美无瑕的货币政策,政府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爱你不容易小评货币政策,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第五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1、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初始点E0,收入很低,为克服萧条,达到充分就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两种办法都可使收入增加。但会使利率大幅度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0,y2,E
34、1,E2,IS2,IS1,LM1,LM2,r2,r1,r0,y1,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E0,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IS和LM移动的幅度相同,产出增加时,利率不变。,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可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保持原有水平,投资不被挤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0,y2,E0,E2,IS2,IS1,LM1,LM2,r0,收入增加,利率不确定,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r,O,LM,LM,E,y*,E,y0,r
35、0,IS,IS,y,r1,利率上升,收入不确定,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LM,r,O,LM,E,y*,E,y0,r0,IS,IS,y,r1,收入减少,利率不确定,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r,O,LM,LM,E,y*,E,y0,r0,IS,IS,y,r1,利率下降,收入不确定,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2、混合使用的政策效果,: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防止利率过高。,: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总
36、需求,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紧缩过度而衰退。,:经济严重萧条: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3、IS、LM斜率对政策的影响,IS曲线越平坦,d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LM曲线越陡峭,h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IS、LM斜率对政策的影响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某宏观经济模型(单位:亿元):c=200+0.8y i=300-5r L=0.2y-5r m=300试求:(1)IS-LM模型和均衡产出及利率。(2)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020亿元,为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追加投资或货币供给应分别为多少?,课堂练习:,IS:0.2y+5r=500 LM:0.2y-5r=300 y=2000 r=20 i=8 m=8,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5章,LM:0.2y-5r=300,r,O,2000,2020,IS:0.2y+5r=500,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