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61012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工具.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2,itt01,1,国 际 贸 易 原 理,任课教师:梁 坚联系方式:Email:Phone:159-1866-9393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23/11/2,itt01,2,上 课 规 则,教室之内是教师的本人的座右铭(对自己):围墙之内是学校的,围墙之外是自己的。欢迎提出批判意见如对本人授课质量有意见,可向本人、学院、大学教务处任一方反映和申诉,2023/11/2,itt01,3,教材和参考书籍,教材: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陈百助、晏维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参考资料:国际贸易学,朱钟棣 郭羽诞、兰宜生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月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黄静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2023/11/2,itt01,4,基本语言的统一,商品(Commodity)货物(Goods)服务(Service)技术(Technology)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的产出,2023/11/2,itt01,5,基本语言的统一,经济体就经济角度而言的实体国家就主权角度而言的实体关税区表示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地区。关税区可以是国家或地区。本教学中,如无特别说明使用国家一词表示独立关税区。,2023/11/2,itt01,6,

3、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国际贸易原理,又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经济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对国际贸易原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收益、收益分配与贸易分工格局的决定因素,以及贸易政策依据和影响。课程任务是培养一大批系统掌握国际经贸理论和政策的高层次人才。,2023/11/2,itt01,7,二、课程内容简介(1):贸易理论的构造,国际贸易原理主要包括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两大部分。贸易理论又包括自由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两个部分。主流的贸易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实质上是众多贸易保护政策的依据所在。自由贸易理论则主要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理论

4、。,2023/11/2,itt01,8,课程内容简介(2):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即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构成了贸易理论的基石。其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比较优势的差异决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格局。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是要素禀赋理论,说明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产生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2023/11/2,itt01,9,课程内容简介(3):当代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代表性需求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代表性需求理论,说明一个国家的代表性需求会培育出该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从而决定该国的贸易分工格局。生命周期理论则是一种动态的

5、要素禀赋理论,说明在各国存在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生产倚重的要素禀赋不同,所以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拥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主要说明现代贸易中相当多的产品在生产中具有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正是比较优势产生的另外一大源泉。而且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包含了大量的产业内贸易。,2023/11/2,itt01,10,课程内容简介(4):贸易政策与应用,贸易政策主要是分析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和倾销等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而且集中于他们的福利影响。,2023/11/2,itt01,11,第一讲知识框架图,2023/11/2,12,第一章 国际贸易导论与基础分析

6、工具,磨刀不误砍柴工,2023/11/2,itt01,13,1.1 国际贸易导论/1.1.1 国际贸易定义,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独立关税区经济体之间的商品贸易,包括货物(good/merchandise)、服务(service)和技术(technology)的贸易。这是一个站在世界全体的角度所作的定义,有时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从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角度,该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叫做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又称海外贸易(overseas trade),主要是基于部分海岛型国家对外贸易就是与海外进行交易的历史而成

7、。,2023/11/2,itt01,14,1.1.2 国际贸易的本质,本质上,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种通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以赚取商业利润的交易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赚取商业利润。所有的贸易本身意味着产业分工区别:主体、复杂性、风险,2023/11/2,itt01,15,1.1.3 国际贸易的功能与作用,国际贸易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入和细化,促进经济资源配置通过世界范围的扩张,而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前者是微观层次的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后者是宏观层次的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而经济运行的目标就是追求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贸易的作用正是基于以上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而得以体现。,202

8、3/11/2,itt01,16,1.1.4 关联的基本概念(1),商品(commodity)包括货物、服务、技术、版权专利等用于交易的各种产品。独立关税区经济体(independent tax area economy)指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经济体。像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就分别是独立关税区经济体。以下,除1.1节以外,为了简单起见,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我们使用“国家”这个词来表示独立关税区经济体。,2023/11/2,itt01,17,1.1.4 关联的基本概念(2),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指以货币表示的一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的价值总额。可以

9、使用本币或者外币表示。期中,出口部分为出口贸易总额或简称出口总额,进口部分为进口贸易总额或简称进口总额。国际贸易值(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指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世界所有独立关税区经济体的贸易总额;通常使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者进口贸易总额来表示。国际贸易值不等于各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值的综合。而且,通常使用出口贸易值加总的国际贸易值小于使用进口贸易值加总的国际贸易值,主要原因在于世界各国一般使用FOB价格(俗称离岸价)计算出口额,使用CIF价格(俗称到岸价)计算进口额。,2023/11/2,itt01,18,1.1.4 关联的基本概念(3),对外贸易量(

10、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指以特定年度为基期而形成的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值。实质上,对外贸易量就是真实对外贸易值(real value of foreign trade),它剔除了计算对象时期内的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出国际贸易数量上的变动。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指以特定年度为基期而形成的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一样,国际贸易量就是真实国际贸易值。,2023/11/2,itt01,19,1.1.4 关联的基本概念(4),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foreign tra

11、de to GDP)指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存程度,通常使用对外贸易值的GDP占比来表示。有时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或者贸易密度。计算上并不统一,可以使用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对外贸易总值来除以GDP(或者GNP)求得。前两者,分别叫作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2023/11/2,itt01,20,1.1.4 关联的基本概念(5),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简写成TOT。表示的意义是用一个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几个进口商品。在两种商品的模型中,出口X,进口Y,相应的价格分别是Px、Py,则 TOT=Px/Py,2023/11/2,itt01,21,1.

12、1.4 关联的基本概念(6),现实中,每个经济体进出口成千成万种商品。则使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来计算:,下标i、j分别表示第i种出口商品和第j种进口商品,m、n分别表示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总数量。P表示价格,X、Y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的X和Y商品的数量。,2023/11/2,itt01,22,1.1.4 关联的基本概念(7),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指一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体在某个特定时期内的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称为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贸易盈余或者出超,余额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前者小于后者,称

13、为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贸易赤字或者入超;两者相等,称为贸易平衡(balanced trade)。另外,也可以就某个单独产业或者产品使用这些概念。双边贸易(bilateral trade)与多边贸易(multilateral trade)分别指两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之间和多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但是一般地,后者大多用来表示涉及多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体之间的多边贸易体系界定下的多边贸易行为;包括后面章节中使用到的区域贸易和全球贸易。,2023/11/2,itt01,23,1.1.4 关联的基本概念(8),直接贸易(direct trade)就是两个独立关税区经济体之间分别扮演商

14、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角色而且直接进行的交易。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体通过第三国的转口而与另一个经济体进行的间接关系的贸易。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由商品生产的经济体买入并未经加工增值而转卖给另一个经济体的贸易。间接贸易中必定包括转口贸易。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其他经济体生产的商品经过本国国境与另一个经济体进行交易时的贸易。,2023/11/2,itt01,24,1.2 基础分析工具/1.2.1 PPF曲线(1),PPF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指在特定的技术和资源的制约下一个经济体能够生

15、产的所有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二维坐标体系中,只能反映两种产品。多种产品抽象为两种产品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使用X、Y来表示两种产品。,2023/11/2,itt01,25,PPF曲线(2),PPF曲线有三个种类。在资源约束为特定的情况下,PPF曲线反映生产技术。反过来说,不同的生产技术对应着不同形状的PPF曲线。就规模经济效果而言,生产技术包括规模报酬不变、递减、递增三种。,2023/11/2,itt01,26,PPF曲线(3):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1中的KLM直线所示。坐标上任何一点都表示一种生产组合,如图1.1中的K点,表示这个经济体选择生产X和Y

16、的量分别为100和100。在仅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规模报酬不变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不变是等价的。,2023/11/2,itt01,27,PPF曲线(4):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减的PPF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如图1.1中RST曲线的所示。,2023/11/2,itt01,28,PPF曲线(5):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的PPF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如图1.1中的EFG曲线所示。,2023/11/2,itt01,29,PPF曲线(6):生产可能性区域,生产可能区域(production possibility area/set),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下,所有从生产的角度来看

17、可能的生产点的集合。表现为PPF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区域如图1.1中的KLM生产可能性为例,由AOB围成的区域。,2023/11/2,itt01,30,PPF曲线(7):生产上可能的点,区域内任何一点所表示的产品组合都是能够实现的。区域外任一点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图中的K、L、M点都是可以实现的。E点可实现,但位于PPF曲线内,意味着生产是非效率的。R点则是不可能实现的永远要要记住的就是,PPF曲线就是最大产出组合的边界线。,2023/11/2,itt01,31,PPF曲线(8):边际转换率,边际转换率(MRT,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表示将一种产品转换成另

18、一种产品时的转换效率。通常我们使用增减一个单位X产品的产出时,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产出量来表是。实际上就是表示将Y产品转换成Y产品时的转换效率。PPF曲线上任何一点的MRT等于该点的切线的斜率。,2023/11/2,itt01,32,PPF曲线(9):机会成本,PPF曲线能够表示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表示作出某种选择时必须放弃另一种选择所引致的机会损失带来的成本。如图1.1,当经济体将生产点由K(100,100)点转移到L(101,65),再转移到M(102,35)时,表示我们喜欢增加X的产量。增加X,必须放弃部分Y。原因在于PPF曲线表示在现时技术条件下,所有

19、的资源已经被利用。这样,当我们将生产由K点转移到L点时,X增加了一个单位。但是增加的这个单位不能无中生有,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源将它生产出来才行。在所有资源都已经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Y的产量,这样就可以释放出为了增加X的产出所需要的相应量的资源。,2023/11/2,itt01,33,PPF曲线(10):机会成本与MRT,PPF曲线上任何一点的X产品的机会成本等于该点的MRT,也就是该点的切线的斜率。对应于三种不同形状的PPF曲线,我们发现:规模报酬不变、递减、递增时,分别对应机会成本和MRT不变、递减和递增的情况。,2023/11/2,itt01,34,1.2.2 生产者最优理

20、论(1):企业目标,企业作为生产者,其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在投入成本一定的前提下,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等价于收入的最大化。因为利润=收入-成本。Max R=Px*X+Py*Y Subject to X and Y on PPF在特定的PPF曲线的限制下,企业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行为是在该PPF曲线上寻找一个点(X,Y)。其实,就是在资源、技术和产品价格都一定的条件下,寻找一对X和Y产品的产量组合,而且保证这个组合下达致的收入最大。,2023/11/2,itt01,35,生产者最优理论(2):收入曲线,收入曲线表示企业能够获得固定的收入水平而销售不同比例的两种产品的所有组合的一条曲线。如图1.2

21、所示的PP线。相应的代数表达式如下:R=Px*X+Py*Y变形为:Y=R/Py Px/Py*X可以看到,收入曲线的斜率是产品X和产品Y的价格比值。我们把这种价格成为相对价格。在后面,我们经常会使用“价格曲线”来称呼收入曲线。,2023/11/2,itt01,36,生产者最优理论(3):收入曲线性质,任何一条收入曲线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以原点为标准,越远离原点的收入曲线代表的收入水平越高。企业追求收入最大化,其实就意味着要尽量达到远离原点的收入曲线所表示的收入水平。理论上,收入曲线是越远越好。但是在资源和技术的约束下,又不可能无限制地远离原点。,2023/11/2,itt01,37,生产者

22、最优理论(4):寻找最优,(1)、当企业可以使用的资源和技术为特定的时候,她所面临的PPF曲线就特定下来了,如图1.2中的AA曲线所示。(2)、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为特定的时候,企业就面临着斜率为 的无数的相互平行的收入曲线,如图中的PP、KK一样。(3)因为资源和技术的约束,企业能够选择的点必须落在PPF曲线上面;另一方面企业要追求收入最大化,该点需要尽量落在远离原点的收入曲线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点是唯一的,就是图中的E点()。我们称这个点为企业的最优生产点。在特定的资源技术约束下,企业生产X和的产量定为,能够带来最大的收入;达到的最大收入就是PP曲线所代表的收入水平。,2023/11/2,

23、itt01,38,生产者最优理论(5):最优条件,企业的生产最优点就是曲线和收入曲线的切点。如图1.2中的切点位于曲线上,点的斜率等于;另一方面,点也位于收入曲线上,斜率等于 最优点的均衡条件可以代数式表示如下:MRT=Px/Py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时,收入曲线会发生变化,自然最优点会相应发生变化。而且每一个最优点对应着一对特定的X和Y的组合,也就存在一个特定的相对供给量X/Y。,2023/11/2,itt01,39,1.2.3 消费者最优理论(1):消费者目标,特定的消费者具有特定趋向的偏好。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越是偏好的东西越能给他带来满足。在偏好一定的前提下,通常东西越多带来的满足越高。效用

24、(Utility)表示消费者从消费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也就是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也可以称之为福利(Welfare)。消费者追求的目标在于效用最大化。,2023/11/2,itt01,40,消费者最优理论(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示两种商品的模型中,能够带来同样效用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轨迹。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基本的性质:.离原点越远,效用越高.互不相交.向下倾斜.凸向原点,Y1,U2,U1,2023/11/2,itt01,41,消费者最优理论(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RS,th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表示

25、使用一种商品去替代另一种商品的能力大小;等于在保持同样满足度即效用的前提下,为了增加商品X的消费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消费量。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MRS就是该点的切线的斜率(绝对值)。MRS递减,表示使用X去替代Y以获得同样水准的效用时,替代能力越来越差。MRS递减,来源于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的递增,或者反过来说边际收益递减。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一般的观察结果,即“物以稀为贵”。,2023/11/2,itt01,42,消费者最优理论(4):预算约束,预算约束(budget strict)表示在特定时点下,消费者受到特定收入M的约束。预算约束线(budget strict curve),简称预算

26、线:表示消费者在特定收入约束下能够消费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预算线和坐标轴围成的范围称为消费可能区域(the Consumption Possibility Area),也就是说该区域内任何一点在现有预算约束下都是可能实现的。有时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性边界(the Consump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2023/11/2,itt01,43,消费者最优理论(5):预算约束,代数表达式如下:Px*X+Py*Y=M变形为:Y=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x/Py 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X0,Y0,E,x1,Y,X,图.3,Y1,F,2023/1

27、1/2,itt01,44,消费者最优理论(6A):寻找最优,(1)当支出限额为M,且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为特定的时候,企业就面临着一条特定的斜率为的预算线如图中的BB一样。(2)当消费者偏好已知时,消费者会面临着无数条形状特定的相互平行的无差异曲线。,2023/11/2,itt01,45,消费者最优理论(6B):寻找最优,(3)、消费者需要寻找的效用最大化的点必须在她的预算线上;应该尽可能落在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上;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点是唯一的,就是图1.3中的E点()。我们把E点成为最优消费点。最大的效用水平等于E点所处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2023/11/2,itt01,46,消费者最

28、优理论(7):最优条件,最优消费点就是特定的预算约束和特定偏好条件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如图1.3中的E点所示,该点位于无差异曲线上,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等于MRS。另一方面,E点也是预算线BB上的点,斜率等于Px/Py。最优消费点的均衡条件代数表达式:MRS=Px/Py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时,预算线会发生变化,自然最优点会相应发生变化。而且每一个最优点对应着一对特定的X和Y的组合,也就存在一个特定的相对供给量X/Y。,2023/11/2,itt01,47,1.2.4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最优(1),一个经济追求的目标是社会效用最大化。类似于单个的消费者追求的效用最大化。封闭经济(aut

29、arky economy)就是完全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的经济,与外部其他经济体之间没有任何的经济联系。经济学上经常使用“孤岛经济”的例子来说明封闭经济或者自给自足经济。克鲁索星期五进行交易;仅此而已。对外没有任何的贸易,没有任何的进出口和金融来往。,2023/11/2,itt01,48,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最优(2):社会目标,封闭经济的目标为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社会最优指的是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福利(效用)水平达到最高的状态。我们引入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表示社会的效用或者福利水平。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一个维持一个经济体全体的效用水准位于特定水平不变时,两种商品的所有消费组合。,2023/11/2,it

30、t01,49,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3):社会无差异曲线,现实中社会无差异曲线则有可能相交。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同,同等量的收入给整个经济体带来的效用水平可以是不同的。根据阿罗不可能定理,在某些情况下,一个经济体中可能不存在一个能够为大众共同接受的消费组合,社会无差异曲线也就可能根本不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附加一定的比较苛刻的条件下,这样理论上社会无差异曲线就能够存在。新古典主义假定一个经济体中所有人都具有同样的偏好。也可以认为经济体中存在一位至高无上的君主,他决定社会的一切,他的偏好决定全体个体的偏好。经过这样的处理以后,社会无差异曲线就可以用该经济体中的代表性成员(representati

31、ve agent)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出来。就现实来说,根据科斯定理,经济体中的得益成员补偿损失成员的话,某项能够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就可以得到实现。换言之,使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就具有现实解析力。,2023/11/2,itt01,50,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4):社会已知条件,图1.4中PP表示在特定的时点,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的约束下社会面临的PPF曲线。BB线分别表示社会无差异曲线。另外我们知道两种商品、的价格()为特定。,2023/11/2,itt01,51,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5A):寻找最优,(1)、当一个经济体可以使用的资源和技术为特定的时候,她所面临的PPF曲线就特定下来了,如图1.4中

32、的PP曲线所示。(2)、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为特定的时候,经济体就面临着斜率为的无数的相互平行的收入曲线,又称为相对价格曲线,如图中的BB所示。,2023/11/2,itt01,52,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5B):寻找最优,(3)因为资源和技术的约束,该经济体能够选择的点必须落在PPF曲线上面;另一方面由于要追求收入最大化,该点需要尽量落在远离原点的收入曲线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点是唯一的,就是图中的E点()。对该经济体来说E点就是最优生产点。,2023/11/2,itt01,53,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5C):寻找最优,(4)、当经济体选择在E点生产以后,就决定了她能够实现的收入为BB线所代表的收

33、入水平M0;这个收入水平同时也是全社会能够支配的支出水平,在两种商品的价格()为特定的时候,企业就面临着一条特定的斜率为 的预算线,如图中的BB线所示。,2023/11/2,itt01,54,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5D):寻找最优,(5)、当经济体偏好已知时,经济体会面临着无数条形状特定的相互平行的无差异曲线。(6)、经济体需要寻找的效用最大化的点必须在她的预算线上,应该尽可能落在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上;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点是唯一的,就是图1.4中的E点()。这个点我们称为社会的最优消费点。,2023/11/2,itt01,55,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6):最优解说,E点就是社会的最优点。在封闭经济

34、中,由于生产与消费必须一致,所以这个点同时是最优生产点和最优消费点。从几何图形上,社会的最优点实际上是PPF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收入曲线(预算线)三条线的共同切点。表示社会能够达到最优状态,福利状态可以达到U0的最高水平。,2023/11/2,itt01,56,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7):理解关键,理解社会最优点的决定过程中,关键点在于上面的几何演绎中的(4)的步骤。一个经济体,从生产上来看是生产者,从消费的角度去看是消费者。首先是一个生产者,所以先按照企业寻找最优生产点(收入最大化的点)的逻辑进行行动。接着,她又是一个消费者,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最优消费点;她能够用于消费的所有支出,就必定

35、等于她在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收入曲线也就与预算约束线重合。因为不管收入分配如何,也就是说不管生产中实现的收入按照什么比例在资本家、管理者、工人中分配,后三者就是经济体的三部分成员。而且模型中,假定所有的预算是必须花光的,所以支出就一定等于收入。,2023/11/2,itt01,57,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一:PPF-IC模型,在后面的开放经济分析中,我们将要使用到多种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和局部均衡分析模型。常用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包括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简称PPF-IC)模型、相对供求模型和提供曲线模型。,2023/11/2,itt01,58,PPF-IC模型(1),PPF-IC模型,其实已经在中

36、的社会最优模型中使用到。只不过,在社会最优模型中,我们把它用在于封闭经济中。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前者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分离,后者则必须统一。反映在几何模型中,封闭经济的最优生产点和最优消费点重合于同一点。开放经济的生产最优点和消费最优点分别是不同的点。原因在于开放经济中,有贸易,各种商品有进出口,所以消费的量和生产的量可以不一致。,2023/11/2,itt01,59,PPF-IC模型(2):相对价格曲线,图1.5中的坐标轴和各曲线的表示内容和图1.4中的一样。只是,我们使用了Pr曲线去替代了图1.4中的BB线。Pr线就是相对价格曲线。相对价格曲线(relative price

37、 curve)就是斜率等于横轴表示商品的价格与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之比(Px/Py)的一条直线。使用相对价格曲线分别表示生产决策中涉及到的收入曲线,也使用它表示消费者决策中涉及到的预算约束线;因为他们的斜率都等于Px/Py。,2023/11/2,itt01,60,PPF-IC模型(3):寻找生产最优,在开放经济中,一个经济体首先是作为一个生产者,理性地作出生产者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决策。她所面对的商品的价格信息是国际价格Px、Py,让Pr1=Px/Py,所以她知道他的收入曲线的斜率。资源和技术的约束既定的情况下,PPF曲线就是既定的。在这些已知条件下,她选择E()进行生产;E点是最优生产点。,202

38、3/11/2,itt01,61,PPF-IC模型(4A):寻找消费最优,接着按照一个消费者来行动。当她在E点组织生产以后,将这些产出商品按照X、Y商品的国际价格Px、Py进行销售就会得到Pr1线所代表的收入M1。以后,她就将这些收入作为消费支出来使用。收入为M1,商品X、Y的价格等于国际价格Px、Py,预算线就定下来了,就是Pr1线。在偏好已知的情况下,该经济体面临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就会有固定的形状;如图中的U1。,2023/11/2,itt01,62,PPF-IC模型(4B):寻找消费最优,在这些已知条件下,她将选择T(X1,Y1)进行消费;因为T点是最优消费点。经济体能够达到的效用水平为U1

39、,为最高状态。,2023/11/2,itt01,63,PPF-IC模型(4C):寻找消费最优,图1.5中,还反映出了贸易进出口的信息。图中的直角三角形TAE,称为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TAE的直角边TA和EA分别表示Y商品的进口量和X商品的出口量。TA=Y1-Y0EA=X0-X1,2023/11/2,itt01,64,PPF-IC模型(4D):寻找消费最优,对比该经济体的消费和生产消费的X(X1)比她生产的X(X0)要少,少掉的部分(X0-X1)刚好用于出口了。她消费的Y(Y1)比她生产的Y(Y0)要多,多出来的部分(X0-X1)就来自于进口。这在封闭经济中是不可能的。,

40、2023/11/2,itt01,65,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二:相对供求模型,第二个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是相对供求模型(relative supply-demand model)。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要用到相对供给曲线(relative supply curve)和相对需求曲线(relative demand curve)。图1.6表示的就是一个相对供求模型。相对供求模型和以前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所使用到的供给需求模型非常类似。但是也存在很大的不同。,2023/11/2,itt01,66,相对供求模型(2):相对数量与相对价格,坐标轴表示的变量的不同。相对供求模型中这两条轴分别表示相对商品数量和相对商品价

41、格。相对数量(relative quantity)表示以一种产品的数量为标准衡量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的多少。分别使用X、Y表示这两种产品本身的产出量或者需求量,则相对产出量(供给量)和相对需求量就是X/Y。以后,我们统一使用Xr来表示这个概念。Xr=X/Y相对价格(relative price)表示以一种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衡量的另一种商品的价格的高低。商品X的相对价格就是以商品Y的价格为标准的衡量结果,等于Px/Py。我们使用 来表示商品X的相对价格,为了简单化进一步简写成Pr。没有特别的说明一概照此使用。Pr=Px/Py,2023/11/2,itt01,67,相对供求模型(3):相对供给曲线,相

42、对供给曲线(relative supply curve)是指表示相对供给与相对价格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相对供给量(relative supply quantity)表示以一种产品的供给量为标准衡量的另一种产品的供给量的大小。在两种产品X、Y的模型中,X产品的相对供给量就是X产品的供给量与Y产品的供给量的比值。我们使用Sr来表示相对供给量和相对供给曲线。下标r表示“相对”的意思。同样使用X、Y表示他们本身的绝对供给量,则 Sr=X/Y。,2023/11/2,itt01,68,相对供求模型(4):相对供给曲线的导出,相对供给曲线可以从生产者最优模型中导出。参看图1.2,最优生产点E(X0、Y0)是

43、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下,对应于特定的商品价格(Px0,Py0)进而特定的商品相对价格(姑且称为Pr0;Pr0=Px0/Py0),能够带来收入最大化的生产组合。也就是说,对应于Pr0,会有一个相应的相对供给量(或者说相对产出量)Sr0=X0/Y0。如果相对价格变成了Pr1(Pr1=Px1/Py1),则必有另一个相对供给量Sr1=X1/Y1与之对应。在几何上,体现为会出现新的最优生产点E1(X1,Y1)。将相对价格Pr与相对供给量Sr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它们所有组合的轨迹,描到相对供求模型的坐标体系上,得到的就是相对供给曲线。相对供给曲线的形状尤其是位置由每个经济体的资源和技术决定。,2023/11

44、/2,itt01,69,相对供求模型(5):相对需求曲线,相对需求曲线(relative demand curve)表示相对需求量与相对价格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相对需求量(relative demand quantity)是以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为标准衡量的另一种产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在两种产品X、Y的模型中,X产品的相对需求量就是X产品的需求量与Y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使用Dr来表示相对需求量和相对需求曲线。下标r表示“相对”的意思。同样使用X、Y表示他们本身的绝对需求量,则 Dr=X/Y。,2023/11/2,itt01,70,相对供求模型(6):相对需求曲线的导出,可以从消费者最优模型中导出相对

45、需求曲线。参看图1.3,最优消费点E(X0、Y0)是在特定的消费偏好约束下,对应于特定的商品价格(Px0,Py0)进而特定的商品相对价格(姑且称为Pr0;Pr0=Px0/Py0),能够带来效用最大化的消费组合。也就是说,对应于Pr0,会有一个相应的相对需求量Dr0=X0/Y0。如果相对价格变成了Pr1(Pr1=Px1/Py1),则必有另一个相对需求量Dr1=X1/Y1与之对应。在几何上,体现为会出现新的最优消费点E1(X1,Y1)。将相对价格Pr与相对需求量Dr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它们所有组合的轨迹,描到相对供求模型的坐标体系上,得到的就是相对需求曲线。相对需求曲线的形状尤其是位置有每个经济体的消

46、费偏好及其收入决定。,F,2023/11/2,itt01,71,相对供求模型(7):相对供求分析,当每个经济体的资源和技术特定时,就会有一条相应的特定的相对供给曲线;同样当该经济体的偏好和收入等因素特定时,也会有一条特定的相对需求曲线与之对应。如图1.6中所示,假定A、B经济体都有着相同的特定偏好和收入,他们就会面临同样的相对需求曲线Dr0。另一方面,前者较之于后者拥有更多的资源或者更高的生产技术,他们就分别拥有不同的相对供给曲线Sr0 和Sr1。这样会在这两个经济体分别形成不同的均衡点E0和E1,相应地就形成不同的均衡的相对价格Pr0和Pr1。,2023/11/2,itt01,72,相对供求

47、模型(8):相对供求模型的优缺点,相对供求模型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非常明了地表示出相对价格 的形成。相对价格这个概念对于国际贸易而言,是最重要的几个变量之一。这个变量对于贸易分工,也就是哪个经济体生产什么、出口什么、进口什么决定于这个变量。遗憾的是,不能表示出社会的福利状态。,2023/11/2,itt01,73,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三:提供曲线模型,第三个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就是提供曲线模型。提供曲线(offer curve)是指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愿意出口某种产品的数量和愿意进口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的所有组合形成的轨迹。有时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

48、ve);相互需求的概念在于每一个经济体的供给同时也是站在另一个经济体角度来看的需求;比如说A经济体对另一个经济体B来说,既是商品X的供给者,又是商品Y的需求者。所以,同一条提供曲线既是商品X的供给曲线,也是商品Y的需求曲线。,2023/11/2,itt01,74,提供曲线模型(2):提供曲线的导出,提供曲线可以从PPF-IC模型中导出。参看图1.5,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加之商品X、Y的价格特定(相应地相对价格Pr=Px/Py就特定),最优生产点E(X0,Y0)就是唯一的;考虑到偏好也是特定的话,最优消费点T(X1,Y1)也是唯一的。,2023/11/2,itt01,75,提供曲线模型

49、(3):提供曲线的导出,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贸易三角形TAE。这些最优决策的结果中,包含了非常有用的信息。其他条件不变,相对价格Pr与X商品的出口量(等于X0-X1)和Y商品的进口量(等于Y1-Y0)之间存在一种特定的对应关系。,2023/11/2,itt01,76,提供曲线模型(4):提供曲线的导出,将这种特定的X出口量和特定的Y进口量组成的组合描到横轴表示X商品的进出口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进出口量的坐标体系上,得到的就是X商品的提供曲线。对于X商品来说,当出口国的意愿和进口国的意愿都是既定的情况下,就会有一条特定的提供曲线OA0与之对应。同样,在既定的情况下,会有一条特定的提供曲线O

50、B0存在。两条曲线的交点E0称为贸易均衡点。,2023/11/2,itt01,77,提供曲线模型(5):贸易条件的决定,贸易均衡点E0决定了贸易条件TOT(或者叫做交换比价)。TOT等于贸易均衡点与原点的连线(射线)的斜率。图中的E00射线的斜率等于Pr0的话,则E0点的TOT就等于Pr0。Pr0就是均衡的贸易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A国愿意出口的X的数量与B国愿意进口的X的数量才一致,同时A国愿意进口的Y的数量才会与B国愿意出口的Y的数量相等。,2023/11/2,itt01,78,提供曲线模型(6):贸易条件的决定,当TOT=Pr1时,A国的商人必定认为出口X的价格Px相对过低,愿意出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