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6178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课的九点建议.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课的九点建议,一、复习课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容量大,其密度高、时间紧、联系密,是一项复杂的教学系统工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复习的重要性,拟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二、复习中不能一边倒,不能重练习、重测试、轻讲解。,三、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四、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五、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

2、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六、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七、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八、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九、复习课要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总之,复习课要有计划性,切忌盲目性;要有整体性,切忌零碎性;要有综合性,切忌单一性;要有顺序性,切忌杂乱性;要讲练结合,切忌单纯性;要劳逸结合,切忌疲劳战;要突出重点,切忌漫无边际;要讲究新鲜趣味,切忌枯燥无味。落实好复习讲解的例题、巩固练习的习题、学生质疑的难题、复习课后的作业题四条主线,突出精讲精练,不能“狂轰滥炸”。,现代小学数学第十册复习教研,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邵 虹,Tel:057187077222-216E-mail:,一、复习内容和课

4、时安排,长方体和立方体 2课时小数乘法和除法 1课时分数乘法和除法 1课时分数、小数乘除法 1课时分数应用题 1课时总复习 2课时,二、复习课的基本类型,1、先理知识,再做题目(1)口算(主要是一些基本题)(2)复习有关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回顾,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板书。)(3)让学生根据呈现出的知识自己编制题目,做题,可以相互做,也可以自己做后交流,(学生编出的题目常常是一些基本题。),(4)教师与学生一起反馈评价。(5)教师出题学生做,再反馈评价,再归纳知识,(可以是两次)在反馈时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己的提练与归纳。(6)布置作业,2、先做题目,再理知识(1)口算(主要是一些基本题)(2)出示围

5、绕某一知识点的一些题目。(3)根据题目,师生一起回顾归纳出相应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要让学生自己回顾,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板书。),(4)让学生根据呈现出的知识自己编制题目,做题,可以相互做,也可以自己做后交流,(要求学生编出的题目,由容易到难。)(5)教师与学生一起反馈评价。(6)教师出题学生做,再反馈评价,(可以是两次)。(7)布置作业,三、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6、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四、复习内容和要点,关于基础卷1、计算 分数、小数的四则计算,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1)一、二步的式题要求学生直接写出答案。(2)计算,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或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包括乘除法),(3)分数、小数的三步计算式题(带小、中括号)如:3 1/4 3/43 0.4 63.9(7-2.5)7/15 1-(4/5-2/3)(4)解方程。(5)比大小。(数与式)(6)运用积的不变性质。,2、棱长、表面积(包括展开图)、体积、容积的计算。(1)注意单位的统一;(2)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计

7、算方法并能应用(基础卷);(3)要求学生自己测量出数据并进行计算;(4)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知识解题。,3、应用题(1)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2)分数应用题(稍复杂)要同时注重算术思路和方程思路。例1:食堂有4吨煤,第一周用去这堆煤的2/5,第二周又用去9/10吨。二周共用去煤多少吨?还剩多少?例2:在手工课上,第一组同学糊纸袋180只,第二组同学糊纸袋数是第一组的8/9。第一组同学比第二组多糊多少个纸袋?,关于能力试卷1、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去做能力卷;2、能力卷的参考范围:(1)课本上的“综合应用”内容;(2)四张综合练习(两张八开)。,如:在 里分别填入、,使所得四个数之和尽可能大,那么四个得数之和是()。1/2 1/9=1/3 1/8=1/4 1/7=1/5 1/6=,如: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4 0.36 6.4 2.4=24(0.36 0.64)18 5/17=5 5/17,如:一个立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16立方分米,把它截成体积相等的8个立方体木块,这8个立方体木块的表面积之和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每个小木块的表面积是多少?(如果将这个立方体截成 若干个小长方体,所有 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 怎样求?),谢谢您的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