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6179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8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及应用,柴沟中学化学组,1、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如不反应,说明理由。H2SO4+Cu(OH)2 NaCl+KNO3 CuSO4+BaCl2 NH4Cl+AgNO3 Na2CO3+2HCl Ca(OH)2+Na2CO3 Ba(NO3)2+H2SO4 Cu(OH)2+Na2CO3,=CuSO4+2H2O,(不反应,盐盐可溶不出沉淀),=BaSO4+CuCl2,=2NaCl+H2O+CO2,=CaCO3+2NaOH,=BaSO4+2HNO3,(不反应,盐碱反应Cu(OH)2不溶),=AgCl+NH4NO3,学以致用,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一)、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巩固练习:2

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能发生:,不反应,(1)Fe(OH)3+H2SO4,(3)HNO3 BaSO4,(4)HNO3 BaCO3,2Fe(OH)3+3H2SO4=Fe2(SO4)3+6H2O,2HNO3 BaCO3=Ba(NO3)2+H2O+CO2,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2)KOH Ba(NO3)2,不反应,(5)Ba(OH)2 CaCO3,(8)FeCl3 BaCO3,(7)Ba(NO3)2 Na2CO3,不反应,Ba(NO3)2 Na2CO3=BaCO3+2NaNO3,CaCO3不溶于水,不反应,BaCO3不溶于水,(6)Ba(OH)2 CuSO4,Ba(OH)2 CuSO4=Ba

3、SO4+Cu(OH)2,2、有下列物质:Fe、CuO、稀H2SO4、CuSO4溶液、K2CO3溶液、Ba(OH)2溶液。各取少量物质常温下两两混合:(1)发生的置换反应有 个;(2)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 个;(3)产生沉淀的反应有 个。,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OH)2+MgSO4=CuSO4+Mg(OH)2 B、CaCl2+H2CO3=CaCO3+2HCl C、K2SO4+Ba(NO3)2=2KNO3+BaSO4 D、BaCl2+2NaNO3=Ba(NO3)2+2NaCl,C,例1:下列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CuSO4和NaOH B Ba(NO3)2和N

4、a2SO4C Na2CO3和HCl D CaCl2和KNO3,练习:下列同组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共存的是()A、NaOH KNO3 H2SO4 B、Ba(OH)2 NaCl K2SO4C、K2CO3 KCl HCl D、BaCl2 KOH NaNO3,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二)、判断物质是否能共存,要判断几种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不能大量共存,关键是看几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D,D,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的是:()A、FeCl3溶液、NaOH溶液B、Ca(OH)2溶液、Na2CO3溶液C、BaCl2溶液、HCl溶液 D、CaCO3、稀HNO3,C,方法点拨:共存即不反应,一般指不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学以

5、致用,1下列物质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A、硝酸银和氯化钠 B、氯化铜和氢氧化钠C、氯化钙和硝酸铜 D、碳酸钠和氯化钡,C,达标练习,下列同组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共存的是()A、NaOH KNO3 H2SO4 B、Ba(OH)2 NaCl K2SO4C、K2CO3 KCl HCl D、BaCl2 KOH NaNO3,D,及时诊断,BaCl2+Na2SO4=BaSO4+2NaCl,Cl-,Na+,Na+,Ba2+,Cl-,BaSO4,SO42-,Na+,Na+,Cl-,Cl-,SO42-,Ba2+,讨论:如何从微观上解释反应的含义?,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1、可溶性的酸碱盐在溶液中以

6、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存在。2、自由移动的离子间相互结合成沉淀、气体或者水时,某些离子的种类、数量发生了变化,复分解反应就发生了。,Ca2+、OH,Na+、CO3 2,Na+、OH,反应前,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发生改变,Ca(OH)2 Na2CO3,2NaOH+,CaCO3,生成沉淀: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变化,H+、SO42,Na+、CO3 2,Na+、SO42,反应前,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发生改变,H2SO4Na2CO3,Na2SO4+H2O,生成气体: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变化,Ca2+、OH,H+、SO4 2,Ca2+、SO42,反应前,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发生改变,Ca(OH)2 H2SO4,

7、CaSO4+2H2O,生成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变化,K2SO4+NaNO3,Na+、SO42,K+、NO3,K+、SO42,反应前,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种类没有改变,Na2SO4+KNO3,Na+、N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变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质,或有气体(),或有水(H2O),有沉淀(),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生成物中,实质:溶液中离子种类发生改变,离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数目也发生了变化,就说这样的离子不能共存,问题:,常见的哪些离子之间能产生沉淀、气体、水呢?1.产生水的:2.产生气体的3产生沉淀的,BaSO4,Fe(OH)3,八对生成沉淀的离子,(1)Mg2+OH-,、一对生成水的离子

8、,、二对生成气体的离子,Mg(OH)2,(2)Cu2+OH-,Cu(OH)2,(3)Fe3+OH-,(4)Ag+Cl-,AgCl,(5)Ba2+SO42-,(6)Ba2+CO32-,(7)Ca2+CO32-,CaCO3 Ag+CO32-Ag2CO3,BaCO3,(1)H+CO32-,(1)H+OH,H2O+CO2,(2)NH4+OH-,NH3+H2O,H2O,在同一溶液中相互反应(即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即相互反应)的离子有:,(1)结合生成沉淀()的离子如:Ba2+和SO42-Cl-与Ag+OH-与Fe3+、Cu2+、Mg2+CO32-与 Ca2+、Ba2+、A

9、g+等,(2)生成气体或水的离子,2H+CO32-=H2O+CO2,H+OH-=H2O,例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反应的是()A、Ca2+Cl-Na+CO32-B、H+K+NO3-OH-C、H+Na+SO42-CO32-D、K+Na+NO3-SO42-,(三)、判断 离子的共存,关键是看离子之间不会结合生成沉淀 或 气体 或水,D,例3: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Ca2+Mg2+Cl-CO32-B、Ba2+Fe3+SO42-Cl-C、H+Ba2+NO3-Cl-D、K+Na+SO42-NO3-,D,注意题干中的隐含条件颜色或者PH,练习1:下列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存在,且

10、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NaNO3 HCI Na2SO4 B、NaNO3 NaCI CuSO4C、NaCI Na2SO4 Na2CO3 D、NaOH BaCI2 Na2SO4,练习2:下列离子能在PH7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2+、SO42-、Na+、OH-B、K+、Na+、CO32-、Cl-C、K+、Fe3+、NO3-、SO42-D、Na+、Cl-、K+、NO3-,D,A,C,B,B,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NaCl、Na2SO4 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2S

11、O4 D、HCl、BaCl2、NaNO3,2、下列各组离子在pH=1或pH=13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Mg2+、NO3-、SO42-B、Na+、H+、NO3-、SO42-C、Na+、K+、CO32-、SO42-D、K+、Ba2+、Cl-、NO3-,D,D,(四)、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物质的推断,例: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a2CO3、Na2SO4、KN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 几种组成,实验结果如下:(1)将此固体加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清液为无色;,(2)过滤,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则:该粉末中 一定含-,定不含有,可能含有。,K2SO4、Na2

12、CO3,CuCl2、CaCl2,NaCl,练习:有一固体粉末,可能是由K2SO4、CuCl2、NaCl、Na2CO3、CaCl2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溶液。(2)取(1)所得溶液少量,加入足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无味的气体。判断这包固体的成分:一定含有,可能含有,一定没有。,3、某溶液可能由HNO3、Mg(NO3)2、NaCl、K2CO3、NaOH、H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关系如图。

13、(1)该溶液中一定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的物质是。,HNO3、Mg(NO3)2,NaOH、K2CO3、H2SO4,NaCl,(2)简述检验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确实存在的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取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关于该固体组成的正确说法是()A、肯定有Na2CO3和Na2S

14、O4、肯定没有FeCl3和Ca(NO3)2 B、肯定有Na2CO3、肯定没有FeCl3和Ca(NO3)2C、肯定有Na2CO3和Na2SO4、肯定没有FeCl3 D、肯定有Na2CO3、肯定没有FeCl3和KCl,B,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l2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CuSO4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

15、能含有KNO3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AC,AC,AC,AC,AC,(2010桂林)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A、Ba(NO3)2、NaOH、H2SO4、K2CO3B、H2SO4、K2CO3、Ba(NO3)2、NaOHC、NaOH、Ba(NO3)2、H2SO4、K2CO3D、H2SO4、Ba(NO3)2、NaOH、K2CO3,【解析】甲和丁能反应生成气体,则甲和丁为硫酸和碳酸钾中的一种,则氢氧化钠、硝酸钡为乙、丙中的一种;由图

16、标信息可知,丙与其他物质混合都没有明显现象,故丙为氢氧化钠,乙为硝酸钡;由于硫酸和碳酸钾反应产生气体,又和硝酸钡反应产生沉淀,故甲为硫酸,丁为碳酸钾,故选D。【答案】D,15(9分)(2011南通)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归纳与整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说出NaHCO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_。(4)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是_。【解析】(1)A与HCl反应生成NaCl,A是碱,则A是NaOH;(2)Na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3)NaHCO3在医疗上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4)、属于复

17、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答案】(1)NaOH(2)2Na2HCl=2NaClH2(3)治疗胃酸过多(4)它们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物质的鉴别,本题通过观察可选用方法,首先通过颜色鉴别出FeCl3,继而用FeCl3鉴别出NaOH,然后用NaOH鉴别出MgSO4,最后用MgSO4鉴别出Ba(NO3)2。,利用本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物质,例题1: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NaOH MgSO4Ba(NO3)2FeCl3 KCl五种溶液,则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正确顺序是,【分析】此类题目常常有两种解题方法:从有特殊颜色的物质着手打开解题的入手。从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18、的现象最多的物质着手。,练习1: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 B、K2CO3溶液、NaNO3溶液 D、稀盐酸,B,B,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配制了Na2SO4、Na2CO3、BaCl2、HCl四种溶液,因没及时贴标签,将其混淆,为将它们区另开来,把四种溶液编号为,并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的顺序,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确定它们依次是()A、HCl、Na2SO4、Na2CO3、BaCl2 B、BaCl2、Na2CO3、Na2SO4、HClC、Na2CO3、BaCl2、HCl、Na2SO4 D、Na2SO4、BaCl2、Na2CO3、H

19、Cl,3、左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A、Na2CO3 SO3 BaCl2 Fe2O3B、NaHCO3 SO2 KNO3 BaCl2C、Fe2O3 CO2 Fe Ba(NO3)2D、CuO CO BaCl2 HCl,【分析】此类题目常常有两种解题方法:从有特殊颜色的物质着手打开解题的入手。从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最多的物质着手。本题通过观察可选用方法,首先通过颜色鉴别出FeCl3,继而用FeCl3鉴别出NaOH,然后用NaOH鉴别出MgSO4,最后用MgSO4鉴别出Ba(NO3)2。,C,A,B,例:某溶液中只含有Na2CO3和Na2SO4两种溶

20、质,欲证明CO32和SO42确实存在,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原溶液滴入过量的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加入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两种酸根离子的存在。,(五)、离子的鉴别,稀盐酸,BaCl2,练习:有一瓶溶液,可能含Na+、Ba2+、H+、Cl-、CO32-、SO42-、OH-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取试样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在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在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OH-、CO32-、SO42-,Ba2+、H+,某同学发现,某化工厂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中各

21、含有K+、H+、Cu2+、OH-、NO3-中的三种离子(两车间的废水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沉淀后废水变为无色、澄清的中性溶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C、Cu2+和H+来自不同车间,A、两车间的废水中均含有NO3-,D、沉淀废水得到的中性溶液中含有一种复合肥料,B、K+和OH-来自同一车间,C,常见离子的鉴别H+的鉴别1、加入紫色石蕊 2、用PH试纸3、加入Zn等较活泼的金属4、加入碳酸盐OH-的鉴别1、加入紫色石蕊 2、加入无色酚酞 3、用PH试纸4、加入Fe3+(如硫酸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加入Cu2+(如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CO32-的

22、鉴别滴加HCl溶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l-的鉴别先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SO42-的鉴别先加入BaCl2,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在“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做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之间反应的实验。为对本课产生的废液进行绿色排放,甲、乙两位同学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和处理。请填空:(1)甲同学取少量废液样品,观察到样品澄清并呈浅蓝色。由此猜想,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_ 可能存在的离子为。(2)乙同学欲将废液处理为无色的中性溶液后再排放,他向废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观察到,说明废液达到了该同学

23、的排放要求。,挑战自我,H+,Cu2+、Na+、SO42-、Cl-,无蓝色沉淀继续产生,(六)除杂质试剂的选择,例:选用何种试剂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六)、除杂,除杂质遵循的原则: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杂质便于分离。同时,要注意观察所加试剂的量是适量还是过量。,除杂的方法:物理方法:过滤法(固液分离)结晶法(蒸发、冷却)化学法:转化法: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置换法 吸气法:常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分析】Ba(NO3)2和NaNO3 相比较真正的杂质是Ba2+,只需加入一种试剂既能除去Ba2+,又不带入新的杂质,它就是碳

24、酸钠或者硫酸钠。,选择恰当的试剂,除去有关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1)HCl溶液(H2SO4);(2)NaCl溶液(Na2CO3);(3)KOH溶液(K2CO3);(4)Ca(NO3)2溶液(CaCl2);(5)NaCl(CuSO4)用一种试剂,该试剂为;用两种试剂,它们分别为、。(6)FeCl3溶液(NaCl),BaCl2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Ca(OH)2溶液,AgNO3溶液,Ba(OH)2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对固体洗涤、加入适量稀盐酸,CaCl2溶液,【中考链接】1、【08南通】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25、(),B,2、【08大庆】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3、【08连云港】为了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C,8(2011滨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解析】做除杂题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除掉杂质的同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用硫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会生成硫酸钠,生成了新杂质,应该选择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答案】B,练习1: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仅供选用的试剂:稀硫酸氯化钙溶液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1)把选择的试剂的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

26、上,并写出反应方程式。NaCl(Na2CO3);NaOH(Na2CO3)。,快乐实践,我爱环保,周末小健同学对某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先取废液观察,呈无色、均一、透明状,然后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1。你认为该厂废水的成分可能有哪些呢?()A.NaOH、KNO3、CuSO4、NaCl B.KNO3、NaCl、Na2SO4、HCl C.K Cl、NaCl、Na2CO3、Na2SO4 D.HCl、H2SO4、KNO3、BaCl2,B,方法点拨:当溶液中存在另外一种离子时,应分析各组中的离子与这种离子是否共存,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

27、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知识回放】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一个中和反应;一个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挖掘实质】图31-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氯化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图31-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 H2O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实质。(写一个即可),挑战自我,H2SO4+2NaOH=Na2SO4+2H2

28、O,H2SO4+Ba(NO3)2=BaSO4+2HNO3,Ba2+和Cl-,Ba2+CO32-=BaCO3,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写一组即可)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PH7。小丽提出设想:该溶液中一定有Na+Cl-H+可能含有SO42,你能设计试验帮她验证吗?,【实践运用】,Ba2+和SO42-或Ba2+和CO32-或H+和CO32-,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上述溶液中含有SO42-,如图,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

29、回答下列问题(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写离子符号)(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产生白色沉淀,CO32-,CuSO4+2NaOH=Na2SO4+Cu(OH)2,没有沉淀生成,实验室用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对实验后的废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废液静止后取了少许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不变色.他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后得出结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1你认为小明

30、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什么?2你认为溶液中溶质是?3你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CaCl2、HCl,无色酚酞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取样,向里滴加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有H+,(七)物质转化与制备,B,B,B,B,2、下列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C03Ca(0H)2 BFe2O3FeSO4 CMgSO4MgCl2 DCuOCu(OH)2,3、下列转化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FeSO4 BNa2CO3NaCl CCaCO3CO2 DCuOCu(NO3)2,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Ca(0H)2+()=CaC03+()(2)Na2SO4+()=NaOH+()(

31、3)K2CO3+()=KCl+()(4)CuCl2+()=()+NaNO3,C,D,1、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为La2O3、对应的碱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La(NO3)3、La2(SO4)3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得LaCl3的是。La+HCl La2O3+HCl La(OH)3+NaCl BaCl2+La(NO3)3 BaCl2+La2(SO4)3,2、根据所学的知识,你有哪些方法可用来制MgCl2?,Mg+2HCl=MgCl2+H2,MgCO3+2HCl=MgCl2+H2O+CO2,MgO+2HCl=MgCl2+H2O,Mg(OH

32、)2+2HCl=MgCl2+2H2O,Mg,Cl2,HCl,?,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Mg+CuCl2=MgCl2+Cu,MgSO4+BaCl2=MgCl2+BaSO4,作业:,思考:选用何种试剂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1|、甲、乙两相邻工厂向小河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以下四种物质CuSO4、KOH、Ba(NO3)2、Fe(NO3)3中的两种;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取样测试时发现,上游甲厂处河水的pH7。试推断:乙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什么?从环保角度,给两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1.判断复分解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应考虑离子是否反应(即是否生成沉淀、气体、水),不反应的离子一定存在于溶液中,不需要验证;参加反应的离子看是否有剩余若有剩余也存在溶液中,需要验证。2.对于多种物质在溶液中反应后确定离子的题目:先把不反应的离子圈出来 再把相互反应的离子用短线相连或写在一起3参加反应的一种离子被证明存在时,离子对中的另一种离子一定不存在。4参加反应的离子中不能确定的视为可能存在,且离子对不能同时存在,5、物质(离子)的共存关键:看物质(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6、物质(离子)的鉴别与推断关键:、从特殊物质的颜色入手、根据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生成沉 淀或放出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