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77103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资源学第一章概论.ppt(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洋资源学概论,郭佩芳,前言(第一讲),为什么?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前言(第一讲),为什么?我们学科的发展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理科 工科、商科、从自然科学到工程科学到社会科学海洋科学到海洋工程、海洋经济物理海洋学到海洋资源、海洋管理,前言(第一讲),为什么?我们学科的目的服务于人类发展服务于社会进步服务于民生改进人类面临的难题人口资源环境,前言,为什么?我们人类面临的困境人口世界人口变化中国人口变化人类的特点(文化、享受、杂食),前言,为什么?我们人类面临的困境资源资源的作用资源的地位资源的历史资源的现状世界矿产资源世界石油资源,前言,为什么?我们人类面临的困境环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二氧化碳

2、增加、温度上升、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水污染,前言,为什么?(讨论:人类与海洋)我们对海洋的期待(食物、能源、空间、矿物、材料、清洁能源、持续发展、人类进步)我们对海洋有哪些期待?,前言,为什么?(讨论:人类与海洋)我们对海洋的思索海洋能给予我们什么?海洋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是怎样认识海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海洋?我们是怎样对待海洋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海洋?,前言,教什么?学习海洋资源的基本概念,探讨海洋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分析海洋资源价值观;讨论海洋资源环境;学习海洋资源的各种分类、数量与分布、评价与评估、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伦理理论;学习海洋资源的生态学理论、地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学习海洋资源的专业

3、理论及知识,主要包括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矿物资源、海洋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新能源以及行业之一管理等。,前言,教什么?教学主要内容,前言,怎么教?特点:新课、新教材;不完善、不严格、不系统;亦理亦文,亦自然科学亦社会科学;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平时成绩为三、期末成绩为七;又容易,又困难,前言,怎么学?课堂听讲为主,课下自学为辅;平时作业常交,交流讨论踊跃;上课不准旷课,有时一定请假;上课不准喧哗,手机一定静音;有建议随时说;有意见随时提。,前言(第二讲),一、资源平衡观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自然、社会)使用 不平衡修复 平衡不平衡尺度(时间尺度、空间

4、尺度、力度)平衡恢复力(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力度),前言(第二讲),一、资源平衡观自然与平衡自然的平衡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人与自然的平衡和动物文明,前言,二、资源物质观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在其一生中,总是在不断的消耗着各类资源以生长,同时作为资源链中的一环,自己也成为其他生命生长的资源。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上的物质都是地球生命的资源。物质都是资源。,前言,三、资源分配观当有限资源的消耗打破资源平衡时,必将带来资源的不平衡和再分配,最终带来资源的再平衡。在其有效调制范围之内,再分配和再平衡则是渐变的;在其有效调制范围之外,再分配和再平衡则是猛烈爆发的,颠覆的,有时世

5、纪轮替的。,前言,四、资源生命观资源是有生命期的。资源不可能消失,只能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有的形式可为目前的人类使用,有的形式不能为目前的人类使用。,前言,五、资源历史观地球生命的长河生物进化历程人类的黎明人类的历史太渺小了,前言,六、资源历史观人类耗竭资源的速度人类使用石油的历史 自然界石油枯竭的预测矿石资源的耗竭森林的耗竭 森林面积的锐减世纪淡水资源,前言,七、资源战争观人类为争夺资源的战争争夺矿产资源的局部战争 未来10年内可能因缺水问题而爆发战争 争夺北极资源的可能战争资源战争资源、战争与资源战争 资源与战争,前言(第三讲),八、资源危机观人类:最美丽的一段风景与不和谐的一幕。地

6、球上的六次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第二种毁灭 冰川融化速度加速问题:冰川融化的恶果,前言,九、资源时代观早期人类在资源上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开发利用消耗资源,谋求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现代人类不仅开发利用资源,而且注意到了资源配置。计划和市场等配置资源的机制选择,成为近代的焦点。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及其配置问题。现代资源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短缺,环境问题也突显出来,必须保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利用、合理配置资源,保护和建设资源,前言,十、资源地位观人口的规模、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展布,归根结底取决于资源的承载力与分布。环境问题主要根源于人类对资源的利

7、用是否合理 和资源的自然变异是否合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要求。“人口 资源环境”三者中,资源处于基础的地位不仅现在而且历朝历代,调整人与资源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社会革命与经济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前言,十一、资源辩证观资源系统的开放性(人类认识、利用资源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总量与人均)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前言,十二、资源系统观资源之间紧密关联,存在于一个整体系统。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原理,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原则。系统间的功能耦合、系统内的动态平衡,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原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前言,十三、资

8、源发展观资源的矛盾运动是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资源节约型:生产和生活中的节约资源、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资源积极型:发现率、开发率、利用率,第一节绪论(第四讲),一、关于海洋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的基础海洋资源学的宗旨海洋资源学的任务和内容海洋资源学的局限海洋资源学的范围,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概念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料。如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辞海,二、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二、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前者如土

9、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场、矿产、陆地、海洋等,后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环境功能(气象、海洋现象、水文地理现象)、生态学的环境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食物链、微生物的腐蚀分解作用等)和地球化学的循环功能(地热现象、化石燃料、非金属矿物生成作用等)英国大百科全书,二、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广义地讲,自然环境中除了人以外的所有要素都可看作为自然资源,但通常只是把它局限于对人有潜在用途的自然要素和自然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概念在构成域在时间域,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概念在构

10、成域马克思和恩格斯:资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恩格斯认为:自然界为劳动者提供了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广义资源:资源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生产的劳动力资源。狭义资源:资源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概念在时间域广义资源: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能利用的一切资源,即构成地球系统的一切物质。狭义资源:人类发展的现阶段所能利用的一切资源,即构成地球体系的一部分物质。本课的范畴构成域上的侠义时间域上的广义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能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料来源。,二、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定义:人类赖以

11、生存和发展的天然资料来源。存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性:具有自然属性(附存于自然界)和社会属性(经济有用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被动特征、使用特种、时代特征,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物质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为什么?)物质生长的环境不同物质被利用的程度不同;具有多种分布特征和规律下面会讲到;物质的分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只有当物质在自然界中富集到一定的程度(能够被当时的技术所勘探、开发)时才能称之为“资源”。,二、资源的概念(1012下午),资源的时间变化特征资源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或生长,或消亡;或富集,或枯竭;或增多,或减少;资源的时间变化特征与我

12、们的关系最佳利用时间最佳利用方式,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被动特征资源是被人们去认识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经济基础)资源是被人们去开发的生产关系(资源最优配置)人类认识、开发、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增加。资源与“废物”的关系(讨论)对立关系转化关系,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利用特征利用特征只有资源可被或可期利用时,才能具有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军事价值生态价值,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人类必需性分类生活性资源生产性资源,二、资源的概念,资源之生活性资料基本生存型: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需的资源。资源种类:水、空气、生物资源特性;有条件下可更新资源之生产性资源发展享受型:

13、人类发展享受所必需的资源。资源种类:能源、矿产、旅游资源特性:枯竭型、有条件下可更新,二、资源的概念,资源的时代特征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用资源种类逐渐增多使用资源数量逐渐加大资源种类不断灭绝资源种类不断发现资源利用率不断增长,来源于:中国经济网,二、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内涵资料-包括物质和能源自然生成物或物质: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场、海洋如能量: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二、资源的概念,社会资源(研究生内容,了解内容)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所必须的人力资源、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形态的资本资源、非物质形态的其他社会

14、资源。社会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依附于自然资源所创造的人类社会资源体系,涉及人类及其知识的、财富的许多方面和领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资源的概念,社会资源(研究生内容,了解内容)人力资源内容:社会资源中的主体和核心,是指某一社会团体可用于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潜在劳动力,亦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的总合。内容:一般包括劳动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劳动人口质量的高低。地位:主体和核心,二、资源的概念,社会资源资本资源概念:是指进行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物品和财富的总称,又可称为硬件资源。内容:一般包括各种设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信息通

15、信、商业等及其他生活和生产必须的实物,和进行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金额资本。,二、资源的概念,社会资源资本资源来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所积累的劳动产物。地位:资本资源是发展生产的基础和条件,其丰富程度是一个社会团体的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二、资源的概念,社会资源非物质形态的其他社会资源,又可称为软件资源内容: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信息和管理等地位:是人力资源与已经只有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来源:遗传、学习。,二、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得关系自然资源独立于社会资源而存在自然资源先于社会资源而存在自然资源不依赖于社会资源而存在自然资源促进于社会资源其发展自然资源分布的矛盾自然资源需

16、要的矛盾自然资源的流动社会资源的流动,二、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得关系社会资源依赖于自然资源 人类需要自然资源生存需要自然资源发展需要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引领于自然资源“劳动创造了财富”,“人类发现了资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人类资源通过软件资源,使用硬件资源,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第二节资源与人类(9-17日),地球与人类地球的久远人类的短暂人类诞生之前,地球资源的准备,第二节资源与人类,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 同其他生命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地球系统中的自然资源。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消耗着多种自然资源。同

17、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消耗着最多的自然资源。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消耗着今天的自然资源,还消耗着昨天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资源与人类,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 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消耗着今天的自然资源,还消耗着明天的自然资源。同其他生命不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现着、不断研究着自然资源。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资源的消耗史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史。,第二节资源与人类,自然科学与自然资源学 基本生存型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探索种植、养殖、水利植物学、动物学、水力学 发展享受型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探索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

18、第二节资源与人类,自然科学与自然资源学 自然科学的诞生源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勘探、开发和使用而展开、而发展、而成熟自然资源的认知史,第二节资源与人类,自然科学与自然资源学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广义)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资源的科学(狭义)自然资源科学是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狭义),第二节资源与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社会、组织、社会科学的诞生早期人类对基本生产型自然资源的获取一般是人的个体行为;当个体能力不足时,采取一定规模的群体行为;组织群体行为时,便诞生了组织和社会;诞生了社会、组织和社会科学

19、。,第二节资源与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社会组织、社会科学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人类的个体能力往往不足,群体行为便成为自然资源获取的主要行为;随着在人类之间进行自然资源的分配;便形成群体之间自然资源分配的方式和方法;某种群体行为或方式、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时,群体及其行为便会采取某种方式而变化,发生社会的变化、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二节资源与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社会组织、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组织和社会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其群体的结构组织、利益分配、对外关系、语言文化等也便成为社会组织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第二节资源与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科

20、学与自然资源学社会组织、社会科学的目的社会团体:家庭、部落、民族、国家和联盟 社会组织:人类社会经常根据其主要的谋生手段(生产方式)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形式国家、团体;企业、事业;集团、公司等 社会关系:党派、宗教;政党、社团;经济集团、主义阵营;等,第二节资源与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社会组织、社会科学的目的社会制度: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科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采取各种方式:政治的、武力的;合法的、非法的;明抢的、暗夺的;和平的、恐怖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第二节资源与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为更多

21、的获取资源,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社会群体,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团体,如一个家庭、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联盟。各社会团体的生存需要资源、发展更需要资源。因此,各社会团体在其各自社会中为其生存、为其更好的发展,形成了各种社会组织、发展了各种社会关系、建立了各种社会制度、创建了社会科学体系,采取各种方式,扩大自然资源的占有,争取自然资源的权益。,第二节资源与人类,社会科学的作用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进步的社会组织、科学的社会制度和文明科学的方式促进了自然资源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发展;落后的社会科学理论、衰败的社会组织、腐朽的社会制度和野蛮愚昧的方式阻碍了自然资源科学的发展,阻碍了人

22、类的发展。,第二节资源与人类,自然资源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自然资源科学是认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的手段,是第一生产力。自然资源的占有及其开发和使用的管理、分配的理论和关系则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和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是调整人与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的关系。社会科学引导、推动资源科学的发展,自然资源科学加速了社会科学的进步。,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海洋在地球系统的地位海洋在人类发展中地位怎样认识:海洋是人类的摇篮?,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海洋的地球环境,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回顾:

23、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宇宙有10亿个星系(太阳系)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 体积较小、密度较大、卫星较少,表层为固体、重元素较多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卫星较多,无固体表面,轻元素(特别是气体元素)较多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边界直径:118108km光距:需要5.5小时,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月系统唯一卫星半径为1738km,质量为7.

24、351022kg,平均密度3.34103kg/m3,距地球38.44104km;分别相当于地球的27.1%、1.2%、60.6%没有水,大气也极稀薄,没有生物,也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地球运动多方面受着月球的影响,地球上的天文地理现象,如日月食和潮汐,也主要与月球有关,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月系统唯一卫星半径为1738km,质量为7.351022kg,平均密度3.34103kg/m3,距地球38.44104km;分别相当于地球的27.1%、1.2%、60.6%没有水,大气也极稀薄,没有生物,也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地球运动多方面受着月球的影响,地

25、球上的天文地理现象,如日月食和潮汐,也主要与月球有关,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适中的宇宙位置适中的自转和公转速度 问题:如果地球的质量、位置自转和公转不是现在的状况,那么地球的环境将会怎样?,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海洋的地球环境 适中的宇宙位置,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的宇宙环境 适中的自转和公转速度,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第五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 海洋的地球环境 地球的形状:梨形的球体,地球形状的主要参数,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回顾:海洋的概念海洋的面积海陆比水半球和陆

26、半球海陆起伏曲线 水在海洋中的比例水的温度范围(适宜生命的发育和生长)水中的物质(适宜生命的发育和生长),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海洋在地球系统的地位 地球的心脏大气循环水循环物质循环,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海洋在地球系统的地位 地球的心脏大气循环水循环物质循环,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海洋在人类未来发展中地位 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宝库?,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观点: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海洋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生命诞生于海洋。没有海洋,地球就不会拥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绿色的星球。地球有了海洋,地球才有了人类。人类与海洋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第

27、三节 海洋与人类,相关话题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冷落的资源、浪费的资源、错置的资源环境与资源问题:鲧与禹,第三节海洋与人类,问题:人类诞生的机缘?海洋是人类的摇篮?海洋是地球的心脏?海洋是人类发展的未来?,第三节海洋与人类,问题:海洋为人类提供了怎样的生存环境?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了那些资源?,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第六讲),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是人们对事务的认识及其价值的评价。受到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道德观念和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具体的、历史的。,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海洋价值观: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及其价值的

28、评价。海洋资源价值观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及其价值的评价。海洋资源的价值观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人群不同而不同。,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海洋资源价值观:手工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机器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工业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手工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较低,生产关系比较简单获取海洋资源有限,利用海洋能力较弱对海洋的认识非常肤浅和局部,甚至错误。,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机器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占有、掠夺资源的捷径封建社会、资本社会(-13世纪末)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复杂涉及海洋范

29、围扩大、海洋资源种类增多世界大航海时代到来,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进行了环球航行,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近代殖民掠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工业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战时:为屯兵、作战的重要战场;战后: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一战至20世纪80年代生产力和涉海能力进一步提高,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工业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海洋开发热潮、海洋权益成熟、海洋的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09亿km2的沿岸海域成为沿海国家的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产生了“海洋国土”的观念;2.517亿km2的各国管辖

30、海域之外的海底部分,成为“国际海底区域”,产生了“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的概念,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20世纪80年代-生产力和涉海能力极大发展海洋是国土的一部分;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调节器;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海洋还是时间斗争的大舞台,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国土的一部分;陆地资源的日益匮乏沿海地区地位的日益重要海洋资源的丰富海洋开发技术的提高军事技术迅速发展,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水资源:世界海洋的水量比高于海平面的陆地的体积大14倍,约13.7亿

31、km3。海洋生物资源: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世界海洋浮游植物的产量为5000亿t,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t。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量,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量约3亿t。,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空间资源: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km2,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亿km2,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海洋油气资源:据美国统计,全世界有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面积7746.3万km2,其中位于海底区域的约2639.5万km2,占34%。,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

32、库;海洋矿物资源:15%的深海区赋存有锰结核资源,总储量约31012t。海洋中不但有目前已经利用的各种资源,还有许多未被发现或尚未开发的潜在战略资源,这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调节器?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人类生存环境的许多因素,都受海洋的影响或制约,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海洋是世界经济交流的纽带 世界每年海洋货运量已超过40亿吨,完成了世界贸易总量的85%海洋交通运输具有连续性强、运量大、费用低,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

33、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适合人类生存 适合发展农业 适合工业发展适合经济交流适合人员交流适合财富交流适合文化交流,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世界斗争的大舞台海洋是经济的热床政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战争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政治的继续,第四节 海洋资源价值观,信息时代海洋资源价值观 海洋是世界斗争的大舞台矛盾的主要焦点(1)国家间海洋边界的划定:将是国际海洋政治事务的核心问题。(2)海洋资源的争夺:海底油气资源争端、渔业资源争端、深海矿产资源、深海生物资源利用(3)海洋军事斗争:以维护海洋权益为中心的军事防卫任务,局部地区

34、出现争夺海岛主权、争夺管辖海域、争夺经济资源的海上战争。,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第七讲),海洋资源海洋: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浴解或悬浮于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与海底等组成的统一体。,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第七讲),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来源于海洋的自然资源,是在海洋自然环境中,在内外应力和辐射作用下,通过遗传繁衍、理化作用、地质变迁,而生长、形成、存在并分布在海洋地理区域内,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内容海洋资源是资源的一个范畴,包括存在于海洋之中的海水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化学资源、空间资源,又包

35、括海气界面之上的太阳能资源、空气动力资源、海上空间资源;海陆界面两侧的空间资源、旅游资源;海地界面之下的矿产资源。,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海洋资源学是研究海洋自然资源的各种概念、属性、形成、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与其相关技术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其开发和使用对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其管理的方法和理论。,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海洋资源赋存环境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海洋资源的各种概念、分类、属性、形成、分布与变化的规律;海洋资源的价值、补偿和保护的理论;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技术概况;海洋资源管理的法律、政策和理论等。,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

36、系,海洋资源学海洋资源学是海洋科学、资源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海洋学、经济学、管理学、科学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崭新的学科;它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还十分布完善,其重要性及其地位也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综合性海洋资源研究;专业性海洋资源研究;区域性海洋资源研究。,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综合性海洋资源研究:研究海洋自然资源的形成、变化、分布、计量、分类规律;研究海洋资源与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一般性规律;为专业性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综合性海洋资源学是海洋科学各兄弟学科,及其它旁支学科理论、知识和技术在海洋资源学科领域

37、的延伸和发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综合性海洋资源研究:海洋资源地理学;海洋资源生态学;海洋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法学;海洋资源信息学;海洋资源工程学;海洋资源管理学;海洋资源教育学;.。,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专业性研究研究各类海洋资源的形成、演化、分布、变化、评价及其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用各兄弟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类海洋资源问题;,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专业性研究:海洋气候资源学、海洋水资源学;海洋生物资源学、海洋矿产资源学;海洋能源资源学、海洋药物资源学;海洋化学资源学、海洋空间资源学;海洋旅游资源学、.等。,第五节

38、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区域性海洋资源研究区域性海洋资源研究作为综合性海洋资源研究和专业性海洋资源研究在区域海域的具体结合和交叉;研究具体海域的海洋资源的特点、形成、演化、变化、分布、评价、分类;研究具体海域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区域性海洋资源研究:自然区域海洋资源学太平洋海洋资源学、大西洋海洋资源学、印度洋海洋资源学、南极海洋资源学、北极海洋资源学、渤海海洋资源学、东海海洋资源学、胶州湾海洋资源学;,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体系区域性海洋资源研究:行政区域海洋资源学等。山东省海洋资源学青岛市海洋资源学.等。,第五

39、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自然真实性 旨在寻求海洋资源现象和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真实表达 探求海洋资源资源的产生、发展、演化、品质、数量及其变化和分布规律;研究资源要素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发展等适用于海洋资源地理学、海洋资源环境学、海洋资源信息学、海洋资源工程学、海洋资源化学、海洋资源计量学、海洋资源生态学等学科,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 社会合理性 旨在探索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分配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协调与调整问题 人类、海

40、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的相互关系海洋资源的权益、分配与利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管理,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 海洋资源规划学、海洋资源政策学、海洋资源政治学、海洋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管理学、海洋资源法学、海洋资源伦理学等,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调查试(实)验统计分析模拟预测理论研究,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调查方法:对海洋资源的属性、种类、分布、变化、开发、使用的调查,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变化等进行调查。单站调查、多站调查断面调查、大面调查单要素调查、多要素调查单学科调查、多学科调查同步调查

41、、顺序调查一次调查、多次调查、连续调查单手段调查、多手段调查,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试(实)验方法:对海洋资源的性质、属性、状态、构成,以及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方法的研究。现场试(实)验、室内试(实)验物理试(实)验、化学试(实)验、生物试(实)验、地质试(实)验、数值试(实)验,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海洋资源的分布、变化、开发、使用规律,研究海洋资源的需求,研究海洋资源管理的方法,研究海洋资源的最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良策;,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工作: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

42、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的基础。统计资料: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统计科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模拟预测:在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事务、或现象的方法与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模仿、或测算,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结果。模拟

43、预测要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模拟预测的关键问题包括有效信息的获取、关键特性和表现的选定、近似简化和假设的应用,以及模拟的重现度和有效性。物理模拟、数值模拟 有限选择的方案,可能遗漏掉最优方案;有限认识的情况,与实际发生偏差;有限设定的环境,较难模拟细节和久远,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用海洋科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手段和理论,研究海洋资源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赋存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的理论。理论的经验的半理论半经验的,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规划与区划规划:规者,有法度也;划者

44、,戈也,分开之意。规划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而作出比较全面的长远打算的公文,是计划的一个种类,属于应用写作研究的范围。区划:区别划分,常带有地区的意思 按内容性质分,有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按管辖范围分,有全国发展规划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部门发展规划。按时间分,有远景规划和短期规划。,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决策与管理:作出决定或选择。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调查阶段海洋资源分类阶段海洋资源统计与评价阶段海洋资源预测阶段资源区划与规划阶段海洋资源决策阶段,自

45、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调查阶段实地调查、考察、访问、收集资料、查找文献、试验和遥感调查;海洋资源单项调查、海洋资源综合调查调查方案制定调查实施,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分类阶段“内同外异”程度逐级进行分类和归并,以确定出各种海洋资源类型特征。学科、载体、地理位置、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枯竭性、社会使用性等方面进行分类。,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0929),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统计与评价阶段从人类利用的角度对海洋资源进行鉴定和分等定级。通常是从品质和数量两方面来衡量统计各种海洋资源的属性、数量、

46、质量等;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预测阶段内容:对海洋资源的变化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与判断;对海洋资源开发状况(资源量、环境影响、资源影响、社会需求)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与判断;目的:使人类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预测阶段方法数学模型预测方法、物理模型预测方法、生化模型预测方法、统计模型预测方法、系统模型预测方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预测阶段数学模型预测方法在大量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机制,研制各种海洋资源变化与分

47、布的数学模型,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进行的解析的或数值的预测方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预测阶段物理模型预测方法在大量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海洋资源变化与分布的物理机制,研制各种海洋资源的实物物理模型,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进行海洋资源的模拟预测方法,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预测阶段生化模型预测方法大量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海洋资源变化与分布的生物、化学机制,研制各种海洋资源的生化模型,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进行海洋资源的生化模拟预测,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预测阶段统计模型预测方法根据数理统计学原理,

48、在大量海洋资源数据资料基础上,使用回归预测模型、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谱分析与方差分析预测模型等,对海洋资源进行预测。,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预测阶段系统模型预测方法 系统类模型是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利用数学物理方法研制而成的,包括线性系统预测模型、非线性系统预测模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等。,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资源区划与规划阶段地位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核心 分类单项海洋资源开发规划、海洋产业资源开发规划、区域海洋资源综合规划、区域海洋产业开发规划。,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资源区划与规划阶段目的根据海洋资源的

49、现状、工作基础、社会需要、周边环境、和未来发展的目标要求,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各种方案进行最优化,以使海洋资源开发达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综合最优的结果。,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资源区划与规划阶段综合类型区划与规划在对海域所有海洋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以及国民经济对海洋资源的不同需求特点,对各种海洋资源进行区划分析和研究,结合环境特点,给出区域海洋资源的地理分布、价值分布规律,进而做出海洋资源的综合区划和规划。,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资源区划与规划阶段单项类型区划和规划在各海域的单项海洋资源进行统计

50、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各地国民经济对海洋资源的不同需求特点、产业结构布局,对海洋资源进行规划分析和研究,给出海洋资源的地理分布、价值分布、规律,进而做出单项海洋资源的区划与规划。,第五节 海洋资源学体系,海洋资源学的研究六个环节海洋资源决策阶段海洋资源开发的定位、方案的选择,开发时序、区域布局、产业结钩、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一系列的决策。常用的方法有风险决策、层次分析方法以及专家系统等(自己查找资料)。在海洋资源决策中一定要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和定量计算结果,不可偏废任何一方。,物质在自然界分布为什么不均匀,物质生长的环境不同物质被利用的程度不同,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