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85699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PPT 页数:209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9页
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9页
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9页
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9页
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课件完全.ppt(2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经济学,王建民 管理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参考教材,作者:梁小民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1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经济学?,案例一:掌握经济理论很重要!,1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经济学?,案例二:搞企业需要学习经济学,据某权威调研机构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年龄只有2.9年。思考:为什么广州、温州等地的私企老板数量很多,但做强、做大的不多?,1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经济学?,案例二:搞企业需要学习经济学,蒙牛乳业(集团)董事长牛根生,1)企业介绍:1999年7月成立,从0起步,5年增长200倍,6年销售200亿,成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首。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排名从1116位

2、上升到第2位。,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稀缺的经济资源,无限的人类需求,经济矛盾,有效使用经济资源,经济学,第一讲 管理经济学导言,经济资源,构成经济资源的三个条件:1)经济资源是人类已经发现的资源2)经济资源应具有使用价值3)经济资源是有价值的,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案例: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假定在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只生产大炮可生产15万门,只生产黄油可以生产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黄油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如下表),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黄油和大炮是有限的?2)社会应该生

3、产怎样的大炮黄油组合?3)为什么有时候社会生产不能在生产可能性线上进行,而只能在可能性线内的A点生产?4)如何使大炮与黄油的生产达到可能性线外的C点?,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1.1 对“经济”的几种解释,(1)n“国民经济”、“经济水平”。经济学研究的对象。(2)v“经世济民”。经济学研究的方法。(3)adj“做某事比较经济”即“实惠”。经济学研究的目标。,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1.2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稀缺: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任何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经济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资源的配置(微观经济学)和利用(宏观经济学),第一节 经

4、济及其内涵,资源的配置(1)生产什么?(2)怎样生产?(3)为谁生产?,资源的利用(1)资源浪费问题?(2)经济波动问题?(3)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1.3 资源以什么方式配置和利用?,经济体制 Economic System 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1)自然经济自给自足(2)计划经济借助行政手段(3)市场经济借助市场机制(4)混合经济结合市场与行政手段,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1.3 资源以什么方式配置和利用?,经济机制 Economic Mechanics 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功能。(1)决策

5、机制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2)激励和约束机制经济主体的动力;(3)信息机制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1.4 市场经济运行图?,公众,厂商,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物流,资金流,第一节 经济及其内涵,1.5 经济学的几个分支,背景:组织和国家的形成。人们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只有形成一定的群体才能提高获取生存资料的能力,从而形成了组织(企业);组织在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中也有冲突,为了协调组织之间的矛盾就形成了国家。(1)微观经济学。研究在人和企业共存的系统里,如何在满足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的条件下,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2)宏观经济学。

6、研究在人和国家共存的系统里,如何在国家范围内满足人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3)中观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在企业和国家之间展开研究。,2.1 对管理的简单理解,“管理”=“管”+“理”,是管和理的有机统一。举例:诸葛亮“兵不在多而在于调遣也”,其中调遣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2.1.1 关于管什么、怎样管?,“管资本”,2.1 对管理的简单理解,2.1.2 关于理什么、怎样理?理:理事,处理人和物构成的活动和事件。“正确的做事”效率“做正确的事”效果举例:“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正确的做事是战术问题,做正确的事是战略问题,2.2 管理的基本内涵,管理就是协调集体活动以实现组织目

7、标的实践过程。(1)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组织目标,管理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管理的基本前提是集体活动。管理产生于协同劳动,只有协同劳动的人群才需要管理。(3)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是以人为主导的投入产出系统。(4)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使各种生产要素同步化、和谐化,进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5)管理的基本活动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它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功能、过程和手段。,3.1 什么叫经济管理,经济管理(Economicmanagement)指运用经济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等各种职能的总称

8、。在经济管理中,运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等。举例:1.助学贷款;2.对垄断行业征收重税。,3.2 什么叫管理经济,3.2.1 管理经济(Managerial Economic)即管理的经济性,其实质是讲求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就是要管理者合理地分配自身所拥有的管理资源,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3.2.2 对管理经济性的理解(1)管理是一种稀缺资源,并需要合理分配和不断完善。(2)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3)管理是一种职业。不能将管理职业与政治身份混为一谈,促进职业经理市场的建立和企业家的培育。,4.对管理问题的深层思考,4.1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1)将管理务虚化。(2)将管理庸俗化

9、。(3)将管理条件化。(4)将管理复杂化。,4.对管理问题的深层思考,4.2 体制上的障碍(1)经济组织行政化。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应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我国目前众多国有企业承担着过多的社会责任和政府职能。(2)管理制度不规范或未按管理制度办事。(3)管理模式上的经验型倾向。,5.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5.1 管理者的3种素质第一,政治素质第二,业务素质第三,身体素质5.2 管理者的3大技能第一,概念技能第二,人事关系技能第三,技术技能,第二讲 管理经济学的学科界定,管理经济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它解决什么问题?学习它对企业有什么用途?,2.1 管理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管理经济

10、学的学科定位 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2)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3)管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人员培训中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管理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图,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决策问题,管理经济学:运用经济理论和决策科学的方法解决管理决策问题,决策学科: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对管理决策问题的最优化选择,2.1 管理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目的:,管理经济学是为了使企业管理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建立经济思维的概念框架,提高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能力。其基本目的是

11、通过理性思考实现理性创新。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忙而低效的工作方式。,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学习管理经济学的要求树立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树立函数分析的思维框架侧重于开阔思路,转变观念“思路决定出路”,2.1 管理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问题,目的是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2.2 管理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管理决策有哪些?多吗?管理经济学都研究吗?,太多了!管理经济学不可能都研究。管理经济学涉及的只是与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有关的决策问题,主要是需求、产量决策、成本决策和价格决策等。,2.2.2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模型,(1)5步骤模型(教材:P7)

12、(2)7步骤模型,建立或确定目标,界定问题,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方案并选择最优方案,实施并监测决策,考虑社会约束,考虑组织和投入要素的限制,确定目标,明确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案评价和选优,提出可选择的方案,实施与监控,收集数据,正确决策的准则 采取某项决策之后的情况比采取决策之前有所改善,则证明采取这项决策就是正确的。何谓决策中的情况?,2.2 管理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决策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则需比较决策前后的成本;如果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销售收入,则需比较决策前后的销售收入。,边际分析法的概念 利用边际值作为决策参考依据的一种方法。何谓边际值?,2.3 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3、如:1.“一手遮天”;2.“一失足成千古恨”。,例:Y=f(X)M=Y/X,2.3.2 管理中常用的边际值,1.边际产量(M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的投入量,使总产量变化了多少。,边际产量能够帮助企业判断投入与产出所处的状态,即产出是否达到了最大。(1)MP0,TP(2)MP0,TP(3)MP=0,TP(MAX),2.3.2 管理中常用的边际值,2.边际收入(MR)表示增加单位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使总收入TR变化了多少。,边际收入能够帮助企业判断产出与收入所处的状态,即收入是否达到了最大。(1)MR0,TR(2)MR0,TR(3)MR=0,TR(MAX),2.3.2 管理中常用的

14、边际值,3.边际成本(MC)表示增加单位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使总成本TC变化了多少。,边际成本能够帮助企业判断产出与成本所处的状态,即成本是否达到了最低。(1)MC0,TC(2)MC0,TC(3)MC=0,TC(MIN),2.3.2 管理中常用的边际值,4.边际利润(M)表示增加单位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使总利润T 变化了多少。,边际成本能够帮助企业判断产出与利润所处的状态,即利润是否达到了最大。(1)M 0,总利润(2)M 0,总利润(3)M=0,总利润最大,2.3.2 管理中常用的边际值,思考:边际值与导数是什么关系?Y=f(X),M=Y/X,当 时存在最优解。,Y,X,0,0,0,=0,例

15、2-1:已知总收入曲线方程TR=-5Q2+1500Q,求使总收入最多的产量。,解:,2.3.2 管理中常用的边际值,令:-10Q+1500=0,得Q=150则:TRmax=-51502+1500 150=112500(元)所以,当产量为150个单位时,可使总收入最多。,2.3.3 利用边际值进行管理决策优化,例:某企业广告预算为110万元,打算分别用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广告,经调查,这三种媒介的广告效果预计如下(见表2-1)假设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为3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问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分配广告预算,才能使总广告效果最优。,结论:电台3次,电视2次,报纸1次。,2.

16、3.3 利用边际值进行管理决策优化,表 2-1,2.4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对企业的认识,交易费用与企业的产生(1)定义:企业交易费用,企业:以赢利为目的,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经过转换,为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经济实体。交易费用: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例如:信息费、谈判费用、招待费用等。,(2)企业产生的根源?(美国,Coase 科斯)第一,由于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的存在;第二,有组织的集中交易,即组成企业可以降低交易费用。,2.4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对企业的认识,外部交易行为 内部管理行为,2.4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对企业的认识,(3)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

17、要的活动主题,它应该具备那些特征了?,第一,自主经营;第二,自负盈亏;第三,产权明晰。,2.4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对企业的认识,2.4.2 企业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我想一想?,企业的目标有多种吗?企业的目标会一样吗?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厂的目标是什么?,2.4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对企业的认识,2.4.2 企业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1)短期目标:兼顾各集团利益。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2)长期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思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优劣势?,第一节 需求理论,1.1 需求及需求量(Demand)1)需求 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

18、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2)需求量 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某种给定的价格,人们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第三讲 需求分析,理解需求应该注意的问题:案例: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企业界为开辟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而高兴。他们把大批的棉布、棉纱,以及吃饭的刀叉、娱乐的钢琴运往中国。从购买能力来看,当时中国的一些富商有购买这些产品的能力,但销售结果显示,英商的销售决策失败。问题:最近的热门话题“汽车进入家庭”为什么还是一个梦?中国的轿车工业还有发展吗?,需求两要素:购买欲望购买能力,第一节 需求理论,1.2 需求表&需求曲线,$3.00,2.50,2.00,1.50,1.00,0.50,2

19、,1,3,4,5,6,7,8,9,10,12,11,价格P,需求量Q,0,需求曲线,价格,需求量,$0.00,12,0.50,10,1.00,8,1.50,6,2.00,4,2.50,2,3.00,0,说明:(1)Q和P 的关系;(2)向右下方倾斜;(3)一段时间内。,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 P;(2)消费者(收入水平I、偏好T)(3)对价格变化的预期Pe;(4)广告;(5)政府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6)相关商品的价格PX,1.3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反映需求量Q与影响需求量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1.3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需求量,例如:统计发现VC

20、D的需求函数为:Q=P+2I9PX+0.0001Pe,关系符,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价格预期,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只考虑商品的需求量Q与商品自身价格P之间关系。因此,需求函数可以简写为:Q=f(P),1.3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作图:,P,Q,O,D,D,Q=f(P),需求定理:(P3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Q与商品自身价格P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如何解释?,1.4 需求定理,思 考:需求和需求量有什么区别?知识点: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1)需求的变动Movement

21、of Curve(受自身价格P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线动)2)需求量的变动Movement along Curve(受自身价格P的影响;点动),1.5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1.5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第二节 供给理论,2.1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2.2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2.3 供给定理2.4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第三节 价格决定之D-S模型,3.1 价格(Price)又叫均衡价格均衡 是一个物理概念,经济学中表示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价格 指一种商品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理解要点:(P48)1)是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2)由需求

22、和供给共同决定3)是最后的结果,形成过程在市场的背后自发地进行,P,Q,O,D,D,S,S,P0,Q0,第三节 价格决定之D-S模型,3.2 均衡价格的形成,大米供求表,Q,O,D,D,S,S,2.1,|80,P,a,|100,|150,b,E,1.9,2.0,c,d,第三节 价格决定之D-S模型,3.3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求分析的步骤:(1)确定那条曲线变动;(2)确定曲线向什么方向移动;(3)考察移动对均衡的影响。,P,Q,O,D1,S,S,P0,Q0,IT,D2,D,P1,Q1,S,S,第三节 价格决定之D-S模型,3.4 供求定理,QE,PE,4th,3rd,2nd,1s

23、t,S,S,D,D,第三节 价格决定之D-S模型,4.1 弹性(Elasticity)1)定义:物理学中,指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映程度。经济学中,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P63),经济变量X和Y之间满足关系式,Y=f(X)则有:,2)表达式:,第四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第四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4.2 需求的价格弹性1)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表达式:,负号的含义?,3)分析 又叫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相对变动对商品自身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Ed:,第四

24、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4.3 需求弹性的分类D1:完全无弹性(Ed=0)D2:无限弹性(Ed=+)D3:单位弹性(Ed=1)D4:缺乏弹性(0Ed1)D5:富有弹性(Ed1),第四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第四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结论:1)垂直的需求曲线无弹性 2)水平的需求曲线无限弹性 3)陡峭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 4)平缓的需求曲线富有弹性 5)双曲线式的需求曲线单位弹性,4.4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4.4.1 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定义:弧弹性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例:若需求函数为Qd=2400-400P,曲线上A、B两点的价格分别为5和4,对应的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计算:1)价格由5

25、下降为4时的弹性值?(AB)2)价格由4上升为5时的弹性值?(BA),4.4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计算:)AB2)BA,O,Q,P,A,B,5,400,4,800,P,Q,Qd=2400-400P,4.4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分析:因为初始点的P、Q值不一致。结论:弧弹性的中点公式,4.4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4.4.2 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定义: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例:若需求函数为Qd=2400-400P,曲线上A、B两点的价格分别为5和4,对应的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计算:1)求A点的弹性值?2)求B点的弹性值?,4.4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26、,计算:假定B点无限接近于A点,即P0时,则有:,O,Q,P,A,B,5,400,4,800,P,Q,Qd=2400-400P,4.4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计算:1)A点的弹性:2)B点的弹性:,4.5 需求弹性的运用,4.5.1 基本概念 TR总收益或销售收入?利润?P 商品的销售价格 Q 商品的需求量,4.5 需求弹性的运用,思考:总收益TR和面积的关系?,O,Q,P,C,A,B,Pc,Qc,TR=PcQc=S矩形PcCQcO,4.5 需求弹性的运用,需求富有弹性之薄利多销,O,Q,P,C,A,B,Pc,Qc,Pd,Qd,D,减 少,增 加,4.5 需求弹性的运用,4.5.3 需求缺乏弹性

27、之谷贱伤农,O,Q,P,C,D,减 少,增加,第五节 其他弹性,5.1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函数:,1)计算公式,第五节 其他弹性,5.1 需求的收入弹性 2)以收入弹性Em为依据的商品分类,0,1,劣等品,正常品,奢侈品,必需品,Em,3)恩格尔系数:,4)恩格尔定理:表述一: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表述二: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第五节 其他弹性,5)恩格尔定理的应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中共十六大报告小康怎么介定?,第五节 其他弹性,第五节

28、其他弹性,5.2 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函数:,1)计算公式,X需求量的相对变动,Y价格的相对变动,第五节 其他弹性,5.2 需求的交叉弹性 2)以交叉弹性ECX为依据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0,互补关系,替代关系,ECX,非相关,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1.1 经济学幸福方程式:1)“知足常乐,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智衰。”2)效用是什么?欲望是什么?,第四讲 消费者行为分析,1.2 效用: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 享受或有用性。主观与客观(心理感受)享受与难受、有用与无用(有+或-),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1.4 关于效用的两种学说1)基数效用论 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

29、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大小用效用单位衡量。2)序数效用论 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第二节 基数效用之边际分析,2.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1)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或效用量的总和)。2)边际效用(MU)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有:(1)总效用函数:TU=f(Q)(2)边际效用函数: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Q0时有:,第二节 基数效用之边际分析,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第二节 基数效

30、用之边际分析,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TU=MAX,MU=0,第二节 基数效用之边际分析,3.2 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研究什么问题?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2)研究消费者均衡的假设条件是什么?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第二节 基数效用之边际分析,3)购买多种商品的均衡原则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表达式:M=Px.X+Py.Y 预算方程 MUx/Px=MUy/P

31、y=每元收入的MU 均衡条件,第二节 基数效用之边际分析,3.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规律的内容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第三节 消费规律及其启示,思考 结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政府为何要救济穷人?(例如:设置低保、失业救济金等),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分析(1)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原因。(2)由于物品存在多用途性。,第三节 消费规律及其启示,3.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第三节 消费规律及其启示,1)不断开发新产品 a)选对开发内容:MOTO b)选对开发时机:海尔热水器2)实现产品系列化经营:奇瑞QQ的定价策略3)

32、增加产品的知识与文化含量 案例:精神产品MU递增,3.3 企业“三流”理论,第三节 消费规律及其启示,1)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做项目 案例:OEM2)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 案例:韩国三星的奥运会TOP历程3)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 案例:管理的最高境界,3.4 消费者剩余1)定义: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O,P,A,P0,Q0,Q=f(P),第三节 消费规律及其启示,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基本概念(1)偏好Preferences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效用无法具体衡量,只能用偏好程度来表示不同的商品组合效用的大小顺序。(2)关于偏好的三个假设:第一

33、,完备性假设。(AB;AB;AB)第二,传递性假设。(AB and BC,we get AC)第三,非饱和性。(A组合中商品数量B组合中商品数量,则A B),4.1无差异曲线及特征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1)定义: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2)效用函数:,固定的效用水平C,关系符,商品1的消费量,商品2的消费量,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3)无差异表,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特征:(1)距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U3 U2 U1)(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无差

34、异曲线的特征,A(20,130),B,C,D,E,F,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4.2 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RCS)(1)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P95)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公式:RCS=-X2/X1(其中,X2、X1分别为商品1、2的变动量),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2)分析(P96),A,B,C,D,X1,RCS12=-X2/X1当X10时,得点A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上点的RCS=无差异曲线过该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4.2 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边际替代

35、率递减规律(1)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思考: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什么凸向原点?,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2)分析P97,A,B,C,D,A点:商品X1少,X2多,消费者更偏好X1,单位X1替代能力强。(为什么?)B点:商品X1多,X2少,消费者更偏好X2,单位X1替代能力弱。(为什么?),From A to D:RCS12,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4.3 预算线及其变动预算线 Budget line(1)定义:指在消费者收入I和商品价格P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

36、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最大组合。(2)预算线方程:I=P1X1+P2X2 其中,I表示消费者既定收入,P1、P2为商品1、2的既定价格,X1、X2为商品1、2的数量。,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3)预算线分析,说明:a)由I=P1X1+P2X2得:,X2,X1,O,A,B,C,D,I=P1X1+P2X2,b)预算线的斜率为:-P1/P2c)OA=I/P2;OB=I/P1,思考:A B C D 各点的意义?,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析,三、预算线及其变动预算线的变动(P107)四、消费者均衡 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E,达到均衡。,E,RCSE=P1/P2,第四节 序数效用之无差异分

37、析,第一节 企业理论,1.1 企业(Firm)1)定义:企业又叫生产者或厂商,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按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看法,企业与市场是两种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第五讲 生产理论,2)企业存在的理由:第一,能实现批量生产的经济性。例如:有效率的生产需要专业化的机器、厂房、装配线和劳动分工。研究表明,汽车的有效生产要求年生产量至少要达到30万辆第二,能够为大规模生产筹集资金。例如:开发一架新商用飞机需要超过10亿美元的开支;研究和开发一个新的计算机微处理器(CPU),需要花费更多。第三,能够管理生产过程。例如:企业经理既是组织生产,引入新工艺、新思想和新产品,并做出企业决策

38、的人,也是对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承担责任的人。,第一节 企业理论,1.2 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1)业主制:一个人所有并负责经营管理;2)合伙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主合伙组成的企业,收益和风险共同承担;说明:在经济活动总量中只占有很小部分,主要缺陷是:无限责任。主要存在于农业和零售业。3)公司制:按照公司法组建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为有限责任公司(以出资额为限)和股份有限公司(以所认股份为限)。法人治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第一节 企业理论,第一节 企业理论,1.3 现代企业的制度结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

39、,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标志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 第一,法人治理结构;第二,具有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第三,科学的管理制度;第四,契约化行为约束机制。,第二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2.1 基本概念(1)生产 把投入要素转变为市场需求的产出的过程。(2)生产要素 1)劳动 L: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土地 N: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3)资本 K:资本品或投资品和货币资本;4)企业家才能 Ne: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2.2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40、Q之间的关系。,假定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为:Q=f(K,L),最大的产出,关系符,各种要素的投入量,第二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3.1 基本概念短期与长期 短期: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长期:厂商能够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时期。3.2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定生产中只有资本K和劳动L两种投入要素,则生产函数为Q=f(L,K),令K的投入量不变,则得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Q=f(L),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3.3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TP):一定投入的产出总量;TP=f(L)(2)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的产量;AP=TP/L

41、(3)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当投入要素L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L0时有:,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TP AP MP关系分析(P141-142),A:总产量,B:OB的斜率=AP(20)C:切线OC的斜率=MP(20),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TP AP MP关系分析(P143),8,10,20,0,2,3,4,5,6,7,9,10,1,L,30,E,边际产量,结论:在E点左侧:MP AP&AP 递增;在E点右侧:MP AP&AP 递减;在E点时:MP=AP&AP 达到最大值。,APMP,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

42、的生产函数,3.4 生产的三个阶段(P144)(1)第一阶段:0L1(2)第二阶段:L1L2(3)第三阶段:L2,MP,AP,O,Q,L,L2,L1,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3.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保持技术不变和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同一单位的某一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迟早会逐步减少,从而引起边际收益(产量)减少。分析:随着某一种要素的不断投入,如劳动的更多单位增加到固定的土地、机器和其他投入上,劳动可使用的其他要素越来越少。土地变得更加拥挤,机器超负荷运转,所投入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越来越少,从而引起收益递减。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作物的过量密植导致产量锐减。,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

43、生产函数,4.1 生产函数Q=f(L、K)其中,劳动L和资本K都是变化的,即企业的生产规模发生变化。4.2 等产量线(Equal-Product Curve)(1)定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表达式如下:Q=f(L、K)=Q0(常数),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120405565752406075859035575901001054658510011011557590105115120,Capital Input12345,Labor Input,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2)等产量线的绘制,Labor per day,1,

44、2,3,4,1,2,3,4,5,5,Q1=55,思考:等产量线有哪些特征,与无差异曲线有什么异同点?,A,D,B,Q2=75,Q3=90,C,E,Capitalper day,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3 边际技术替代率 RTS(1)定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替代率。(P149)例如: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为:RTSLK=-K/L,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2)分析 P149,A,B,C,D,L,RTS=-K/L当 L0,A点的 RTS,等产量线上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线在该点的斜

45、率的绝对值。,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3 边际技术替代率 RTS(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分析: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该要素的边际产量MP不断下降,而另一种要素的MP不断增加所致。,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3 边际技术替代率 RTS(4)生产的经济区域P152Economic Region,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5.1 等成本线(1)定义:在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P154)

46、(2)方程:C=wL+rK 其中,C为常数表示既定的成本,w(wage)为劳动的价格工资,L为劳动数量,r(interest)为资本的价格利息,K为资本数量。,第五节 成本方程及要素最优组合,(3)成本线分析 P155,说明:a)由C=wL+rK得:,K,L,O,A,B,C,D,C=wL+rK,b)成本线的斜率为:-w/rc)OA=C/r;OB=C/w,思考:A B C D 各点的意义?,第五节 成本方程及要素最优组合,(1)等成本线,(2)等产量线,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为最优,第五节 成本方程及要素最优组合,5.2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确定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则:在多种投入要

47、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1元所增加的产量都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其中,MPL为劳动的边际产量,w为劳动的价格,MPK为资本的边际产量,r为资本的价格。,第五节 成本方程及要素最优组合,1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第一节 成本性质,1)增量成本定义:由一项经济决策引起的成本变化量,记为C。公式:C=C2-C1,增量成本的意义:用以考察企业的一项决策是否具有经济性。提示:企业改进管理模式,使总收益大幅度增加。但是同时,管理费用也在增加。如果管理费用的增量,比改进管理模式带来的收益增量还大,那么从经济的角度讲,这种管理模式是不可行的。,第六讲 成本与收益,

48、1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第一节 成本性质,2)沉没成本定义:企业过去(做某一决策前)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举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提示: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时的前期投入,在后期的决策实施后,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部分前期投入是沉没成本,如厂房。,2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第一节 成本性质,1)机会成本定义: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又叫选择成本。P156,思考:姚明如果上大学每年的机会成本是多少?提示:1)不同于实际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2)放弃的若干选择中最好的一种。,2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第一节 成本性质,2)会计成本定义:又叫显成本,是指

49、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提示:1)由企业支出并记录在帐上的成本。2)是显成本,不同与隐成本。思考:企业有哪些隐成本?,3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第一节 成本性质,1)显性成本EC定义:又叫会计成本,企业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种费用支出。例如:工资、材料费用等。,2)隐性成本IC定义:厂商自己提供的资源所应该支付的费用。例如:企业家才能的支付、自有资金的利息。,4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第一节 成本性质,1)变动成本VC定义:随着产量Q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人力资源、能源消耗。,2)固定成本FC定义:是不随产量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厂房、设备

50、折旧费、贷款利息。,收益,经济学家看企业,会计师看企业,收益,7 几种成本的关系:经济利润=收益-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收入-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第一节 成本性质,重要概念:成本函数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C=(Q)短期与长期1)短期:在所分析的期间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不能改变2)长期:在所分析的期间内,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数量都可以改变,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表6.1 某企业的短期成本 单位:美元,2.1短期成本函数的几种形式1)总成本TC(Total Cost)定义: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