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86321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社会保障最终.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老年社会保障,根据录像资料讨论 1、建立老年社会保障的原因何在?2、需要提供的老年社会保障包括哪些方面?,第一节 老年社会保障概述第二节 我国养老保险定义及发展历程第三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第四节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第一节 老年社会保障概述,一、老年社会保障内涵 老年社会保障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老年人自身特点,以改善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目的,由政府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所提供的保障项目、设施和服务的总称。,理解:1、实施主体:国家和社会;2、享受对象: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3、目的: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需求,帮助老年人提高和改善生活水平;,二、老年社会保障体系1、老年人社会救助

2、 老年人社会救助是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机制,一般维持最低生活水平。2、养老保险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保险主要指基本养老保险,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养老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高于社会救助的水平。,3、医疗、护理保险 4、社会福利老年人社会福利的保障水平在整个体系中是最高的,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尤其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一、养老保险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 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的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劳动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基金,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第二节 我

3、国养老保险定义及历程,(二)特点 1、普遍性 2、可预测性,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1、城镇职工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2)1955年颁发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3、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统一并轨 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并轨过程的开始。改革目标:到本世纪末,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

4、养老保险体系。,原则:1、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2、基本养老保险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3、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的原则(1)新人:新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采用新办法:个人累积缴费15年,退休后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2)中人:实施决定前已参加工作,实施决定后退休的在职工人,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3)老人:实施决定前已退休的老工人,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4、社会养老保险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体制分开的原则 5、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原则,第三节 我国

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是那些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长期以来只覆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思考: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挑战?,联合国目前的和预测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份额,我国养老保险情况比较(单位:万人),应对措施:、延长退休年龄、现收现付改为部分积累、基金管理和投资、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养老保险扩覆的目标:理论上:理想的制度设置要求建立统一一体化,包括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官兵、个体劳动者、农村劳动者在内的基本养老制度。,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国发200538号)三、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

6、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保缴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其中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二、“统帐结合”的筹资模式1、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内涵与功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是指在国家行政强制力和国家信用保证的基础上,对养老保险基金采取的社会统一筹集、统一管理和统一支付。它体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合同契约关系,

7、团结互助,分散老年风险;实行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基金就其性质而言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归投保人共同所有。实行社会统筹的养老金的支付一般采取待遇限定方式。,社会统筹层次低的问题(1)由于各级政府都有权制定政策,在基本政策大致统一的同时,地区之间具体政策差异较大,引起不同地区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攀比;(2)增加了基金的结构性缺口,由于统筹层次低,同一省、区内,市县之间基金结余和基金不足并存;(3)不利于基本养老金“确保发放”成果的巩固。(4)养老保险在不同统筹地区很难转移与接续,不利于劳动者的流动,根据录像资料讨论:1、养老保险“地方粮票”带来的问题有哪些?2、养老保险由“地方粮票”向“全国粮票”转移的具体

8、办法是什么?3、养老保险全国转移和接续存在的困难有哪些?,2、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涵与功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般是指在国家行政强制力和信用保证的基础上,采取“个人预缴专款储蓄”的养老保险形式。其核心是“自我保障”;所有权清晰,归投保人所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一般为缴费确定型,(3)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深化改革与做实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空账形成原因a、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个典型的“旧城改革”工程。b、虽然个人账户在产权上归个人所有,但由于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社会统筹部分的基金无法满足退休金的支付需求,所以各地都采取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去支付退休金的办法,使个人账户的基金处于“空账”状态

9、。,讨论:如何做实个人账户?,做实个人账户2001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做实个人账户。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按8%做实个人账户。2005年底共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资金201亿元。从2004年起,试点扩大到吉林、黑龙江两省。截止2006年1月黑吉两省分别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27.3亿元和37.4亿元。2006年,天津、上海、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新疆八个省区列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区。,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

10、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费率(1)来源企业缴费:企业缴费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最基本的来源,缴纳方式一般是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在税前提取,由企业的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个人缴费国际惯例为雇主、雇员各缴一半。我国现行政策规定,个人缴费比例为其工资基数的8%,实行“源泉扣缴”。政府的财政补贴 养老保险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以及滞纳金等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构成基金来源之一。,(2)费率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水平的调整A、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

11、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规定,企业缴费目前高于20%的地区,可暂维持不变。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调剂。试点方案实施前,职工个人账户规模为本人缴费工资的11%,其中8%由个人缴纳,3%由企业缴费划入。实施试点方案后,个人账户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B、最新的改革进展是关于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决定明确规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统一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4、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及发放标准(1)退休年

12、龄A、法定退休年龄的确定依据a、一国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和身体状况 b、养老保险津贴支付的经济基础 c、社会失业率状况 d、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家庭对老年人的保障程度,B、我国退休年龄规定a、一般性规定:男工人和男干部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b、特殊行业或岗位: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的工作者,以及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作者,如在提炼或制造鉛、砒、汞、磷的行业及化学、兵工工业中,男55岁、女45岁均可退休养老。其工龄的计算,前者是每工作一年,按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后者为每工作一年,按一年零六个月计算。c、中央、

13、国家机关的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书记、省长、主席、市长和相当职位的干部,退休年龄可延长至65周岁;教授、研究员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批准,可延长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70岁。,(2)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标准 退休金一般以在职时的工资收入为基础,再辅之以缴费年限(或工龄)和退休年龄进行计算。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可以用工资替代率表示。替代率是指每个职工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与其退休前的工资之比。,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规定,具有30年以上工龄、需供养妻子、达到享受养老金年龄的职工,其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40%。

14、国际劳工组织第128号公约关于伤残、老年和遗属抚恤金的条款中规定,与上述条件相同的职工,其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45%。,在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框架下,养老金支付由二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将基础养老金水平由职工平均工资的20%调整为30%,在15年缴费年限可领取20%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年缴费,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直到30%水平为止。目前,个人帐户养老金支付统一采取职工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的方法确定。(3)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发放形式,世界银行曾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福利增长的政策研究报告中建议,各国的养老保险体系要建立三个支柱:第一个支柱是公共支柱,即基

15、本养老保险;第二个支柱是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个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四节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一)农村实行社会养老的必然性1、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1)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的将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2.37。(2)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

16、代中期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进入老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50 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的将占老年人口的21.78。,(3)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至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的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至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2、家庭结构核心化与小型化3、传统户

17、籍制度解体与城市化加速,(二)农村养老保险基本特征1、实行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上支持的基本原则。2、实行低标准3、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财务方式实行完全的积累制方式,并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4、实行一元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有的农村居民都加入一个统一的社会养老制度;5、符合年龄条件的农民都成为该制度的实施对象,但参加是自愿的;6、实行多等级保险费,农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7、养老金领取的保证期为10年,首先在个人账户中支付,然后从社会统筹中支付;,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障水平,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第三节 社会保障水平,第一节

18、 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与构成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资金。,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构成(一)基本社会保障基金1、社会救助基金 2、社会福利基金 3、社会优抚基金 4、基本社会保险基金,(二)补充社会保障基金 1、补充社会保险基金 2、社会互助保障基金 3、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基金(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三、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1、国家、企业、个人多方或单方缴费 2、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3、社会捐赠4、滞纳金与罚金收入,(二)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1、缴费制 2、缴税制 3、预算

19、基金账户制,(三)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1、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的概念及特征 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是在保证对被保险人实行经济补偿和拨付的基础上,将形成结余的资金投入到资金市场中去,以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的实质就是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其增值。,2、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1)安全性原则(2)长期收益原则(3)可流动性原则3、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向,(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机构根据国家法律对社会保障基金征收、投资运行以及支付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正常稳定运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首要任务在于确保

20、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保障社会保障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直接管理基金的情况很少,大多数国家是将基金委托给专门机构管理。由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基金安全、有效营运和增值。所谓收支两条线,是指社会保障基金的保管和投资由不同的管理机构负责,也就是基金的运营机构应该包括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案例分析 上海社保案思考:上海社保案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制?,根据国家审计署所做的2007年第86号报告揭示,多年来,上海市社保局共计运营基本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小城镇保险等8个险种的社保资金,金额

21、共计达329.44亿,截至2006年7月17日,尚未收回的资金达255.41亿,占运营资金余额387.31亿元的66%。,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称,自1998年以来,劳动保障部会同其他部委共进行过5次大检查,其中2000年发现170多亿元被挤占挪用,2004年发现有16个省份有挤占挪用情况。如河南省濮阳市劳动保障局以减免企业应缴870多万元养老保险费为代价换取6辆轿车使用权;黑龙江省阿城市社保局将918万元借给企业用作流动资金和担保利息;浙江省温州市劳动保障局计财处用社保基金600万元购买国信优先股案;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政府挤占挪用社保基金1245万元案。,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规定,地

22、方社会保险基金只能购买国债类风险可控产品,“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但从社保基金管理监督体制来看,上述规定在现实中无法产生约束作用。根据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条例规定:“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也就是说,社保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责任,其实共系于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是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通过一定的机构和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各种社会保障事

23、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过程。,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社会保障管理主体管理机构 1、按照管理机构的权限来划分(1)高层管理机构:是中央一级管理层次,负责参与社会保障的全面立法,对社会保障各项活动进行规划、领导,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全国性统筹和调剂使用,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控制。(2)中层管理机构:是省级政府的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负责贯彻社会保障立法政策,制定地方性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对地区范围内的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调剂,并将社会保障法令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向高层管理机构进行反馈。,(3)基层管理机构:是地(市)、县(市)级地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给付,提供社会保障事

24、务的信息、咨询,接受高层、中层管理机构下达的任务,实施日常社会保障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实施机构。,2、按照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业务范围来划分(1)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是各级政府机构序列中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相关政府部门。主要职责是社会保障的立法、监督检查、贯彻实施。(2)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机构:隶属于各级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的一种公共事业部门。主要职责是社会保障参加者(受保人)的资格审定、登记,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社会保障基金的日常财务和个人账户管理,社会保障待遇的计算、发放,以及对投保人提供各项社会化服务。,(3)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机构:隶属于各级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金融

25、部门。主要职责是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4)社会保障监督机构:是独立于政府的公共事业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机构成员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职工代表和专家学者组成,主要职责是对社会保障的政策法律执行情况、基金筹集、基金管理运营、待遇给付、服务质量等环节和机构,实行全面的监督。,(二)社会保障管理客体管理内容1、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1)拟定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和计划,统筹协调社会保障政策,统筹处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利益和矛盾。(2)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具体规定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和对象、享受保障的基本条件、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基金管理和投资办法、待遇支付标准和对象以及社会

26、保障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3)贯彻、组织和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并负责监督、检查。(4)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申诉、调解和仲裁。(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体系。(6)培养、考核、任免社会保障管理干部。2、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3、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分类 1、集中管理模式2、分散管理模式 3、集散结合管理模式,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改革(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1、管理机构(1)决策机构(2)执行机构(3)基金运营机构(4)监督机构2、管理方式 3、管理内容,(二)建立新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针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病,中

27、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社会保障工作要坚持社会化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以社会化管理为主的改革方向。社会保障机构要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工作统一管起来,制定规划,综合协调。”这是改革与建设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根本指导思想。,1国家承担责任与社会承担责任相结合,以社会承担责任为主 2社会化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以社会化管理为主 3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以内部控制为主,第三节 社会保障水平,一、社会保障水平及其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二、社会保障水平

28、的制约因素及其特点(一)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2.政治、社会结构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4.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二)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 1.动态性特征 2.刚性特征 3.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三、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一)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出发点1、要立足于解决“需求大于供给”这个主要矛盾;2、要坚持从远期平衡着眼来测定近期社会保障水平;3、要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为主要目标。,(二)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原则1、保护与激励统一 2、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3、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稳中求妥,采取渐进方式。,上网查资料分析本土案例:个税递延型保险应覆盖全民(见书第三章课后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