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8778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现手法-抒情方式.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学习目标,学习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并学会运用。,(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

2、青帝:司春之神。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评),二、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

3、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托物言志诗歌鉴赏,明黎淳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虽然我爱我扎得紧紧的瘦小身材,我有一丝芬芳之心不肯随意化为灰烬。美好的时节一到来,我的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用拟人的手法,爆竹的特点【结束小身材,时节、寒焰、万人头上一声雷】,托物言志: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爆竹,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拟人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 一类诗歌。志的内容:因个人

4、遭遇而明志或冀望;讽喻现实;归纳普遍哲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特点?志?,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处环境自身特点作者处境所言之志手法分析,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不与群芳争

5、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托物言志,环境烘托。,原因+精神,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拟人、比喻、象征,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简析。,借饱受摧残,花魂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梅花开在野外断桥边,境遇凄惨:

6、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一“外”字,一“边”字,表现诗人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一“更”字,不仅写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和仇视之深。同时也反衬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无意”“苦争”是诗人“位卑未敢记忧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碾碎化作尘埃,心中的那缕馨香不改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10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

7、怆悢(li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此时正值秋风吹起

8、,羽翼就低垂了下来。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清晨喝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体现了“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大;(2分)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体现了“凤凰”才能

9、出众。(1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秋天它的羽翼被迫“摧藏”,只得飞到昆仑山以西,却不知何时才能往回飞,比喻环境恶劣,才华不得施展。“处非位”比喻不被赏识。整体上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间接抒情 5.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

10、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注释】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结绮临春:六朝时陈后主斥巨资修建三座高达数十丈的高楼,供其玩乐,其中两座名结绮、临春,另有一座名望仙。,诗首句一个“竞”字,就把六朝统治者奢靡豪华的生活情景活现了出来。第二句把所有浮华奢靡的极致都集中在了六朝最后一个也是最以荒淫无道著称的陈后主身上,而能表现陈后主奢侈荒淫生活的,更是非结绮临春望仙不能代表,所以说

11、“结绮临春事最奢。”诗前两句写尽当年的繁华,第三句轻轻一转“万户千门成野草”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不能不思考:为什么?诗歌最后以“只缘一曲后庭花”作答,很巧妙的概括了六朝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一首怀古讽今的诗歌,诗人借六朝旧事,讽喻唐朝统治者,不要走六朝破亡的老路不然就会“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了。,间接抒情 6.用典抒情(咏古抒怀,借古讽今),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前人诗文句两种,一般侧重指前者。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

12、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北伐的典故,赞扬了刘裕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作者仰慕英雄,收复中原的愿望。“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句,用廉颇的典故,意在以老当益壮、仍思报效国家的廉颇自比,也借廉颇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自比),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周瑜的典故,意在以“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早生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对比衬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

13、,只堪图画不堪行。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4分),答:(1)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二词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4分),(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作者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

14、慰解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的淋漓尽致。(4分),3、阅读下面二首唐诗,完成相应试题。(4分)倦夜 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注徂:消逝,流逝。(2)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2分),(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每小点1分,共2分),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题型二:赏析手法类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

15、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析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

16、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

17、国势下的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的修辞方法。,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代的修辞方法。,二、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18、,2、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2、阅读下面二首唐诗,完成相应试题。(4分)倦夜 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注徂:消逝,流逝。(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答案:(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或间接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每小点1分,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