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课件第二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8901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课件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财政课件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财政课件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财政课件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财政课件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课件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课件第二章.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1,基本建设支出。指国家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支出。这项支出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部分,用于满足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项目的需要。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此项支出经常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指国家财政用于企业挖潜、革新、改造方面的支出。目的是支持企业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生产率。,3,地质勘探费支出。指财政用于地质勘探机构的勘探工作费用。4,科技三项费支出。指国家用于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经费等三项费用支出。5,流动资金支出。指财政用于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企业的

2、流动资金的支出。6,物资储备支出。指财政专门用于国家物资储备部门建立物资储备的支出。,7,支援农业支出。8,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9,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10,社会保障支出。此外,还有债务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补贴支出等等。我国国家预算的支出科目就是按照这种分类方法设置的,共有29类支出。,二、按国家职能分类1,经济建设支出。包括上述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科技三项费支出、流动资金支出、物资储备支出、支援农业支出、公交商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2,社会文教费支出。包括政府用于科教文卫、出版、通信、文物、体育、地政、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

3、经费、研究费、补助费等。,3,国防费支出。包括武器和军事设备支出、军事人员给养支出、军事科研支出、对外军事援助支出、民兵事业费支出、实行兵役制的公安、边防、武警部队及消防队伍的各种经费等。4,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检法机关、驻外机构的各种经费、业务费等。5,其他支出。如债务支出等。这种分类,可以揭示政府职能的侧重及不同时期政府职能的变化。,三、按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支出。指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既包括政府日常政务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又包括政府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这类支出的特点是,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购得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一样,按市场等价

4、交换的原则进行。2,转移性支出。指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出。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这类支出的特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这种分类有较强的经济意义:(1)购买性支出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政府直接以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当然也影响到分配,但是间接影响的。转移性支出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手中的资金转移到领受着的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因而这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则是间接的。(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对政府的财政活动体现出较强的效益

5、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其规模及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因此对政府财政活动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在购买性支出过程中,微观经济主体同政府之间发生联系也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他们的收益取决于市场供求及成本,所以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在转移性支出的过程中,微观经济主体可获得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经营能力,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

6、接影响就大些。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1,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收益,如行政管理费的消耗会形成为当期服务的公共物品。可见,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按照公平原则当期公共物品收益应与本期公共物品的成本相对应。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税收。2,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耐久品的支出。这类支出的特点是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资本性支出的成果一部分是当期收益,更多的是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受益。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

7、,二是国债。,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1,绝对量指标2,相对量指标二、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1,趋势。财政支出增长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那时主张国家放任政策,国家的职能基本上限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很少有作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克服经济危机,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不得不提供社会保障,因而使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加之,GDP的增长,筹措 财政收入的措施的加强、手段的增多,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2,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的理论(1)瓦格纳法则

8、。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富瓦格纳(Adolf Wagner)对财政支出不断增长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被称为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规模也随之提高。,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和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

9、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2)梯度渐进增长论(内外因素论)英国经济学家批考克(Peacock)与怀斯曼(Wiseman)根据他们的研究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按不变的税率征收的所得税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一旦发生了外部冲突,如战争,政府就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机使企业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会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

10、回到先前的水平。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在战争结束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3)经济发展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使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

11、DP的增长速度。,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低价甚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及折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他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及更新改造投资由国家拨付。实行的是统收统支制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就必然较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改革的核心是要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所以在改革之初就经历一个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的阶段,许多财政

12、支出减少或缩小,甚至消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自然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从实际来看,下降的幅度过大,从1978年至1985年18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算很高。今后我国财政支出比率还会提高,因为: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不仅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要再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增加支出;2,上表中的财政支出比率未包括公债利息支出,随着公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利息支出也会增加;3,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社会保障支出会增加。,第四节 财政支出结构,一、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财政支出结构

13、与政府职能有紧密的对应关系。从下表中可看出我国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变化:1,经济建设支出是最大支出项目。1985年以前,绝大部分年份的经济建设支出比重都高于55%。这主要是经济体制原因。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现在已降到40%以下。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已发生了很大转变。,2,社会文教支出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项目。改革开放后,社会文教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今后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政府将越来越重视公共支出,因此社会文教支出将呈现上升势头。3,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其支出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特点。从根

14、本上说,国防支出受制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但在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出现较大变化。在战争时期增长较快,在和平时期呈下降趋势。,4,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发展趋势来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断增长,其直接原因是人员和机构的急剧膨胀。因此改革财政体制,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中的比重,各个国家有所不同。一般地说,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占的比重较大,往往与购买性支出相差无几

15、。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的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征。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全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转移性支出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在转移性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较小。,第一节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一、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佳的政府投资项目。,1,成本和收益的确定。财政投资项目的收益和成本很复杂,包括有直接成本收益和间接成本收益、内部成

16、本收益和外部成本收益、有形成本收益和无形成本收益。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支出相比,财政支出的成本收益包含了更多的内容。除了计算微观经济主体计算的之外,还要计算与本支出项目无直接关联的一切可用货币计量的成本收益和与本支出项目直接间接关联的一切不可用货币计量的成本收益。(1)非货币化的成本和收益的衡量。许多政府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没有市场价格。经济学家为此发展了系统评估这些价值的程序。如对实践和生命价值的估计。,(a)时间价值。交通系统的改进会导致使人们节约时间而带来收益。对这种收益的估价典型的方法是确定使用这些交通系统的人的工资率。在某些理想条件下,工资可以作为人们衡量时间价值的尺度。在简单经济模型中,人

17、们在工作和闲暇之间进行选择,一个人放弃一个小时的闲暇进行工作,他将获得相当于他一个小时工资价值的消费品。在均衡状态下,人们对于一小时闲暇和一小时工作的评价是一样的,这样工资率就可以用来进行时间价值的货币衡量。我们把计算出每个人节约的时间价值加总,就可以得到节约的时间的总价值。对这种估计时间价值的方法也有不同意见。因为它可能高估或低估了时间价值。,(b)生命价值。估计生命价值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推断法。估计一个人如果继续活着(直到正常死亡年龄)他可以赚多少钱。这种方法没有区分生命价值与活着的价值。二是间接法。可以用人们所要求的风险补偿来估计生命的价值。不同的职业人们面临的可预知的死亡风险不同。从事

18、危险职业的人们一般会要求一定的风险补偿,或者是要求一个更高的工资,就可以通过考察人们为补偿较大的死亡机会而增加的收入来衡量生命的价值。有人认为这种方法低估了生命的价值,因为人们并不能充分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另外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往往会忽略或回避这方面的信息。还可能有工作机会的限制。,(2)影子价格(shadow price)。在竞争性市场中,对有形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相对交易。在计算公共项目的成本收益时,许多成本和收益是无形的或非市场化的,加上市场失灵,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边际社会成本或收益。这就需要引入“影子价格”。即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不当的商品或劳务确定的较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子价格

19、应是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雷托效率均衡价格(或机会成本)。,2,贴现率的确定。在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时,必须将未来的效益和成本加以贴现,贴现率的确定很重要。贴现率定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妨碍对项目的正确评价。在实践中,贴现率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争论很大的问题。公共支出项目的贴现率应是社会贴现率。(消费者贷款利率;生产者贷款利率;市场利率;国债利率)3,成本-收益分析指标。(1)净现值NPV=收益现值总额-成本现值总额,净现值=0,说明收益现值总额恰好等于成本现值总额,该项目投资的获利水平刚好合格;净现值0,说明收益现值总额大于成本现值总额,数额越大,说明此项投资获利水平越高;净现值0,说明投资收益不足

20、以抵偿投资成本,此项投资不可行。(2)收益成本比率BCR=收益现值总额/成本现值总额 BCR1,则项目可行,数值越高,投资越有利;BCR 1,则项目不可行。(3)内在报酬率IRR,是收益现值等于成本现值时的贴现率。内在报酬率越高,表示投资的经济效益越高。,成本-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但由于相当多的财政支出的成本收益难以准确衡量,有的甚至根本就无法衡量,因而适用范围受到了局限。一般在政府的经济支出上使用这一方法。二、最低费用选择法对不能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财政支出项目,可以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进行分析。最低费用选择法是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

21、而只计算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选择标准。,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的步骤由于免去了计算支出效益和无形成本的麻烦,因此分析较简单。(1)根据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多种备选方案。(2)以货币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出个备选方案的各种有形费用并予以加总。(3)按照费用的高低派出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最低费用选择法多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项目上。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的困难在于备选方案的确定。要求提出的备选方案应能无差别的实现同一个目标,这是不太容易的。,三、公共定价法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主要机制。作为财政主体的政府会提供大量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这些物品也要有

22、价格的确定。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是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步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政府在保持企业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从理论角度来看,边际成本定价是最理想的定价方式,但他会使企业出现大量亏损,长期下去,企业就很难提供足够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因为财政补贴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在成本递减行业,为了使企业保持收支平衡,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要略高于边际成本定价。,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因此二部定价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二者合一的定价体系,也是反映成本结构的定价体系。由于二部定价法中的“基本费”是不管使用量的多少而收取的固定费,因此有助于企业财务的稳定。现在几乎所有受管制的行业(电力、煤气、自来水、电话等)都采用这种定价方法。,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电话等行业,按需秋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又系统地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需求最低风时,收费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