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9186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兴起.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營利組織的概念與興起,彭俊亨 老師,非營利組織興起之背景,Salamon(1995)指出,一九七年代至一九八年代,非營利組織迅速擴展的原因如下:四大危機一、福利國家的危機(the crisis of welfare state)二、發展的危機(the crisis of development)三、環境危機(the crisis of environment)四、社會主義的危機(the crisis of socialism),非營利組織興起之背景,兩大革命一、通訊設施的革命(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通訊革命增進人們的溝通與動員能力,促成NPO大量產生。二

2、、中產階級革命(the bourgeois revolution)經濟發展造就中產階級的出現;教育普及和知識的擴散。,福利國家的危機,石油危機,經濟成長減緩,社福支出排擠生產資本與設備投資,導致經濟更惡化。政府負擔超載,無法應付日益增加的任務,過度專業化與官僚化。政府必須提供更多服務,財政赤字逐年增加有人認為福利國家扼殺的人們的進取心,與促進經濟發展背道而馳。,發展的危機,一、不同區域與國家的發展落差及貧窮問題。二、協助自立(assisted self-reliance)或參與者發展途徑的觀點(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善加運用當地住民的能力與熱忱,以協 助落後國家的

3、發展。三、NPO中立特性,超越政治色彩與國際界 線,藉由參與途徑執行任務。,環境危機,一、開發中國家為求生存破壞環境,以求經濟發展。二、已開發國家的濫用資源,壓迫其他國家。三、生態行動主義(ecological activism),動員民間力量與資源。,社會主義的危機,一、一九七年代中期,共產制度的崩潰,社會主義國家的逐歩瓦解,中歐國家引進市場機制,試圖挽救國家經濟。例如匈牙利。二、對政府與制度的不信任,促使了NPO的發展。1988年,蘇維埃共同國解体前一年,匈牙利境內已有超過6000志願組織及600個私人基金會。,非營利組織的概念釐清,不以追求利潤為目的,而從事公益活動的民間法人組織。多元的

4、名詞出現,慈善部門(charitable sector)、志願部門(voluntary sector)、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影子政府(shadow state)。,非營利組織的定義,國外學者的定義Salamon(1992:3-7),是民間的法人組織,以追求健康、教育、科學進歩、社會福利、促進多元價值等公共目的為主的組織,包括六項特性,說明如下:一、正式(formal)組織二、民間(private)組織三、不從事盈餘(non-profit distributing)分配四、自主管理(self-governing)五、從事志願服務(voluntary)六、公益屬性(phi

5、lanthropic),非營利組織的定義,介於公部門和企業部門之間不以營利為目的之組織。是一種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且有民間私人性質,獨立運作的正式組織結構,享有稅法上之優惠,然必須在政府部門法律規範的權力下運作,運用大眾捐款、自我生產的所得,以及政府部門的補助款,以傳送組織宗旨規定的服務,使社會上多數人得到協助。,認識 NPO,非營利組織或非牟利機構(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是為組織所有者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它的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關心或者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從藝術、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學術、環保等等,分別擔任起彌補社會需求

6、與政府供給間的落差。(維基百科),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與功能,一般在台灣提到非營利組織,主要可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兩種類型。其角色與功能常見如下:一、開拓與創新二、改革與倡導三、價值維護四、服務提供,NPO在台灣三部門分工論與兩部門對立論,第一部門政府第二部門企業第三部門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是立基於權力維持和鞏固的政府對比區別。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s,NPO)是與追求利潤而存在的企業對比分野。,NPO在台灣的發展特色,從民間社會對抗威權KMT黨國體制開始 一、19451960年代,完全是政治

7、力 主宰的時代。二、1970年代,是經濟力興起的時 代,民間企業的影響力始成形。三、1980年代,社會力的崛起。四、1990年代,進入從兩部門對立到 三部門分工的階段。,1980年代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的黃金時代,現有的20,000社會團體和3,000個以上的基金會,有三分之二是在1980年代成立。第三部門向政府(第一部門)訴求自由、民主價值。向企業(訴求福利、平等價值)。社會抗爭運動崛起(消費者、反公害、生態保育、婦女、原住民、學生、宗教自由、反核、勞工、農民、弱勢福利、老兵自救、老兵返鄉、政治受刑人、政治黑名單返鄉、客家母語、都市無住屋抗爭、新聞自由、司法改革等)。,1980年代以來第三部門組織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倡導新價值、建構新目標,自由、民主、平等、福利、人權、永續一、對社會改革的可能性有了集體的決心二、對社會服務的可欲性有了集體的用心三、對社會信任的可塑性有了集體的放心(蕭新煌,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