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92694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诸侯争霸(1)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与_遭到破坏。(2)表现:各_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知识点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难度系数:高考指数:),分封制,诸侯国,2秦朝统一(1)条件: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秦国经过_,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2)经过: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_建立秦朝,定都_。,商鞅变法,嬴政,咸阳,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1)从目的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战争是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2、;而战国时期是实现天下统一。(2)从性质看: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制大国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前期是封建兼并战争,后期是封建统一战争。,轻巧识记秦国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观察教材本目的“秦朝疆域图”。(1)从中你能得出哪些主要信息?提示:秦实现了统一,建立了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2)该图片体现的历史特征是什么?提示:从分裂走向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逐渐形成。,1周朝时,礼乐征伐出自天子,但春秋时期诸侯纷纷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争霸称雄,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国君相继称王。这一过程本质上反

3、映的是()A周王权势衰微B宗法制不符合实际C思想的解放 D诸侯突破周礼约束,解析:从“礼乐征伐出自天子”到“尊王攘夷”、战国七雄纷纷称王体现的是诸侯对自己政治地位的突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遭削弱。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思想的解放并非材料中现象的本质,C项错误;D项为现象,非本质。答案:A,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了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解析:秦朝统一,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渴望统一安定的愿望。答案:D,1皇帝制度(

4、1)确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_”。(2)权力:总揽全国政治、经济、_等一切大权。(3)特征:皇位_,权力不可转移;_至上,地位不可僭越。,知识点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难度系数:高考指数:),始皇帝,军事,世袭,皇权,2中央官制(1)内容:,全国政事,监察百官,军务,诸卿,(2)作用: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_,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_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_下决策的失误。,相互配合,皇帝,君主专制,教材P10: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丞相为百官之首,位高权重。秦始皇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

5、。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帝的话就是法令,事无大小,皇帝独裁;也反映出秦政严苛、残暴。,概念阐释王权、君权和皇权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其权力称“王权”。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国君”,其权力称“君权”。秦国国君(又称秦王)嬴政最先称“皇帝”,所以皇帝的权力称“皇权”或“君权”。君主专制指皇权至上、皇帝独裁。,1阅读教材本目第一、二、三自然段,结合材料,思考问题。材料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据教材和材料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提示:皇权至

6、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2阅读教材本目第四、五自然段,结合材料,思考问题。材料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见下图),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中央权力的集中方向是什么?提示:方向: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1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用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寻求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解析:题干反映秦始皇认为皇、帝都不能彰显自己,故将两者合而为一,其主观目的是树立专制权威,故选B;从题干表面上看有炫耀文治武功的特点,但不是主观目的,C、D与题意无关。答案:B,

7、2秦朝修建咸阳城,把渭河比作银河,各宫殿为星座,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这一建筑理念蕴含的思想是()A“大一统”B“皇权至上”C“天人合一”D“神仙方术”解析:材料中“秦朝”“咸阳宫居中”“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等,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征。中国古代封建专制政治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答案:B,3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官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 D郡守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一方面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一方面负责监督百官。答案:B,4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

8、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解析:秦朝对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决策的失误。答案:A,1郡县制(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设郡县。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_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知识点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难度系数:高考指数:),全国,(2)概况:把全国分为36郡,由_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和县令、县长是郡县的最高行政长官,都由_ 直接任命。(3)作用:实现了

9、对_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中央政府,皇帝,地方政权,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_的基本格局。(2)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易错提醒君主专制不等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二者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政治制度,轻巧识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阅读教材本目第一、二自然段,结合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周朝一开始诸侯们必须定期到朝廷觐见述职,但后来这一制度逐渐废弛。随着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逐渐衰微(1)材料一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

10、制度有什么影响?提示:分封制。影响:分封制有利于稳定西周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材料二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2)材料二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相比,这种制度有什么不同?提示:郡县制。区别:郡县制与周代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思维拓展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集体对皇帝无条件负责。(2)皇权专制:以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为

11、主要特征。(3)人治色彩浓厚:君主专制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2影响:(1)积极: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经济: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文化: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1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在全国推行()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 D皇帝制度解析: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来管理地方,加强了中

12、央集权。答案:C,2广州在秦朝时隶属于下列哪一个郡()A南海郡 B番禺郡C象郡 D桂林郡解析:结合所学秦朝疆域图,广州在秦朝时隶属于南海郡,故选A。答案:A,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解析:在秦朝,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任命的,故选D。答案:D,4秦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仅仅有15个年头,但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这是因为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彻底废除了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国家权力的承继制度A BC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与史实相符,中“彻底”的表述错误,帝位仍然是世袭的。因此,本题选A。答案:A,三公九卿,郡县制,活页作业(二),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