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94104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第二讲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二、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三、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四、高等教育的价值分析五、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高”与“专”2、“高”3、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 4、“专”、“深”、“新”5、有此一说:产业说,潘懋元总结的两个特征,一是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二是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三是教育劳动的特征:复杂精神性,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高等教育将发展成为普及型教育。2.高等教育已演变为终生教育。3.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4.高等教育单位将享有更大的自主权。5.高等教育国

2、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6.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机构形成更紧密的互动关系。7.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8.高等教育优质化。,二、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1、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关于教育的本质,生产力说 上层建筑说 基本属于上层建筑说生产部门说 非生产部门说 双重属性说 统一说 桥梁说多重属性说特殊范畴说 社会实践说生产实践说精神实践说,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实践说培养人说 社会化说 个性化说 个体社会化完善化说 促进人的类本质属性的途径说 传授知识说能力传递说产业说 非产业说相对说(转化说),对“本质”探讨的三个要点,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本质可使人们

3、脱离具体的形象进行创新活动,可使我们了解这个事物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和运作规律。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联系所构成的;本质所反映的内在矛盾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事物本质的改变,就是质的规定性的改变,就是对事物的彻底否定。“本质”不同于“归属”,不同于“功能”,不同于“属性”,不同于“规律”,不同于“现象”。本质规定了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体现在过程之中。,关于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一种由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别的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的培养。(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关于教育本质的几种不同观点,1.教育是上层建筑2.教育是生产力3.教育

4、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5.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间接的、有条件的;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阶级中,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观点强调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2.教育是生产力,教育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着精神生产,而且进行着劳动 再生产;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

5、程,就是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的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和永恒性。这种观点强调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3.教育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教育的本质是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 的,教育的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它的质态。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便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促使个体社会化。5.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

6、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国外对高等教育的界定,1.美国:中等后的教育2.苏联百科词典:高等教育是继中等教育后在高等学校里所获得的专门教育,是国民经济、科学和各部门中高等技能的专家所必备的教育。,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界定,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成熟。(1984)2.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是学制体系的第三段,亦即最高阶段,是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专业教育的总称。(1985),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界定,3.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是在受完中

7、等教育的基础上,在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机关接受一年以上的专业教育,一般入学年龄是在18岁左右。(1991)4.胡建华: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价值观角度的教育本质论,三种教育本质论1.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3.文化本位论,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1)法国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开创了个人本位论的先河;(2)斯宾塞: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3)罗素:上升到精神道德教育层次共同认识:教育就是对人的培养,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素,也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个人的发展是高于一切的,教育的职能就是使人生来就有的机能能够不受影响地发展;教育要根据人的需要来实施,2.社会本位

8、论,代表人物:法国涂尔干最早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进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共同认识:(1)教育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再生产的手段,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社会化,使年轻一代既具有他们所属社会每个成员的同质性,又具有各自的某些异质性。(2)主张教育科学的唯一作用在于认清教育事实。(3)“国家本位论”是民族矛盾激化时期的产物,是社会本位论一种特殊的、极端的表现。,3.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德国斯普兰格“文化哲学”共同认识:(1)文化是个人外化的经验,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推动和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是文化,离开了文化,教育就无从谈起。(2)

9、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文化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文化的目的,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文化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角度的教育本质论,我国教育界对教育本质的争论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有三种:1.教育是生产力 2.教育是上层建筑 3.教育部分属于生产力,部分属于上层建筑,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1、高等教育是一门科学;2、高等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定阶段;3、高等教育是培养特定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4、高等教育是传播和创造优秀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社会文化活动。,高等教育的规律,两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外部关系规律表现为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对其发生相

10、应的反作用。教育的外部规律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内部规律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教育的外部规律虽然能影响和制约内部规律的发展,但是教育的外部规律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大学呈现出以下特征:,1.大学既是教育机构,又是研究机构;2.教育过程以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为主;3.大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大学要服务社会;大学要充分依靠社会,利用社会力量办学)4.大学教育是时代的反映(英国阿什比“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三、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变及职能体系1、培养人才: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

11、职能2、发展科学:19世纪初高等学校的新职能3、直接服务社会:19世纪末现代高等学校的新职能高等学校职能的新发展1、引导社会的职能 2、创造新职业的职能3、国际合作的职能,三、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1、根据社会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2、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两者不可分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决定了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两个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四)传承文化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发展,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

12、造。基本功能的特点:稳定性:从纵向看,无论历史与科技如何发展,基本功能只会加强;横向看,无论什么社会制度,只是选择与传递的内容与侧重点不同。潜在性: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对社会具有潜在影响。表现形式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其功能的表现形式会越来越多。,高等教育功能的分类,高等教育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从作用的对象上分: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层次上分: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从作用的方向上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从作用的表现上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从作用的性质上分:期望功能与实效功能;自

13、我保存功能与自我更新功能;从作用的时间上分:传统导向功能与未来导向功能。,协调基本功能的条件,客观条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制度的变革。主观条件:个体方面:决策者的作用、理论的指导、学习者的主体性等;社会方面: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者的素质等。,四、高等教育的价值分析,(一)高等教育的价值原理(二)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三)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的价值原理,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经济学)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客观社会性;价

14、值存在于客休体与主体的关系中。价值分析的两个维度:系统观与历史观。高等教育价值的基本属性:精神价值。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1)发展知识能力;(2)提高文明素养;(3)提升社会地位。,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构成大学亚文化的价值与促进文化发展的价值。(1)大学亚文化的特点: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为上;(2)大学亚文化的功能:对大学内的个人及群体发生影响;对社会文化产生作用;(3)促进文化发展的价值: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变异;文化创造。,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社会学意

15、义上的社会价值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价值。(1)社会学意义上:人的社会化和社会选择;(2)一般意义上:社会政治变革与发展;社会经济增长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三类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1、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2、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3、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知识与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的完善。基本观点: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传递知识;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和科学研究;基本观点:追求真理、创造知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师生都是为科学和学术

16、而在大学相处。,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观点: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因素,(1)高等教育价值:客观性和历史性;(2)评价主体取向:不同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主体地位、角度不同。(3)社会时代背景:不同时期背景下的对象的差别;评价主体是生活在一定背景和时代的具体的人。,作业:,我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总 结,本章从高等教育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不同界定、不同学者的不同理解等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的概念,进而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本质属性,将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产业性之争提出,以引起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