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50722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1乡村医生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直接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但乡村医生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低下,仍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瓶颈”。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队伍老化严重。由于条件差、待遇低,人员补充困难,全市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在岗乡村医生已占到半数以上。受工作条件、职业前景、待遇福利以及社会地位等因素制约,医科毕业生不愿到村卫生室就业,能够来到农村的,一旦条件成熟即另谋出路,导致乡村医生队伍结构日趋老龄化,后继乏人。2、专业水平低。乡村医生持有职业资格证者极少,大部分是由原来的赤脚医生转变来的,诊疗

2、技术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特别是乡村医生还要承担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由于人数和实际能力不相匹配,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委培起点偏低,现行定向委培农村医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普遍素质不高,毕业后若不能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将无缘乡村医生队伍。3、工作待遇低。乡村医生在农村承担着“全科医疗”的任务,津贴除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外,没有其他政策性收入,很多乡村医生需靠第二职业维持生活。在岗乡村医生主要靠政府购买服务获取报酬,虽然参加了企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但新农保待遇低,难以实现养老保障,造成乡村医生到龄超期“服役”现象比较普遍。另外,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以后,国家给乡村医生所谓

3、的补助打了折扣,仅靠诊疗服务费难以满足乡村医生的日常开支。二、对策建议1、加强乡村医生管理。一是严格执业准入。把好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准入关。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颁布前在岗的乡村医生,应具备相应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注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颁布后,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二是全员竞聘上岗。建立乡村医生全员竞聘上岗机制,将群众信得过的村医选聘到村卫生室执业,因多种因素导致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空缺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在辖区范围内调剂解决,或招聘其他具有执业资格人员予以补充。三是规范从业管理。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执业和服务质量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

4、疗卫生服务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不具备执业资格人员予以清退。2、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开展岗位培训。制定本地区乡村医生培训计划,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加强中医药知识学习,熟练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二是实施定向培养。免费招收定向医学生和建立“村来村去”乡村医生培养机制,做好免费招收农村医学生工作。三是储蓄后备力量。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储备机制,以当地农村医学毕业生为重点,对待业医学毕业生和未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志愿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人员建立人才库,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其到乡镇卫生院和上一级医院实习培训,鼓励、支持后备人才考取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全科执业医师。3、转变服务模

5、式。一是开展签约服务。乡村医生单独或与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含全科医生)组成团队,与农村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式健康管理服务关系,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签约服务要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精神病、慢性病和行动不便患者为重点,开展主动上门服务。二是扩宽服务空间。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制度有关政策规定,积极组织乡村医生参加考试。指导乡村医生充分利用乡村医生咨询服务网站和信息服务平台,学习政策业务、开展技术交流、咨询医疗信息,不断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技能。4、保障合理收入。一是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综合考虑乡村医生工作实际、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本,采取购

6、买服务的方式,保障乡村医生的合理收入,未来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继续重点向乡村医生倾斜;动态调整乡村医生各渠道补助经费标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水平,对在边远地区服务的乡村医生,要适当增加补助。二是及时拨付资金。建立健全补助经费拨付办法,确保及时拨付和规范使用。三是强化资金监管。建立健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在乡镇卫生院建立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补助资金管理账目,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确保各项补助资金落实到位。5、完善退出保障机制。一是完善乡村医生离岗退养政策。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对离岗退养后的乡村医生(年龄在60周

7、岁以上)给予政策补助。二是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原则上年满65周岁的乡村医生不再在村卫生室执业。确有需要的,特别是中医、民族医,村卫生室可以返聘。6、优化乡村医生执业环境。一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采取政府建设、民建公助、公建民营等方式,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继续深入推进“群众满意村卫生室”建设,努力改善村卫生室就医环境,不断提高村卫生室业务建设水平。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为核心的村级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算管理、健康档案、基本诊疗信息联动、绩效考核以及远程培训等信息化功能。三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着力保障乡村医生正常执

8、业活动,制定乡村医生医疗责任风险防范实施方案,建立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效降低乡村医生执业风险,改善执业环境。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乡村医生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健康卫士,担负着提供医疗服务的重任,然而,目前乡村医生总量不足,整体学历偏低,老龄化问题严重,医疗技术落后,部分乡村医生游离在医生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之间,收入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建议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农村群众就医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宣传,为乡村医生“添动力”。鼓励医科大学生“到基层,进农村,走农户”,开设农村医学院,定向培养乡村医生,签订到

9、村服务的就业协议,解决乡村医生的人才引入问题。二、建立乡村医生培训制度,及时更新乡村医生的知识库。加强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培训学习,创新适合农村大众,高效、便捷、实惠的治疗技术,鼓励优秀的乡村医生到大医院进修,并由医院教授、专家定期到村指导乡村医生的工作,提高乡村医生的治疗服务水平。三、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争创乡村医生先进工作者。乡村医生最大的难题是“留”,要在原有乡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加强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专项资金,弥补环境差、设施设备不足、技术落后的短板,鼓励乡村医生驻村,对于有卓越贡献,能力突出的乡村医生,作为先进准予解决身份问题,纳入国家编制,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增设乡村医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宣传乡村医生的优秀事迹,增强乡村医生的职业社会认同感,让乡村医生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