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10776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7.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7.2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7.3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的设计7.4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7.5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实例,7.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7.1.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7.1.2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7.1.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1)分析控制对象、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是整个设计的依据。2)选定PLC的型号及所需的输入/输出模块,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配置。3)编制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表和绘制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4)用编程语言(常用梯形图)进行程序设计。5)设计操作台、电

2、气柜,选择所需的电气元件。6)编写设计说明书和操作使用说明书。,7.1.2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1.系统规划2.硬件设计3.软件设计4.系统调试5.技术文件编制,图7-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7.2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7.2.1PLC机型的选择7.2.2开关量I/O模块的选择7.2.3模拟量I/O模块的选择7.2.4智能模块的选择,7.2.1PLC机型的选择,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性能与任务相适应;PLC的处理速度应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PLC机型尽可能统一;指令系统。,1.性能与任务相适应,对控制速度要求不高的开关量控制系统,选用小型PLC;对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有部分模拟量控

3、制的应用系统,应选用带有A/D转换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和带D/A转换的模拟输出模块,配接相应的传感器、变送器和驱动装置,并且选择运算功能较强的小型PLC;西门子公司的S7-200、S7-1200PLC在进行小型数字、模拟混合系统控制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实施起来也较为方便。对于比较复杂、控制功能要求较高的应用系统,如需要PID调节、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功能时,可选用中、大型PLC,如西门子公司的S7-300、S7-400。,2.提高PLC快速响应的几点措施,1)选择CPU速度比较快的PLC,使执行一条基本指令的时间不超过0.5s。2)优化应用软件,缩短扫描周期。3)采用高速响应模块,其响应的时间不受

4、PLC周期的影响,而只取决于硬件的延时。,3.PLC机型尽可能统一,一个大型企业,应尽量做到机型统一;模块可互为备用,便于备品备件的采购和管理,这不仅使模块通用性好,减少备件量,而且给编程和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也给扩展系统升级留有余地;外部设备通用,资源可共享,配以上位计算机后,可把控制各独立系统的多台PLC连成一个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相互通信,集中管理。,4.指令系统,1)指令系统的总语句数。2)指令系统种类。3)指令系统的表达方式。4)应用软件的程序结构。(有模块化和子程序式)(模块化:编写调试方便,但处理速度慢;子程序式:响应速度快,但不利于编写和调试),各种机型的指令系统不完全相同,在

5、控制指令、数学运算指令、逻辑指令方面各有侧重。选择机型时,从指令方面注意以下几点:,7.2.2开关量I/O模块的选择,1.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2.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自学!,1.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1)选择工作电压等级 根据现场检测元件和模块之间的距离来选择2)选择模块密度 根据分散在各处输入信号的多少和信号动作的时间选择3)门坎电平 门坎电平指:接通电平和关门电平的差值;门坎电平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传输距离越远。,自学!,2.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1)输出方式的选择:继电器输出方式:交直流负载,响应速度慢,不能频繁动作;晶闸管输出方式:开关频率高、电感强、功率因数低的交流负载;晶体管输

6、出方式:开关频率高的直流负载2)输出电流的选择:模块的输出电流必须大于负载电流的额定值,并留有余量;当负载电流较大,输出模块不能直接驱动负载时,要增加中间放大环节;接通点数的电流和必须小于公共端允许通过的电流值。,自学!,7.2.3模拟量I/O模块的选择,1.模拟量输入模块的选择2.模拟量输出模块的选择,1.模拟量输入模块的选择,1)模拟量值的输入范围 电压信号:05V,010V,-55V等 电流信号:020mA,420mA等2)模拟量输入模块的分辨率、输入精度、转换时间等参数指标应符合具体的系统要求;3)应用中要注意抗干扰措施方法:模块和电源保持一定距离;模拟量输入信号线采用屏蔽措施;采用一

7、定的补偿措施,减少环境变化对信号的影响。,2.模拟量输出模块的选择,模拟量输出模块的输出类型有电压输出和电流输出两种,输出范围:010V、10V10V、020mA等;模拟量输出模块的输出精度、分辨率、抗干扰措施等都与模拟量输入模块的情况类似;S7-200 PLC提供了各种模块,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EM231 4路模拟量输入模块、EM231 4路输入热电偶、EM231 2路热电阻(RTD)、EM232 2路模拟量输出模块、EM235 4输入/1输出组合。,7.2.4智能模块的选择,一般的智能模块包括PROFIBUS-DP模块(如EM277模块)、工业以太网模块(如CP243-1、CP243-1

8、IT)、调制解调器模块(如EM241模块)、定位模块(如EM253模块)等。需要注意:一般智能模块价格比较昂贵,而有些功能采用一般I/O模块也可以实现,只是要增加软件的工作量,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舍。,7.3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的设计,7.3.1经验设计法7.3.2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7.3.1经验设计法,依据: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凭经验选择基本环节,并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经验设计法的特点:,其设计过程是逐步完善的,一般不易获得最佳方案 程序初步设计后,还需反复调试、修改和完善,直至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设计方法不规范,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可遵循,具有一定的试探

9、性和随意性设计出的程序不唯一,其质量与设计者的经验有关对于简单的系统,用经验设计法进行设计,简单、易行,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一些旧设备的改造常采用经验设计法,借鉴原设备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并综合考虑PLC的特点对于复杂的系统,由于联锁关系复杂,难于掌握,且设计周期较长,设计出的程序可读性差,使用、维护不便,举例:电机的启动和自锁,I/O分配表:,对应的梯形图:,图7-2运料小车控制系统,7.3.2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1.顺序功能图2.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3.顺序功能图法,1.顺序功能图,(1)步与动作(2)有向连线(3)转换和转换条件,图7-3顺序功能图举例,步: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

10、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初始步: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对应的步;用M和S来代表各个步;,(1)步与动作,初始步:双线方框表示,步用矩形框表示,“活动步”“非活动步”,活动步:步处于活动状态(该过程正被执行)非活动步:步处于非活动状态(该步未被执行),与步相关的动作(或命令),步处于活动状态时,该步内相应的动作(或命令)即被执行;反之,不被执行,与相应步的矩形框相连,与步相关的动作(或命令),“非存储型”“存储型”,动作(或命令)可分:,“存储型”:当步由活动转为不活动时,如果动作(或命令)继续保持它的状态,“非存储型”:当步由活动转为不活动时,如果动作(或命令)返回到该活动步前的状态,“点动电机M

11、1”,“非存储型”命令,“启动电机M1并一直保持”,“存储型”命令,(2)有向连线,步之间的进展,采用有向连线表示,它将步连接到转换并将转换连接到步。,有向连线,步的进展按有向连线规定的路线进行习惯进展的方向: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箭头表示步进展的方向,(3)转换和转换条件,步与步之间由“转换”分隔;当两步之间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时,转换得以实现,即上一步的活动结束而下一步的活动开始;每个活动步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步之间转换的实现。,转换符号,转换条件,例子:要求M1起动30s后,M2自动起动,运行15s后,M2停止,同时M3自动起动,再运行45s后,电机全部停止,2.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1)单序

12、列结构(2)选择序列结构(3)并行序列结构,(1)单序列结构,单序列由一系列相继激活的步组成。每步的后面仅有一个转换条件,每个转换条件后面仅有一步,如图7-4所示。,图7-4单序列结构,(2)选择序列结构,选择序列的开始称为分支。某一步的后面有几个步,当满足不同的转换条件时,转向不同的步;选择序列的结束称为合并。几个选择序列合并到同一个序列上,各个序列上的步在各自转换条件满足时转换到同一个步,如图7-5b所示。,图7-5选择序列的分支与合并,并行序列的分支与合并,满足b条件,12、14、18步同时被激活,成为活动步,当13、15、17都为活动步,若满足d条件,则13等同时变为不活动步,18变为

13、活动步,(3)并行序列结构,并行序列的分支中只允许有一个转换条件,并标在水平双线之上。并行序列的合并只允许有一个转换条件,并标在水平双线之下。,步骤:1.首先根据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顺序功能图。2.然后再依据顺序功能图设计顺序控制程序。,优点:,1.在顺序功能图中,步之间没有重叠。这使系统中大量复杂的联锁关系在步的转换中得以解决。2.对于每一步的程序段,只需处理极其简单的逻辑关系。3.编程方法简单易学,规律性强。4.设计出的控制程序结构清晰、可读性好;调试、运行方便,3.顺序功能图法,7.4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7.4.1置位、复位指令编程7.4.2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编程7.4.3具有多种

14、工作方式的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S7-200 PLC采用顺序功能图法设计时,可用置位/复位(S/R)指令、顺序控制继电器(SCR)指令、移位寄存器(SHRB)指令等实现编程。,7.4.1置位、复位指令编程交通灯控制,1.控制要求2.输入、输出信号地址分配3.设计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程序,1.控制要求,1)接通起动按钮后,信号灯开始工作,南北向红灯、东西向绿灯同时亮。2)东西向绿灯亮25s后,闪烁3次(1s/次),接着东西向黄灯亮,2s后东西向红灯亮,30s后东西向绿灯又亮如此不断循环,直至停止工作。3)南北向红灯亮30s后,南北向绿灯亮,25s后南北向绿灯闪烁3次(1s/次),接着南北向黄灯亮

15、,2s后南北向红灯又亮如此不断循环,直至停止工作。,图7-7交通信号灯控制示意图,2.输入、输出信号地址分配,表7-1交通信号灯控制I/O地址分配表,图7-8I/O接线图,3.设计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程序,图7-9交通信号灯控制顺序功能图,图7-10交通信号灯梯形图程序,东西向绿灯亮25s后,1步结束,2步开始,绿灯灭,250,0.5s后,2步结束,3步开始,绿灯亮启动计数器,要求闪烁3次3次不到,0.5s后,2步开始,3步结束3次到了,0.5s后,4步开始,3步结束,黄灯亮,2s后,4步结束,5步开始,红灯亮30s后,5步结束,1步开始,循环,东西绿灯东西黄灯东西红灯停止,7.4.2顺序控制继

16、电器指令编程深孔钻组合机床,1.深孔钻组合机床控制要求2.I/O信号地址分配和接线图3.画出顺序功能图4.由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1.深孔钻组合机床控制要求,刀具进退与行程开关示意图如图7-11所示。在起始位置O点时,行程开关SQ1被压合,按起动按钮SB2,电动机正转起动,刀具前进。退刀由行程开关控制,当动力头依次压在SQ3、SQ4、SQ5上时电动机反转,刀具会自动退刀,退刀到起始位置时,SQ1被压合,退刀结束,又自动进刀,直到三个过程全部结束。,图7-11深孔钻组合机床工作示意图,2.I/O端子接线图,图7-12深孔钻控制I/O接线图,3.顺序功能图,根据深孔钻组合机床工作示意图,可画出顺序

17、功能图如图7-13所示。,图7-13深孔钻顺序功能图,4.由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图7-14深孔钻控制梯形图,自学!,7.5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实例,7.5.1节日彩灯的PLC控制7.5.2恒温控制,7.5.1节日彩灯的PLC控制,1.彩灯闪烁一般控制方法环形分配器原理2.环形分配器法编程3.编写彩灯“花式”节拍输出分配表程序,1.彩灯闪烁一般控制方法环形分配器原理,图7-23环形分配器示意“钟”,表7-3节日彩灯“步进单闪”花式节拍输出分配表,表7-4节日彩灯“奇偶跳变”花式节拍输出分配表,2.环形分配器法编程,(1)时基(2)单步环形移位(3)“长针”周期触发、“短针”单步环形

18、移位,3.编写彩灯“花式”节拍输出分配表程序,图7-24节日彩灯控制程序,7.5.2恒温控制,1.恒温控制的基本思路2.数据的变换与处理3.设计梯形图程序,1.恒温控制的基本思路,图7-25温度控制系统硬件示意图,2.数据的变换与处理,(1)数据输入变换过程(2)控制量输出变换过程,图7-26420mA模拟量变换坐标,3.设计梯形图程序,1)主程序(OB1):网络1将温度信号输入值转换成025600存入VW162,以及再转换成0100范围并存入VW170,该温度值可用于数码显示或后面的“比较器”数值比较。2)子程序0(SBR0):初始化变量存储器,其中VD160、VW170开机清零;VW180

19、置最大输出调控量32000(20mA);VW182置0输出调控量(4mA)。3)子程序1(SBR1):填写除给定值以外其他PID回路表参数。4)中断0(INT0)完成以下功能:将VW162以上16位补0成为双字整数,再划为实数,并除以25600.0使之成为0.01.0的过程变量(PVn);I0.0置1时PID回路指令有效;将0.01.0的输出转换成025600的整数,再加6400,成为640032000的输出,其中还有上/下限幅,当失调温度超过设定值5时,输出6400,反之低于5时,输出32000。(具体程序见教材),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方法。重点介绍了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包括经验设计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介绍了顺序功能图的结构和应用方法,并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来介绍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步骤和内容。通过学习,应掌握顺序功能图和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步骤,能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统计输入/输出信号点数和类型,进行合理的机型选择,画出输入输出接线图,画出顺序功能图,设计出梯形图程序并进行调试。习题: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