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51833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学生:学号:专业:工程造价班级:指导教师: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一四年三月工程风险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工程风险的防范是一项全员全过程的工作。本文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角度,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成本、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风险防范的一般方式以及防范措施。由于现行的施工安全管理是对每一个安全隐患进行平行的管理,对于安全危险并没有风险高低的区分,以至于经验不足,项目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放在存在有高风险的安全隐约的清查与处理上。这往往就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人命

2、与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首先分别从风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风险管理的定义、产生和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及风险管理模型系统建立的过程和方法等几方面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其次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总结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即危险源,建立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子系统的风险管理模型,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危险源)的识别方法,并根据工程类型、施工阶段和危险源分布范围,逐项识别出了建筑施工工地常见的危险源。再次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总结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基本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LEC评价法,最后建立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最后本文论述了建筑施工安全

3、的风险控制的原则、基本方法、重大危险源的防治及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求。关健词:建筑施工;风险管理;防范措施ABSTRACTProjectriskthroughouttheentireconstructionprocess,topreventtheriskoftheprojectisafullworkingofthewholeprocess.Thisarticle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nstructionprojectbidding,describ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nstructionproje

4、ctriskstatusandcurrentconstructionenterpriseriskmanagement,analysisoftherisks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inthecapital,costs,managementandotheraspectsofexistence,theproposedriskpreventiongeneralmethodsandpreventivemeasures.Becausethecurrentconstructionsafetymanagementisambiguoustocarryontheparallelmanag

5、ementtoeachsafety,havingnohighandlowdistinctionofriskforthesafedanger,withasfortheexperienceshortage,itemthemanagerhasnoenoughenergytoputinthesafetythatexisttohavethehighriskcheckingambiguouslywithhandleoThisusuallywillcausetheoccurrenceoftheimportanttrouble;resultinthehugelosstothehumanlifeandprope

6、rty.First.Distinguishfromtheriskofthedefinition,creationanddevelopmentsofthedefinition,characteristicandclassification,theriskmanagement,thesafemanagementofconstructionofbuildingpracticetheimportantmeaningandrisksthatriskmanagementtheseveralaspectssuchasprocessandmethodetc.thatthemodelsystemestablis

7、hmentintroducedtheriskmanagementofbasiccontents.Second.Analyzingthebuildingtostartconstructionsaferiskfactor,talliedupthebuildingtostartconstructionsaferiskofnamelydangeroussourceoftype,builtupthebuildingtostartconstructionthesaferiskidentifiestheriskmanagementmodelofthesub-system,puttingforwardtheb

8、uildingtostartconstructionthesaferisk(dangeroussource)identifiesthemethod,anddistributethescopeaccordingtotheengineeringtype,theconstructionstageanddangeroussource,pursuingtheitemtoidentifyfamiliaranddangeroussourceofthebuildingconstructionworkplace.Third.Startsconstructiontothebuildingthesaferiskca

9、rriedontheanalysisoftheinsecurityfactor,tallyingupthebuildingtostartconstructionthebasicevaluationmethodofthesaferisk,thepointintroducedtheLECevaluationmethod,buildinguptostartconstructionfinallythesaferiskevaluationmode.1.ast.Discussthepreventionandcureoftheprinciple,basicmethod,importantanddangero

10、ussourceandconcretemeasureoftheriskcontrolsoftheriskcontrolthatdiscussedthebuildingconstructionsafety.Putforwardtheimplementbuildingtheconstructionsafetymanagesthemodeofcreativerequest.Keywords:buildingconstruction;riskmanagement;preventivemeasures目录1前言11.1 课题的背景11.2 课题的意义11.3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状况21.4 本文的主要内

11、容32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概述42.1 风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42.2 风险管理的定义、产生和发展52.3 建筑施工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62.4 风险管理模型系统建立的过程和方法72.4.1 风险识别与预测82.4.2 风险评估与分析11243风险处置143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识别173.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173.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方法183.2.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子系统风险管理模型1832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危险源)识别具体方法203.2.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结果203.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危险源)223.3.1 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223.3.2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

12、段重大危险源224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分析及评价244.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244.1.1 人的不安全因素244.1.2 物的不安全因素244.1.3 具体风险分析244.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264.2.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264.2.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LEC评价法264.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建立314.3.1 风险的表示方法314.3.2 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合成314.3.3 风险等级的确定325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345.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345.1.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345.1.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3

13、45.1.3 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355.2 .建筑施工风险防范措施365.2.1 建筑施工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365.2.2 建筑施工的风险防范研究365.2.3 建筑施工风险防范面临的困难375.2.4 建筑施工风险防范措施385.3 施工现场的防范措施395.3.1 安全管理机构395.3.1.1 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机构395.3.1.2 班组安全管理395.3.1.3 安全检查405.3.2 安全教育405.3.3 劳动防护405.3.3.1 对洞口的安全防护415.3.3.2 临边处的安全防护415.3.4 现场管理415.3.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15.3.6 安全技术管理426

14、结论43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1.1 课题的背景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已在全国全面推行,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所处行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与日剧增。由于建筑施工活动高空、交叉作业多,施工过程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以及我国建筑业目前竞争过度激烈,施工企业利润水平较低,安全投入不足,建筑工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维权意识较差等原因,安全事故频发,对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都产生了严重的隐患。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一直是建筑业的一件大事,开展对建

15、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建筑行业的必然要求。风险管理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是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想成功地管理项目,就必须成功地管理项目的各种风险。施工安全风险,作为项目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对所进行的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分析清楚,并有侧重点地管理好风险,分清轻重缓急,研究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本文以安全系统工程中的危险源理论作为基础,根据风险管理的程序,对建筑施工安全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建筑施工是多工种、多环节的联合作业,具有建筑产品的多样性,施工的流动性、

16、综合性、作业条件的多重性,劳动强度的繁重性和施工现场设施的临时性的特点,致使建筑施工中潜在着比一般行为更大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在施工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善,对各种安全风险认识的不足而引发各种重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此事故的产生必然导致以下重大损失:人员、财产的损失;建筑生产中断,生产效率降低,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事故的发生亦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坏企业的声誉,影响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施工安全的风险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瓶颈”,需要引起重视。1.2 课题的意义随着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建设已经由过去的财政拨款转变为银行贷款,施工项目建设逐渐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

17、因此,在开展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就会在一定程度存在。而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风险管防范才刚刚起步依然比较年轻,在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对建筑施工中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显得十分重要与关键。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既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进行风险分析与控制,又可加强对施工建设面临风险的再认识,掌握建筑施工各个阶段的利弊,了解风险的影响制约程度,尽量减少和控制风险。还有利于建筑施工单位把握机遇、瞄准时机,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此外,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还可以促使建筑施工人员分析、研究风险管理的数据资料,不断积累经验,以便加强和改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断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建筑施

18、工的整体能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以事故至因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施工中潜在的方式显现的对安全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并讨论致使施工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成因机制,构建企业施工安全的风险管理系统。1.3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状况风险管理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的战后重建过程中。在这期间,欧美兴建了大批的能源、水利水电、煤炭等,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宏观和微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在成本、质量、进度管理等方面要面对很多风险因素,于是风险管理的概念就应运而生。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相关学者,主要研究了业主与承包商在合同中的风险责任问题。2

19、0世纪80年代,伴随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的发展,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建筑施工的立项决策、工程保险、地质及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分担、费用超支风险、工期延误中的责任问题、技术风险、结构设计风险分析等。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针对某一风险进行单一的分析,研究方法主要以概率论为基础。这一时期对风险的起源也有所探索,但整体来说缺乏系统性和普遍适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风险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着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的风险对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等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几年中,对建筑施工风险的研究异常活跃,在对建筑施工风险继续深入研究的同时,有的学者已经开始对风

20、险管理进行归类、总结并提出系统的风险管理概念。我国对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风险”一词最早由周士富提出,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此后,有关学者和专家对风险分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大部分理论体系还停留在郭教授最初提出的体系基础上。近几年,我国才开始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工作,有的学者著书详细介绍欧美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促进了国内对风险管理的关注。也有学者对承包风险和投资风险进行了研究,在引进和推广工程保险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针对我国国情的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是以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一

21、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风险及可行性研究为契机发展起来的。由国家科委主持的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三峡工程重点科学技术研究”中,安排了三峡工程的风险研究。从1987年996年,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三峡工程研究”课题组承担了三峡工程风险研究,在国内首先对大型建筑工程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国内工程有很多大型建筑工程中已经成功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并带来良好的效益。总体来讲,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一个学习和探讨的阶段,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体系尚无定论,各种适合我国建筑企业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中。1.4 本文的主要内容本研究课题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进行研究

22、,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以便能更好地对施工项目的安全进行管理。由于现行的施工安全管理是对每一个安全隐约进行平行的管理,对于安全危险并没有风险高低的区分,以至于经验不足,项目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放在存在有高风险的安全隐约的清查与处理上。这往往就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人命与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前言。主要讲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状况。第二章分别从风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风险管理的定义、产生和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及风险管理模型系统建立的过程和方法等几方面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章为建筑施

23、工安全的风险识别,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总结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即危险源,建立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子系统的风险管理模型,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危险源)的识别方法,并根据工程类型、施工阶段和危险源分布范围,逐项识别出了建筑施工工地常见的危险源。第四章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总结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基本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LEe评价法,最后建立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第五章论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控制的原则、基本方法、重大危险源的防治及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第六章为结论2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概述2.1 风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简单地说,风险(RISK)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24、,它是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用数学公式表示为:R=f(P,C),其中R表示风险,P表示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C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后果。风险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通常要全面理解风险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风险是与人们的行为相联系的,这种行为概括个人的行为,也包括群体或组织的行为。不与行为联系的风险只是一种危险。而行为受决策左右,因此风险与人们的决策有关;第二,客观条件的变化是风险的重要成因,尽管人们无力控制客观状态,却可以认识并掌握客现状态变化的规律性,对相关的客现状态作出科学的预测,这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前

25、提;第三,风险是指可能的后果与个体发生负偏离,负偏离是多种多样的,且重要程度不同,而在复杂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好”与“坏”有时很难截然分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第四,尽管风险强调负偏离,但实际中肯定也存在正偏离。由于正偏离是人们的渴求,属于风险收益的范畴,因此在风险管理中也应予以重视,以它激励人们勇于承担风险,获得风险收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

26、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第二,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第三,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

27、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尤其是大型项目中,由于风险因素众多,风险的可变性更加明显。第四,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大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因素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大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风险进行不同的分类。其目的在于理论上便于研究,实务上便于根据不同类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按风险的潜在损失形态可将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按风险事故的后果可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

28、险;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风险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风险波及的范围可将风险分为特定风险和基本风险;按损失产生的原因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按风险作用的对象可将风险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按风险能否处理可将风险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2.2 风险管理的定义、产生和发展所谓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要正确理解上述定义,就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经济单位,即个人、家庭、企业或政府单位。由此可知,风险管理这个概念的外延很大;第二,风险

29、管理是由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处置等环节组成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指导、控制等过程,通过综合、合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其目标的;第三,风险管理以选择最佳的管理技术为中心,要体现成本效益的关系;第四,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第五,人们通常所说的风险管理是狭义的风险管理,即专指企业风险管理。人们在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从总体上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带有某些规律性。因此,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的程度,而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这就要求社会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主动地认识风险,积极管理风险,有效地控制风险,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程度,以

30、保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的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风险管理问题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并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问题逐渐得到了理论探讨和一些大企业的初步实践,但风险管理问题真正在美国工商企业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得到推广则始于50年代。1963年,美国出版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

31、业中都相继建立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美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协会等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拥有3500多家大型工商企业为会员。风险管理协会的建立和风险管理教育的普及,表明风险管理已渗透到社会的备个领域。美国的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MS)和美国风险与保险协会(ARIS)是美国最重要的两个风险管理协会。1978年日本风险管理协会(JRMS)成立。英国建立有工商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协会(AIRMIC卜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及论著数量大增。70年代中期,全美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均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美国还设立了ARM(Associate

32、inRiskManagement)证书,授予通过风险管理资格考试者。协会的活动为风险管理在工商企业界的推广、风险管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培养诸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全球性风险管理运动的发展。1983年在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云集纽约的各国专家学者,讨论并通过了M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这标志着风险管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运动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2.3 建筑施工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

33、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世界项目管理大会把对项目的风险管理作为大会的四大主题之一,以及各种期刊上有关项目风险管理论文的不断增加,都表明人们已极为重视对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上,现已涌现出不少新一代面向项目的企业一一项目型公司,国外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所谓风险管理公司。但涉及具体的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风险管理内容不是很多。近20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使许多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明显得到缓解,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

34、推动作用。当前在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中,有一个环节往往被忽视或不重视,这就是风险管理。目前项目风险管理还只侧重于项目后期,在项目前期之所以没有进行风险管理,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项目管理程序中没有风险分析这部分,另一方面就是业主不重视,没有意识到风险分析能使可行性研究更深入,可以克服片面性,有利于项目科学决策。工程项目从立项到运营都存在着风险,对项目全过程实行风险管理,可为项目创造平静、稳定的工作环境。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是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风险管理主要涉及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可靠性工程问题、采矿、设备维护与更新、

35、自动仪表可靠性分析、金融和经济决策等领域,而应用到项目管理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迄今为止,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大多是针对某一具体风险的研究,如“三峡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及其理论与方法研究”、“投资项目中汇率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等,而缺乏对项目风险的系统研究。而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想成功地管理项目,就必须成功地管理项目风险,即应研究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要有侧重点地管理好风险,分清轻重缓急,研究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使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对现代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迫切需求加强风险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风险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及

36、其在西方工业国家的成功应用吸引了许多项目组进行自身风险管理。一方面,风险管理以对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和科学分析为基础,为管理人员运用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对风险进行全面、合理地处置提供了可能性,是现代管理风险的一种科学而直接的方法;另一方面,风险管理克服了那种传统的以保险为单一手段处置风险的局限性,综合利用各种控制风险的措施,并使处理风险的方法日益完善,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项目组自觉地争相采用风险管理方法。第二,保险的局限性要求各项目组加强自身风险管理。首先,保险业只承办纯粹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致损失的保险,而且只承办其责任项下的业务,其它损失不属理赔范围,保险人均不赔偿;其次,保险业务的扩展

37、不能与生产的发展完全同步,保险条款难以全面反映新的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各项目组负责保险的管理人员更了解本行业的内外环境,可能比保险人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处理方案;最后,保险单中的许多条款都给项目组不利的条件。因此,各项目组不能完全依靠保险解决风险问题,必须实行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第三,风险管理是各项目组的内在要求。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各方面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各种风险因素及风险发生的可能大大增加,并且扩大了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规模,这就对各项目组所负担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使风险管理的各种手段倍受青睐。近些年,我国有些科研人员对风险分析理论作过一些探讨,但未对风险管理作深

38、入研究,特别未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未作深入探讨和研究。2.4 风险管理模型系统建立的过程和方法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闭环系统,随着风险处置计划的实施,风险会出现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信息可及时反馈,风险预测和识别者就能及时地对新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从而调整风险处置计划并实施新的风险处置计划,这样循环往复,保持风险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就能达到风险管理的预期目的。风险管理步骤所使用的工具、方法风险识别头脑风暴法、面谈、DeIPhi法、核对表、SWOT技术风险量化风险因子计算、PERT估计、决策树分析、风险模拟风险应对计划制定回避、转移、缓和、接受风险监控核对表、定期项目评估、挣值分析2.4.1 风

39、险识别与预测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项目风险预测与识别要回答以下问题:项目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会引起什么风险?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如何?简单地说,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作出定性的估计。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是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一步,但常被人们忽视,以致夸大或缩小了项目中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从而使对项目风险的评估、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风险识别:识别风险首先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分解,构成风险结构层次图,然后运用反向思维把不利因素找出来,从反向角度来论证,最后,通过对项目进行后评估不断积

40、累经验,加强风险识别的准确性,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对风险的定性分析。风险识别应根据风险分类,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风险识别的过程分三个步骤: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建立风险清单;进行风险分类。进行风险别识时,风险管理者不仅要辩认所发现或推测的因素是否存在不确定性,而且要确认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因素才可以视做风险。将识别出的风险一一列出,就建立了风险清单。建立的风险清单必须客观、全面,尤其是不能遗漏主要风险。将风险清单中的风险进行分类,可使风险管理者更彻底地了解风险,管理风险时更有目的性、更有效果,并为下一步评估风险做好准备。风险

41、分类见表2.2。表2.2风除分类表风险分类依据具体风险按照造成后果纯风险、投机风险按照分布情况国别风险、行业风险按照控制程度不可避免的风险、可转移的风险、有利可图的投机风险按照是否可管理可管理的风险、不可管理的风险按照影响范围局部风险、总体风险按照导致风险的原因自然风险、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其他风险风险估测:把风险定义为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见风险的大小与出现不利结果的概率大小成反比。但仅以实际结果的概率大小来衡量决策风险大小是不够科学的,实际上决策的风险大小,还与它的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密集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可以用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来描述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项目风险估测也就是

42、先计算出某一指标的期望值,然后再计算其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具体计算如下:E=iLEiXpi式中:E-损益期望值;Ei与第i种情况相联系的损益指标值;Pi-第i种情况发生的概率。CV=6/E式中:CV-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越大,该方案的相对风险就越大;6.标准差。标准差越小,概率分布就越密集,有关方案的风险性越小。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德尔菲方法(DeIphiMethod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情景分析法(ScenariosAnalysis)等。德尔菲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它起源于本世纪40年代末期,最初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Corporation)首先使

43、用,很快就在世界上盛行起来,现在此法的应用已遍及经济、社会、工程技术等各领域。用德尔菲方法进行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的过程是由项目风险小组选定与该项目有关的领域和专家,并与这些适当数量的专家建立直接的函询联系,通过函询收集专家意见,然后加以综合整理,再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这样反复经过四至五轮,逐步使专家的意见趋向一致,作为最后预测和识别的根据。在运用此法时,要求在选定的专家之间相互匿名,对各正反应进行统计处理并带有反馈地征询几轮意见,经过数轮征询后,专家们的意见相对收敛,趋向一致。我国在70年代引入此法,已有不少项目组采用,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所渭头脑风暴法,就是以专家的创造性思

44、维来获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和识别方法。此法是由美国人奥斯本于1939年首创的,从50年代起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头脑风暴法一般是在一个专家小组内进行人以“宏观智能结构”为基础,通过专家会议,发挥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这就要求主持专家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时的发言应能激起专家们的思维“灵感”,促使专家们感到急需回答会议提出的问题,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产生“思维共振”,以达到互相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获取更多的未来信息,使预测和识别的结果更准确。我国70年代末开始引人头脑风暴法,很快就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采用,按照头脑风暴法来组织专家预测和识别会议。情景分析法是

45、由美国SHELL公司的科研人员PierrWark于1972年提出的。它是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然后用类似于撰写电影剧本的手法,对系统发展态势作出自始至终的情景和画面的描述。当一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往往要考虑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这种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就可用情景分析法来预测和识别其关键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情景分析法对以下情况是特别有用的:提醒决策者注意某种措施或政策可能引起的风险或危机性的后果;建议需要进行监视的风险范围;研究某些关键性因素对未来过程的影响;提醒人们注意某种技术的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哪些风险。情景分析

46、法是一种适用于对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的系统技术,它在假定关键影响因素有可能发生的基础上,构造出多重情景,提出多种未来的可能结果,以使采取适当措施防患于未然。情景分析法从7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共产生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如目标展开法、空隙填补法、未来分析法等,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对一些大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时都陆续采用了情景分析法,因其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此法在我国的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关于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的理论和方法,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还需人们进一步研究。2.4.2 风险评估与分析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就是在前期预测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问题的系统模型,对风险因

47、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重点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评估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辩识出并经分类的风险据其权重大小予以排队,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管理好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风险评估的对象是项目的所有风险。在该模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进行风险评估。经过风险评估,该模型将风险分为以下几个等级:I级严重风险0。IW权重H级一般风险0。OlW权重W0。1In级轻微风险OW权重001对于以上不同等级的风险,业主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被评估为I级的严重风险,应进一步分析,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

48、于被评估为II级的一般风险,应给以足够重视;对于被评估为In级的轻微风险,给予一般管理即可。为了了解风险的准确情况和确切的根源,尤其是I级风险,尚需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风险分析有定量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决策树分析、影响图技术、模糊数学法、CIM模型等)和定性分析(包括幕景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两种方法。上述几种风险分析方法各自都有优、缺点。因此,风险分析方法必须与使用这种方法的模型和环境相适应,没有一种方法适合于所有的风险分析。因此具体分析某一风险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风险分析是协助风险管理者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它并不能代替风险管理者的判断,所以,风险管理者还应辨证地看待风险分析的结果。风险分析就是以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为基础,对具体的项目评价模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使之能反映风险因素的过程。项目前期工作,即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评价模式为计算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风险分析也就是在这些评价指标中加入风险因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