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28092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了解分类法的意义及分类方法。2了解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实践对所学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3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分类。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1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1.交叉分类法或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包含,如钠盐和钾盐,它们是并列关系,但可以在硫酸盐这一类别上进行交叉;而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从属关系:如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2、也不是交叉关系;但金属单质属于单质,单质又属于纯净物。,2分类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把 物质分散在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组成(1)分散质:分散系中 的物质。(2)分散剂:分散系中 的物质。3分类(1)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9种分散系:(2)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分类标准溶液:分散质粒子。胶体:分散质粒子。浊液:分散质粒子。,一种(或多种),另一种(或多种),具有容纳分散质作用,通常小于1 nm,1100 nm之间,通常大于100 nm,被分散,4胶体的制备和性质(1)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

3、入56滴,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2)性质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 和 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 体系。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 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电泳现象胶体微粒带电荷,胶体微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FeCl3饱和溶液,溶液,浊液,介稳,一条光亮的“通路”,胶体和溶液,散射,红褐,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其方法主要有:a.加入电解质溶液,b.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c.加热或搅拌。,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吗?【提示】不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4、5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科技发展迅速,纳米粒子的大小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为什么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师生互动【提示】分类可以使大量繁杂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可以使科学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立体的从属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存入和提取资料,为人们分门别类、深入地进行研究打下基础,又便于人们利用分类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进而探讨各类事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线索。由于科学分类系统反映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因而可以根据系统的特性推出某些未被发现的事物的性质,进而为科学预见奠定基础。,常见分类方法有哪些?下列分类方法属于

5、哪一种类型?,Na2CO3,石油加工产品及其用途的分类某些碱的分类,学生交流【提示】常见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其中属于交叉分类法,它的依据是对同一种事物(或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存在并列与交叉关系;属于树状分类法,它是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细分类的一种方法,存在并列和从属关系。,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师生互动【提示】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合理地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的处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用分类法判断或预测物质的性质,例如锌和铁都是金属单质,已知它们均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跟某些酸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等等。又知铝、锰也是金属单质,则它们

6、也应具有锌、铁等金属单质的一般性质。(2)用分类法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都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在磷酸(H3PO4)、氢氧化镁Mg(OH)2、高氯酸(HClO4)、氧化钙(CaO)、碘(I2)、氢溴酸(HBr)等物质中,具有酸的通性的是。,(3)应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鉴别。例如选择化学试剂鉴别H2SO4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KNO3溶液、Ca(OH)2溶液等六种溶液时,可将它们按酸、碱性的差异分为三类,用石蕊试液作为化学试剂将六种溶液划分为A.HCl溶液、H2SO4溶液;B.NaOH溶液、Ca(OH)2溶液;C.BaCl2溶液

7、、KNO3溶液三组。然后再将六种溶液按是否能在溶液中生成碳酸盐沉淀分为两类,用Na2CO3溶液作试剂从B组中区别出Ca(OH)2溶液和NaOH溶液,从C组中区别出BaCl2溶液和KNO3溶液。最后将A组溶液按是否能在溶液中生成钡盐沉淀分为两类,用BaCl2溶液和KNO3溶液,最后将A组溶液按是否在溶液中生成钡盐沉淀分为两类,用BaCl2溶液试剂从A组中区别出H2SO4溶液和HCl溶液。,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

8、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三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为什么?【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CaO属于碱性氧化物。(2)该类氧化物的通性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解析】(1)CaO按组成属于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类属于碱性氧化物;(2)(3)CaO作为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其干燥原理就是能吸收H2O并和H2O反应;(4)当CaO完全和H2O反应后就不再具有干燥作用。【答案】(1)生石灰属于金属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2)CaO能与水反应,故可使被干燥的物质得以干燥CaOH2O=Ca(OH)2(3)CaO还可与酸、酸性氧化物、某些盐反应

9、。CaO2HCl=CaCl2H2OCaOCO2=CaCO3(或CaOSiO2 CaSiO3)H2OCaONa2CO3=CaCO32NaOH(答案合理即可)(4)不能。当CaO与水反应全部生成Ca(OH)2Ca(OH)2也有吸水性,Ca(OH)2再潮解,表面呈黏稠状时,即失去吸水干燥物质的能力。,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作干燥剂?举出一例,并指出它属于哪类物质。【提示】还可以用作干燥剂的有:无水CaCl2,属于盐类;NaOH,属于碱;P2O5,属于酸性氧化物;浓硫酸,属于混合物。,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下列分散系属于溶液、胶体还是浊液?本质区别是什么?石灰乳澄清的石灰水豆浆牛奶饱和食盐

10、水Cu(OH)2悬浊液植物油滴入水中淀粉溶液酒精(75%)蔗糖水学生交流【提示】溶液有:胶体有:浊液有:这些分散系分为三类,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 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 nm,而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 nm之间。,如何制备Fe(OH)3胶体?师生互动【提示】(1)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2)步骤:往一个烧杯里注入蒸馏水20 mL,加热使水沸腾,然后往沸水里滴加FeCl3饱和溶液56滴,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得到透明的、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下列现象或事实能否用有关胶体的知识解释?(1)

11、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2)将FeCl3饱和溶液滴到沸水中,得到红褐色胶体。(3)在NaCl溶液中加入KNO3溶液看不到沉淀。(4)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可能发生堵塞。(5)明矾净水的原理,制豆腐的原理。(6)制有色玻璃材料。(7)一束光线通过淀粉溶液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学生交流【提示】只有(3)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其余均与胶体知识有关。(1)胶体的聚沉,(2)胶体的制备,(4)胶体的聚沉,(5)胶体的吸附和聚沉,(6)胶体(固溶胶)的制备,(7)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归纳小结一、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温馨提示】(1)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是各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2)

12、胶体可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法分离和提纯胶体。(3)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无法聚集成较大颗粒而聚沉。布朗运动也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之一。,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清晨,阳光射入密林中的现象如右图。请分析其隐含的化学道理,然后完成(1)(3)小题。(1)上图中的现象在化学上称作_,这说明森林中的空气具有_的性质。(2)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3)此现象在化学上可用来_。【解析】由图可知,森林中的空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亮的光路,这是胶体的特性。可以用来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也可以用来检验一种分散系是不是胶

13、体。【答案】(1)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胶体(2)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能使光产生散射(3)确定一种分散系是不是胶体,胶体具有许多不同于溶液或浊液的特殊性,是因为它们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故区别溶液和胶体可以采取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不同于溶液的性质之一。,“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BC D【解析】分散质的直径为1100 nm的粒子的分散系为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答案

14、】B,一、简单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点拨】1.物质分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为了研究或处理问题时更加方便、快捷、清晰、条理、人类对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都进行了分类,不同分类标准,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等。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这样可以克服依据单一标准对物质分类的局限性。2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联系:溶液、胶体、浊液是三种不同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均与此有关。其中胶体与溶液和浊液在性质方面有它的特殊性,故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方面和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下列各组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

15、)A化合物、单质 B元素、原子C氧化物、化合物 D纯净物、化合物【解析】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答案】C,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石灰水 B豆浆C泥水 D蔗糖水【解析】Ca(OH)2和蔗糖分散到水中均形成均一、稳定的水溶液;泥水中夹带泥沙,属浊液;豆浆是一种胶体。【答案】B,3下列各组,可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是()ANa2CO3、Na2SO4、K2CO3、K2SO4B石灰石、氯化钙、纯碱、氯化钠C干冰、一氧化碳、石墨、金刚石 D氢气、盐酸、苛性碱、小苏打【解析】按碳酸盐、硫酸盐、钾盐、钠盐进行分类。【答案】AB,4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

16、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道道光柱C用半透膜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解析】A项发生了复分解反应,B项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效应,C项是利用渗析法分离和提纯胶体,D项是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毒素离子能够透过来净化血液胶体。【答案】A,5(1)在金属铁氯化铵硝酸钾单质碘二氧化硅烧碱盐酸氧化钙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属于盐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酸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2)根据分类的方法和知识,将()中的反应与()中的反应类型用短线连接

17、起来。ACuOH2 CuH2O 置换反应BCaCO3 CaOCO2 复分解反应CAgNO3KCl=AgClKNO3 分解反应DNa2OH2O=2NaOH 化合反应,【解析】正确把握物质的分类方法。【答案】(1)(2),6(2009年北师附中高一检测)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原因是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理由是_。,(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解析】(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2)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