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34074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之道第二课时束菊艳新华爱心高级中学新.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以致用,高铁动车上也要给老人让座吗?女大学生为此被骂哭!2016-05-05 18:27据达州都市报: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达州石桥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最终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遭到大学生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学习了这节课,你觉得该如何评价这件事?该如何解决之间的矛盾呢?,我们的感悟,1、我的评价:双方都走了极端,女大学生重在道理、规则(法理),而老人一方注重了人情(情理)。我们学习了中庸之道,要懂得做事符合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做

2、到人情与道理的协调,用一种理性精神来做事。2、解决方案作为旁观者,我们应该对老人一方进行劝导,女大学生有权利不让座,不应该说“年轻人要好好学习”之类讽刺的话,建议找乘务员补票或帮忙解决;对于女大学生我们可以加以引导,如果学生本人身体允许的话,可以短时让座,互相照应,毕竟大家都不容易。,中庸之道和为贵,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孔子认为,过去的明君圣王,在调正人和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能使人们之间能够根据礼的要求

3、,作到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若要有君子之修,必须善于兼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协调各种不同的关系。,13.23,如何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只有保持个性的矛盾统一才是真正的和。君子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切恰到好处,绝不盲目附和;而小人总是盲目附和,只求与别人一致。,2003年12月1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

4、善待友邦,也有利国际社会化解矛盾。,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和文化,儒家经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把“和”看做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源。如果达到适中的、和谐的状态,天地万物就能各自恰如其分、生发有序。道家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发散来看,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面,世界规律就包含着万物的必然对立。而能够将这些对立面统一调和起来,就是至高的和谐境界。,而佛家对和谐的强调更是随处可见,甚至直接提出了“六和敬”的思想,要求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而很多人也认为,“和尚

5、”这个词,就喻示着“以和为尚”的精神。,儒释道三家思想连同其他各家理论对和谐的追求,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所以,中国的琴道讲究中正平和,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建筑代表里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医学要求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就连进行博弈对决的中国围棋都在寻求中和平衡之道,而追逐营利致胜的中国商业也信奉着和气生财。可以说,和谐,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状态,是一种全面胜利的智慧。,宽容包纳,和而不同,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

6、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叶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

7、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叶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以下网友评论,酸酸不酸酸:人家让不让是人家的事,你个做子女的不去提前买票,不去那个高铁,或者大巴票,还让人家学着让座。尊老爱幼要从自己做起,人家

8、有什么义务要替你尊你家老人?智障,妥妥的道德绑架!小人同而不和小人同一,而不和谐只能让事情发展得更坏,中庸内涵小结,之一:以中道行之,不走极端适度、适当、适中之二: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之三:和而不同,在矛盾中求统一(有原则),学习中庸之道中的事例,13.2417.1317.24,13.24“乡人皆好之”可能是什么人?“乡人皆恶之”也可能是什么人?所以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乡人之不善者恶之。“乡人皆好之”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不一定是好人。“乡人皆恶之”可能是一个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的孤高之人,但不一定是坏人。,17.13宁为狂狷,毋为乡原(愿)看似老实忠厚,实为 不老实不忠厚,中庸之道,按照孟

9、子的理解,孔子把人分成四种,首先是行为合乎中庸的“中道”(亦称“中行”)之士;“不必可得,故思其次”的,便是“狂放”之士;“狂者又不可得”而再求其次的乃是“不屑不洁”的“狷介”之士;他厌恶的只有一种人,即“阉然媚于世也者”的“乡愿”(孟子尽心下)。,宋儒朱熹朱子语类六十一卷:“乡愿是个无骨肋的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唯恐伤触了人。”明儒顾允成看到,“三代而下,只是乡愿一班人,名利兼收,便宜受用”(小辨斋偶存札记)。,在谭嗣同之后,李大钊也写过一篇论及乡愿与大盗的文章:“中国一部历史是乡愿与大盗相结合的纪录。大盗不结合乡愿,做不成皇帝;乡愿不结合大盗,做不成圣人。所以我说,真皇帝是大盗的代表,圣人是乡愿的代表。到了现在,那些皇帝与圣人的灵魂,捣复辟尊孔的鬼,自不用提,就是这些跋扈的武人,无聊的政客,那个不是乡愿的化身呢!”(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7.24孔子和子贡所恶的四种人有所不同,请概括出不同之处。孔子更侧重做人讲礼仪,遵守尊卑;子贡更侧重做人诚实,尊重他人。,课堂训练,作业本79页十三十五找同学到黑板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