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49717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1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管理概论,张 洋,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1),2,1 信息与信息管理,1.1 信息的含义1.2 信息的特性与分类1.3 信息化1.4 信息管理的基本问题,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事物之间的差异信息是集合的变异度信息是一种场,是客观实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息是系统的复杂性信息是一种关系信息是事物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结为力信息是事物联系的普遍形式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的不均匀性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信息是收信者事先所不知道的报导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信息是使概率分布发生变动的东西,信息是负熵信息是有序性的度量信息是系统组织程度的度量信息是被反映的差异信息

2、是被反映的变异度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信息是人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信息是与控制论系统相联系的一种功能现象信息是作用于人类感觉器官的东西信息是选择的自由度信息是通信传输的内容信息是加工知识的原材料信息是控制的指令信息就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知识等等,什么是“信息”?,4,1.1 信息的含义,1.1.1 信息概念的发展1.1.2 信息的定义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5,1.1.1 信息概念的发展(I),“消息”层面的信息,暮春怀故人唐李中池馆寂寥三月尽,落花重叠盖莓苔。惜春眷恋不忍扫,感物心情无计开。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琅玕绣段安可得,流水浮云共不回。,梅 花宋

3、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6,1.1.1 信息概念的发展(II),通信领域的信息概念,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哈特莱R.V.L.Hartley(1888-1970),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香农与信息论,8,1.1.1 信息概念的发展(III),通信领域的信息概念,“信息是在通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方式。”(哈特莱,信息传输,1928年)“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香农,通信的数学理论,19

4、48年)“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维纳,控制论与社会,1950年),9,1.1.1 信息概念的发展(IV),经济科学的信息概念“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生物科学的信息概念“信息是集合的变异度”,科技工作的信息概念“信息是作为存贮、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信息是组织好的、能传递的资料”,哲学的信息概念“信息表现了事物运动的存在方式及运动状态”“信息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10,1.1.1 信息概念的发展(V),“消息”层面的信息通信领域的信息概念经济科学的信息概念生物科学的信息概念科技工作的信息概念哲学的信息概念

5、,11,1.1.2 信息的定义(I),全信息理论(钟义信),出发点:不同条件限定下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定义表述,为了得到清晰准确的认识,应当根据不同的条件,区分不同的层次来给出信息的定义;约束条件越多,定义的层次越低,适用范围越小,全信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的总和。,语法信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语义信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及其变化方式的含义。语用信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某事物的本体论层次信息,就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主体关于某事物的认识论层次信息,是指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该事物的运动

6、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12,1.1.2 信息的定义(II),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实在信息(自在信息):事物客观存在的信息。先验信息(积存信息):主体在实际观察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实得信息(自为信息):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净信息。,理想条件下:实得信息实在信息先验信息,13,1.1.2 信息的定义(III),社会信息: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有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14,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I),“数据”、“知识

7、”与“信息”,数据(Data):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数据+背景(Context)=信息,知识(knowledge):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信息+经验=知识,比较:(认识论层次)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知识:“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15,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II),“数据”、“知识”与“信息”,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所载荷的内容;信息是知识的原材

8、料,知识是由信息提炼出来的抽象产物。,16,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III),“情报”与“信息”,情报:作为交流对象的有用知识或消息,也可以说是用于特定需要的知识或消息。(严怡民,情报学概论,1983年),(Informaiton),17,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IV),“物质”、“能量”与“信息”,18,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V),“物质”、“能量”与“信息”,“物质”、“能量”与“信息”是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三者之间有着完全相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19,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VI),“物质”、“能量”与“信息”,“信息”与”物质”的关系区别:信息不是物质也不

9、是意识,而是物质与意识的中介;物质具有质量,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信息本身没有质量,也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信息内容可以共享,其性质与物质载体的变换无关。联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任何信息都离不开物质,要以物质为载体;信息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属性,认知主体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都是通过信息实现的。,20,1.1.3 信息的相关概念(VII),“物质”、“能量”与“信息”,“信息”与”能量”的关系区别:能量的传递与转换遵循能量守衡定律,信息不服从守衡定律;信息效用的大小并不由其消耗的能量决定。联系: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信息的传递和获取离不开能量,信息必须与能量结合才具有活力;能量的驾驭与转换需要信息

10、;各种形式的能量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相互转换。,21,1.2 信息的特性与分类,1.2.1 信息的特性1.2.2 信息的分类,22,1.2.1 信息的特性(I),普遍性,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这决定了信息具有普遍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物质的无限性,决定了本体论层次信息的无限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认识论层次信息的有限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本体论层次信息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认识论层次信息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23,1.2.1 信息的特性(II),依附性与独立性,依附性:任何信息都必须有一定的载体;没有物质载体,信息便无法存在。,动

11、态性与时效性,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决定了信息具有“动态性”和“时效性”;,信息可以从空间或时间的一点传递到另一点。,传递性,独立性:载体的转换不会改变信息的性质和含义。,24,1.2.1 信息的特性(III),共享性,信息在利用中不被消耗,可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提供给众多的用户利用。,25,普遍性无限性与有限性客观性与主观性依附性与独立性传递性动态性与时效性共享性,1.2.1 信息的特性(IV),26,1.2.2 信息的分类,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社会信息按信息的性质划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按利用者观察的角度和过程划分: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实

12、得信息按信息的传递方向划分:纵向信息、横向信息和网状信息按信息的内容划分: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 按信息的作用来划分: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按信息的运行状态划分: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和突发性信息按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按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计算信息按信息的来源划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信息化”,Informization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Informationalization,28,1.3 信息化,1.3.1 社会信息化1.3

13、.2 经济信息化,29,1.3.1 社会信息化(I),社会信息化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社会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状态。,“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体系结构。,经济信息化、生活信息化、管理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区域信息化、机构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科研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30,1.3.1 社会信息化(II),发达国家的社会信息化建设:1992年,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日本开始“曼陀罗计划”;1997年,欧盟发表迈向信息社会之路绿皮

14、书;2000年,欧盟发布“数字欧洲计划”;1999年,德国提出了“21世纪信息社会创新和就业行动计划(D21)”;,31,1.3.1 社会信息化(III),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企业信息化阶段;,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发达国家:正处于社会信息化的第三阶段,并正向第四阶段过渡。新兴工业国:大部分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发展中国家:一般尚处于第一阶段,有的已开始向第二阶段发展。,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32,1.3.2 经济信息化(I),“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经济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经济信息化为社会信息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33,1.3.2 经济信息化(II),我国经济信息化进程,1993年底,“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成立,确定“三金”工程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体工程。“金桥”、“金卡”、“金关”,2001年8月,设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2005年11月3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