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4第二章信息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概论课件04第二章信息交流.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管理概论,张 洋,第二章 信息交流(2),2,2.2 信息交流模式,2.2.1 信息交流模式概述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3,2.2.1 信息交流模式概述(I),模式:对现实事物的内在机制及事物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某一事物的整体形象和简明信息。结构型:描述事物的结构;功能型:从能量、力量及其运动方向的角度来描述事物整体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4,2.2.1 信息交流模式概述(II),模式研究的意义:用简明、具体、科学、明晰的方式来展示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通过对事物发展的次要因素的有意识的忽
2、视,梳理事物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脉络,具有明确的简化、解释、启发和预测功能,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系统结构、要素关系和联结方式。,模式研究的主要功能:构造功能:揭示各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次序和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解释功能:解释人们尚未明白的问题,获取对未知关系的认识;启发功能:启发人们探索新的未知的事实与方法,引导人们关注某一要素的核心环节;预测功能:为估算各种不同结局可能发生的概率提供基本依据,研究者因而可建立假说,对事物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预测。,5,2.2.1 信息交流模式概述(III),主要的信息交流模式:基于古典信息论的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基于传播学的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德福勒模式、施拉
3、姆模式、两级传播模式、波纹中心模式、辐合模式、基于情报学的模式米哈伊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社会传播传染病模式、栈模式、基于管理学的模式法约尔跳板、信息沟通理论模型、,6,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I),(社会)信息流,定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是信息从发送者(S),经过或不经过其他社会环节,最终转移到接收者(R)的流动过程。,7,1.4.1 信息管理的产生背景(III)(回顾),信息流通渠道,人类社会早期,信息社会,8,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II),(社会)信息流,实例:从著者到读者的信息流,从著者到读者的“信息链”,表示信息流,表示信息链的节点,“信
4、息栈”,9,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III),信息栈定义:信息从发送者(S)向接收者(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分类:时间栈:实现信息的时间传递,如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献中心等;空间栈: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如新闻、报纸、互联网、邮政系统、广播电视等。,职能:从S或前栈获取信息,并加以处理、转换、存贮、积累和选择;对R或后栈传递信息。,(社会代理、中介(A)),10,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IV),信息交流的栈模式:,S:信息发送者R:信息接收者A:信息栈(社会代理),栈交流(社会代理交流):有信息栈参与
5、的社会信息交流过程;零栈交流:无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交流过程。,11,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V),“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的区别,媒介系统的差异直接交流的媒介系统是纯自然的和客观的,没有社会因素的介入。具有生动、直观、反馈迅速、时间间隔短的特点;间接交流需借助于社会系统的介入。,信息沟通方式的差异直接交流不会受到社会系统的干预和控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间接交流受到社会代理的影响、监督和评价,比较严谨。,信息交流双方的时间关系不同直接交流都是共时交流;间接交流既有共时交流,又有历时交流,其信息传递的时间范围及空间范围都比较大。,12,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VI),“直接
6、交流”与“间接交流”的区别,信息交流参与者的关联不同直接交流是S R关系;间接交流是S A R关系。,多级代理与直接交流在表述一致时的内涵差异直接交流的表述格式的内涵具有单一性;间接交流的表述格式的内涵具有多义性。,13,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VII),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S(A)的四种信息传递方式:,单向主动型:S(A)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信息接收者。,多向被动型:S(A)根据事先没有完全确定的信息接收者的选择和判断传递信息。,单向被动型:S(A)根据事先确定的信息接收者的选择和判断传递信息。,多向主动型:S(A)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将信息传递给事先没有完全
7、确定的信息接收者。,14,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VIII),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四种信息传递方式的关系 相互补充、互不取代、协调一致,“多向传递”是“单向传递”的基础。其中,“多向主动传递”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单向传递”是“多向传递”的目的。其中,“有向主动传递”是信息服务的高级形式。,“主动传递”比“被动传递”容易;“多向传递”比“单向传递”容易。,15,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IX),三种信息观,S的信息观S所发送的信息对R来说必须是全新的。因此,S的信息传递是面向R的需求,面向未来,是一种预测性的传递。,R的信息观R接收信息时遵循以下准则:信息的真实性与
8、准确性;信息的新颖性;信息的价值(实现其需求的程度)。,16,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X),三种信息观,A的信息观,A代理S时:所传递的信息应当是R所需的,尚未被接受过的全新信息;所传递的信息对A自身来说,也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信息。,A代理R时:信息代理准则: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信息的新颖性;信息的价值。,17,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XI),栈模式的理论意义:,“信息栈”理论将常义上的用户所认为的信息源追溯到信息生产者,有利于我们了解信息系统和信息机构的功能;,“信息栈”理论有助于我们突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在一般意义上理解信息交流传播的基本机制,为信息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支
9、持。,18,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I),拉斯韦尔模式,提出:1948年,美 Harold D.Lasswell,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5W公式),意义:信息交流模式研究的开山之作,它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为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提供了简明的“五分法”,基本上概括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局限性: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过高地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略了反馈的作用;对于分析政治宣传最为有效。,19,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II),香农韦弗模式,提出:1949年,美 Shannon&Weaver;,意义:比较全面地达成了对单向传播的结构和要素的解析,是信息通信过程的直观反映,为精
10、确研究传播过程提供了基础方法论;,局限性: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没有“反馈”的修正和补充。,20,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III),德福勒模式,提出:1966年,美 De Fleur;,(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特点:强调了信息交流的双向性,以及信息干扰的多途径特征。,21,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IV),施拉姆模式,提出:1955年,美 Wilbur Schramm,传播如何得以有效进行;,模式一:,模式二:,22,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V),施拉姆模式,模式三:,特点:引进了反馈的概念,将反馈的过程与交流者的互动过程联系起来,把信息交流理解成为一种互动的循环过程;,局
11、限性:未反映出信息交流的动态性、不平衡性。,23,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VI),米哈依洛夫模式,24,1.4.1 信息管理的产生背景(III)(回顾),信息流通渠道,人类社会早期,信息社会,25,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VII),维克利模式,1、人际交往,面对面的传播;2、阅读或以其它方式接受符号信息;3、写出或以其它方式记录符号信息;4、文献类型之间的转换;5、符号信息的机器输出;6、对机器的符号输入;7、机器系统内部的数据传播;8、人与机器的直接交互作用;9、监控环境;10、机器对环境的动作;11、自然界内部的信息交流;12、人类对环境的行动;13、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26,2.2 信息交流模式,2.2.1 信息交流模式概述2.2.2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2.2.3 信息交流的其他模式,27,2 信息交流,2.1 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2.2 信息交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