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5828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9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第二章.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12,1,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2023/11/12,2,开篇导读,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是西方最早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后来分离出两大国际贸易理论流派:一派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称之为自由贸易理论;另一派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对派,也称之为保护贸易理论。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传统的保护贸易理论则主要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超保护贸易理论和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理论等。一直以来,自由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都占据主流地位。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则包括人力资本说、偏好相似说

2、、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说、战略贸易论和管理贸易论等。,2023/11/12,3,1.前史:重商主义(15c末-16c初,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初)研究中心:外贸如何为一国带来财富(金银)。观点:出口获利、进口受损;主张:多出口少进口2.创立阶段:古典经济学派(观点及主张)亚当.斯密,国富论绝对利益理论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相对利益理论3.发展阶段:从比较利益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瑞典学派)赫克歇尔、俄林对李嘉图模型发展。4.当代贸易理论阶段:4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里昂惕夫、萨谬尔森、克鲁格曼等。,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023/11/12,4,第二章 国际贸易

3、基本理论,第一节 重商主义理论 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三节 保护贸易理论第四节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2023/11/12,5,第一节 重商主义理论,一、强制性的贸易保护主义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一)背景 重商主义是15世纪到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它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金银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惟一尺度。,2023/11/12,6,第一节 重商主义理论,(二)理论基础1.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期)即货币平衡论 又叫重金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塔福。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

4、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恩格斯:“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2023/11/12,7,第一节 重商主义理论,2.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 又叫贸易平衡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重视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2023/11/12,8,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5、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以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为例,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货币政策。不是主张严禁金银出口,而是想方设法吸引外国金银,寓对货币的追求于贸易顺差的追求之中。(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通过贸易垄断,西欧国家在其殖民地取得廉价的原料,运回本国加工成制成品,高价向殖民地或其他国家出售。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三)奖出限入政策。(四)保护关税政策。(五)大力发展转口贸易政策,2023/11/12,9,第一,片面强调了出口会增加贵金属的流入的作用,忽视了在没有货币储存、国内商品供应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过多的出口 国内市场供应减少

6、国内物价上升 出口商品竞争力减弱 出口减少 贵金属流入减少。过多的出口 国内价格上升,即国际价格下降 进口增加 贵金属流出增加)第二,错误地把贵金属直接等同于物质财富。第三,割裂了进出口之间的依存关系。,三、重商主义的三大缺陷,2023/11/12,10,四、理论简评,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但它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重商主义是西方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主张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023/11/12,11,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

7、论最早是由一些法国的重农主义学者与英国学者休谟提出的,完成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首先由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提出国际分工,实行自由贸易。后来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此后经一些经济学家进一步阐述、演绎。,古典理论,古典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贸易保护理论限制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一、绝对利益学说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体系创建者。代表作: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年,在该著作中,他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8、思想。,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斯密非常重视分工,认为分工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之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反之,则具有绝对劣势。结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自然”形成的。论证:表21(a)分工前,绝对利益学说,表21(b)分工后表

9、21(c)交换后,分工贸易使两国在不增加劳动投入的条件下,财富量均增加了。,2023/11/12,16,【小思考1】,请根据绝对利益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英国、葡萄牙生产呢绒和酒的绝对成本水平来判断两国间的分工和贸易可能性(见下表),英国和葡萄牙的绝对成本差异 单位:人/年,2023/11/12,17,答案: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间不存在分工和贸易可能性。原因是英国在呢绒和酒两种产品生产上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而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成本劣势,按照绝对利益论的观点,英国可以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而葡萄牙则没有产品可生产。,绝对利益学说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先进性:(1)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

10、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2)它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3)斯密的研究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局限性:该理论只是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它解释的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其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思想家、经济学家。代表作: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

11、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二、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以葡萄酒和毛呢的例子来论述其思想论证:分工前,分工后:交换后:,2023/11/12,22,【小思考2-2】,请根据相对利益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英国、葡萄牙生产呢绒和酒的生产成本水平来判断两国间的分工和贸易可能性(见下页表),英国和葡萄牙的生产成本差异

12、单位:人/年,2023/11/12,23,答案: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间不存在分工和贸易可能性。原因是英国虽然在呢绒和酒两种产品生产上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而葡萄牙则完全处于绝对成本劣势,但从比较成本角度来看,英、葡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相同的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1、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2、有大量的先决条件和假设,其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揭示的是贸易各国所取得的利益是短期的利益。3、只提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原因,掩盖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4、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依据的规律。,由

13、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回答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是国际交换比例的基础,而国际交换比例最终由两国相互对商品的需求关系来决定。,补充:相互需求理论,2023/11/12,26,三、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理论),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 20世纪30年代(Eil Filip Heckscher,18791952)-(Bel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H-O理论代表作: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Interregional and Inter

14、national Trade要素禀赋论主要思想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后由其学生俄林继承和发展,故常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主要用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流向。,2023/11/12,27,几个基本概念:,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经济资源的总供给。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矿产;也包括社会积累的资源,如技术、资本。要素充裕度(Factor Abundance)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性,或者说是一个国家的相对资源供给量。要素密度(Factor Intensity)单位产品的相对要素

15、投入比例,生产产品X或Y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的比例KX/LX或 KY/LY。,2023/11/12,28,模型基本假定(222模型),只有本国和外国;只生产X和Y产品;只需劳动L和资本K,要素总供给既定不变。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设定本国为劳动相对丰富国家,外国为资本相对丰富国家;X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规模收益不变;两国消费偏好完全相同。国内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完全竞争;资本和劳动在一国国内是自由流动的,在两国间是不能流动的;没有运输成本,政府不设置任何贸易限制,两国贸易平衡。,2023/11/12,29,1.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而

16、根本原因是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2.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要素的商品。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理论要点:,2023/11/12,30,要素禀赋说的分析过程,成本的绝对差异,成本的比较差异,技术水平的差异,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商品价格的差异,2023/11/12,31,要素供给差异,要素需求的差异,要素禀赋的差异,最终产品需求差异,消费偏好差异,收入分配差异,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要素禀赋说的分析过程,2023/11/12,32,狭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通过对相

17、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广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工资、利率)由于这一命题是H-O模型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模型。,理论发展:,2023/11/12,33,2023/11/12,34,举例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力需求增加,需求强,劳力价格上升,资本需求增加,需求弱,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力需求减少,资本需求减少,需求弱,需求强,资本价格下降,中

18、国劳动力丰裕,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一般的趋势是,贸易使禀赋丰富的要素价格上升,而使禀赋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直到形成相同的要素价格比率。,2023/11/12,35,【小思考2】,从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较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而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又相对集中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这是为什么?答: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在资本、技术相对缺乏的条件下,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就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竞争的比较优势产品,在外贸出口中势必会占有较高的份额。同时,对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而言,资本、技术要素的相对丰富使得它们的比较

19、优势产品往往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要素的相对稀缺和昂贵的工资促使它们向那些劳动力丰富、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的出口产品自然也不例外。这些现象的出现均符合H-O模型中的重要结论。,2023/11/12,36,理论评价:,1、俄林从生产要素的禀赋、要素密集度及价格的角度分析了贸易生产的原因、贸易格局及贸易利益的分配,较之从货物形式上分析更加深刻,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正确分析了构成一国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R、L、K、T等)缺陷:需要满足一系列假定条件且既定不变,忽视了科学技术和需求方面的作用,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2023/

20、11/12,37,四、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f paradox),(1)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按照H-O定理,一个国家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美国作为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研究了美国进出口的历年数据后,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成为一个难解的谜,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23/11/12,38,表2-3,2023/11/12,39,1962

21、年美国百万美元以上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的要素投入,2023/11/12,40,(2)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学说,1、劳动高效率说美国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效率,应乘上一个系数。这样美国就变成了劳动力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了。美国劳动者接受了较多的教育和职业培训,获得了较高的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基辛得出结论: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倾向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反之则相反。2、人力资本说凯南、肯林提出,把熟练技术劳动的高收入部分作为资本而非劳动,那么美国出口的仍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符合H-O理论。,2023/11/12,41,3、市场不完全说(关税和贸易壁垒说)H-O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

22、贸易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中充满了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一般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4、需求偏好论有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确实决定了一国的比较利益,促使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不过需求偏好状况可能会抵消这种作用。美国尽管是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如果它对资本密集产品相对说来有很高国内需求,则完全可能进口这类商品。,2023/11/12,42,5、要素密集倒转论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在每一个国家是不相同的,那么,在一组要素价格下,商品A相对商品B而言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在另一组要素价格下,商品A却变成了劳动密集型的。例如,农产

23、品在美国被看成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而在广大经济落后国家则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就是要素密集的倒转。,2023/11/12,4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评价,说明要素禀赋论已不能对战后的国际贸易现实作出有力的解释。激发许多经济学家的探索热情,大大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局限性:研究对仅涉及一个国家两种要素,过分简化国际贸易过程,与现实不符。,2023/11/12,44,第三节 保护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是与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及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等。,2023/11/12,45,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

24、业论,背景:当产业革命在英、法两国深入发展时,欧洲、北美的其他国家的经济还很不发达,资本主义工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或正在成长时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幼稚工业,于是形成了与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李斯特,他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论。,2023/11/12,46,主要内容:,(一)批判了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 1、生产力理论指出“比较优势学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因为,有了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财富。向别国购买廉价商品短期获利,但长期结果是德国工业的生产力不能获得发展,德国将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

25、位。如果德国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起初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但经过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了,商品生产费用就会下跌,商品价格甚至会低于国外进口商品。,2023/11/12,47,2、经济发展阶段论,批评古典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工农业时期,工农商业时期。他认为,应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2023/11/12,48,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李斯特认为:要想发展生产力,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二)政策主张:保护目的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发展生产力)保护重点易受冲击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幼稚工业,而农业、没有竞争对

26、手的工业和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业则不需要保护保护手段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保护程度根据行业不同确定(税率低高低)保护期限直到本国价格低于国外价格时,一般不超过30年,2023/11/12,49,对保护幼稚工业论的评价,推动了德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外贸政策有积极影响;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生产力论包含非物质因素(精神资本与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能力与进取精神)的观点是一大创新。缺陷: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太片面,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属于庸俗国际贸易理论。,2023/11/12,50,中国在入世承诺中对农业、服务业中的金融、电信等部门、工业中的汽车等部门适当地保留了开

27、放市场的必要条件,请问这是为什么?答:按照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应该对本国工业尤其是幼稚产业加以动态保护,以期发展本国生产力,获取长远利益。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虽然拥有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但上述产业或起步较迟正处于成长期,或劳动生产率低下,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应加以必要的保护。而且WTO条款并不完全排斥适度保护,而且给了发展中国家一些优惠的差别待遇和灵活性。,【小思考24】,二、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正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该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各国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和资本主义世界三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极力保护国内

28、市场,争夺外国市场。代表人物:凯恩斯(18831946),他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立场,转而推崇重商主义。理论观点:自由放任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不适合现代社会,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促进就业,从而解决国内经济危机。,2023/11/12,52,(一)政策主张,1、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反对自由贸易(充分就业的前提不符,忽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2、鼓吹贸易顺差有益,逆差有害3、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为了证明增加新投资对

29、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好处,凯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Y=K*I,K=1/(1边际消费倾向)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因此,只有当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若干倍。,(二)对外贸易乘数论,2023/11/12,54,对外贸易乘数公式:,Y=(I+X M)K Y为国民收入增加量,I为投资增量,X 为出口增量,M为进口增量假设:s为边际储蓄倾向,s=S/Y=1-Cm为边际进口倾向,m=M/Y则:K=1/(s+m)为对外贸易乘数即:K=

30、1/(S/Y+M/Y)=Y/(S+M)可见:如边际储蓄倾向不变,进口增量M越大,对外贸易乘数越小,对国民收入增长效应越小。在不考虑投资的因素条件下,X M越大,Y越大。即在开放条件下,维持贸易顺差,有利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与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论比较:,(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更保护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2)不是防御性保护国内市场,而是进攻性的打入其他国家市场;(3)从保护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4)保护措施有关税和非关税措施;(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组成排他性的互相独立的货币集团。,2023/11/12,56,超保护贸易理论简评,系统论述了国家干预经济、干预外贸的

31、重要性,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场革命,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外贸与国民经济的内在相互依存关系。掩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的真正原因。追求外贸顺差是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重要根源。是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贸易理论,若一味追求顺差,则会引起各国贸易战,阻碍各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2023/11/12,57,【小思考25】,为什么说扩大外贸出口是现阶段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答:现阶段我国有效需求不够充分,制约了国内经济的增长,而扩大外贸出口和贸易顺差有助于有效需求总量的扩张。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乘数作用的发挥产生一系列积极的连锁效应,促进我

32、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提高。,2023/11/12,58,三、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1、理论的产生代表性的学说: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R.Prebisch)提出的中心-外围论。2中心-外围论的主要内容(1)“中心-外围”体系说。普雷维什把世界经济体系分成两大体系:中心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和外围体系(发展中国家构成),中心国享有国际贸易利益,而外围国却得不到,因而造成经济差距。,2023/11/12,59,2023/11/12,60,中心-外围论的主要内容:,(2)外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原因:建立在西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外围国的贸

33、易条件恶化。(3)外围国家必须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实现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2023/11/12,61,3、中心外围论简评,对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是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理论的最重要代表;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划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及发展中国家分阶段工业化等理论政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局限性:反对市场机制,理论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框在对立的结构当中,认为发展国必须寻求独立的发展模式才能发展起来。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原因分析等是不正确的。,2023/11/12,62,第

34、四节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一、技术差距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三、需求偏好相似学说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 五、战略贸易理论 六、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023/11/12,63,一、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1、理论提出:要素禀赋理论假定技术固定不变,但实际上各国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差距理论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传播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原因,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在1961年提出。2、理论观点:技术的进步或创新,能使同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获得更大的产出量,从而改变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进而影响各国的比较优势,影响国际

35、贸易格局。,2023/11/12,64,创新国取得技术优势,创新国出口技术领先产品,技术外流,他国模仿,他国自行生产,创新国出口下降,他国规模生产,创新国进口产品,2023/11/12,65,理论图解,t2,t3,创新国出口,模仿国出口,2023/11/12,66,3、技术差距论评价,1)从动态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2)不能确定技术差距大小,无法说明贸易量的变动与贸易结构的改变。,2023/11/12,67,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1、理论提出:该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的延伸,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蒙弗农在1966年提出,最初运用于市

36、场销售战略制定中,后被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用来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2、主要观点: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此期间,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新产品,但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2023/11/12,68,3、理论解释:,弗农以美国为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三阶段模型: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新产品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是新发明。需求主要来自本国市场,生产也主要是针对本国需求。因此,基本上没有出口。(人才是关键)成熟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与此同时,国外的需求也已增加。发明国开始大量生产并向其他国家出口

37、。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出去,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地摹仿并掌握技术并开始在本国生产。(资本是关键)标准化阶段,技术已不再是秘密,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劳动成本是关键)分析得出,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在各国之间转移,各国的贸易地位随之改变,从而解释了技术变化对贸易的影响。,2023/11/12,69,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变化与 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2023/11/12,70,经济发达国,亚洲“四小龙”,其他 发展中国家,研发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熟练劳动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比较优势动态模型,2023/11/12,71,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1是对二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模式和国际直接投资解释的动态理论。2该理论考虑了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转移及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落后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及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指出,各国要不断关注本国要素优势变化以应付新的挑战。3现实经济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生命周期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一成不变的必然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