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65114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导论.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12-2013学年秋冬学期,2023/11/13,2,宏观经济学课程说明,课程网站:/课程FTP:地址:FTP:/10.214.65.8(校内IP),FTP:/202.107.198.183(校外IP)下载帐号:xyh11,密码:xyh11上传帐号:xyh2,密码:xyh2课程邮箱:考试形式:闭卷(“四统一”)成绩评定:平时占30%,期末占70%实行请假制度、不定期点名制度与平时作业制度,以此评定平时成绩。教材每章后的练习与思考,希望自觉完成。一些典型性题目随堂讲解。文字版课程作业在授课的下一周上交,电子版课程作业上传到FTP上传帐号xyh2。电子版课程作业文

2、件名命名规则:学号.姓名.作业号.doc。如:一.20120101.张三.1.doc:表示张三学号20120101,完成的第1次作业。,2023/11/13,3,目录,0.导论第一篇 宏观经济变量1.总产出 2.消费.储蓄与投资 3.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二篇 宏观经济模型4.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5.IS-LM模型 6.AD-AS模型第三篇 宏观经济运行7.通货膨胀 8.经济增长 9.经济周期第四篇 宏观经济调控10.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11.宏观经济调控效应 12.宏观经济调控技术第五篇 宏观经济学流派13.新古典综合派 14.货币学派 15.供应学派 16.理性预期学派17.新凯恩斯主义,202

3、3/11/13,4,参考书目,叶航:宏观经济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N.G.曼昆:宏观经济学,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0章 导论,2023/11/13,6,第0章 导论,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宏观

4、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023/11/13,7,一、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而言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总体属性),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及其后果(个体属性)。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2023/11/13,8,宏观经济学的定义,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 首次提出的定义为:关于某种经济类型的总的活动方式的理论。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含义:其一,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活动情况,即

5、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其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即分析现有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实现充分利用的途径及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其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与变动理论;其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从国民收入总量出发考察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具体为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验统计分析与数量经济模型等。,2023/11/13,9,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由于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分析为中心,可称

6、价格理论)。,2023/11/13,1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023/11/13,1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应的各种经济变量的决定。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家庭):消费者企业(厂商):生产者单个产品市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What?How?Whom?When?,2023/11/13,1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利用问题。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衰退:失业增加(充分就

7、业);繁荣: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等。,2023/11/13,13,研究的主要问题,失业例:(1)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2)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3)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物价水平例:(1)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2)通货膨胀的治理,2023/11/13,14,1929-1933年的大萧条,2023/11/13,15,总产出(GDP)长期经济增长问题:例:(1)经济增长的源泉(2)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例:(1)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2)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3)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4)短期总产量水平

8、的决定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2023/11/13,16,美国与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美国,中国,年份,年份,增长率,增长率,1900,1950,2023/11/13,17,经济增长趋势,曲折的道路,光明的前途,GDP,时间,增长率,2023/11/13,18,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分析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对总体经济行为的分析离不开个体经济行为分析。问题:宏观经济学如何保证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总体行为变量同众多家庭和企业的基本行为相吻合呢?换言之,如何为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微观基础?,2023/11/13,19,合成谬误,宏观经济分析有其

9、微观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决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宏观经济分析加总的三个步骤:在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过程。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以赋予理论经验内容:验证理论联系有效性、进行数量上的测度、解释、预测等。困境:宏观经济学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2023/11/13,20,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站在凳子上看猴戏?节俭的悖论(Paradox of

10、Thrift)?降低汇率扩大市场?降低工资增加供给?,2023/11/13,21,节俭的悖论(Paradox of Thrift),勤俭持家,节约储蓄,是一种美德吗?社会已充分就业,现有生产资源已不可能使生产有所扩大的条件下,节俭是一种美德。此时消费与积累此消彼长、互为替代。节制眼前消费,意味着为将来更多的生产和更多的消费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社会还存在着发展生产的潜在能力,如均节制消费,产品将因缺乏需求而表现为生产过剩,导致社会生产进一步减少,失业增加、个人收入下降,生活水平相应下降。并且这一动态过程是累积性的恶性循环。荷兰医生孟德维尔(B.Mondevil)于1712年在伦敦出版的蜜蜂寓言

11、,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一书中最先提出这个问题。被20世纪30年代的事实所证实。,2023/11/13,22,降低工资与供给增加,降低工资能增加供给吗?单个厂商降低货币工资单个厂商降低货币工资,意味着成本减少和利润的增加,从而具有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所有厂商降低货币工资所有厂商按同一比例降低货币工资,将导致所有产品成本的下降。工资作为劳动者收入的唯一来源,又是需求产品的唯一手段,工资普遍下降意味着对产品的货币总需求的减少,导致所有产品价格同比例下跌,即不会有刺激生产的作用。如产品价格未能随工资成本的减少而同比例下跌,还会引起国民产品的减少,从而导致失业增加。,2023/11/13,23,看戏中的

12、“囚徒困境”现象,2023/11/13,24,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宏观经济变量:1-3章总产出;消费、储蓄与投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宏观经济模型:4-6章有效需求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3宏观经济运行:7-9章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经济周期4宏观经济调控:10-12章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效应;宏观经济调控技术5宏观经济流派:13-17章新古典综合派;货币学派;供应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2023/11/13,25,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与体系,2023/11/13,26,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933年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经济学奖获

13、得者之一R费瑞希(RFrisch)提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古典宏观经济学(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2023/11/13,27,古典经济学,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发表,

14、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力量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活动达到最优状态。政策含义:政府在自由经济体系中作用十分有限,政府不能通过经济政策影响宏观经济。代表人物:李嘉图、米勒、马歇尔、庇古,2023/11/13,28,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20世纪30年代暴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这促成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后人将之称为“凯恩斯革命”。本书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前者仅仅局限于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后者则包括了凯恩斯本人及其追

15、随者和继承者的理论。包括萨缪尔逊、J希克斯、P索洛、J托宾。背景材料: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2023/11/13,29,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上个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发展时期。1926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这给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劫难中挣扎出来的欧洲和美国人民带来巨大希望,以为可以像19世纪那样再享受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然而,好景不长。这种繁荣与稳定,随着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而消失。大崩溃来得太突然了。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工业生产指数从19231925年的100,上升到1928年的110,

16、1929年6月上升到126。同时,美国的股市行情也在看好。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美国财政部长1929年9月还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继续下去”。但时隔一个月,大崩溃在没有任何预示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平常每天股票交割量约二三百万股,24日这一天抛出了1280万股。以后的情况更加严重,一个月内股票价格下跌40。19291932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55家中股票的平均价格由252美元下降到6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在这期间由262降至2

17、2,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173降至8。危机期间,仅美国就有5000家银行倒闭。危机影响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1932年,美国的钢铁工业仅以12的生产能力运转;到1933年,工业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暴跌近一半,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大危机迅速猛烈地从财政扩展到工农业,从美国扩展到世界。严重依赖美国投资的德国和奥地利,由于美国金融公司收回了它们在国外的短期贷款,1931年5月,掌握奥地利三分之二以上债务和资产的维也纳银行宣布无偿付能力破产,这在欧洲大陆引起了一片恐慌。随后7月13日,德国四大银行之一的达姆斯纳特国家银行宣告破产,柏林证券交易所关闭。德国的财政情况迅速恶化,1931年5月到7月,德

18、国国家银行的黄金储备减少了42。危机迅速波及严重依赖外贸的英国,波及依靠农产品的出口与外贸的南美和大洋洲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大国中,法国是最晚卷入危机的国家。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世界贸易额缩减近三分之二,失业工人达三千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到沉重打击。,2023/11/13,30,1929-1932年工业生产与GDP的变动率,2023/11/13,3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19、and Money),标志 凯恩斯经济体系的确立。认为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政策含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减轻经济波动。凯恩斯理论行之有效,因此取代了古典主义学派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人物:莫迪利亚尼、克莱茵、托宾、希克斯。,2023/11/13,32,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供给”人们将之称为“凯恩斯法则”。“萨伊法则”:任何产品的供给同时创造出等量的对产品的需求,即供给创造需求。因此,国民生产达到均衡时,必然是充分就业的。凯恩斯革命:建立宏观经济学理论基本构架,否定了“萨伊法则”,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导

20、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粘性,或称刚性。即使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是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不能确保经济会移向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单一价格和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2023/11/13,33,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便使之更加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凯恩斯将古典理论视作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认为古典理论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方能成立。其条件为:1价格

21、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方向可自由变动;2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3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2023/11/13,34,大滞胀(Great Stagflation),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停滞的产出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水平,为弗里德曼和卢卡斯所宣扬的反凯恩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正如30年代大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70年代的大滞胀引导经济学家和公众迎接反凯恩斯革命的到来。”(托宾),2023/11/13,35,宏观经济学的发展,70年代初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出

22、现了“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做出提出对策,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学纷纷出笼。在与凯恩斯主义的激烈冲突和争论中除了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在修改自己的理论上做了许多努力外,还产生了几个其他学派,如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等。以上各学派在理论观点相同之处是:强调了市场的有效性,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是能够更好地运行的;强调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2023/11/13,36,1.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他认为政府的积极的宏观经济干预政策是引起宏观经济不稳定的罪魁祸首。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唯一该做的事情就是给这种市场力量

23、创造一个良好的发挥作用的环境。,2023/11/13,37,2.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凯恩斯主义理论方面缺少微观经济学基础。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研究上出现了一种试图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探索力量即理性预期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Robert Lucas),理性预期学派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向古典主义复归,因此被称为新古典主义。,2023/11/13,38,3.新凯恩斯主义一方面吸收了新古典学派的理性预期思想,使其理论成为建立在微观个体行为理性和优化行为之上的宏观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传统凯恩斯主义关于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坚持国家干预

24、经济的政策主张。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与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比较,其特点就是强调个人行为的理性,做到了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从严格的微观基础出发去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彻底的逻辑一致与统一。费雪(Fischer)、泰勒(Taylor)、曼昆(Mankiw),2023/11/13,39,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均衡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2023/11/13,40,均衡分析方法,均衡概念均衡分析方法存在性问题稳定性问题达到均衡所需具备的条件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2023/11/13,41,总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

25、总体经济行为,但总体经济行为并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时,不仅要注意经济个体的数目,还要注意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2023/11/13,42,例,例:一由5个家庭组成的经济社会,各家庭的消费支出(C)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Yd)关系如下:如B和C的可支配收入二倍于A、D和E。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是:,2023/11/13,43,2023/11/13,44,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分析某一时期中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不涉及经济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静态分析一般是与均衡分析法联系在一起的。比较静态分析原有的各种条件发生变化后,分析和比较经济现象在新的条件下达到的新的均衡状态。即对不同时期中的不同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如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采用的是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涉及到经济变量从一个时期到另一时期的变化过程。如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及经济增长理论等宏观经济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