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6516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导 论,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宏观(Macro)一词源于希腊文(Makros),表示“大”的意思,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大型经济单位,通常是指一国的国民经济,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世界各国的贫富程度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是富裕的发达国家的典型,图1.1显示了该国1869年以来令人羡慕的产出增长情况。在过去的一又三分之一世

2、纪(18692002)中,美国产品和服务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实际年产出增长了100多倍。而这种出色的表现并非美国所独有,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段时期中也有相似的高速经济增长。,1870 189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00年份,图1.1 美国实际产出的增长,10,实际产出(万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40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1973-1975衰退,1981-1982衰退,1990-1991衰退,2001衰退,9,8,0,1,2,3,4,5,6,7,经济周期,在经济学里,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

3、下波动。经济周期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其他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经济周期并非如时钟的运转那么规则和固定,其演变的进程往往是随机的和难以预计的。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如图1.2所示。,实际GDP增长率(),3,4,5,2,1,0,1,1978,1982,1986,1990,年份,收缩期,低谷,扩张期,顶峰,图1.2 19791991年美国实际GDP的波动情况,美国19601995年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我们在图中用横轴表示,而每年的实际GDP围绕横轴(平均水平)上下波动。19791982年是收缩期,这段

4、时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放慢,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19831989年是扩张期,经济加速增长,实际GDP的增长率显著上升;而收缩期和扩张期之间的转折点则分别形成了1982年的谷底和1989年的峰顶。这四个阶段依次出现并循环往复,构成了经济运行的波浪式前进。,实际GDP并不是在经济周期中发生波动的唯一指标,经济活动的波动还体现在失业率、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方面。1、失业率与经济周期 在一个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失业率通常会上升;在扩张期,失业率则会下降;在经济周期的峰顶,失业率保持在最低水平;而谷底时的失业率则达到最高点。,1928 1938 1948 1958 1968 1978 1988

5、 1998 2003,失业率(%),25,0,5,10,15,20,大萧条,二战,1973石油危机,1982年萧条,1990-91萧条,新经济,2001萧条,图1.3 美国失业率的变动,从图1.3的美国经济的历史表现来看,在大萧条、石油危机和20世纪80年代后的历次萧条中,失业率均创出阶段性的高点,而在二战期间由于政府战争支出大幅增加,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经济”带动的经济高速增长等,失业率均达到一个显著的低点。这极好地反映了失业率与实际GDP的联动性,二者的波动非常吻合。,2、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同失业率相比,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的吻合性稍显逊色。总的来说,股票价格能够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并且

6、由于其往往领先于经济活动的变化,因而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因此,股票价格常常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一点在大萧条期间表现得最为突出。发生在1929年的股价暴跌正是后来经济滑坡的先兆,而在其后的经济恢复时期,股市的表现明显领先于实际GDP的增长。,3、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周期从历史经验看,当经济步入收缩期时,通货膨胀率往往随之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负数,也就是出现了通货紧缩。而当经济回升时,又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应当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的走向吻合,并且,通货膨胀的波动往往比经济周期的波动更为剧烈。,失业,失业(Unemployment)就是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

7、到工作。一个国家的失业总人数被称为失业人口,有工作的人的总数被称为就业人口,二者之和是一国的劳动人口。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1、失业的衡量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每个月都会对失业进行衡量。美国的劳工统计局逐月公开发布失业数据,这些数据均基于一项名为“当前人口”的家庭调查。根据这项调查的界定,一个人被计入失业人口的先决条件是其必须能够和愿意工作,同时还得满足下列情况中的一种:(1)没有工作,但在此前四周中进行过寻求工作的努力;(2)离开了原先的工作岗位,但正等着被召回原职;(3)期待着在30天内开始新的工作。任何符合以上条件者均被计入失业人口,零活工、季节工均作就业人口计。,2、失业的

8、类型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失业归于三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这一类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3)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失业人口均为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而不存在任何周期性失业。我

9、们已经知道,摩擦性失业是一直有的,结构性失业也是经常性的,因而,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有失业队伍存在。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所谓自然失业就是指那些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无关,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失业人口。自然失业率不是一个常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波动的。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自然失业率甚至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当人口和技术进步因素促成了较高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时候。据估计,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4%,在80年代上升为6%左右,90年代则为5.5%.,4、失业的危害(1)产出和

10、收入减少。(2)人力资本流失。(3)犯罪率上升。(4)人格尊严丧失。,通货膨胀,通货膨胀(Inflation)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它相反的是通货紧缩(Deflation),代表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计算价格指数首先要将以前的某个时间设定为基期,再将即期的价格水平与基期相比较,所得出的比数就是即期的价格指数。,1、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的百分比变化。年通货膨胀率的公式为:上面公式中的价格水平通常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的数字。例如,美国1990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

11、133.8,1989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26.1,则:,1963 1968 1973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年份,通货膨胀率(%),0,3,12,9,6,15,图1.4 19632003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越南战争,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80年代高利率时期,199091萧条,2001萧条,我们发现通货膨胀率对政治经济事件的反应相当灵敏。在越南战争期间以及两次石油危机时期,通货膨胀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在80年代初美联储大幅调高利息期间,通货膨胀率出现了急剧的下降。当然,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周期也有相当大的关联程度,在1990-1991和200

12、1年两次萧条时,通货膨胀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通货膨胀和货币的价值 当存在通货膨胀时,货币就会贬值,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货币的价值就是一定量的货币所能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同样金额的货币在今年不能买到与去年数量相当的东西,也就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的比率与通货膨胀率相等。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货币贬值的速度也较快,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得越快;而在通货膨胀率较低甚至为负的时候,情况就相反。通货膨胀每个国家都有,但各国的通货膨胀率却不尽相同。当国与国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别持续时间过长时,就会导致货币的对外价值的变化,也就是汇率发生变化。,3、预期到的

13、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经历了多年通货膨胀的人们不仅对通货膨胀有了心理准备,对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也有一定的估计能力。这种人们估计的通货膨胀率称为预期通货膨胀率。人们的估计当然有对也有错,估计对的称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估计错的则是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引发的问题与其是否被正确预期大有关系,我们在以后的分析中将看到,预期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与国之间主要通过贸易与借贷关系发生经济联系。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组成。一国的进口(Imports)是指在该国的居民或企业所购买的在本国以外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而一国的出口(Ex

14、ports)是指该国境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由本国境外的居民或企业购买的部分。当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称为贸易顺差;当进口大于出口,则是贸易逆差。出现贸易逆差的国家将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借钱,用以支付进口的商品和服务超出进口的部分。出现贸易顺差的国家则可以把钱储备起来,或者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因此,对外贸易必然带来对外借贷关系。,一国的对外借贷关系会发生货币的支出和收入,对外贸易也需要货币进行交易和结算,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国际收支(BOP)的概念来表示一国经济的总体对外平衡状况。一国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度或一个月)所有对外收支总额的对照表称为国际收支账户,它是一种以复式登录的记账方法为基础的会计表

15、格。我们看到,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1、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2、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3、官方结算项目(Official settlement account)我们可以通过表1.1的美国国际收支账户具体了解国际收支账户的构成情况。,表1.1 美国2003年国际收支账户(单位:10亿美元),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经济分析局(BEA)(),从国际收支平衡账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其结果必然是外国资本的净流入(资本项目顺差),或者官方储备的减少(官方结算项目顺差);而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情况正好相反。贸易不平衡是开放经

16、济这一课题下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贸易逆差问题受到逆差国媒体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高的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行这一政府机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促进增长(2)稳定经济(3)减少失业(4)控制物价(5)对外平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三个市场的划分:金融市场、产

17、品和服务市场及要素市场。2、行为主体的划分:家庭、企业与政府 3、总量分析:也就是从总体上来考察个体的经济行为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仅在于研究对象不同,在研究方法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流量与存量利率与现值,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这里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它主要包括消费性

18、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中间产品和服务是不被计入GDP的。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即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产值,而不管其生产的产值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净要素支出(Net factor payments,简称NFP),它等于本国公民的国外收入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它所衡量的正是GDP与GNP之间的差异,即:GNPGDPNFP当在国外投入生产的本国生产要素所获取的收入大于在国内投入生产的外国生

19、产要素所获取的收入,也就是当NFP为正数时,GNP就会高于GDP;反之,也就是当NFP为负数时,GNP则低于GDP。,表1.2 20世纪90年代美国GNP与GDP比较(单位:10亿美元),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经济分析局,表1.2列示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GNP和GDP变化情况。由于其NFP一直是正数,故而GNP一直高于GDP。值得注意的是两者之间差距较小并相对稳定,这反映了美国居民和政府在90年代从国外得到的收入仅略高于外国居民和政府在美国得到收入,而且变化不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发达国家一般都采用GDP指标衡量一国的经济规模,而美国等国则采用GNP指标。为了与其他国家的统计口径一

20、致,美国商业部从1991年开始也改用GDP指标。当今世界上,GDP指标比GNP指标更普遍地得到使用。,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名义价值,也就是现时的货币价值。然而,这种名义价值往往并不具备可比性,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价值通常是不稳定的。当存在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时,我们就必须将我们所看到的名义价值及其所蕴含的实际价值区分开来。实际价值反映的是我们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它的取决因素是人们的货币收入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我们发现,以现时货币价值为标准的名义GDP无法作为衡量经济活动的合格指标。要准确的说明不同年份之间实际产出的差别,就必须将名义GDP修正为实际GDP。,1950 1955 1

2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实际GDP,名义GDP,通胀因素,GDP(10亿美元),0,2000,4000,6000,8000,10000,图1.5 19502000年美国实际GDP和名义GDP,图1.5给出的是美1950年到2000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较。一条曲线代表名义GDP,另一条曲线代表实际GDP,两条曲线之间的部分是两者之差,也就是名义GDP中来自于通货膨胀的部分。,由于我们用1996年的美元价值来衡量实际GDP,因此1996年名义GDP和实际GDP相等。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在1996年以前,美元的价值被“低估”,

22、实际名义GDP总是高于名义GDP;而在1996年以后,美元的价值被“高估”,名义的GDP总是高于实际GDP,并且差距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名义GDP的数值每年都在增加,但实际GDP在有些年份是下降的,如1975年、1982年和1991年。,名义GDP修正为实际GDP的公式如下:举例来说,我们将基期定于1996年,则1996年的价格水平为100。由于当年美国的名义GDP为78132亿美元,所以当年的实际GDP也是78132亿美元。到了1997年,名义GDP达到83184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1.95的通货膨胀率,价格水平上升至101.95,于是,该年的实际GDP8318410

23、0/101.9581593亿美元。这一实际GDP又称以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97年GDP。,流量与存量,流量是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如上海大众汽车的年生产量、中国统计局定期公布的月度工业增加值等等。存量是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如2004年世界人口数量、2004年末的香港外汇储备等等。流量与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把存量比做一池水,那么流量就是流入到池中或从池中流出的水。如果流入的水多于流出的水,净流量为正值,水池的水(存量)就会增加;反之,水池的水就会减少。迄今我们所讨论过的大多数概念都是流量:GDP、GNP、人均收入、进出口等。少数概念,如一国的失业人数、资本数量等,

24、属于存量。,1、储蓄与财富(衡量的是一国国民或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充裕的收入流量与现时的高财富水平是不能划等号的。收入要转化为财富积累还需经过储蓄这一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收入当中的一部分是要用来消费的,除去了这一部分之后,剩下来的就是储蓄。储蓄作为一个流量概念,其数量恰好等于与之相对应的财富存量的变化量。假定某家庭2004年的总收入为50000元,当年的消费为30000元,其余20000元用于储蓄,那么这个家庭2004年末的财富总额将比2003年末高出20000元。,2、投资与资本,资本,简而言之,就是构成产出能力的东西,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房屋、机器、设备等等。显然,资本也是一个特定时点上的存

25、量概念。投资,即一定时期内用于维持或提高资本存量的产出流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指的是购买新资本,而不是现有资本的易手。例如,房产商新开发的房产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而当房产商将这些房产出售给买主时,尽管从这些买主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确进行了个人投资,但却不构成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正如储蓄流量等于财富存量的变化量,投资与资本存量之间也有同样的关系,只是需要将资本损耗的因素考虑在内。资本损耗用折旧来衡量,它是资本存量在一定时期内被消耗掉的部分。,3、经常项目与净国际投资,经常项目是衡量一国居民向其他国家借贷比率的流量。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中的经常项目为正值,那么从整体上讲,该国居民

26、是在向其他国家出借资金,是净贷方(Net lender);当经常项目为负值时,则意味着国内居民总体上是在向其他国家借入资金,是净借方(Net borrower)。净国际投资衡量的是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已发生的资金借贷引起的未清偿头寸的净存量,或者说一国居民和政府持有的所有其他国家资产数量与其他国家居民和政府持有的该国资产数量的差额。若净国际投资为正值,意味着国内居民拥有对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存量,从而该国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债权国(Debtor nation);若净国际投资为负值,则意味着国内居民对其他国家负有净债务存量,该国为债务国(Creditor nation)。相邻两年的净国际投资存量的差

27、额正是后一年的经常项目流量。,利率与现值,在典型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中,贷款者通常按月向其贷款银行进行等额偿还。例如,某人于1997年为购买住房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了10万元为期20年的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当时的20年期月利率为0.8175,于是在接下来的10年中,他每月需要向银行偿付952.47元。这样,到20年后的2017年的240个月里,此人累计偿付额达到228592.8元,其中利息为128592.8。粗看上去,此人似乎作了一笔失败的交易,因为仅仅他所偿付的利息就超过了贷款本金。然而,这样的比较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因为必须将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进去。由于利率的存在,今年的一元钱与明年的一元钱是有

28、区别的。在10的年利率下,今天存入的一元钱到明年的今天将是1.1元,同样,为使明年的今天得到一元钱,今天就得存入约0.91元,换句话说,明年的一元钱的现在价值为0.91元。这就是经济学中经常遇到的货币现值(Present value)这一概念的涵义。,例如,在10的年利率下,一年后的一元钱的现值为0.91元。根据这一利率,我们同样可以算出两年后的一元钱的现值为0.83元,因为0.831.11.1=1。这样,如果今天存入1.74元,就可以在明后两年中每年都得到一元钱,于是明后两年各收入一元钱的现值为1.74元。将这一计算过程进行下去,我们可以得到计算未来收入流现值的公式:其中,PV为现值,i为利

29、率,A1,A2,A3,An为未来每年的收入。特别的,当未来每年收入相同时,公式可改写为:,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本书的理论结构,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凯恩斯之前)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庇古(Alfred Pigou)等人 他们都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工资等是有充分伸缩性的:价格的充分波动能使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一致;工资的可伸缩性能保证劳动市场及时出清;利率的灵活变动能调节资本市场上储蓄与投资的平衡等,因此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供给决定需求,这被称为古典

30、学派的萨伊定律(Says Law),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凯恩斯理论(1)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种缺陷(如价格、工资刚性),供给并不一定就能创造需求,而总需求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决定着国民收入的波动。(2)总需求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三个心理因素,即“边际消费倾向”、“资本的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未来预期产生悲观情绪,或者说这些心理因素发生了不正常波动,就会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在总需求不足又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就会偏离充分就业的自然水平,从而导致经济的波动。(3)尽管在长期内,国民经济受价格机制的作用有回到自然水平的趋势,但这个过程是相

31、当缓慢的,而且,谈论长期是没有意义的,“在长期,我们都会死去”。,从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了后人进一步拓展,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ISLM模型2、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理论 3、增长理论4、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货币主义(Monetarists)和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学派 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理性预期学派则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理性预期下,市场能够自动出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没有必要的,这又回到了古典学派的

32、主张,因此理性预期学派也称之为新古典学派(New Classicals)。由于货币主义的理论主张和新古典学派基本一致,货币主义往往也被看成是新古典学派的一个组成部分。凯恩斯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吸取了理性预期的某些研究成果后,出现了新凯恩斯经济学(New Keynesian Economics)。,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争论主要在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两大学派之间展开,这实际上就是过去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之争的延续,其争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二个方面: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本书的理论结构,本书理论体系主要以经济模型的形式进行架构。除导论外分为三部分,第一篇考察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第二篇分析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在第三篇中我们对宏观经济模型中某些基础性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