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6862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与团队管理概.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袁寒英,(正式群体管理),(非正式群体),第一章 学生管理概述,学生管理的含义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概念四要素,学生管理的特点,学生管理的复杂性(个性特征、主体地位、动态特点),学生管理的全面性(管理对象、涉及范围、广度、深度),学生管理的教育性(育人),学生管理的周期性(工作过程、育人过程),学生管理的沟通性(信息传递是目的,激励是手段,情感交流是重要部分),学生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目的 学生管理是以“育

2、人”为目的的活动 学生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任务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可行性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民主性 有效性 可持续性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首要任务加强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学生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一、稳定性作用二、导向性作用,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p9学生常规管理p11学生德育管理p12学生学习管理p14学生生活管理(寄宿),品德常规、学习常规、学籍常规,生活常规、教育常规,学 生 的 常 规 管 理(p17),学生常规管理的内涵: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实际,针对中小学的行为常规而实施的管理,其内容涉及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纪律、待人接物、仪态仪表等各个方

3、面。,学生常规管理的依据,国家制定的中学生常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颁布的各项制度和条例,问题行为学生的管理,问题学生:学习问题学生、品行问题学生、品学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一)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自卑感强,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二)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管理问题,如何对待问题行为学生,(一)尊重、理解问题行为学生(二)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三)与社会、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四)经常与班级其他任课老师沟通,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1、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2、

4、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3、建立学生管理团队,4、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5、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途径、丰富工作载体,第二章 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班级:班和级的总称。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任务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教学管理、教学职能的正式群体。班级的概念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而出现。最早使用“班级”这一概念的是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论证,工业革命后,班级教学替代个别教学。,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为了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和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它是班主任

5、对所带班级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工作的教育管理活动。构成要素:,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特点,1、目的教育性,2、内容的广泛性,3、对象的不成熟性,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2、班级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保障,3、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必要条件,4、班级管理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二、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目标是用来表达班级管理者期望学生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及规格要求。它是一切班级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后考核和评价班级管理效果的衡量标准。,(一)班级管理概述:,(二)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制定依据,基本依据: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理论依据:

6、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实践依据:学生的具体实际,1、,2、影响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3、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步骤与方法,步骤:分析现状,研究信息,把握理论,体察民心,确立目标。,方法:主要有两种,师生共商法,班主任定夺法。,4、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原则,A、保持一致性和体现针对性相结合,B、包含全面和突出重点相结合,C、难度适宜和易于评价,三、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德育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文体活动管理、班级常规管理,(一)班级德育管理,1、意义:P45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有助于学生个体品德的发展。,2、方法:组织法;激励法;规章制度法。,(二)

7、班级学习管理,1、含义:指通过管理来促进全班学生学好功课、提升智力水平 的活动。,2、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计划的指导;自学 能力 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三)班级文体活动管理:,1、含义:是班级管理者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的管理活动。,2、分类:文学艺术活动管理;体育活动管理,(四)班级常规工作管理,班级工作更多的是常规工作管理,其它工作其实都属于常规管理的范畴。比如文体活动的开展,德育工作、学籍管理等等,都要融入常规管理之中,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另外如班干部队伍建设、班会召开卫生、纪律、评先、家访等。,四、班级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一)班级管理的过程:班级管理过

8、程是围绕班级建设和发展目标,遵循学校管理原则,运用管理职能和方法推动班级管理顺利开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制定计划、落实目标、检查和总结工作的过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在育人总体目标下处理好各管理因素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的管理,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管理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总结,1、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A、含义:即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始,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的行动指导方案。它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工作方法、负责人、完成工作的条件保证、评价标准、奖惩措施。,、分类(

9、),、班级管理计划指定的依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学 校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班级的实际情况;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学习情况、家庭情况、自身基本情况等);学校所在地情况;学校教育资源情况。,D、班级管理计划制定的方法:自下而上:集体讨论班主任 确定;自上而下。,E、班级管理计划制定的程序:,研究上级精神,征求意见,组织讨论,明确目标任务,创建文本,讨论研究,通过,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A、含义:是指班主任按照计划组织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有序的活动来逐步推进、落实计划,使目标成为现实的过程。,B、班级管理计划实施的环节:,分解目标,组织实施,班主任协调,激励学生,3、班级管理

10、的总结,A、含义:是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整个计划实施过程的终结性评价。总结是一项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项工作的开始。,B、总结基本步骤:,选题,筹备,掌握客观材料。,分析提炼,形成报告,班级管理的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方法、手段和技巧的总和。,1、了解学生的 方法: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法,2、说理法,3、自我管理法,4、其它方法:情感激励法、实践锻炼法、创新管理法,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 管理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任

11、务,(一)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四)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一、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二、明确提出班集体建设目标,三、制定班级管理规定定认真贯彻执行,四、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班风,问题,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要想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要明确班集体奋斗目标。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因此班主任组织培养班集体首先要明确奋斗目标。提出班集体奋斗目标需要遵

12、循以下几个原则:(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统一(2)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统一(3)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4)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统一2、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形成班集体核心。班干部是班级管理队伍的核心,是实现集体目标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让他们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1),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班风是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营造一个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加强良好班风的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4、健全班

13、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法规。一个班集体为了管理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形成良好班风的需要,必须从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校规校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照执行。(2),二、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品德素质,1、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进取精神,2、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3、献身教育事业和尊重热爱学生的高尚品质,(一),(二),班主任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交

14、往协调能力,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健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同辈群体的认识与管理,正式群体: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制度化的人际 关系,稳定的组织机构和较为固定的 角色定位的群体关系。,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体的志趣、爱好为基础而 建立起来的松散的群体关系。,班集体、少先队、青年团、学生会都是由学生组成的群体,第一节 同辈群体概述,一、含义:又称同侪群体。是 指年龄层次相同,地位相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其成员一般又大体相近的价值观念、经历爱好和行为方式,是学生会在学习与活动中基于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自发形成的个人属性层面的关系。,导致学生形成获加入同辈群体的原因是学生会对平等的追求,对友谊

15、的渴望。,(一)同辈群体的研究:最早拉开同辈群体研究序幕的 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曼。,二、同辈群体的研究与类型,(二)同辈群体的分类:娱乐型群体、学习型群体、违规型群体。,同辈群体的特征,(一)交往的自愿性,(二)关系的平等性,(三)群体的凝聚性,(四)价值的趋同性,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一)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心理沟通构筑了平台,(二)同辈群体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三)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了机会,(四)同辈群体为学生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场所,(五)同辈群体为学生的融合营造了环境,第二节 同辈群体的引导与教育,一、青少年犯罪的理论阐释,(一)心理学阐释:心理缺陷说;挫折侵犯

16、说,(二)学生犯罪的 社会学解释,结构模式:差异交往说(塞兰德);控制缺乏说(雷克里斯)亚文化理论(科恩),过程模式:标签论(莱默特),二、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一)同辈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二)重要他人的消极影响,(三)哥们义气或同伴排斥的消极影响,网络中的虚拟同辈群体,一、含义:是指青少年在虚拟网络中 通过各种方式认识的年龄相近、兴趣相投,并以感情为纽带而自发形成的网络频繁互动的群体。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群体的网络化;二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同辈群体。,二、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一)群体交往的开放性,(二)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三)群体交往的匿名性,三、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一)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的共享2、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扩展3、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4、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二)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1、信息混乱2、网络成瘾3、群体极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