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7321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注意与教学的组织,第一节 注意概述 第二节 注意规律及其应用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课后练习,意识,无意识,概念:在觉醒状态下对外界人、事、物和自身状态的觉知。种类:,客体意识VS自我意识社会意识VS个体意识,概念:对现时的心理活动不曾觉知有无法控制的潜意识层面梦是典型的无意识现象,注意现象,第一节 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二、注意的功能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四、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和集中。注意具有选择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1.注意的选择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刺激物,而同时离开其余刺激物的特点,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

2、。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们把心理活动贯注并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水平和强度。,二、注意的功能,(一)选择功能 注意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目的相一致的各种事物或活动,避开或抑制那些无关的影响,使指向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指向的对象得到更加精确地反映。,(二)保持功能 注意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的对象上,直到活动达到目的为止。(三)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能使人及时觉察事物的变化,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一)注意的生理机制(二)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生理机制,1.注意与脑干网状结构有密切联系。2.定

3、向反射所引起的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是注意最主要的生理机制。3.大脑皮层额叶对调节有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注意的外部表现,在注意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有的生理变化和外部动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适应性运动的产生。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四、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孤立地存在,它是任何心理活动的开端,又与整个心理活动相始终。它总是参与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之中,并以心理过程的反映内容为自己的指向对象。,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

4、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它是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配的,所以又叫随意注意。,第二节 注意规律及其应用,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一、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有意注意产生的原因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两种注意交互转化的规律及应用,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绝对强度、相对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绝对新颖、相对新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2.人的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和情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 人的身心状态。,无意注意规律的合理利用,1.教学环境要美化、优化、简洁,教师的着

5、装打扮等整洁大方,控制引起分心的因素,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2.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丰富性、新颖性,教学过程要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对内容保持相对新颖性。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尽可能地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和过程,通过多变的教学吸引学生稳定的注意。4.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性,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想象,保持持久的注意。,有意注意的规律和应用,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它是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配的,所以,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和应用,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学目标

6、和目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2.合理地组织活动。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讲、读、练、讨论、做等结合起来。3.稳定的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激发培养间接兴趣。加强学习社会意义和价值的的理解和把握。4.坚强的意志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干扰的能力。,三、两种注意交互转化的规律及应用,(一)两种注意的交互转化(二)巧妙地利用两种注意交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两种注意的交互转化,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注意。在社会实践中,两种注意不能截然分开,两者不断地相互转化,推动人的活动向前发展。,巧妙地利用两种注意交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学活动中把两种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

7、使学生在理解学习目的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自觉的进行学习,克服困难和干扰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利用无意注意来组织教学,尽可能地使用新颖奇特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教学设备;同时,保持课的完整的结构和上课的节律(有张有驰),引导学生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安排学习。,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范围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一、注意的范围,(一)注意范围的含义 注意的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多少方面的特征。最早试验的是哈密尔顿。(二)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性质和特点。2.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8、*,(二)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 1.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动作都是非常熟练,其中一些是完全自动化了的 2.活动间的关系。动作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操作系统,容易产生分配 3.活动的性质 活动比较简单得容易产生分配,较难的活动较难实现,四、注意的转移,(一)注意转移的含义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征。(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原来活动的吸引力。2.新活动的特点。3.信号:铃声、课前组织教学等的作用 4.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的灵活性。,课程时间、前后顺序的安排,个性差异:兴奋和抑制的转化,如:胆汁质与粘液质,一、名词解释:,意识无意识注意无意注意有

9、意注意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到分配注意的转移,课后练习,二、选择:,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选择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2、注意是一种。A、独立的心理现象B、个性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共同特征 D、与心理过程相伴发生的心理特征,课后练习,3.如果活动的任务复杂,注意的范围就。A、大 B、小 C、稳定不变 D、起伏不变4.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范围5.“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A、有条件的 B、有可能的 C、无条件的 D、特异功能 6.熟练的技术工人能一边聊天一边工作,这属于

10、。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课后练习,三、填空:,1.注意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和()。2.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注意、()注意和()注意。3.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客体的数量,这是注意的()品质。4.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这是注意的()品质。5.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是注意的()品质。6.有目的、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现象是注意的()品质7.注意一旦产生就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体有()、()、()三方面。,课后练习,四、辨别正误:,1、课堂上教师批评学生“没有注意”是因该 生根本就没有产生注意。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对象上。,课后练习,五、问答题:,1、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教学中怎样利用无意注意?2、什么是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是什么?,课后练习,六、实例分析:,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非常重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张:“要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每次上课学生都情趣盎然,笑声满堂。但是笑过之后学生却头脑空空,每到考试都手足无措。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